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案_第1页
(完整版)《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案_第2页
(完整版)《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案_第3页
(完整版)《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案_第4页
(完整版)《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活动型教案内容标准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法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二)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知识: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懂得环保行动中自己的责任。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关爱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的第二课时,前一课时主要是侧重于从道德层面上了解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主要讲述了人与自然相处

2、的道德规范。本课时则是从法律层面上讲述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立法状况、环保原则和措施,以增强学生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本课的两个课时的内容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本单元知行统一教育目标的落脚点。“关爱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不能仅成为空洞的说教,也不能随欲而为,关爱、保护大自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循矩而动,自觉践行。就本课时而言,前后两个层次间存在着递进升华的内在联系。第一层次“我国已形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环境立法状况,感悟法律规范在环保中的指导作用,从而为今后自己环保行动的落

3、实做到有法可依,循规而行。第二层次“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是第一个层次的递进和升华,是行为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觉把环保意识落实为环保行动。环保执法情况调研组;第三组,环保行动落实情况调研组。各小组自行推选组长,负责组员的分工与协作,汇总本组的调研成果。1 / 10 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本地教育资源,引用科技手段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一)漫画导入,震撼心灵: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漫画处境艰难的地球。地球上林立的烟囱,被砍伐的森林,无家可归的鸟儿,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气,汽车尾气和噪音等,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激起

4、其环保意识。情境体验这些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环境保护志在必行,我们要用行动去拯救我们的地球思考:如何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展示: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做到与自然和谐些相处:一需要人们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即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二需要法律保障,依法保护大自然新知探究一提问:请你说一说你所知道的环保法律法规有哪些?看谁说得多。展示:我国环保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宪 法水 渔 森 水 矿 动 野 土 草法 业 林 土 产 物 生 地 原法 法 保 资 防 动 管 法持 源 疫 物 理法教师归纳提升:环保

5、,世界在行动,中国在行动。中国政府参与了所有的环2 / 10 保国际公约等,彰显了我国致力于保护环境的决心。在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我国政府更注重立足本国实际,制定了完备的环保法律体系,走上了依法保护环境的道路。(二)生生互动,感悟交流:我国完备的法律体系及作用展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3)、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4)、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教师板书或多媒体投放:我国已形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基础:宪法。核心:环境保护法。作用:切实保障了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实现。)屏幕展示(50 上材料)

6、思考:从这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企业要想既抓经济效益又兼顾环境效益的话,在工作中应该首先遵循什么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1、国家对该厂及其厂长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这则材料还体现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哪些原则?(三)关注生活,合作探究:青少年如何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教师提问:国家制定了这么多的法律,环境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入下面内容新知探究二:讨论:有的同学认为“保护环境是大人们的事,是将来的事,与我无关。”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如果不同意,那么想一想青少年应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让学生读课文归纳并回答)学生在发言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做到两点:

7、一是鼓励学生进行更多、更深刻的思考,提出更多的治理环境的好点子;二是引导学生自己真正认识到、总结出青少年应怎样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最后,全体同学达成共识。教师多媒体投放: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 要增强环保意识,3 / 10 树立环保观念; 学法、守法、用法,依法保护环境; 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四)知行合一,解决问题:教师肯定同学们的发言,播放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学以致用:同学们,保护环境要靠大家,为了唤醒更多人的环保意识,请回答青少年学生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搞好学校和家庭的环境卫生;2、爱惜花草树木,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3、开展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鸟

8、类的宣传活;4、针对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搞一些调查研究,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治环境的建议;5、其他: a、使用无磷洗衣粉;c、不使用一次性餐具;b、使用无氟冰箱;d、买菜使用布袋子、竹篮子,不使用塑料袋;e、不吃野生动物;f、不使用或少使用贺卡;g、节约水、电、气等能源;h、实行垃圾分类,不乱扔废旧电池;i、节约用纸; j、使用无铅汽油k 绿色消费假如生活中,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办?1、有的同学乱丢乱扔废电池:2、卫生间的水龙头坏了,水“哗哗”地流着:3、用过的塑料方便袋被风吹的到处是:4、朋友聚会,有人要到露天烧烤店吃烧烤:5、发现有的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污水:6、看见有人猎捕青蛙:教师引到学生归纳

9、:4 / 10 加强宣传( 2)学习法律法规,守法、用法,依法保护环境。( 3)发现破坏环境的现象向有关部门举报( 4)从身边做起,积极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5)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教师讲述:同学们: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生活的每一天,身边的每一事做起,相信:我们的家园将更加美丽!巩固练习一、榜样引领袁日涉的故事真我风采(1)、故事一:袁日涉和她的“筷子树”袁日涉看到人们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利用业余时间和同学5 / 10 们一起,花费一星期收集 10 万支废弃方便筷,做成了“筷子树”。而这些筷子所耗费的原材料恰恰是我国短缺的森林资源。他们组织这个活动,主要是

10、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袁日涉和她的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要为保护环境做贡献,首先要从何做起呢?(2)、故事二:袁日涉智救果子狸一天,袁日涉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人偷偷往酒店运送果子狸,她想到我们国家新近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此人的行为一定不合法,于是便走上前去制止,但不管怎么说都没能说服这个人。于是,聪明的王倩悄悄拨打了举报电话,救出了果子狸,制裁了违法行为。袁日涉拨打举报电话的依据是什么?假如她不懂法,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这则小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故事三:袁日涉和她的绿色环保梦想1、节约每一滴水,从家中做起,从校园做起,从社会生活中做起。2、发动全国中小学生加入到种树队伍中来

11、,并实现了自己的种树梦想,北京延庆县西梁山就有一片种着 2008 棵树的“少年先锋林”。3、袁日涉的环保计划:开展“节约用纸活动”、“节能减排活动”、种植“中华青少年奥运林”等等。从袁日涉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二、了解我国的环保标志6 / 10 1比一比,看谁认识的环保标志多:绿色食品标志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7 / 10 授权使用和推荐。考一考: 环保法律法规知多少1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是2 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中以。为基础,以为主体。3 在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的法。律8 / 10 一、选择题学生李明暑期外出旅游,用餐时发现该店还在使用已明

12、令禁止使用的发泡塑料餐具,便找到店主劝阻,未果后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揭发了该店的行为。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3 题。1、学生李明举报、揭发所依据的法律主要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李明同学的行为()。(1)、承担了社会责任 (2)、行使了保护环境的权利(3)、是在多管闲事a、(1)(3)(4)、履行了保护环境的义务b 、(1)(2)d、(1)(2)(4)、c、(1)(2)(3)(4)3、“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这句话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 )。a、保护环境重在宣传b、必须依法治

13、理环境问题c、保护环境必须努力提高环保意识d、保护环境重要的是落实环保行动4、我国七大水系中有一半河段被有机物或重金属污染,86%的城市河段水质污染超标,全国 35 个较大的淡水湖有 17 个遭到严重。这些情况表明()a、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不可遏制 b、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c、可以选择“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子d、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相当严峻,不容乐观5、“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青山”的观点主要符合(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c、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d、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9 / 10 反 思本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分别就我国的环保立法、执法、环保落实情况进行教学,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还增强环保意识和提高环保能力的弥补,教学中注重挖掘和整合本地教育资源,让学生关注生活,回归生活,热爱家乡。但由于白板开课前出现了问题,耽误了时间,显得有些紧张。优点:教师对知识形成了整体框架,便于学生理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培养。知识点梳理清楚,案例分析精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