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储层改造及油气井增产新技术_第1页
国外储层改造及油气井增产新技术_第2页
国外储层改造及油气井增产新技术_第3页
国外储层改造及油气井增产新技术_第4页
国外储层改造及油气井增产新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外储层改造及油气井增产新技术龙秋莲陈秋芬李晓明(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钻采所)前言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低渗透油气藏勘探开发地位日益突出,表现在 新增探明储量中低渗油气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原油产量中低渗油藏比例越来越高,低渗油 藏开发中暴露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地动用低渗透储量,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世 界各大石油公司和研究人员在储层改造及增产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极大地促进 了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碳酸盐岩或砂岩储层,直井、水平井或多分支井,先进、实用特别是 健康、安全、环保(ise)的增产技术得到了极大关注。为了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 及时介绍国外采油工程

2、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合需要的情报信息,促 进股份公司各种类型油藏高效开采和采油工程技术发展,对2001年1月一2004年9月国外 石油专业科技期刊、会议文献、专利和技术报告、学术论文、图书等进行了检索,重点收集 翻译了2002年以后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发表的储层改造相关文章跟踪世界最新研究 成果。本文重点介绍国外近年来储层改造及油井增产新技术,包括:裸眼完井的水平井和多 支井分层改造技术、压裂支撑剂回流控制技术、压裂液返排监测技术、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自 我转移酸体系以及环保无毒无酸解堵技术等。希望这些专题研究的介绍能为解决中石化类似 油藏开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有

3、用的思路。l水平井及多支井分层压裂改造技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水平井应用于开采低渗和中低渗透油藏。以往在石油工程 界一直存在一个误解,很多人认为水平井的作用相当于水力压裂等增产措施。认为较长的水 平井段就完全可以代替那些施工费用昂贵的增产措施,不需要再采取增产措施,这种问题在 美国和加拿大十分普遍。这种观点对于均质的,在垂向上渗透率差别不大的油藏似乎是适用 的然而,实际的油藏,储层中含有孔隙度和渗透率都不同的多个夹层,这种渗透率的各向 异性在低渗透储层尤为明显,这种井如不采取储层改造措施,就不能获得预期的产量和开采 效果。另一方面,在渗透性稍好一些的油藏,应用费用较高的欠平衡钻井技术可以

4、减少地层 伤害而实现经济利益,但在低渗透性油藏,这种投入则没有效果,低渗透储层的表皮伤害程 度很高,甚至在一些应用空气钻井的水平井段依然如此。因此,对于大多数低渗和中低渗透 性油藏,尽管钻了水平井,产量依然很低,甚至有些油藏开发在经济上评价是不可行,而不 得不采取措施以便降低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和消除近井带的污染,从而提高产量。国外石油和 天然气工作者已经缓慢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即在低渗透性储集层中的大部分水平完井可能需 要采取重大的增产措施来实现其真正意义上的有赢利的生产率。43l对低渗透油藏的水平井来说,井筒的稳定性不需过多考虑,从稳定机理的观点出发,大 多数低渗透油藏都倾向于裸眼完井,而且采取

5、裸眼完井方式的成本也是最低的。另一方面, 当我们在一个55英寸或更小的套管完井的老井中侧钻出一个或几个水平井眼,那么对这些 水平井的完井只能采用裸眼完井的方式。然而在裸眼完井的水平井中进行压裂,如果不采取 适当的控制措施,压裂所产生的裂缝就不可能均匀分布在井段问,目前很少有技术能够控制 未封固井段的裂缝分布。最近国外研究应用了一种相对较新、有专利保护的水力喷射压裂技 术,这项技术将水力喷射和水力压裂技术相结合,在多区域的水平段可以实施独立的、连续 的压裂措施而不需要机械密封设备。这个过程除了利用井筒环空中注入流体的能量外,还利 用流体喷射的能量,可用于碳酸盐岩地层酸压,也可用于水力加砂压裂。1

6、1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原理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第一个已知成功解决裸眼问题的技术,通过利用动态分流技术来控制裂缝的位置。与利用机械密封或者化学封堵的方法不同,这项系统利用液体自身的动态运 动使大量流体流人地层中特定的点,利用高压水力喷射工具和高速射流的能量,在特定的位 置形成裂缝。水力喷射压裂技术与常规压裂方法相比能更好地控制裂缝的分布,对于水平井酸化压裂 或加砂压裂增产尤其适用,可以在不用机械分隔工具的情况下在水平井段内分段产生裂缝。 该技术是在作业管柱的末端安装一个体积很小的喷射工具(专门为特殊井的增产措施而设 计),运用流体的能量在储层中喷射出一个较小的孔穴,喷射孔穴一旦形成,压裂液就会通 过

7、井筒进人孔穴增加孔穴内的压力,当孔穴中压力逐渐升高达到一定值时,一道裂缝就会形 成并向储层中延伸,这条由孔穴引伸的裂缝比射孔引出的裂缝更优良,和流体沟通性要比其 他水力压裂施工效果好得多。这项技术的施工过程每次只针对一组裂缝,所以需要的压裂液泵注排量不是很高,压裂 液中含有浓度很低的支撑剂,可以射开衬管或是被水泥封固的套管。当一道裂缝形成以后, 井底的喷射和压裂工具可以立刻移到相邻的另一个措施区,实施下一道裂缝的压裂,施工的 位置和造缝强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在不用机械封隔的手段下。就可 以实现压裂目的。这项技术的实施通常只需一天的时间,就可精确地在设计位置产生裂缝。 从而极

8、大地节约了成本和投资风险。示意图如图1。图1水力喷射压裂过程示意图43212水力喷射压裂用于水平井增产实例 elnd一3井是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edwards油藏的一口新井,水平段长度约2700n,是该区块应用相同的水平井裸眼完井技术钻的第三口井,其中一口井取得了成功,而另一口井 则收益不明显。根据其他井的措施效果,开发者决定对elnd一3井实施水力喷射压裂酸化 技术,该项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几个碳酸盐岩油藏中的裸眼井压裂增产,但从未在e(h_ds油 藏中应用过。在没有采用机械封隔工具的情况下,该井应用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沿着水平段 依次造出了6组裂缝,lo个小时内就完成了6组裂缝的压开,而且井的清洗

9、过程也很迅速, 后期的产量表明,这口井是最近一段时间内该区块中增产措施最为成功的井。图2给出了这 口井前两个月的产量和其他两口井5个月内的产量数据。图2 edwa墙油藏新钻水平井新措施后的累计产量13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在分支井中的施工jd)c公司1998年获得了美国德克萨斯州iardem省的几个油矿的采矿权。其主要产层 是meianm层和cilappel层,在这一区域,memnm层主要是灰岩储层,c】appel层主要是中 等渗透率或低渗透的灰岩和白云岩储层,油层深度在7800820咂之间,位置稍高于euenberg日含水层。2002年1月)c公司决定对双向水平井一h1嘲2h井实施压裂酸化增产措施

10、。该井钻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初发现其没有开发价值而在未下套管封固的情况下将其废弃。kpc公司对hu础h井进行了再次完井,用水泥回填后,重新开钻并下人55in套管至8016r后水泥固井,在8036n处开始侧钻,第一水平段的侧钻方位角3000。目标点的垂深8160r,水 平段长735r;第二水平段的侧钻方位角45。,目标点的垂深8220f|,水平段长795ft,两个水 平段都是以475in的钻头钻成。见图3。通过对该区块的地质资料分析预测得出在水平井段下100r可能有底水层。因此。对于 这两段水平段的压裂设计要特别慎重,以免发生水侵。由于储层是易于酸溶的石灰石。所以 选用了28的盐酸对储层进

11、行了酸化。考虑到常规增产措施的局限性,开发者决定采用水 力喷射压裂技术,因为在理论上这种方法是最能够满足本井需要的措施,而且能够降低水平 段下方水层侵入的可能性。 考虑到水平段和预期压裂面的方向性,工程人员选用了一种能够使优先断裂面和井筒方 向垂直的工具,期望裂缝能够沿着井筒并垂直于井筒的方向发育,在主裂缝面内515f【的433范围内重新排列。图4是关于裂缝分布的简单示意图。图3二次完井双向水平井一h哦12h井示意图图4裂缝分布预测的俯视图施工中工程人员将管柱任意选一个水平段下人(不用考虑先对哪一个施工),在每个孔段 中造出六组裂缝。将设备从一个水平段中起出下人另一水平段只需要30一40血n,

12、每一段施 工结束后等待10miii,压力降落后再重新定位实施下一段压裂,从开泵到最后第十二组裂缝 的冲洗液注入不超过75h。图5中显示了压裂措施实施前后的产量数据。由于这口井的孔隙性能低于该区块的平均。水平,所以开发者对其措施后的产量极为满意。咖【蓦耋1d州ng pllmdfadws【m即b栅pf硼uc60n isyn蛐,1tpmlimted湖id二一兰皇)棚并k1 叫ri 一 ”下-y11 矿瑚,。l一m 【酆严 一扣一一。压裂 时阃天图5措施前后的产量数据到2002年7月为止,在该地区已经有60余口井采用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实现了增产,这 些井中包括三口多分支井,它们分别应用了支撑剂压裂和酸化

13、压裂技术,并且均获得了很好。的措施效果。由于这项技术能够在不同井段对裂缝的分布和大小进行单独的、有效的控制,也可以在 不同的水平井筒之间快捷地起下水力喷射压裂设备,所以特别适用于多分支井的增产措施。 如果储层的地质条件允许,这项压裂措施还可以实现更大的压裂能力,对于生产井必将得到 更好的增产效果。4342悬浮支撑剂用于渗透率级差大的砂岩地层2003年totimd曲等人为了解决mis油田开发中后期存在的问题,研究应用了一种特低密度的支撑剂,实现了压开油层顶部的低渗透区,而避免底部高渗透区水的进入。 mirm油田由ptca】t既pac访ckd删嘴ia开发,位于苏门答腊中部,距印度尼西亚的斑m省pe

14、kanbam市大约40公里。目前处于开发中后期,有1400多口井,从1986年开始进行 注水开发,大部分注水层位都已见水,尤其是高渗层,由于油藏具有正韵律,油层顶部的渗 透率较低,基本未被水驱过,上部一般都有很好的生产能力,于是保持油田产量的努力就集 中在油藏中低渗透的上部。由于作业的目的层已经生产了一段时间,油主要从储层的下部、渗透率较高的部位产 出,生产井现在的含水超过了90,在储层上部很窄的渗透性较差的区域中仍然有很多未 驱及的原油,但在这个地层进行的任何压裂作业都可能延伸到高渗产水部位,造成含水更 高。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较可行的方法是使支撑剂悬浮在裂缝的顶部,而不是让它布满整 个裂缝

15、,这需要使用特轻密度的支撑剂。选择支撑剂的主要条件是相对较廉价、密度低、在油藏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导流能力。鉴 于基本思路是让支撑剂在裂缝闭合前流到裂缝的顶部,综合考虑后决定使用粒径为lo40 目的胡桃木皮。为了确定让支撑剂悬浮起来的流体密度,进行了不同密度流体实验。实验表明携带胡桃 木的流体密度为1121hgal时,大约95的胡桃木浮在表面上。在3口井上成功实施了该技术,这些井在作业前含水率都很高,作业后每口井的产量和pi值都增加了15倍,只有3号井出现了产量的下降。l号井在作业两个月后产油量缓慢上 升,压裂前产量3l bbld,含水率95,作业两个月后产量86 bbld,含水率80,2号井 的

16、反应也很好。在达到稳定生产阶段之前,三口井都出现了几次泵事故,主要是由于支撑剂 回流造成的,通过在吸人泵下悬挂改进的带眼衬管,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实践证明悬浮支撑剂是有效的,能够克服压裂作业中的难点一高油水界面问题。需要进行的特殊设计是:使用加重压裂液、适当的流体漏失添加剂、轻比重的支撑剂、增强的三维 压裂模型模拟等,这些因素的组合能够影响压裂裂缝的正确位置,并对整个作业的成败起关 键作用。悬浮支撑剂压裂为类似胁am油田高渗透率级差的油井产量增加提供了重要手段。针对每口井的特殊情况需要进行专门的设计。另外,在井的早期生产中也出现了支撑剂 回流问题,所以为了进一步优化作业,在将来的井中应当使用

17、控制支撑剂回流的添加剂或带 眼衬管。3支撑剂回流控制技术在水力压裂增产措施中,支撑剂颗粒悬浮在粘稠流体里被注入到由流体压开的裂缝中, 当注入压力下降时,支撑剂留在裂缝中,使裂缝保持张开并且其空间成为流体流向井筒的通 道,如果支撑剂回流进井筒,裂缝通道的宽度将减小,裂缝中损失的支撑剂会降低流动通道 的导流能力,减弱压裂措施的效果,产出的支撑剂也会腐蚀生产设备,迫使昂贵的维修和频 繁的停工。国外对压裂支撑剂回流控制技术一直十分关注,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压裂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压裂支撑剂回流控制技术和方法。43520世纪80年代国外就开始采用固化树脂涂层

18、支撑剂(rcp)作为防止支撑剂回流的有效 手段,并进行了推广应用。其方法是在生产工厂对支撑剂进行树脂涂层并且部分固化以便于储藏,在没有固结的情况下运输到应用现场,固化树脂涂层支撑剂产品如图6所示。2002年pdn分析了rcp在油田应用时有时会胶结失败的原因后,提出了一种提高支撑剂固结能力的新方法,即在压裂施工现场,将液体树脂和液体固化剂先混合,形成均 一的有活性的树脂混合物,再把这种混合物涂敷在支撑剂上,当确定支撑剂表面均匀涂敷形 成有活性的液体固化系统(lrs)后(如图7所示),再与水基压裂流体接触。uls涂敷支撑剂 与rcp相比有以下优点:一是毛管力的作用使液体树脂流动,使它在支撑剂颗粒之

19、间集中, 结果是在接触点树脂浓度升高,而且uis处理后系统仍有些粘性,正是这种粘性促使颗粒 之间相互接触;二是rcp中只有一小部分树脂是可固化的而峙中所有的树脂都可以固 化;三是这种方法能使树脂涂敷整个支撑剂,消除了因支撑剂未涂敷而被采出的可能;四是 这种新型树脂系统固化速度缓慢,这可以获得最大的固化强度,对高温、高采出速度的井而 言,可明显地提高油井生产时间。图6在未交联压裂流体中混合的rcp支撑剂图7在来交联压裂流体中混合的lrs支撑荆同一次会议上,cllrist叩her stephenl等人发表了一种新型的高应力(hs)可形变微粒作为支撑剂回流控制剂的文章。这种支撑剂具有针一样的外形,微

20、粒直径lnm,长7m(如图8),放置在支撑剂颗粒图8用于实验的hs微粒的照片436中,当应力作用时,它会变凹从而稳固支撑剂颗粒,变形的微粒进入充填物会增加支撑剂 返排的阻力,增加充填混合物中变形微粒的浓度可进一步增加返排的阻力。实验室测试表 明,对渗透性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支撑剂与hs可形变微粒的最佳比例是9:1。从第一次油 田测试的最初返排曲线以及实验室结果上看,在2500psi的净有效应力下。支撑剂与可变形 颗粒的比例在9:1的情况下这些新微粒有足够的形变,对支撑剂充填能起稳固作用,低于 这个净有效应力,要增加填充物的稳固性就要增加这些新微粒的浓度。表1是cilristopher st印ll

21、eris一等人统计的五个地区15口井应用不同支撑剂回流控制剂的 情况。 表l l玛可形变微粒用于控制支撑剂回流添加剂实例地区l地区2 地区3 地区4地区5井l23l2l2l2345l23id i山 胁 lnm8wilcvicks vjdsm地层iiiiii i佩wh|igbij瑁 ckb最大产量 6 4l 53l 686 482 442 7砬 343 617 196 8 96 l” 522 5 l 0 409 l 4 产层厚度旭 笼 帅 43 38 360 协 21 36 52 32 25 52 70 160 _丌5 产量储 029 0 13 o16 0 13 0 12 01l 0 16 01

22、7 o04 0 28 0 o10 0耽 0唧 0018h 脚em c日jbi c曲 eic曲 c柚hlt嚣c曲 】讪 支撑剂类型oooopqooh打 oopmpo rno支撵剂尺寸 帅 a 20m 3。柏 20帅 2c 20瑚 20瑚 强,如 20m ,墒 加m 2d柏 m m,40最大浓度 7 6 7 12 lo 12 7 12 12 6 1 10 6 s 6fs回流控制 m 纤维 树脂 树脂 l珏 树脂 i器 hs 拼脂 i器 lb b 树脂璐控制剂维度10 12510 1010 10 10 lo15 1015 1015尾随注入量3024 4 7 17 5 2215 1450 1812 2

23、01125 25 25最大支捧剂返排量 痘量 痕量 013 痕量 痕量 痕量 痕量 痕量 3 痘量 痕量 0 0 125作为回流控制物质的可形变支撑剂,实验室研究表明,即使在最差的生产井条件下,最 小的应力作用在s可形变的微粒上也可以稳固支撑剂充填物,而且通过改变这些玛可形 变微粒的浓度,增强支撑剂充填物稳定性所必需的应力能极大地减小。针型的is添加剂与 支撑剂的比例为9:l时,即使在最差井的最高生产速度条件下也能稳定填充物。这项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已经表明,在可预期的生产范围内降低最初的和长期的支撑 剂回流不会影响油井产量。2003年5月i州e vlei等人发表了关于将一种粘性物质(sma)应

24、用在支撑剂表面上, 以减轻由于微粒运移而引起的支撑裂缝导流能力损失的文章。文章提供了直接的实例对比。 例如,在美国的南得克萨斯的vicksblirg油田,油井开采速度很高,sma被用于一些油井,来减少支撑剂的回流。图9绘制了两口采用sma油井和三口没有采用sma油井的平均日产量,分析表明sma 油井生产速度高于非sma油井的生产速度,所以sma油井的采液能力也就高于非sma油井 的采液能力。所有五口井中,压裂液都采用羧基一甲基一羟丙基瓜尔胶锆盐交联,支撑剂都 是1630目的矾土粒,都采用相同尺寸的油管进行生产。437sma怡-n锄-smak笔乏棚rk叮。_: :+: :鞲率帮皿常*皿米v-。

25、-0l23004005600700800900完井时问,天图9德克萨斯州南部油井典型例子的平均生产量曲线图另一个典型实例来自墨西哥湾北部的中新世砂岩(gom),岩性是100疏松的二氧化 硅,地层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孔隙度以及生产量,防砂是很普遍的。在这一实例中,将距离很近的八口油井作为一组来进行研究。这些油井使用相似的完井 工艺(即压裂充填),油和气的生产速度都很高。并且在关键的油井中都使用了卧协,从而 与没有使用蛐n的油井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其中有三口油井使用了sma,五口油井没有使用smagom一8和gomsma一3间隔300英尺左右,且具有相似的控制储量,图10是这两口井的生产曲线。goms

26、mal的厚 度大约是gom一4厚度的53,压裂充填流体体积相同。图1l为其生产曲线。望舢jj皿,霉l2345678910 1112 13 “15生产月数图10小于300英尺问隔的两个油井的产量(g卜8一g罄向上的每个倾斜箭头代表微粒清除井下作业)减少支撵剂运移,提高裂缝导流能力是油气井压裂措施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气井压裂中,支撑剂回流现象十分普遍。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大部分气井压裂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支撑剂回流问题,严重影响气井产量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上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值得 借鉴。438户警-=!:ku=、rk皿章嚣+。啪m一。+鼬l23l5678910 111213 14 15生产月羲图

27、11两口邻近油井的日平均产量4压裂液返排监测技术压裂液的合理选择和支撑剂在裂缝中的有效分布是进行压裂措施的关键,而压裂液被压 人地层后在裂缝中流动的动态过程是影响支撑剂分布的主要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压裂液的 作用是压开地层并携带支撑剂进入裂缝以保持裂缝开启。然后再返排出地层。当地层被压开 裂缝并且支撑剂顺利进入后。影响井的措施效果即油井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压裂液的返排 程度,返排程度低将最终导致裂缝导流能力的降低。通常对压裂措施后裂缝中液体返排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是根据返排液中压裂工作液主要是水量的多少来进行判断。但是速一方法受地层产水的影响非常大,即使没有地层水的 影响,所能做出的量化判断也仅

28、仅是针对一口井整体压裂液返排效率总的评价,而无法对各 个阶段不同压裂液的返排效率做出判断。在2002年10月的spe年会上,mahm】d asadj等人介绍了一种运用化学示踪剂来监测并 确定每一区域的裂缝中压裂液返排情况的方法。即在压裂过程中将各种具有独特化学显示特性的示踪剂混合于压裂施工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功能的压裂液内,包括前置液、古少量支撑剂的携砂液、含大量支撑剂的携砂液等,示踪剂与这些不同的液体混合后在不同的压裂施工阶 段注人。这些化学示踪剂的优点在于。它们不但具有独特的显示特性,更为重要的是其不与 地层岩石、环空内的流体等接触物发生化学反应,因而是相对稳定的,而且这种稳定不随时 间和温度

29、的变化而改变。化学示踪剂在含量仅为50ppt时就具有追踪性和可监测性,当然,这些被用作示踪剂的 化学药品无论是在地面操作还是泵人井内以及最终的回收处理过程中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都不 存在危害而且,这种化学示踪剂的最大特点是完全溶于水,这是目前众多聚合物示踪剂所 不具有的特性。在压裂液返排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上返液体取样并对其示踪剂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 应用物质平衡原理,可以计算出不同压裂阶段的返排效率,从而能够得到整口井的压裂液返 排效率。现场应用中对code储层8口生产井的压裂措施返排效率进行讨论分析。每一口井在压 裂措施时都选用了10种特性不同的化学示踪剂,这些化学示踪剂的选取和应用是基于每一

30、 口井的压裂过程设计的,示踪剂在压裂施工时的低压泵组以1ppm(百万分之一)的浓度混入439压裂液,在返排阶段,以15iilin一次的频率对返排出的液体采样,持续采样18h,直到产层 中的气体进入井筒,然后对每一口井的施工所采样品进行示踪剂检测分析。采用物质平衡原 理来分析压裂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返排效率,因此可以得到每一口井的不同压裂施工阶段以 及总体施工的压裂液返排效率。分析表明8口井的整体返排效率从47一156有所不同,但都不是很高,但压裂后 井的生产情况却有好有坏。暂时还没能找出压裂液返排效率和压裂后井的生产能力的直接关 系。如:彤tt盯c1810井和000im c1713井的整体返排效

31、率分别为98和133,两者相去甚远但它们却是生产情况最好的两口井;而weber m一6井和胁1812井的整体返排效率分别是47和122,却是压裂措施后生产情况最差的两口井,还有gehdn邸一15i6 井是返排效率最高的一口井,达到了156,但它压裂后的生产情况却不是最好,而生产 情况最差的fa”18一12井的返排效率也达到了122。5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自我转移酸体系碳酸盐岩储层基岩酸化是在低于破裂压力下把酸注入到地层,当酸到达地层时,它们将沿 着阻力最小的通道进入,因此总是进入到最高注入率的区域,这些区域是高渗透性层带或最小 损害的地带。当酸进入地层时。酸溶解了碳酸盐矿物,并形成很好的流体通道,

32、这些流体通道 叫做酸蚀孔洞,结果就使得酸的注人能力更进一步地增大。因此,大部分的措施酸将通过相同 的酸蚀孔洞流动,而不再进入那些为我们所关注的未受酸化的区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许多化学试剂,包括聚合物凝胶、泡沫、油溶性树脂等都被作为导流剂开发出来,现场 使用时将酸和导流剂多阶段交替注入。2002年c抽峨等报告了一种粘滞弹性表面活性剂的实验室进展,这是一种用于酸化处理 碳酸盐岩、能自动转向的酸。当酸与碳酸盐岩反应时酸浓度的减少会促进流体粘度的提高, 这种高粘性流体减少了流到酸蚀孔洞中所带来酸损失,从而使酸化能够完全进行到所有的区 域当中。在酸处理以后,粘性流体随着与地层中碳氯化合物的接触而分解。

33、这种粘弹性表面 活性剂酸液系统不舍固体,因此不会引起桥塞现象,不过,这种粘滞弹性表面活性剂自我转 移酸液系统的温度上限是200下。2003年5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上报道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自我转 移酸液系统的粘滞弹性表面活性剂它有更高的温度稳定性。流变能力研究表明:当酸与碳 酸钙反应时。酸的粘度迅速地提高并且参加反应的流体一直保持稳定,直到3000f。据报道已经有超过70个油田成功应用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自我转移酸体系,该体系已 应用于油井、气井以及注水井,井底温度从140节到2940f。应用表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胶 凝剂简便易行。在一些近海作业区还可以使用海水配制胶凝剂和酸体系。2

34、004年召开的spe会上报道:沙特阿拉伯的两个海上油田有超过45口水平井用粘弹性 表面活性剂自我转移酸体系成功地进行了措施,使用这种酸体系比用常规处理的井产量平均 增加了1600 bbd,且没有产水的迹象。在第二个油田,产油量增加了4到5倍,另外,几 口停产井,以前用稠化酸处理失败了现在用玛酸处理后能够自然生产到7500bbld。6无酸增产技术无机酸(如盐酸和土酸等)可以在低温环境下有效地处理油水井,而在高温(一般定义为200下(93)以上)下使用hcl流体会产生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对耐腐蚀管材的损害、流体和440抑制剂的毒性、与地层(碳酸盐)的反应速度太快和在砂岩地层对泥岩的大量损害。2004年2月的spe储层伤害控制国际研讨会上,wm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