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白鹅养殖技术鹅的饲养一般分为雏鹅、中鹅及育肥鹅阶段,若留作种用的加种鹅阶段。雏鹅饲养是养鹅生产的关键。鹅属于食草水禽类动物,食道宽大,肠胃消化力强,耗粮少,以青绿饲料为主,精饲料为副,食草产肉率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养鹅设备简单,投资少;种草养鹅及放养或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鹅方式,适合农户散养和规模饲养。规模养场旁边应有河流、池圹、沟溪等水源,水流稳缓,水深 1 米左右,供鵝水上活动。鹅的饲养一般分为雏鹅、中鹅及育肥鹅阶段,若留作种用的加种鹅阶段。雏鹅饲养是养鹅生产的关键。雏鹅一般是指从出壳到 28 日龄之间的小鹅。雏鹅的特点:生长发育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不强;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对外界
2、温度的变化适应力很弱;抗病力差。所以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中鹅和种鹅的生产性能。1、自温育雏。在养鹅数量较少的农户普遍用此方法育雏,用稻草编成箩筐,内铺垫草等保暖物,将雏鹅放在筐内利用自身散发出的热量来保持育雏温度。在室温 15以上时,白天可将 1-5 日龄的雏鹅放在 30 厘米高直径 1 米左右的铺有柔软垫草的小栏内,每栏养20-30 只,晚上放回草筐内。若室温低于15,除每日定时喂饲外,白天、晚上均放在草筐内。5 日龄以后,视气温情况逐渐缩短雏鹅在筐内的时间。2、育雏室地面育雏。规模饲养常用此方法育雏。在进雏鹅前2-3 天,对育雏室进行消毒;饲料盆、
3、饮水器等用具先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垫草应在阳光下曝晒1-2 天。装置供暖设施,进雏前 1 天试温并给温,以保证达到所需温度。 (二)饲养管理1、保温防湿。育雏室温度第一周28-26,第二周 26-24,第三周 24-21,第四周21-18,此后可脱温。掌握温度原则:小群略高,大群略低;弱雏略高,强雏略低;夜间略高,白天略低。相对湿度处在 60-70%之间。2、密度与分群。饲养密度(中型鹅)每平米饲养:1 周龄 10-15 只,2 周龄 8- 10 只,3 周龄 6-8 只,4-6 周龄 4 只,7 周龄以后 3 只。根据雏鹅的大小、强弱进行分群饲养,一般每群 80-100 只,对弱群要加强饲
4、养管理,提高整齐度。3 周龄后可并群饲养,每群 300-400只。3、光照时间与强度。1 周龄 24 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5 瓦灯泡,灯泡高度离地面 2 米;2 周龄 18 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 3 瓦灯泡;3 周龄 16 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 2 瓦灯泡;4 周龄起自然光照,为便于管理夜间可弱光照明(每平方米0.3瓦灯泡)。4、开饮与开食。雏鹅出壳 24 小时后(或见三分之二雏鹅欲吃食时),先开饮后开食。水温以 25左右,饮水可用0.05%高锰酸钾水或 5-10%葡萄糖水等,也可用清洁饮用水。开食在开饮后半小时进行,可用半生半熟的米饭(用冷开水洗去粘性)加切细的嫩青绿
5、饲料,撒在塑料布上或小料槽内,引诱雏鹅自由采食。5、舍饲。日喂次数:1-2 日龄喂 6-8 次,3-10 日龄喂 8 次,11-20 日龄喂 6 次,其中夜间各喂 2 次,20 日龄以后喂 4 次,其中夜间喂一次。饲料配比:10 日龄前精饲料与青饲料比例为 12-4,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10 日龄后精青比为 14-6,青料精料可混合喂。精料可用小鸡料,自配料应添加矿物质补充磷钙。6、放牧与放水。春季雏鹅在 1 周龄后就可以放牧和放水,冬季要 2 周龄左右。第一次放牧和放水要选择晴朗天气,先放牧后放水,放牧时间不超过 1 小时,放水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放水后要待羽毛干后才可赶入鹅舍。随着日
6、龄时增大,逐渐延长放牧和放水时间。3周龄后,天气晴暖,可整天放牧。为满足营养需要,应适当补饲精料。二、中鹅(青年鹅)饲养30-70 日龄为中鹅,俗称仔鹅,公母分群饲养。作肉用仔鹅应充分饲养、自由采食。若作种鹅饲养则要适当控制生长,在 70 日龄前后进行后备种鹅预选。30-60 日龄的中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消化能力都増强了,可采取以放牧为主,放牧初期,天热时上午早放早归,下午晚放晚归。天冷时则上午迟放迟归,下午早放早归,随年龄增长慢慢延长放牧时间,此时鹅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强,为保证其生长的营养需要,晚上要补喂饲料,夜料在临睡前喂给,以吃饱为度。到 60 日龄时采取舍饲短期肥育,以达到改善肉质,增
7、加肥度,提高产肉率。自由采食,日喂三次,夜间一次,用配合饲料与青绿饲料混喂,育肥后期改为先喂精饲料后喂青绿饲料。要限制鹅的活动,保持安静,减少刺激,让其尽量多休息,使体内脂肪迅速沉淀。为保持鵝体清洁,可隔天放水20 分钟。同时,要强弱分群,照顾弱群。育肥 15 天左右可出栏上市。规模养鹅一般都采用全舍饲饲养,即关棚饲养。应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日粮中代谢能11.7 兆焦/千克,?蛋白质18,粗纤维6,钙1.2,磷 0.8。全舍饲鹅生长速度较快,但饲养成本较高。在50 日龄时转为育肥期饲养,育肥前期饲料配比为青料20,精料50,粗料(糠麸)30;育肥后期饲料配比为青料10,精料 80,粗料(糠麸)
8、10。育肥 2 周即可上市。留作种用的鹅应经过 3 次选择,第一次选择 28 日龄进行,.第二次选择在 70-80 日龄进行,第三次选择在150-180 日龄进行。把体型大、生长发育良好、符合品种特征的鹅留作种用。选留公母比例为大型鹅种 13-4,中型鹅种 14-5,小型鹅种 l6 -7。 (一)育成鹅饲养70-80 日龄至开产前为种鹅的育成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对种鹅进行限制饲养,以达到适时的性成熟为目的。饲养管理分为生长阶段、控料阶段和恢复饲养阶段。1、生长阶段。指 80-120 日龄这一时期,中鹅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不宜过早进行控制饲养,应逐渐减少喂饲的次数,并逐步降低日
9、粮的营养水平,逐步过渡到控制饲养阶段。2、控制饲养阶段。从 120 日龄开始至开产前 50-60 天结束。控制饲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实行定量饲喂,日平均饲料用量一般比生长阶段减少50-60;二是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饲料中可添加较多的填充粗料(如米糠、曲酒糟、啤酒糟等)。但要根据鹅的体质,灵活掌握饲料配比和喂料量,能维持鹅的正常体质。控料要有过渡期,逐步减少喂量,或逐渐降低饲料营养水平。要注意观察鹅群动态,对弱小鹅要单独饲喂和护理。搞好鹅场的清洁卫生,及时换铺垫草,保持舍内干燥。3、恢复饲养阶段。控制饲养的种鹅在开产前 50-60 天进入恢复饲养阶段(种鵝开产一般 220 日龄左右),应逐步提
10、高补饲日粮的营养水平,并增加喂料量和饲喂次数。日粮蛋白质水平控制在 15-17为宜。经20 天左右的饲养,种鹅的体重可恢复到限制饲养前的水平。这阶段种鹅开始陆续换羽,为了使种鹅换羽整齐和缩短换羽的时间,可在种鹅体重恢复后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即人工拔除主翼羽和副主翼羽。拔羽后应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喂料量。公鹅的拔羽期可比母鹅早 2 周左右进行,使鹅能整齐一致地进入产蛋期。1、产蛋前期。开产前15 天对母鵝逐只进行小鵝瘟疫苗注射(提高母原抗体)。调整饲料营养,从开产前 3 周开始由育成期饲料逐渐过渡为产蛋期饲料,精料青料之比为 73,白天以青料为主,晚上喂精料为主。增加光照时间,从开产前20 天开
11、始,逐渐增加每日的人工光照时间,使种鹅的光照时间(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达到14 小时,开产后每周增加 半小时,达到每天光照 16-17 小时止,以后维持到产蛋结束。光照强度按每平方米 5-6 瓦灯泡(带罩)、高度离地2 米计算。为提高受精率,要及时调整好公母的配种比例,公母比例视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15-10,并做好配种的各项工作。设置足够的产蛋箱,大群放牧饲养的可在鵝棚附近塔建产蛋棚;舍饲鵝群在圈内靠墙四周放置产蛋箱(每 5 只鵝 1 个产蛋箱计算)。2、产蛋期。饲养管理重点是提高种鵝的产蛋量和蛋的受精率。(1)饲喂。由于种鹅连续产蛋的需要,消耗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特别多,因此日粮中蛋白
12、质水平应增加到 17-18,有利于提高母鹅的产蛋量。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全舍饲日喂 3-4 次,其中晚上喂1 次,日喂精料 150-200 克左右,同时供给大量青料(先喂精料后喂青料)。放牧日补饲3 次,其中晚上 1 次,日补喂精料 120-150 克左右,并加适量青料。提供精料是否适当可根据鹅粪形状来判断。如鵝粪粗大、松软呈条状,轻轻一拨就分成条几段,说明精料青料比例适合;若鵝粪细小结实,断面呈粒状,则青料较少,精料过多,应增加青料喂量。否则容易导致鹅体过肥,产蛋量反而不高。如果鵝粪色浅而不成形,排出即散开,说明补饲用量过少,营养物质跟不上,应增加补饲量。(2)配种。种鵝的自然交配多在水上进
13、行,交尾时间多在早、晚,中午较少,因此要掌握好放水时间;如果早上放牧,先将种鵝赶下水中,嬉水交配,以提高受精率。公鹅有格斗争雄的行为,要防止相互啄斗致伤而影响配种。公鹅有择偶性,公母鹅的组配要尽早,对择偶性强的公鵝应及时隔离 1 个月左右,使其忘记与之固定配种的母鹅,有利于提高受精率。人工辅助配种也可以提高受精率,但工作量很大。采取人工授精是最好的方法,可大大减少公鵝饲养,提高养鹅效益。(3)调教。开产时可有意训练和调教母鹅在产蛋箱或产蛋室产蛋的习惯,以减少拾蛋麻烦和丢失鵝蛋。母鹅的产蛋时间大多数集中在下半夜至上午10 时左右,个别的鹅在下午产蛋。因此,产蛋鹅上午10 时以前不能外出放牧,在鹅
14、舍内补饲,产蛋结束后再外出放牧,而且上午放牧的场地应尽量靠近鹅舍,以便部分母鹅回窝产蛋。新开产鵝往往不识产蛋窝箱,如发现母鹅鸣叫不安,腹部饱满,尾羽平伸,泄殖腔膨大,行动迟缓,有觅窝的表现,应将 母鹅送到产蛋窝内。发现有鵝在舍外产蛋时,应及时将鹅和蛋一起带回鵝舍的产蛋箱内,以调教养成舍内窝箱产蛋的习惯。(4)种蛋收存。要勤拾蛋,钝端向下存放,蛋表面清洁(不能水洗)消毒,存放在温度 10、相对湿度 65-75的蛋库内。(5)控制抱窝。我国许多鹅种在产蛋期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抱窝性,在一个繁殖周期中,每产一窝蛋(8-12 个)后,就要停蛋抱窝孵小鵝。在人工孵化的情况下,抱窝对产蛋有较大的影响。一旦
15、发现母鹅有恋巢表现时,及时隔离,关在光线充足、通风凉爽的地方,只给饮水不喂料 2-3 天后喂一些干草粉、糠麸等粗饲料和少量精料,使其体重不过于下降,待醒抱后能迅速恢复产蛋。也可使用 醒抱灵 等药物,发现母鹅抱窝时,立即服用,有较明显的醒抱效果。3、休产期。鹅一年的产蛋期一般为 7 个月左右,除品种外,气候不同,产蛋期也不一样,我国南方集中在冬、春两季产蛋,北方则集中在 2-6 月初。休产期的种鹅应以放牧为主,日粮改为育成期控制阶段日粮,既降低饲养成本,又促使种鵝消耗体内脂肪,以利于换羽。在休产期,为了缩短换羽的时间及换羽后产蛋比较整齐,可采用人工强制换羽。其方法是改变饲养管理条件;停止人工光照
16、;停料 2-3 天,只提供少量的青饲料,并保证充足的饮水,第 4 天开始喂给由青料加糠麸糟渣等组成的青粗饲料;第10 天左右试拔主翼羽和副翼羽,如果试拔不费劲,羽根干枯,可逐根拔除,否则应隔3-5 天后再拔,最后拔掉尾羽。拔羽后3 天内鹅群应圈养在运动场内喂料、喂水,不能让鹅群下水,防止细菌感染而引起毛孔发炎。此后一段时间内还应防止雨淋和烈日曝晒。在强制换羽期间,公母鹅必须分群饲养,公鹅的强制换羽应比母鹅提早 2 周。拔羽后应根据羽毛生长情况酌情补料,在主、副翼羽换好后,即进入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与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
17、其它禽类均无易感性。其发生与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侵害5-25 日龄的雏鹅及雏番鸭。10 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 95% -100%,随着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1 月龄以上较少发病,成年鹅可带毒排毒而不发病。病雏及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传染源。在自然情况下,本病经消化道感染,与病禽直接接触或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本病毒还可附着于蛋壳上,通过蛋壳将病毒传给孵化器中易感雏鹅和雏番鸭造成本病的传播。该病毒的抵抗力强,在65经 3 小时、在ph 为 3.0 的 37溶液中经 1 小时的作用下,仍能保持其感染性。对氯仿,乙醚和多种消毒剂不敏感,在-8冰箱内能存活 10 年以上。
18、1、诊断(1)根据临床症状:雏鹅感染本病时日龄不同,其临床症状,发病率、死亡率和病程长短有较大差异。1 周龄内雏鹅发病常呈最急性型,往往无前期症状,一发现即极度衰弱或倒地乱划,不久即死亡。在第2 周龄内发生的多为急性型,病鹅表现精神萎顿,缩头,行走困难,食欲减退,进而废绝,严重腹泻,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带有气泡的稀粪。呼吸困难,喙的前端色泽发绀,眼鼻端有浆性分泌物,病鹅临死前常出现头颈扭转、两脚麻痹、全身抽搐等神经症状,病程 1-2 天 。2 周龄后发病的病程稍长,一部分转为亚急性型,以精神萎顿,拉稀,消瘦为主要症状。病死率一般在50%以下。大部分耐过鹅在一段时间内都表现为生长受抑制,羽毛脱落。
19、少数病鹅还可以自然康复。(2)根据病理剖检:最急性型病例病变不明显,除小肠粘膜充血或出血,胆囊肿大外,其它器官一般无明显病变。急性病例表现为全身性败血变化。本病的特征性病变为肠道尤其是靠近回盲部的肠段呈现典型的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的变化,肠中下段整片肠粘膜坏死脱落,与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栓子或包裹在肠内容物表面的假膜,堵塞肠腔,外观极度膨大,质地坚实,状如香肠。剖开栓子,可见中心是深褐色的干燥的肠内容物。有的病雏鹅小肠内会形成扁平带状的纤维素性凝固物。亚急性型更易发现上述特有的变化。其余的病变还有肝脏肿大、呈深紫色或黄红色,胆囊明显膨大、充满暗绿色胆汁等。有的病雏鹅的中枢神经系统也
20、有明显变化,脑膜及实质血管充血并有小出血灶。 根据本病仅引起雏鹅、雏番鸭发病的流行特点,结合严重腹泻与神经症状的出现以及小肠出现特征性的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经病毒分离鉴定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来确诊。2、防治本病目前无有效治疗药物。除采取常规的卫生防疫措施外,主要依靠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目前多使用小鹅瘟弱毒苗用于种鹅和雏鹅的免疫接种。种鹅于开产前15 天左右,皮下或肌肉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 2-4 头份,可使孵出的雏鹅得到母源抗体的有效保护,种鹅免疫 4个月后,雏鹅保护率有所下降,种鹅必须再次免疫。如种鹅未经免疫,应对出壳48 小时内的雏鵝进行免疫接种,通常每只1 头份,进行皮下注射,免疫后
21、 7 天内严格隔离饲养。对于1 毫升也可明显降低死亡率。鹅副粘病毒病是禽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各种年龄都会发病,主要发生于 15 日龄至 60 日龄的雏鹅,鹅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程短,康复少。本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能通过种鹅蛋传染。各种品种的鹅均会感染发病,与病鹅同群的鸡会发病,而同群的鸭未见发病。该病毒抵抗力不强,常用的消毒药物都能杀灭。(1)根据临床症状:精神沉郁、委顿,两肢无力而蹲地,饮水量增加。后期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尤其在饮水后更明显,10 日龄左右雏鹅常出现甩头现象。病初拉白色稀粪、后呈水样,带暗红色、黄色或墨绿色。
22、一般发病率为 40-100%,死亡率为 30-100%,部分病鹅可逐渐康复,一般于病后 6- 7 天开始好转,9-10 天康复。 (2)根据病理剖检:特征性病变主要在消化道。食道粘膜特别是下端有散在芝麻粒大小的灰白色或淡黄色易剥离的结痂,剥离后可见斑点或溃疡。部分病鹅的腺胃及肌胃充血、出血。肠道粘膜上有淡黄色或灰白色芝麻粒大小至小蚕豆粒大纤维素性坏死性结痂,剥离后呈出血性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大,明显出血,盲肠和直肠粘膜上有同样的病变。肝肿大,淤血,质地较硬。脾脏肿大,有芝麻粒至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心肌变性,部分病例心包有谈黄色积液。本病的初期症状和病变很似小鹅瘟,易与小鹅瘟混淆误诊。2、防治鹅副粘病毒病目前无疗效较好的治疗药物,只有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鹅群一旦发生本病,立即将病鹅隔离或淘汰,死鹅深埋,彻底消毒,以消灭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三)鹅大肠杆菌病(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本病俗称蛋子瘟,又名卵黄性腹膜炎。是大肠杆菌引起母鹅产蛋期间发病的一种传染病,死亡率很高,所以群众俗称为 蛋子瘟 。特征是卵巢,卵子和输卵管感染发炎,最后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抗压方法培训
- 中考体育培训总结
- 2026届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东方红林业局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中学新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 2025年电站安全规程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徽省砀山县联考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英语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三门峡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形考大作业答案
- 化工安全网络培训课件
- 2025年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88)
- 2025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英语试题及答案
- 电子元器件供货方案与保证措施
- 2025便利店便利店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集全册1
- 2025秋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全册知识点提纲
- 2024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招聘笔试真题
- 军事仿真演练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