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一、寡人之于国也:1.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梁惠王的疑问是:,? 孟子则强调:。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2.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初步措施:,。(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渔业方面的) ;,。(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纺织方面。(牧业方面的);。(农业生产粮食方。(兴办教育)。前面的 16的);,,,面的);,,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措施 ,7 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3. 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
2、方法的语句:“”与 “4.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二、劝学: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子在劝学中提出 “识。”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
3、思相近的句子是:“,。”6、荀子劝学中“,。”,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是,。”的境界。8、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9、荀子劝学中“,。”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0、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11、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
4、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12、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13、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14、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1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三、过秦论:,。1、秦 始
5、 皇 统 一 中 国 后 采 取 了 一 系 列 防 御 措 施 , 其 中 写 他 对 外 政 策 的 句 子是:2、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3、贾 谊 在 过 秦 论 中 用 排 比 句 描 写 秦 始 皇 用 武 力 统 治 天 下 的 语 句是:4、贾 谊在 过秦 论 中说 到秦 始 皇为 了 削 弱 百姓 的 反抗 力 量所 采 取 的 措施,。,。中,。,秦始皇自江山的语句,。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三句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
6、聊聊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10、文章结尾一段在列举了陈涉的诸多弱点后,总结出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11、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 四、师说:1、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师说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5、师说中韩愈认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
7、“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6、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做学问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变成师说中作者批判的对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吾未见其明也 。”7、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8、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9、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0、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
8、已。1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 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13、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的错误态度。14、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 ”;对自身“则耻师焉 ”。1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
9、6、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答案:一、寡人之于国也: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梁惠王的疑问是: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则强调: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斯天下之民至焉。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渔业方面的)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
10、用也。(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纺织方面的);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牧业方面的);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农业生产粮食方面的);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兴办教育)。前面的 16 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措施 ,7 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3、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
11、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五十步笑百步。二、劝学: 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学不可以已”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6、荀子劝学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8、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9、荀子劝学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10、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
13、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以课本为准,字打不出来)使之然也。11、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12、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3、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
14、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4、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三、过秦论理解性默写练习1、2、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3、 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
15、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4、 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5、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6、 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7、 文 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8、9、 文中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三句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10、 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驻村工作队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模版
- 湖南省湘一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 山东省济宁市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济宁三模)
-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规范
- 中职学生政治思想个人总结模版
- 前台收银年终总结模版
- 症状性癫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学前儿童发展 课件 第11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 解码新质生产力
- 离心泵操作与维护培训
- 国家开放大学《工程数学(本)》形考任务1-5答案
- 【MOOC】国际交流学术英文写作-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社区治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900字)》
- 专利法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横向项目结题证明模板
- Y3系列三相异步电机产品
- 十五从军征PPT课件
- 癃闭中医护理方案
- 浅谈初创期科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
- E204-1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和库存(限上、规上企业入库标准及材料)
- 卧式单面多轴钻镗两用组合机床液压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