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说明(20210416023302)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说明(20210416023302)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说明(2021041602330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文是轼被贬之时写的一篇小品文,仅84字,言短而意蕴丰富,初二的学生学习此文,并 没有字面上的困难,但要读懂轼的心世界并不容易。本设计拟从文中的一个“闲”字入手, 以一字“撬开整篇文本的阅读,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认识轼处逆境而廓然豁达的 人生态度。引入相关的资料,达成浅文深教的效果。【教学目标】1、准确朗读全文,熟读成诵;2、抓住关键词句,引用相关资料,深入解读文本;3、引导学生感知作者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看文章标趣,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时间、地点、事件、体裁)(设计意图:开门见

2、山,直切文章题目,没有主題先行的导语,没有哗众取宠的煽情,朴素 无华中直指课文容,贏取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二、疏通与诵读:(大屏幕打出没有斷句标点的原文)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文章斷句,朗读; 打开书本,对照书本进行朗读。 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章意思。解衣欲睡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设计意图:因为文章短小,仅仅84字,文字浅显,没有什么字面的障碍,初二的学生完全 有能力进行斷句训练。在斷句过程中,理解了文意,掌握了朗读节奏,强化了阅读文言文的能 力,一举多得。疏通文意,为下面的赏读本。)三、赏读1、文章记叙了作者与友人一次月夜游赏的经过,

3、如果要让大家从文章提炼出一个关键词, 大家会选择哪个词?预设准备:闲2 找找他们的“闲”,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他们的“闲” ?预设准备:入夜即睡,闲也;见月色美好,欣然起行,闲也;看松柏影子如此仔细,闲也。赏月的只有两 人,别人都是忙人,用别人的忙来反衬两人的闲。惟其闲,才夜游,才赏月夜之景。3、那么,这里的“闲到底是什么盘思?文下的解释是:“清闲的”,你有何看法。预设准备:清闲的一一轼当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是一个有 职无权的闲官。怀民也是被贬谪到,也是挂了一个闲职,他们“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所以清闲。有闲情雅致的并不是所有清闲的人,都会有如此雅兴,现

4、代生活中有很多闲人,他们 宁愿把时间掷在搓麻将玩游戏之上,是想不到安静喜悦地赏月的。由此可见,这里的闲还是 “闲适”的闲-“闲情雅致的闲。)(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有理。但更多要学生理解到闲情雅致的闲。)4、有参考书上这么解读这个“闲,说是除了上面说到的两层意思外,还有对 自己被贬谪的牢骚不平,有愤激,有悲慨。你的看法如何?可以结合文中的语 句或轼的身世来分析。预设准备: 并没有这种郁郁不得志的牢骡与愤激。从文中“欣然” 一词可以看岀作者心的喜悦 与闲适;从文中的写景句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景语皆情语。如白思乡之时,他眼里的 月色如霜,冷冷地,烘托出凄淸的心境;而文中描写月景:“庭

5、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 盖竹柏影也/把月色比作空明澄澈的水,而把竹柏影比作水中的藻特,这样美妙空灵的境界 折射出的是“廓然无一物的心,是一种虽处逆境依然黏达的人生态度。这是寓情于叙,融情 于景,让人处处感受到作者乐在其中的闲情。(讨论时,作相应的朗读、背诵指导,读时应传达出人物心的喜悦之感,以此更好地理解作 者的心。) 从轼的经历来看,也并不会有这种情绪投射。轼,坚持自己对政局的看法,决不随波逐 流,因此,他的一生屡遭贬谪,历经八州,身行万里。但他始终釋然安然。被贬至时,他筑堤, 造福百姓,诗云“我本无家更安在,故乡无此好湖山”;貶至密州,他“老夫聊发少年狂”,抒 报国之志,“人有悲欢

6、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发安慰之语;贬,初到之时,他感慨“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与友人游清泉寺,更是留下“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 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鸣”的豪语;贬,他“不辞长作岭南人”,表“我心安处即我家” 的胸怀。他跨越儒、道两家,得志时进取,失意时释然,宠辱不惊,进退自如。所以,虽遭贬谪, 看到月邑喜人,他“欣然起行”,依然有闲情雅致夜游赏月。(此为赏读的难点,教师需要提供帮助,借助丰富的资料,来丰厚文章的涵。)5、轼交友甚广,为什么那夜偏偏要找怀民一起赏月?预设准备:两人际遇相同,同为贬谪到的“天涯沦落人”;两人志同道合,虽贬谪,但豁达C怀民在有 建“快哉亭”,不因

7、为贬官而烦恼,利用空闲时间,在山水之中纵情游览,自得之乐远远超过 一般人。两人都能娱情山水风景,都是“闲人”。所以,当轼“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时, 他首先想到的是怀民,两人心有灵屁,关系甚鸳,通过“相与步于中庭”体现得极为充分,结 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与怀民的志同道合。(对最后的“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朗读指导,要渎出朋友 间志同道合的深情,读出两个“闲人豁达的人生态度。)(设计意图:紧紧扣住一个“闲”字,层层深入理解文本,用一个关键字撬动整篇的阅读, 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引入相关资料,不斷丰厚文本阅读,使文本阅读具有一定的深度 广 度,达到浅文深教的效果;对重要语段进行诵读指导,化赏析感受股计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四、背诵: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诵读,背诵。背诵指导:本文妣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可分三个层次来背诵。叙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夭寺寻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写景一一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抒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设计意图:课堂要追求效率,文章短小,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背诵的任务。教师在赏读 基础上,给学生以抓手,使得学生当堂成诵。)五结语:这节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