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sm干扰分析指导书(v1.0)(仅供内部使用)拟制:专题研究组日期:2002-04-16审核:日期:yyyy/mm/dd审核:日期:yyyy/mm/dd批准:日期:yyyy/mm/dd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修订记录用于说明对文档加附页或文档版本升级时对文档的改动情况,一般设计类文档需要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2002/04/171.00初稿完成何群目 录1 概述61.1 干扰对网络的影响62 干扰源62.1 干扰源分类62.2 对移动通信有主要影响的干扰源83 干扰问题的发现93.1 通过omc话统发现干扰93.1.1 通过话务状况发现潜在干扰93.1.2 通过切换数据发现潜在干扰1
2、03.1.3 通过掉话指标发现潜在干扰103.1.4 通过干扰带指标发现潜在干扰113.2 omc告警和用户申告113.3 通过路测发现干扰124 定位和排除干扰源124.1 干扰定位和排查建议步骤124.1.1 根据关键性能指标(kpi)确定干扰小区124.1.2 检查omc告警124.1.3 检查频率规划134.1.4 检查小区参数设置134.1.5 路测134.1.6 干扰排除134.2 硬件故障定位和排除134.2.1 天线损坏134.2.2 天线或馈管进水154.2.3 天馈接头故障154.2.4 天线接反154.2.1 cdu故障174.2.2 基站跳线接错184.2.3 trx故
3、障184.2.5 时钟失锁214.2.6 小结224.3 网内干扰224.3.1 同频干扰224.3.1 邻频干扰254.3.2 越区覆盖导致干扰264.3.1 紧密复用引起干扰274.4 直放站干扰274.5 网外干扰294.5.1 微波干扰294.5.2 大功率电台干扰294.5.3 地面卫星站干扰304.6 数据配置或设定错误导致干扰314.7 其它导致干扰的现象334.8 虚假干扰355 抗干扰措施366干扰测试工具366.1 频谱仪的基本知识介绍366.2 定向天线377 干扰的测试方法377.1 内部干扰的测试方法377.2 外部干扰的测试方法377.3 外部干扰源的搜索方法38g
4、sm干扰分析指导书关键词:gsm干扰干扰带基站三阶互调摘 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专家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干扰的来源、干扰定位及其解决方法,并提供了详尽的案例分析。缩略语清单: 对本文所用缩略语进行说明,要求提供每个缩略语的英文全名和中文解释。 参考资料清单: 请在表格中罗列本文档所引用的有关参考文献名称、作者、标题、编号、发布日期和出版单位等基本信息。参考资料清单名称作者编号发布日期查阅地点或渠道出版单位(若不为本公司发布的文献,请填写此列)interferencestarwiarski1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韩斌杰2机械工业出版社移动通信工程卢尔瑞等3邮电出版社基站干扰问题分析方法方超42
5、001.1案例众多5support网站1 概述频率资源是稀有资源。在gsm系统中,为提高系统容量,必须对频率进行复用。频率复用就是指同一频率被相距足够远的几个小区同时使用。同频复用小区之间的距离就叫复用距离。复用距离与小区半径之比称作同频干扰因子。对于一定的频率资源,频率复用越紧密,网络容量越大,复用距离越小,干扰就越大。上述频率复用引起的干扰是网内干扰(或叫系统内干扰),除此之外,gsm网络还可能受到来自其它通信系统的网外干扰。干扰的大小是影响影响网络的关键因素,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均有显著影响。如何降低或消除干扰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首要任务。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对干扰的
6、来源、干扰定位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系统地描述。.1 干扰对网络的影响当网络存在干扰时,手机用户经常会感觉到以下现象: 通话时经常听不到对方的话音,背景噪音大。 固定打移动、移动打移动经常在听到“嘟、嘟、嘟”后就掉线,该声音与手机有关。 通话过程中经常有断续感,经常掉话。网络存在干扰时,从话统上看,会有以下现象: 有高达45级干扰带出现,且统计值大于1。 拥塞率高(由于sdcch信道被干扰,导致立即指配或tch指配失败)。 掉话率远高于其它小区。 切换成功率低。路测会发现: 切换困难。 高电平,低质量。用信令分析仪(ma10/k1205)跟踪abis接口信令会发现: 误码率高于其它小区。2 干扰源
7、.1 干扰源分类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源 / 噪声主要可分为: 1、自然噪声焈大气噪声焈银河噪声焈太阳噪声(安静期) 2、人为噪声焈汽车或其它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干扰焈通信电子干扰焈电力线干扰焈工业、科研、医疗及家用电器设备的干扰美国itt对上述噪声 / 干扰的研究数据见下图。1 环境噪声图中,ta 为噪声温度;fa为等效噪声系数,两者关系为:其中,to290k。从itt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在301000mhz范围内,大气噪声和太阳噪声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100mhz以上,银河系射电噪声低于典型接收机的热噪声,也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对于450mhz、800mhz、900mhz、1800mhz、2000
8、mhz的移动通信系统均无需考虑自然噪声(大气噪声、银河噪声、太阳噪声)【3】。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的噪声对移动通信的影响目前不清楚,但科学家均相信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对电力、通信有严重影响。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的研究,人为噪声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干扰源之一。在这些人为干扰 / 噪声源中,有些干扰是无法控制的,如汽车发动机点火干扰、电力干扰、工业电气设备干扰,而有的干扰是可以通过对网络的合理规划和系统优化克服的,如通信设备之间和之内的干扰。后者就是本文要主要研究的内容。.2 对移动通信有主要影响的干扰源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在接收较远的移动台的信号时,往往不仅受到周围其它通信设备的干扰,而且
9、还受到本系统另一个基站或移动台的干扰【3】,见下图。1 移动通信干扰示意图这部分的干扰源主要有:硬件故障:*trx故障:如果trx因生产原因或在使用过程中性能下降,可能会导致trx放大电路自激,产生干扰。*cdu或分路器故障:cdu中的分路器和分路器模块中使用了有源发大器,发生故障时,也容易导致自激。*杂散和互调:如果基站trx或攻放的带外杂散超标,或者cdu中双工器的收发隔离过小,都会形成对接收通道的干扰。天线、馈管等无源设备也会产生互调。网内干扰:频率规划不当会引起:*同频干扰*邻频干扰直放站干扰:直放站是早期网络建设普遍采用的扩展基站覆盖距离的有效方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如果使用不当,非
10、常容易形成对基站的干扰,直放站存在以下两种干扰方式:*由于直放站本身安装不规范,施主天线和用户天线没有足够的隔离度,形成自激,从而影响了该直放站所依附基站的正常工作。*对于采用宽频带非线性放大器的直放站,其互调指标远远大于协议要求。如果功率开得比较大,其互调分量很大,非常容易对附近的基站形成干扰。其它大功率通信设备的干扰:*雷达站:有些七、八十年代设计的分米波雷达,使用的频率与gsm相同或相近,由于其发射功率非常大,功率等级一般都在几十到几百千瓦范围内,其带外杂散比较大,也很容易对附近的基站造成干扰。*模拟基站:模拟移动基站使用的频段与gsm频段有一段重合,根据国家的要求,模拟基站应该退出gs
11、m频段,但实际上,有些地方没有完全退掉,当gsm选择与其相同的频点时,就会受到模拟基站的干扰。(目前在国内模拟已经全部退频退网,但海外情况未明)*其它同频段通讯设备:通讯设备种类繁多,有些单位采用了不符合现行通讯标准的频段,占用了gsm频段,造成其覆盖区域受到干扰。3 干扰问题的发现要解决干扰,改善通话质量,首先就是要发现干扰,然后采纳采取适当的手段定位干扰,最后是排除或降低干扰。在gsm系统中可以用来发现的干扰源的方法有:omc话统、omc告警、路测、用户申告等。信令分析仪、频谱仪等专用测试设备作为定位阶段的强力工具通常不用于本阶段(基于设备本身笨重、昂贵的原因)。.1 通过omc话统发现干
12、扰一个网络开通后,为能及时发现问题,应该至少登记的话统任务有:tch性能测量、sdcch性能测量、切换性能测量。检查分析各小区的话务状况、切换、以及与小区质量有关的话统指标,可以发现存在潜在干扰的小区。需要声明的是,根据这些方法的检查结果,都只能判断存在潜在干扰,要进一步确定是否真的是干扰,还是存在别的问题,需要通过定位分析过程来进一步确认。.1 通过话务状况发现潜在干扰检查各小区的tch性能测量中的“tch忙的平均时间”,该指标表示在统计周期内tch被占用的平均时间(秒),在其它厂商的bsc中该项指标通常称作“tch平均占用时间(tch mean holding time)”。如果发现某小区
13、的tch忙的平均时间特别短(如小于10秒),则该小区可能存在较强干扰,使得ms刚占用tch信道,就由于质量太差而发生切换/掉话。当然如果小区中的某块trx(非bcch所在载频、非sdcch所在载频)发生硬件故障后也会出现tch占用时间特别短的现象。.2 通过切换数据发现潜在干扰切换统计数据反映了被统计小区内用户的移动性。通常我们可以把切换数据分成两类来分析:小区内切换和小区间切换。*小区间切换bsc命令ms发起切换的原因有多种,判断是否存在干扰主要应观察的切换统计指标有: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下行质量)、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上行质量)、发起切换时接收质量等级07的次数(上行)、发起切换时的平均接收质
14、量(上行)。如果某小区发起切换时的平均接收质量(上行)4 (不跳频时,跳频时5)以上,且发起切换时的平均接收电平25,则该小区存在上行干扰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某小区发起切换时接收质量等级5以上的次数相对4以下的次数较多时,也应该怀疑该小区存在上行干扰。如果某小区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上、下行质量)超过切换尝试总次数10以上时,该小区也可能存在干扰。这两项统计指标与小区参数中的质量差切换门限、干扰切换门限有关。*小区内切换小区内切换中也有统计项小区内切换请求次数(上、下行质量),这两项小区内受干扰的程度,如果小区内切换主要有上、下行质量引起,并且小区内切换总次数占小区间切换总次数的比例也相对其它小区高
15、,则应该怀疑该小区是否受到干扰。切换统计指标与小区参数的设置密切相关,切换判决门限和p/n时长的减小,可以使切换更灵敏,也会导致更多的切换;而增加判决门限或p/n准则,将减少切换。切换次数过少有时对网络指标不利,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了切换成功率。但过多的切换也不利,因为gsm的硬切换特性,切换也是掉话的主要因素。根据网上数据统计,平均一次通话发起一次切换是比较合理的。.3 通过掉话指标发现潜在干扰掉话是ms用户最不能忍受的网络故障之一。与掉话有关的统计指标有:sdcch/tch掉话次数、sdcch/tch占用时无线链路断的次数(连接失败)、sdcch/tch掉话时的平均上下行质量。如果某小区的掉
16、话次数很高,并且掉话的主要原因为连接失败,则小区存在干扰干扰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掉话时的平均接收电平较高(25),而掉话时的平均接收质量等级6,则该小区也应列入存在干扰的怀疑对象。.4 通过干扰带指标发现潜在干扰bts在空闲时可以利用一幀中的空闲时隙对其trx所用频点的上行频率进行扫描,并统计到五级干扰带中去。华为bsc中干扰带的缺省设置是:110、105、98、90、87、85,单位(-dbm),对应话统中的干扰带为: 表1 干扰带干扰带电平范围(-dbm)干扰带一-105 -98干扰带二-97 -90干扰带三-89 -87干扰带四-86 -85干扰带五 -84干扰带统计指标相对其它统计指标可
17、以更直接地反映小区受干扰的程度,但它只能反映的上行频率是否存在干扰。如果某小区干扰带四、五中的值较大(1),则该小区极有可能存在同频干扰;如果统计值主要分布于干扰带一、二内,则存在干扰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干扰带三中有较大值,则要提高警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司目前对干扰带的统计方法是基于小区的,因此对于大站型基站(如s8/8/8),如果只有一个trx受到严重的同频干扰,经过与其它7个无干扰的trx平均后,干扰带也会偏小,因而不能明确地反映出干扰的真实情况。.1 omc告警和用户申告omc告警台能够及时上报基站侧硬件故障,在开始着手定位干扰来源之前,一定要对告警信息进行分析。在开始任何优化工作前,
18、首先排除硬件故障是明智之举。需要说明的是,从告警台的告警信息中无法判断是否存在来自ms或其它基站的潜在的干扰。用户申告也是发现潜在干扰的重要来源。对用户申告应收集的信息应包括:用户手机号码、手机型号、被叫号码、主叫侧故障现象、被叫侧故障现象、故障发生时的详细地点等等。申告信息收集得越详细,越有助于发现网络问题。用户通常申告描述得比较模糊,限于用户对蜂窝网络的了较程度,用户不可能直接告诉你哪里有干扰。但是当网络存在干扰时,用户的直接感觉是:杂音大、听不清对方讲话、对方听不清自己讲话、掉话、电话拨不出去等等。因此当有许多用户在同一个区域申告这样的问题时,就应该检查该区域是否存在干扰。.2 通过路测
19、发现干扰路测(drive test)是查找干扰最常用的方法,上述通过分析话统、用户申告产生的对干扰(路测只能查下行干扰)的怀疑,也需要通过路测来验证。在具体实施时,有两种路测方法:空闲模式测试和专用模式测试。在空闲模式测试时,测试设备可以测量服务小区和邻区的信号电平。也可以对指定频点或频段进行扫频测试。测试时应该相对基站作往返测试。在专用模式测试时,测试设备可以测量服务小区和邻区的信号电平、接收质量、功率控制登记、时间提前量ta等。当在某些路段持续出现高电平(30)、低质量(rx_qual6)时,则可以断定该路段存在干扰。有些测试设备能够直接显示帧删除率(fer),通常当fer 25后,用户就
20、会感觉到话音的断续,也即在这些路段存在干扰(ant的fer测量不准)。2 定位和排除干扰源定位问题是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需要经验的环节。上节内容只是让我们发现了网络可能存在干扰问题,但产生干扰现象的原因却有多种,如系统内的同邻频干扰、周围大功率发射设备的杂散干扰、发射机自身的自激等等。.1 干扰定位和排查建议步骤.1 根据关键性能指标(kpi)确定干扰小区掉话率、切换成功率、话务量、拥塞率、干扰带等指标的突然恶化,意味着该小区存在干扰。此时还应该检查这些小区的操作记录历史。检查最近是否增加或修改基站硬件、是否修改过数据。干扰的出现是否与这些操作存在存在时间上的关联性。如果此阶段没有数
21、据调整,则干扰来自于硬件本身或网外干扰。建议先重点检查硬件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排除硬件故障后仍然存在干扰,则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网外干扰(网外干扰检查方法见后面章节)。.2 检查omc告警有时掉话率高、切换成功率低、拥塞率高可能与设备故障有关,检查omc告警记录可以节约你大量的判断分析时间。同样,这里也是分析告警记录与这些指标恶化存在时间上的关联性。要注意的是omc的告警大部分只能针对硬件的硬故障,如trx彻底损耗无功率输出等。对于优化中绝大多数的隐性故障,如trx或cdu接收性能下降、自激等并不能上报告警信息。(微波等模拟器件与数字器件相比难以准确检测).3 检查频率规划对于怀疑存在干扰的小区,检
22、查该小区及其周围小区的频率规划。你需要先搞清楚基站位置分布以及各小区的方位角,画出拓扑图,并标明bcch/tch频点、bsic。同时把规划的频点与bsc中实际配置的频点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出入。根据准确的频率规划拓扑图,一般就已经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同频、邻频干扰了(当然还需要你的经验)。.4 检查小区参数设置某些小区参数如cro、切换门限、切换统计时长/持续时间(pn准则)、邻区关系会对干扰有影响。cro设置太大,ms被引诱到一个实际接收电平低于周围小区,同时比较空闲的小区上,一旦通话且c/i不能满足大于12db的门限要求时,就会带来干扰。邻区关系中的如果漏配邻区,手机将不能及时切换到信号电平和质
23、量更好的小区上,也会导致干扰。切换门限、p/n准则过大,小区之间切换困难,也将导致轻微干扰(如质量差切换增加)。但太小时更危险,过于频繁的切换不但增加掉话的几率,同时增加了系统负荷,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即bsc宕机。.5 路测路测是定位干扰问题的有效方法。方法与3.3节的问题查找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定位阶段只要重点测试存在干扰的小区。.6 干扰排除根据上述定位结果分别调整。详细方法见案例。最后还应经过kpi指标、路测结果对干扰排除效果进行评估。下面以案例的形式描述定位和排除干扰的具体方法,同时给出了案例编码,以便于查阅。.2 硬件故障定位和排除当通过上述分析怀疑某小区可能存在干扰时,首先应
24、该检查该小区所在基站是否正常工作。在远端应检查有无天馈告警,有无关于trx的告警,有无基站时钟告警等;在近端则应检查有无天线损坏、进水;馈管(包括跳线)损坏、进水;cdu故障、trx故障、基站跳线接错、时钟失锁。.1 天线性能下降天线作为无源器件,损坏的概率很小,但如果真有天线损坏或性能下降,也将导致话音质量差的问题。案例0010761。故障现象:某局在县城中有5个基站,配置为s4/4/4和6/6/6,基站类型有bts20也有bts30基站。大部分小区tch性能测量话统中干扰带5达到15以上。omc无任何告警信息。定位过程: 1.对存在问题的小区登记24小时的干扰带统计任务,发现干扰带5主要在
25、白天出现,凌晨几乎没有。 2.凌晨打开所有基站的空闲burst发送,发现这些小区干扰带在凌晨也出现了。停止发送后干扰带又消失了。这一现象可以判断,干扰来自网内,与其它通信设备无关。 3.干扰出现之前没有调整过网上的频率及其它如何数据,因此出现的干扰也与频率规划无关。 4.根据2、3两点可以判断,问题与基站设备本身有关。 5.在白天话务高峰时用频谱仪观察cdu的rxm测试口,可以看到强烈的宽带干扰和底噪抬高现象,并且不稳定。 6.首先逐个更换该基站(bts20、有塔放)所有单板(trx、cdu、fpu、hpa、电源板),同时观察rxm测试口的频谱信号,干扰一直存在。说明干扰与单板无关,与天馈(包
26、括分路器、合路器、馈管、天线、避雷器、塔放、跳线和接头)关系较大。 7.因前面测试的基站有塔放,天馈检查不方便,更换另一个也存在干扰的bts30(s4/4/4)基站(双cdu、双极化天线)检查其天馈。 8.因为该基站的其中一个小区几乎没有干扰,另外两个小区有强干扰,晚上把该基站内有干扰和无干扰的天馈更换(在机柜顶部换跳线),发空闲burst,发现干扰跟着天馈走。这一步进一步定位故障在天馈系统。 9.更换天馈避雷器,检查所有跳线接头,没有改善,到这一步定位为馈管或者天线问题。 10.在塔顶更换跳线,也就是更换天线,发现干扰跟着天线走,因此可以排除馈管原因,天线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较大。(需要说明的是
27、这一步由于天线实际安装位置没有变化,不能排除该天线覆盖区存在网外干扰的可能。但是网外干扰在上面的操作中已经排除。) 11.最后需要验证天线问题。通过借用双极化天线,上塔更换天线后,强干扰立即消失。为了进一步验证,将另外一个bts20的一个强干扰小区换上新天线后,干扰也消失了。问题解决。天线损坏后有时不能向omc告警台上报告警,而天线损坏后将导致其辐射性能下降,产生三阶互调,互调产物又反馈到基站的接收通道,形成干扰,降低了通话质量。类似案例还有0017185。.2 天线或馈管进水天线、馈管进水后改变了介质结构,对无线信号的传播带来很大损耗。从目前的网上案例来看,天线、馈管进水概率比天线损坏的概率
28、更小,而导致的问题通常是服务范围大大缩小,尚未有带来干扰的案例报告。馈管进水见案例0009057。.3 天馈接头故障gsm的射频信号属于微波信号,从trxcdu馈管天线之间任何部分出现接触不良,都会引起驻波比过大、互调增加,从而导致出现干扰。案例0015118故障现象:某基站为bts2.0,s242站型。手机在该基站2小区下拨打电话,接入困难,通话时经常掉话。察看话统发现该基站2小区干扰带中的干扰带4、5都出现了,说明有干扰。通过信令跟踪发现该小区的几个载频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出现干扰。过几天干扰带只出现在干扰带2、3。虽不影响通话但干扰并没有消失。omc无告警信息。定位过程: 1.仔细检查该基站
29、的频率计划,由于该地基站并不密集,频率复用宽松,排除了网内同、邻频干扰的可能。 2.用频谱仪观测,虽然有干扰频谱出现,但干扰电平并不大。 3.更换载频板、功放板、电源板、cdu,干扰仍然存在;后来发现对cdu出口的接头进行拧或松的操作,干扰随着出现和消失。 4.对cdu输出接头仔细检查,发现隐约有些碎屑,用嘴吹掉后重新拧紧,结果干扰没有再出现。 这种问题属于软故障,接头中有金属屑时,干扰并不总是很明显,经验性较强。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把好工程质量关。.4 天线接反天线接反是常见问题,天线接反后将导致小区所用频点与规划频点完全不样。将带来同频、邻频干扰,导致掉话、切换困难等现象。对于频率资源少的运
30、营商,天线接反对网络质量的影响更加显著。案例0011108故障现象:某基站开通后,在话统中干扰带四、五经常出现,小区间切换成功率低,拥塞达5%以上。 omc无任何告警。 定位过程: 1.因为有干扰带4、5出现,同时伴随有切换成功率差、拥塞问题,重点怀疑由于干扰导致了上述现象。 2.首先查频率规划,未发现问题。排除了频率规划后,考虑可能是外部干扰,尝试修改频点,原来所用频点为9号频点,为尽量避免网外干扰,将其修改为间隔较远的94号频点,无任何改善。和该分公司电话确认证明该站为一较偏僻基站,附近无任何大功率无线设备。看来不像频率规划或外部干扰导致的。 3.由于同时伴有切换问题,针对该基站登记出、入
31、小区切换性能测量,发现切换失败主要发生在一、三小区间。 4.针对拥塞问题分析,发现tch占用失败的原因很多是由上行引起。登记该站上下行平衡测量话统,发现一、三小区上下行平衡测量指标主要集中在等级1和11,说明上下行严重不平衡。 5.结合上下行不平衡与一、三切换失败较多的事实,怀疑天馈接错。 6.去现场实地检查,发现天馈接错,1/2/3小区天线接成了鸳鸯线,导致一、三小区发射天线同在一个小区、而一、三小区接收天线接到另一小区,将其更正后,干扰带消失,切换正常,拥塞消失。 案例0005237 故障现象:某移动本地网路测发现几个小区主bcch频点与设计有差异,邻区关系混乱同频干扰比较严重,通话质量较
32、差,切换成功率受到影响,掉话率高。 现场检测发现几个基站天馈系统接线较为混乱,用测试手机逐个小区测试验证,有的基站3个扇形小区相对正确配置,但顺时针旋转120;有的基站两个小区间接成鸳鸯线,导致两个小区主收发对着同一个方向覆盖同一片区域。 定位过程: 1.首先要根据网络规划设计,把几个小区的频点搞清楚,现场用测试手机找到错误,做到心中有数。 2.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纠正接线错误,并进行验证确保接线绝对正确。 3.方法一:7/8 馈线上每隔1m有一个长度标识,可观察和记录塔顶各小区每副天线对应的7/8 馈线上的连续两处长度标识,以判断每根馈线沿铁塔向机房走线时此标识是增大还是减小,在室内天线避雷器侧
33、再查看此标识。由于每根馈线由塔顶到机房的长度基本相等,因此根据塔顶和避雷器处长度标识能够判断出此馈线属于哪个小区。判断清楚后在天线避雷器处纠正接线。此处纠正工作量相对较小一般情况下不要动室外馈线接头。最后纠正错误的标签。 4.方法二:有的站施工时馈线标识已被刮擦模糊,或其它方法都无法判断天馈接线是否正确,此时可用路测的方法进行判断。对一个小区的tx/rx馈线比较好判断,由路测结果可知道接线是否正确。但rxd因为不发射信号所以路测无法知道其天馈有无接错,此时可关掉小区所有载频的hpa,将rxd馈线连接到此小区主bcch所在cdu的tx/rx输出上,再打开hpa进行路测验证。如在指定小区收到正确的
34、频点可认为此小区rxd馈线接线正确,否则为错误。可由路测结果知道此rxd馈线应属哪个小区,所有馈线判断清楚后,在天线避雷器处纠正接线,并重贴标签。 5.纠正后切记要路测验证。.5 基站跳线接错 基站trx到天线之间有很多跳线,跳线的张冠李戴将导致掉话率高的现象。目前尚未发现导致干扰的案例报告。 案例0015303。 故障现象:一新建基站版本为05.0529,s333站型,双cdu配置。刚开通后用户反映该基站一些覆盖的区域手机做主叫和被叫都比较困难,话统中此基站有一个小区的sdcch掉话率非常高,达50%左右。omc无任何告警。 定位过程: 1.阿手机主叫和被叫困难的原因可能有:干扰、数据错误、
35、硬件故障。着重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查找。 2.请局方的维护人员用测试手机的现场拨测发现,该故障现象出现在三小区。手机进行主叫时,总是出现“滴哒滴的声音,然后又返回待机状态。而且要拨上四、五次后才能成功的拨出一次。 3.查看话统发现,该小区的sdcch掉话率特别高,在50%左右,而且都是:无线链路断(错误指示)。但tch占用正常,由此可判断造成手机做不了主被叫的原因是sdcch的掉话。 4.继续对话统进行分析,该小区的干扰带正常,排除了干扰对sd掉话的影响。由于该站是新建站,就着重从数据和基站硬件方面进行查找。 5.仔细检查该站的数据,包括硬件数据和网规数据没有发现错误。 6.到达基站发现,该站三小
36、区有三个载频,而且是双cdu配置,其中两个载频的输入应该接到cdu的合路输入端,却错误的接入到了tx-comb和tx-dup端。改正连接后,故障消除。 .6 trx故障 trx是基站的核心部件。trx的故障将导致干扰增大、覆盖减小、接入困难等故障现象。 案例0011519 故障现象:用户反映市区某基站附近通话质量不好,且容易掉话。观察小区性能测量报表,发现该基站2小区忙时干扰带1平均空闲tch数目为11.44,干扰带2平均空闲tch数目为32.27,干扰带3、4空闲tch数目一直为0,干扰带5平均空闲tch数目为7.2。同时还发现,该小区tch占用失败次数达到50次以上,掉话率在10%左右。此
37、站开通近2年,一直稳定运行。型号为bts20(m900),配置为s6/6/6,每个小区的前4个trx通过刚性射频电缆连接到4合1合路器,后两个trx连接到2合1合路器。天馈系统中安装了双工塔放。该基站近期一直没有产生过告警信息。 定位过程: 1.根据现场拨测和话务统计分析,这是一起干扰问题。一般情况下,当干扰存在时,会引起上行空闲tch数目增加,tch拥塞和掉话率升高。但是否为外部干扰有待继续定位。 2.对于外界干扰,可以利用频谱仪测试上行频段范围内的信号幅度来定位干扰源。 3.内部干扰可能的原因主要同邻频干扰,天线、塔放、避雷器、合分路器、trx单板等高频器件性能变坏、射频电缆接触不良同样会
38、引起内部干扰。可以通过更换相应单板和器件的办法加以解决。 4.因为频点已经经过优化工程师合理规划,排除了同邻频干扰的可能。怀疑是外部干扰,于是利用频谱仪在塔下测试空中整个上行频段信号幅度,没有发现大于-100db的稳定信号,说明干扰是内部产生。 5.检查天馈系统连线,没有发现天线接反或接头接触不良现象。 6.用完好塔放对2小区的双工塔放进行更换并观察话务统计,干扰带没有变化,说明干扰不是塔放引起的。 7.用完好spl、合路器及射频电缆对2小区相关器件进行更换,干扰带仍旧没有改善。说明干扰真正原因不在以上器件。问题范围缩小到天线以及trx,fpu,hpa等单板。更换天线是很费力的事情,因此先对单
39、板进行定位。当我们通过闭塞基带来定位干扰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现象。即,同时闭塞bt10、bt11后,2小区干扰带5tch空闲数目变为0,拥塞率和掉话率也明显下降。通过此现象我们可以判断,干扰是由于trx10,trx11,fpu10,fpu11,hpa10,hpa11中的一个或几个单板引起的。 8.为了进一步定位,分别将fpu10,fpu11,hpa10,hpa11,trx10,trx11和3小区所在机柜的相应位置单板进行互换并观察小区性能测量报表。当trx10,trx11和trx16,trx17互换后发现,3小区干扰带5变为5.2。而2小区拥塞率掉话率均变为0,tch占用失败次数
40、变为1,干扰带3、4、5变为0。说明问题单板就在目前trx16,trx17位置上的单板中。 9.对trx16、trx17进行分别更换并观察话务统计,当更换完trx17后一段时间,取话务统计发现,3小区干扰带3、4、5均变为0,拥塞率及掉话率也变为0。可见干扰是由于trx17内部射频电路自激或器件性能变差引起的。 10.对1、2、3小区主bcch锁频反复拨打测试,话音清晰,没有遇见一次掉话。 案例0005940 故障现象:某县局基站(s6/6/6)2小区拥塞率经常高达10%左右,仔细观察话统(tch指标测量)发现该小区经常有7个左右的tch处于干扰带45中,定位为有干扰存在。 定位过程: 1.为
41、了定位受到干扰的频点,先建立此小区临时话统(周期15分钟)。逐个依次闭塞载频,当闭塞到载频8(频点28)时,处于干扰带4 5的tch数变为0,说明干扰来自此频点。 2.用频谱仪连接2小区天馈,设定中心频率为受干扰的28频点中心频率(895.6mhz),观察电平值,结果未发现有外来干扰存在。因此认为干扰可能来自设备内。 3.将此2小区受干扰载频板与3小区正常载频板互换,观察临时话统,发现3小区干扰带5中的空闲tch数目由0上升为5 6个,而2小区干扰带5中空闲tch数目变为0。据此认为干扰原因为载频板故障。 4.进入维护台gsm接口跟踪abis接口跟踪,设定过滤条件为trx管理消息,发现该载频所
42、有时隙的无线资源指示均上报干扰带5。进一步确认了该载频板是干扰源。 5.更换此故障载频板,问题解决。 由于载频板自激或器件失效,产生对接收端的强干扰,由此形成大量指配失败,从而导致小区高拥塞率。 案例0007646 故障现象:分析某局话统数据,发现有一小区干扰经常落在干扰带四、五内,跟踪分析发现28号载频受干扰。 定位过程: 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用频谱分析仪对基站的电磁环境进行测试,频谱仪设定扫描起始频率为895mhz,扫描结束频率为896mhz,分时间段测试,发现无持续干扰信号落入该频带内,说明干扰来自系统内部,可能为设备某部分故障造成; 2)将所受干扰载频的载频板和
43、功放板同时更换至另一小区,同时建立五分钟临时话统数据进行观察,此时干扰出现在新的小区,原小区干扰消失,说明载频板或功放板自激造成系统干扰; 3)将载频板、功放板作标记,分别换至两个无干扰的频率,建立五分钟临时话统进行跟踪观察,发现载标记频板所在的频率受干扰。 该问题同样属于trx自激所引起。 .7 时钟失锁 对于类似gsm的数字系统,时钟好比设备的神经系统,基站时钟失锁将导致基站“发疯”。基站时钟偏差过大,一方面会导致手机难以锁定在基站的频率上,导致手机切入失败,或不能驻留在该基站的小区上;另一方面会使基站不能正确地解码手机信号,导致误码。要注意的是:时钟失锁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干扰,但由于传输误
44、码的增加也会导致话音质量下降。 案例0017590 故障现象:某本地网由于传输电路紧张,局方采用时隙整合器方式解决基站传输问题。该时隙整合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房进水导致时隙整合器损坏,更换后开始出现所有挂在整合器下的基站13m时钟失锁,通话时出现断续和杂音。基站间无法正常切换,掉话率上升。omc告警台出现大量13m时钟失锁告警,查询基站tmu单板状态,基站处于自由振荡状态。 定位过程: 1.一般造成基站时钟失锁绝大部分是由于传输质量下降,误码率升高引起。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问题出现的现象,这样大规模基站出现时钟失锁,应该不是单个传输的问题,应该是与这些基站有关的公用设备的问题。由于这些基站挂在
45、bsc不同的模块下,另外,这些模块还挂有其它地州的基站(未出现时钟失锁问题),可以排除bsc时钟的问题。因此重点放在bsc到基站间abis口的物理链路上。 2.检查告警箱没有任何传输告警; 3.检查各个基站的传输电路,并挂表测试没有误码出现; 4.检查bsc时钟,时钟处以跟踪状态,时钟正常; 5.检查ddf架接地良好,与bsc共地; 6.将一个挂在时隙整合器的基站断开,用跳线将基站与bsc直接相连,跳过时隙整合器。观察基站时钟由快捕逐渐进入跟踪态。将跳线去掉,恢复原来的连接方式,基站时钟失锁。断定故障与时隙整合器有关; 7.检查时隙整合器中程序,所有端口定义正确; 8.检查时隙整合器接地,发现
46、电源地连接正常,但保护地未接,接上保护地后,所有基站时钟能够正常跟踪上级钟。故障解决。 由于bsc到基站间的传输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很容易因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基站故障。处理故障时首先应该对网络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根据故障现象判断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特别是传输环节过多,很容易出现因接地或接触不好产生电位差,造成传输质量下降,影响整改网络的稳定运行。 .8 小结 基站的trx、cdu、馈管、天线、跳线、接头种的任何一部分出现故障,都有可能导致干扰和掉话现象。大量的相关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发现干扰问题后,应首先检查并排除基站硬件故障。另外,基站时钟失锁也会导致干扰和掉话。 硬件故障较易处理,
47、多数情况可以通过单板互换,话统数据来定位解决。当然如果就近有频谱仪可用,可以更加便于快速定位问题。当某些小区在没做修改网上数据的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干扰,尤其要重点排查硬件故障。 上述与基站直接相关的干扰主要是上行干扰,产生原因也主要是三阶互调干扰,并且会在干扰带中直观地反映出来。.3 网内干扰gsm网内干扰主要来自于同频和邻频干扰。当c/i12db或c/ia-6db时,干扰就不可避免。采用紧密复用后,也会增加干扰出现的概率。.1 同频干扰gsm中不可避免要频率复用,当两个使用同一频点的小区之间的复用距离相对小区半径太小时,就容易引起同频干扰。根据经验,很多种情况下的频率复用必须避免。1 蜂窝小
48、区如上图中的ad基站,假设小区a-3分配了频点n,则频点n不能分配给a1、a2、b1、b2、b3、c1、c2、c3、d1、d2、d3;频点n1不能分配给a1、a2、a3、b1、c2、d1、d2(不跳频时)。同频干扰的案例很少,除了前面已经引用过的天线接反后导致同频干扰的案例,只有一个早期的案例和实验室的一个案例可资参考。故障现象:某地我司早期2.0基站(o2)存在同频干扰导致掉话率高,话音质量差,主要表现为断续感强烈,偶尔有强烈的杂音(一般是呼啸声);掉话是运行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的。该基站位于市区边缘的一个小镇(堵城),处于另一厂家基站的包围之中。定位过程: 1.该基站分配频点是64,92(6
49、4为bcch频点)。 2.在优化测试时,发现在从堵城往远离黄冈方向时,下行信号电平在-95dbm时接收质量仍很好,质量等级小于3;而从堵城向黄冈方向时,接收电平大于-70dbm时质量很好,继续前行,在ta=5处,接收电平-75dbm左右,而接收质量却时而很好,时而持续1分钟左右大于5。在该点进行idle模式测试时,经常掉网。怀疑bcch频点上存在下行干扰。 3.用一个测试手机进行持续通话测试,另一个手机对64# 频点进行扫频测试。在堵城至黄冈路段重测,发现在将近黄冈时,64# 频点的信号强度已小于-100dbm,已掉话。但进入黄冈市区后,64# 频点的信号强度突然增大到-65dbm,持续约10
50、0秒后消失。基本上可以断定该同频干扰可能为附近小区的tch频点。 4.到宾馆后对该频点继续扫频测试,信号电平依然很高,但通话却不在该频点上。第二天在黄冈大街上找到该频点信号最强的点进行定点扫频测试,同时用另一测试手机进行idle模式测试,从系统消息中确认64# 频点在bcch为45的hg08小区中分配给了tch,并且在多次通话测试过程中有一次确实在64# 频点上建立通话。 5.向局方申请修改频点后干扰消除。同时由局方修改对方设备的邻区关系。 6.频点更改后在原先存在同频干扰的地点重新测试,没再发现掉话掉网现象,并且通话质量rx_qual4),则在该频点上存在同频干扰的概率很大。 对于上行频点的
51、干扰可借助话统中的干扰带统计数据来判断(当时设备尚不支持)。案例0008119故障现象:某日培训机房发现:手机很难在bsc2下的bts30基站接入网络。即使勉强接入,也会很快掉网。用测试手机测试基站信号,发现信号时有时无,而有信号时接收电平还比较大(50dbm左右)。 定位过程: 1.由于是培训机房,学员做的数据很难保证正确,因此对bsc2加载标准数据(该数据已经进行过测试,保证可以打通电话)。故障依旧,因此可以排除数据问题; 2.从故障现象看,问题出在载频板的可能性比较大。更换载频板,故障依旧; 3.检查基站与话音相关的各环节:tmu、拨码开关、背板配线等,未发现问题,看来不是基站的问题;
52、4.然后查找bsc的问题。把bts30基站改成bsc1下的bts20基站,把bts30基站的数据改成bts20的数据(这样可以对bsc进行总体检查)。结果:电话一打就通,bsc也没问题! 5.到此一筹莫展,似乎已经没办法了。只好把bts30基站再倒回去,上电加载以后,意外发现,手机已经可以打电话了! 6.问题似乎解决了,但是原因没有找到,继续查!仔细考虑前后情况的不同之处,bsc2和bts30所有数据都未变过,只是后来倒回bts30时把bts20关了。联想到测试手机的表现: 基站信号时有时无,而有信号时接受电平还比较大(50dbm左右),难道bts20对bts30有干扰?! 7.bts20在b
53、sc1下,检查bsc1的数据,发现bts20的频点和bts30的频点设得完全一样!原来,有学员把他做的bsc2数据(bts30基站)简单地改成bts20基站,就在bsc1上加载了,造成bts20和bts30基站频点一样。由于bts30基站接了衰减器,信号远比bts20弱,因此手机无法上网,而bts20基站可以上网。这样很容易使人认定是bts30基站的问题,掩盖了干扰的真相。 8.修改bts30的频点,问题解决。 .2 邻频干扰 哪些小区不能分配邻频参见上节。 案例0003451 故障描述:在某地的优化中局方反映他们的办公室掉话较多。从话统上看数据正常,路测数据也未见异常,开始以为局方故意夸大其
54、词。下边为该地基站分布及频率规划拓扑图。 图中红色为bcch频点,黑色为tch频点。 定位过程: 1.经详细测试发现掉话位置竟然有112频点电平高达-73dbm ,以为是测试错误,后经多次测试,从基站a到b,112频点始终存在,并且在有些地域达到-70dbm。手机占上111频点时,由于112频点的干扰而掉话。 2.经手机测试112频点的cgi,该频点是d3小区的bcch频点。 3.前往基站d查看,发现d3小区天线安装在楼顶一个平台上,而离天线约8m 比天线低约4m的地方有一房子,全是玻璃结构。在靠近天线面处测试。天线发射信号约-26dbm,但靠近玻璃测试信号强度居然有-14dbm。原因是信号被玻璃全反射后产生的信号叠加造成形成二次波源反射到掉话位置。 4.建议局方更改天线安装位置,同时作为应急,修改频点:将基站a的111频点同114频点互换,将a3小区天线下倾角加大,根据实际情况将c1小区的113频点方向角调整,避免同互换后的114频点干扰。 5.经过改动后测试一切正常。基站c的113频点不会对114频点造成干扰,掉话消失。 案例0004034 故障现象:某局某地区的几个基站开通后掉话率普遍很高,忙时掉话率达到15%左右,实地测试也发现打电话很难接续。 omc无告警信息。 定位过程: i.所有基站均在同一bsc之下。掉话发生在新基站割接之后。 ii.传输质量比较稳定,对以上掉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培训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提升打印大全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环境监测物联网在环境监测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与应用报告
- 合肥市税源管理困境剖析与优化路径探究
- 量子通信(第二版)课件 第21讲 量子信道编码(II)2025-0507-1635
- 乐至县至弘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员工招聘调整部分岗位笔试备考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企业盈利模式分析-以片仔癀为例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含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自测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呼伦贝尔能源重化工工业园区谢尔塔拉产业区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中介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废铁拆除安全合同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简谱)(2024)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7)
- 2025年一级建造师《铁路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GCP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 2025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编外招聘1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院检验科微生物进修汇报
- 医院门诊急救体系构建
- 2025年箱变考试题库
- 2025年G2电站锅炉司炉理论考试试题(10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