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祭常山回小猎翻译赏析_第1页
古诗祭常山回小猎翻译赏析_第2页
古诗祭常山回小猎翻译赏析_第3页
古诗祭常山回小猎翻译赏析_第4页
古诗祭常山回小猎翻译赏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祭常山回小猎翻译赏析 祭常山回小猎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 下: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前言】 祭常山回小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 诗写作者在黄茅冈一次习射会猎的情景。 首联点题, 勾画出了狩猎队 伍的气派和场面。颔联是猎射场面的描绘,分别从马和鹰两个场面, 加以精细描写。颈联写罢猎归来的风度神采,并描绘了优美风景,增 强了诗情中的画意。尾联中直接倾吐怀抱, 一吐渴望驰骋疆场的豪情。 全诗感情昂扬,气势飞动,对仗工稳。 【注释】 常山:位于今

2、诸城市南二十里,山不高大,但颇著名。其山顶 有神祠,是古人遇干旱祈雨祭神的地方,常称“祷雨辄应,谓其有常 德,故名。”苏轼在其雩泉记中也说: “东武滨海,多风,而沟渎 不留,故率常苦旱,祷雨兹山,未尝不应,民以其可信而恃,盖有常 德者,故谓之常山”。常山又名“卧虎山” ,以形似卧虎而得名。 青盖:青色的车蓬。皂旗:黑旗,此指打猎的马队。 养马之官, 其衣为皂色,故称。 黄茅冈:位于常山东南的平冈名。 其冈黄草遍野,故称黄茅冈。 出长围:指布列士兵组成又长又广的合围狩猎阵式。 弄风:指马奔鼓起阵阵劲风。骄:指奔马的雄健英姿。跑空: 烈马跑貌,形容马蹄蹬脚刨地之状。 趁兔:追逐野兔。掠地:拂过地面

3、,擦着地皮,形容快速。 翠巘:苍翠的山峰,指常山。巘,大小成两截的山。 诗大 雅公刘:“陟则在巘。”毛诗正义:“巘,小山别于大山也。 ” 征衣:泛指军服。 圣明:一作“圣朝” ,指皇帝或朝廷。西凉簿:官名,代指晋 朝书生将军谢艾,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 白羽,即白色的羽扇,儒将所持。 【翻译】 青色车篷前头飘荡着黑色旗帜, 仪卫何等威风凛凛, 黄茅冈下布 列了合围士兵,摆开了狩猎长阵。矫马腾跃在秋天劲风之中,鬃毛飘 洒、马蹄立空扬尘。苍鹰追逐着野免,擦地疾速而飞。回首仰望那空 中的白云,好似升腾出。大小翠绿的山 ORg岑。踏上满获猎物的归程, 红叶飘落征衣满尘。 圣朝若用知兵善战的书生为将

4、, 我还能摇动着白 羽扇指麾三军。 【赏析】 首联点题,勾画出了狩猎队伍的气派和场面。知州出猎,侍从很 多,故云“点皂旗”。护卫们手持皂旗在车前开道,浩浩荡荡,开向 狩猎场所 黄茅冈下。此处为下句“骄马跑空”作了铺垫。 颔联转入猎射场面的描绘。此时广袤的围场内,呼鹰策马,箭镞 纷飞,场景定然十分紧张热烈。诗人从全景之中,剪取出最英武的两 个场面,加以精细描写。两个场面的主角分别为一马一鹰。 马非常马, 乃是一匹骄马。骄,不光指其形体之壮健,更指其神采之骏异。马蹄 下黄茅冈这个围场,因为其平坦(苏轼同一主题的江城子密州出 猎词云:“千骑卷平冈”),兼之开阔广大,所以能听凭骄马纵横驰 骋。马儿追逐

5、猎物跑得性起,有时竟能竖起身子,腾踔而立。 “骄马 跑空立”五字已写得神完意足, 形象飞动, 尤妙在冠以 “弄风”二字。 “云从龙,风从虎”,此匹如虎骏马于一驰一骤、一腾一跃之间,扬 起阵阵劲风,故而风因马起,马鼓风劲,所以谓之“弄风” 。 有此一“弄”字,则境界全出矣!鹰亦非凡鹰。此苍鹰“趁兔” 追逐狡兔,竟至于“掠地”而“飞” 。掠地,既足见其训练有 素,又具见其凶猛异常。其以“掠地飞”的拏云下攫之势追捕逃兔, 不难想象,鹰爪之下,必无完兔。此联写得既警动有势,又状物如在 目前,很具画意。至此,这意境很像是王维观猎名句: “草枯鹰 眼疾,雪尽马蹄轻”,也写鹰写马,意境相似,然其“疾”其“轻

6、” , 要通过人的想象才能体味出来, 倘用画面很难传达出此中诗意。 苏轼 却写得形肖神似, 任何一个丹青手都可以据此画出生动传神的马、 鹰 图。相比之下,苏诗就显得更为精警,更富形象性,所以清人何曰愈 说他“七律之新警,于唐人外别开生面” (退庵诗话卷一) ,确非 溢美之辞。 颈联写罢猎归来的风度神采。 经过紧张的围猎, 诗人现在一身轻 快,不由回过头去眺望方才鏖战之处, 但见常山白云缭绕, 远远望去, 恰似在不断吐出云气。俯视自己,一路归来,火红的枫叶已落满了征 衣。二句表现了诗人顾盼自如的神态,而白云、绿岭、红叶,色彩对 比鲜明,更增强了诗情中的画意。至此,诗人还意犹未尽,在尾联中 直接倾吐怀抱,一吐豪情。据晋书张重华传 :“重华据西凉,以 主簿谢艾为将军,进军临河,攻麻秋。艾冠白 踞胡床指麾,大败之。” 而苏轼生活的北宋时代,边患不时发生,因此他在诗词中,时时抒发 自己渴望驰骋疆场的激情。 尾联即以谢艾自许, 说朝廷如果委予边任, 定能麾兵败敌。其意与前面提到的江城子词下阕: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互相阐发,胸襟 抱负如此磊落正大, 而当时言官竟强为曲解, 把此诗列为讽刺新法之 作,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全诗感情昂扬,气势飞动,对仗工整。遣词造句尤见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