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湿地公园中的植物景观营造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 系统。改革开放以来各城市经济高速增长: 2007 年我国投资增长速度为 21.8%,GDP增长速度达到了 10.8%。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生 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种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也给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考验。 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生态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水体与绿地的建 设与保护。湿地被喻为 “地球之肾 ”,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 统。它是一类既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过渡类型生态系统,为水 生、陆生生态系
2、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空间区域;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 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近年来,由于人类不 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 存。 城市湿地是城市周边地区的一个生态交错地带,具有很强敏感性,一旦城 市湿地受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其功能的 特殊性和系统的不易恢复性,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开始受到社会极高的关 注。 发展城市湿地公园,不但可以保护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还能更好发挥它 的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功能。 1.湿地及湿地公园 1.1 湿地的定义及分类 湿地的中英文原意是 “过度湿润的土地 ”。拉
3、姆萨湿地保护公约 1982年3月 12日修正后对湿地定义的文字表述是: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 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 1/ 8 超过 6米的水域。 ”湿地是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的绿色空间, 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湿地的类别有很多,其 中湿地公约的分类方法较为常用,它将湿地分为两大类: 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1.2xx 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其分类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 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可供人们开展科学
4、研究、科 普教育,以及适度的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 根据原有的场地状况,城市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 地公园两类。前者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如荣成桑 沟湾国家湿地公园;后者是指人工开挖兴建的城市湿地公园,如北京的翠湖国 家湿地公园。人工湿地公园主要是以自然湿地为蓝本,采用人工挖填的方式创 造一个湿地来进行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公园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得公园内 的湿地景观更加接近自然,因此它的规划方式与自然湿地当然不同。人工湿地 公园的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满足的是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和净化污 水的功能。 按其功能分,城市湿地公园可分为生产型湿地(养鱼塘、稻
5、田、沟渠 等)、水利型湿地(水库、水坝)、生态保护型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野生湿地 部分)、环保型湿地(污水处理区)、游憩型湿地(生态展示型、仿生型湿 地) 3 。 1.3 城市湿地公园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的区别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 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 要内容的规划(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2005)。由上述定 义可以看出城市湿地公园应纳入绿地系统规划的范畴,与其它绿地类型共同形 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2/ 8 城市湿地公园不是简单的湿地 +公园,它包含了湿地和公园的特性。首先, 城市湿地公
6、园的选址一般是在基底条件较好的区域(即当地本来就保留有部分 自然湿地)。其次,由于城市湿地公园处于城市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许多人 为干扰(即其地域范围内有部分湿地已遭破坏,因而需要进行修复),此时便 可参考和借鉴人工湿地营造的方法和理论。另外,在城市湿地公园范围内,虽 然主要以体现湿地景观为主,水域或水陆交界地占很大比例,但仍有一部分陆 上区域,该区域的植物景观营建是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建的重要内容之 1.4xx 湿地公园规划的总目标 xx 湿地公园规划的总目标是: 根据各地区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特点,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 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
7、用为出发 点,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湿地合理利 用,在保证湿地资源不受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利用。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生态、艺术及功能的综合体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除了 景观设计理念,还要依靠生态学、游憩学、美学等的相关理论,形成多学科相 互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国家建设部在 “关于引发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城 200516 号) ”第三条中明确规定,申请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必须具备的条件包 括: 可供人们观赏、游览、开展科普教育和科学文化活动,并具有较高保 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 纳入 xx 绿地系统规划范围; 占地面积达 500 亩以上;
8、具有天然湿地类型,或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代表性。 3/ 8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 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2.xx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根据湿地公园现有植被类型和总体布局的要求, 在尽可能保留现有植被的前提下,进行湿地植被种植,既考虑保证湿地生境的 多样性,又追求营造出不同季相及林相变化的湿地植物景观,使公园湿地生态 系统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湿 地公园生境创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子,它直接影响湿地景观的质量。湿地 植物是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之间的过
9、度类型,具有适应于半水半陆生境的特 征。 2.1 植物选择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应利用或恢复原有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 种类,构造原有植被系统,尽量避免外来种。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比如: 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忍受能力大小因植物的生活类型不同而异,一般为: 挺水植物漂浮、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比如考虑水质净化的功能,有研 究表明对于污染物的吸收积累能力为: 沉水植物漂浮、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根系发达的植物大于根系不发达 的水生植物。 湿地公园中常采用的去污效果比较好的挺水植物有茭白、芦苇、菖蒲、香 蒲、水葱、灯芯草、石菖蒲、慈菇、美人蕉等;漂浮植物主要有满江红、菱、 水鳖、浮萍、马来眼子菜等;沉水
10、植物主要有金鱼藻、伊乐藻、轮叶黑藻等; 森林沼泽主要树种有水杉、杞柳、枫香、青冈、冬青、石楠、黄连木、黄檀、 山合欢、化香、栓皮栎等地带性植被种类;草本沼泽类较多,如莎草群系、芦 苇群系、莲群系、菱群系、浮萍群系、凤眼莲群系等湿地景观植物。如西溪湿 地公园的湿地植物观赏区,处于烟水渔庄和深潭口之间,这里有大片池塘,生 长着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如菖蒲、水茭白、水葱、浮萍、野芹菜等。长长的 4/ 8 亲水栈道在塘边环绕,一路走去,幽幽的菏香伴着阵阵水波的清爽,让人乐而 忘返。 2.2 植物景观营造 公园内的植物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水上丛林、人工湿地植物观赏区、休闲森林植被区。水上丛林区主要采用 缓
11、坡护岸的方式,植物在种植形式上形成 “乔木+湿地植物 ”的水路结合配置方 式。此外,大型乔木的种植不但可以净化水源,还可以为水生生物提供多样性 的生存空间,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在水生植物观赏区,主要采用观赏效果好的菖蒲、鸢尾、玉簪等耐水湿的 植物和芦苇、荷花等净化功能强的植物一起搭配。在湖心小岛上主要种植水杉 和鸡爪槭,地被主要种植八角金盘、鸢尾、睡莲等观赏植物。此外,在人工浮 岛上种植鸢尾、美人蕉等植物。休闲森林植被区除了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体 外,林下可增加玉簪、蝴蝶花、紫萼等耐阴湿的植物;路边或草地中间可布置 一些观花的地被植物及自播繁衍能力强的波斯菊、蛇目菊等;滨水低湿地带可 以
12、种植水生鸢尾、美人蕉等,并配以成片的开花地被植物,形成突出季相色彩 和林面倒影水面的景观效果。 2. 2.1 整体景观营造的要点 首先,植被景观营造应突出规模与季相变化: 春天,狗牙根、荻等呈现满目嫩绿的颜色,毛茛、碎米荠、堇菜等植物镶 嵌期间形成五颜六色的小斑块,成片的紫云英更是展现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春夏是大多数湿地植物开花的季节,芦苇和荻花白茫茫的一片显得格外壮观, 水蓼的花朵开起来则更像一座座花坛,荷花、凤眼莲的花朵大而美丽,空心莲 子草、菱等植物的花朵与水交相辉映显得别具一格;秋天,水杉叶开始变黄变 红,漂浮植物满江红、槐叶萍等又给水面添上一片五彩斑斓的外衣,若草等在 清澈的秋水下
13、形成的 “水下森林 ”若隐若现;冬天,禾草呈现出红褐色景观。 5/ 8 营造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时,应突出植物群体美,强调远观,成带状或大片 栽植,形成一定规模,展现群落整体美。比如在营造水港沿岸的植物景观时, 可以采用早园竹和旱柳大面积片植,充分展现其群体美,形成优良的景观;如 果过分强调植物种类的丰富,则会使景观显得杂乱且没有重点。应注意远、 中、近景的协调搭配,避免过多主体,有时只需一种或几种植物,便可形成优 美的天际线,构成宜人的景色。 要利用远山、水面、地被等各种处于不同空间层次的景观元素,营造出层 次丰富的植物景观。我们可以想像,以远山为背景,堤岸的柳树为中景,错落 栽植勾勒出丰富的天
14、际线;近处水面中形成柳树的倒影,恰如一副优美的水彩 画,给人虚实结合的美;游人所到之处都可以欣赏到地被和路边植物带来的美 2. 2.2 局部景观营造的要点 湿地公园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的休闲场所,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 方都能引起游客的强烈关注和兴趣。因此,研究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 气候条件下适合游客欣赏的景观也是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任务之 一。 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季节、气象条件合理安排游线,并在 适宜的赏景点安排引导游客眺望的设施显得颇为重要。 在设计湿地边缘植物时,可考虑栽植如蔷薇、枸骨等人不易靠近、枝繁叶 茂的灌木丛,作为动物栖息场所;或在湿地周围种植可供鸟类等动物食用果
15、实 或种子的植物,如梨、山楂及杏等;在生态驳岸上配置生长繁茂的绿树草丛, 不仅能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觅食、繁衍的好场所,而且进入水中的柳枝、 根系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等提供了场所。园路两侧可采用部分留空或 适当疏植旱柳、木槿等,以留出透景线,不宜密植灌木绿篱,以遮挡游人视 线,从而导致原本优美的景色无法充分展现。据笔者在一个景区持续一小时观 察发现,许多游客对于此类景色都会错过,只有细心的游客才会绕过障碍进行 观赏和拍照。 6/ 8 人们在湿地游览时,往往是按照游步道进行游览,但事实上许多景色都无 法在游步道上直接欣赏到,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延长游步道,对游客进行适当的 引导。例如设置一些
16、木平台和座椅,既可供游客驻足休憩,又可让其有机会远 眺美景。 2. 2.3 地被植物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中常用的地被植物在湿地景观中的发展潜力是相当巨大的。地被 植物一般是指低矮的植物群体,铺设于空旷场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 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紧密的灌木等。地被植物的应用 极为广泛,除用以覆盖地面、保持水土外,又具有美观的枝、叶、花、果等, 有多样的季相变化和丰富的景观效果,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野生地被 植物应该满足植株低矮、覆盖力强、生长迅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无公 害、便于管理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2.结束语 在湿地公园中,城市湿地公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 当人们对人工化的园林景观司空见惯时,城市湿地公园的出现无疑给人们 带来一丝清新感,不仅丰富了城市公园类型,而且其独特景观能让市民切实感 受到湿地作为 “城市之肾 ”的无穷魅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5550吨医用造口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核能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网络技术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公司餐饮员工聘用合同4篇
- 装修合同一页简单8篇
- 工厂生产线职工聘用合同书5篇
- 数字化转型中的文化资本积累-洞察及研究
- 阀门自组网通信技术-洞察及研究
- 部门负责人安全培训课程课件
- 部门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上海肿瘤医院病理报告
- 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 医院疼痛科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化经验
- 认知功能障碍的饮食调理及保健指南
- 2024年中邮保险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第3章 Word 2016文字处理软件
-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 公司司库管理系统执行管理办法
- 22J603-1 铝合金门窗1正式版
- 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 2023年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Unit 4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