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证移动网络工程的施工质量、明确工程质量监查的技术规范,特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本规范大量借鉴各类专业标准资料,既是工程管理部门对工程质量的质监细则和对工程竣工验收的评分依据,又是工程施工部门的技术指导标准。第二章 机房规划要求第一条 单层走线架规划时候,机房内设备安装平面距离顶部最低点(气体消防喷头或照明灯组或横梁等)距离应大于3米。双层走线架规划时候,机房内设备安装平面距离顶部最低点距离应大于3.3米。第二条 设备(包括设备集装架、集装在架内的各种设备、自立设备)平面布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不宜采用圆形、三角形等不利于设备布置的不规则机房平面,应尽量提高建设面积的有效利
2、用率。第三条 机房内属于同一系统的设备应尽量安排在一列,同时考虑工程远期发展需要适当预留设备扩容位置,属于不同系统的设备尽量不混装在同一集装架内。第四条 面积超过150平米的机房,应分区域设置电源二次分配柜,分配柜可以设在每列靠近电源主走道的第一个集装架位置。面积较小的机房可集中配置一个或两以上的电源二次分配柜。交、直流电源分配柜应分柜设置。第五条 机房内的光纤配线架应设在靠近光缆引入机房处。机房内的数字配线架应尽量排在同一个区域,并且尽量保障线路通道不受其它各类线路安装干扰。第六条 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现有机柜和集装架。第七条 建议超过150平方米的核心机房单独设置库房、货柜或货架,用于存放备
3、品备件。第三章 相关配套设备及材料要求第一条 机房空调采用上送风方式时,地面建议铺设防静电地板胶或机房专用防静电地漆,厚度应大于于3mm。若机房空调采用下送风的时候,地面建议先铺设防静电地漆,厚度应大于1mm,然后再铺设防静电地板。靠近空调主机的地方必须设置高度大于80mm的防水坎和相关排泄冷凝水的地漏和管道,靠近空调主机的3米范围内的地面上应设置隔温材料防静电地板要求承重能力应大于300kg,尽量使用钢制地板或无边的厚度大于40mm的难燃的木制地板。严禁使用劣质的防静电地板。地板支架上部和支架底部均要求互相连接固定,防止因地板支架移位导致地板倾覆从而导致人员受伤或设备或线路受损。第二条 走线
4、架应使用开放试u型钢制走线架。u型走线架要求使用2mm以上厚度的冷扎钢板通过全数字加工设备生产而成,三面均设有长度大于20mm小于40mm的条型固定孔、尺寸误差应小于1mm,表面采用静电喷塑料工艺、可灵活组合。各种安装配件齐备(包括吊装支条配件、侧墙固定配件等等)。吊装支架安装在机房顶部的时候要求使用两颗以上直径大于等于8mm、长度大于60mm的钢制膨胀螺钉固定。走线架组合应使用直径大于等于8mm钢制带防滑齿螺钉。走线架要求良好接地。第三条 设备安装应采用统一设备集装架,要求其宽度为800mm ,深度在800mm以上,内径宽度为19英寸或23英寸,并可通过变换轨道实现内径尺寸的变换,外部高度在
5、2米以上2.4米以下、内部可安装高度为42u以上,集装架高度尽量统一。二层以上分段式轨道设计,保障各种大小尺寸、不同深度的设备在同一设备集装架内可靠安装。四根线槽式立柱设计,保障设备安装线路规范、可靠。建议使用通透率必须高于50%的网孔门。设备集装架尺寸误差小于1mm,必须使用全数字设备生产制造。尽量不使用效率低下、噪音较大的架顶高速风机。通透率(集装架前后门网孔分布面积/集装架前后门整体面积)100第四条 建议在上走线架侧下端安装橙色或红色的小型钢制光纤槽,专用于光纤布放与安装,有效的保护脆弱的光纤不受损伤。第五条 机房内严禁使用塑料的劣质插线板,严禁复接电源插线板。建议每个设备集装架安装专
6、用的电源分配盒(使用c系列3p开关和汇流条、可根据使用情况调整电源分配盒的双电源开关分配方式)。使用金属的厚度为1u机架专用插线板。建议重要的核心设备电源直接自电源分配盒中的c型开关引接。第六条 非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建议采用6类非屏蔽综合配线系统。特殊要求情况下建议采用六类屏蔽配线系统。建议采用配件齐备、插接件稳定可靠、质量稳定的大厂品牌的配线系统(例如:amp、际联兰贝等)第四章 设备安装要求 第一节 设备安装前要求第一条 搬运设备机箱应做到安全可靠,搬运过程中必须注意人身、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第二条 开箱时严禁采取硬敲、硬撬、硬砸的行为,避免箱内及现场其它设备的损坏,开箱后应按照装箱单与实物
7、进行逐一核对检查,开箱后的包装材料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第三条 严禁未开箱设备进入机房。严禁在机房内进行设备开箱工作。严禁在机房内硬性拖拉设备。开箱后的设备使用小型拖车或将设备抬离地面后运输到机房指定地点安装。第四条 注意设备上的各种零件、部件及有关标志正确、清晰、齐全。第五条 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要求组装设备。第二节 设备集装架安装第六条 机房内机架(机柜)的平面位置、机面朝向、机架相互距离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第七条 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机架底部和顶部应有安装加固螺孔,高度在2.2米以上的机架必须进行上加固。机架安装必须按设计所要求的抗震加固措施进行加固,并符合有关的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第八条
8、 机架安装后各直列上、下两端垂直倾斜误差应不大于2毫米。第九条 除有特定的绝缘隔离、散热、电磁干扰等要求外,机架应相互靠拢,机架间隙不大于3毫米。第十条 列内机面平齐,无参差现象,机面对齐误差不大于2毫米。第十一条 列间距离与设计的误差应不大于5毫米,主走道侧必须对齐成直线。第十二条 所有紧固件必须拧紧,同一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第十三条 机架上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第十四条 设备集装机架内部的电源分配系统应有物理上的防直接碰触措施。机架内严禁使用劣质多功能电源插座。第十五条 机架应作保护地线连接。连接方式根据设计要求可采用机架保护地线连接点与架内电源分配模块相
9、连或者直接与机房内地线排、或头柜、电源分配柜的保护地线接线装置相连。机架保护地线不允许架间复接。第十六条 机架应按照机架所在行、列编号作好标识。第三节 配线架的安装第十七条 光纤配线架(odf)的安装要求:1. 光纤配线架架体的安装一般要求同设备集装架安装要求。2. odf架内的尾纤必须盘绕整齐、规范,尾纤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40毫米。法兰盘的背面接出本机房侧的尾纤,正面接本机房设备侧的尾纤。收、发端子定义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3. 尾纤在架内必须绑扎整齐。对于纯跳线架,设备侧与业务侧的尾纤不能合在一起,分别在架的左右侧走线。4. 为区分光跳线,应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分。单模光跳线的外护套颜色为黄色,
10、多模光纤采用橙色。5. 光纤配线架应可靠接地。第十八条 数字配线架(ddf)的安装要求:1. 数字配线架架体的安装一般要求同设备集装架安装要求。2. ddf端子板的上端口接本机房设备侧的线缆,下端口接传输系统侧的线缆或跳线。面对配线架,接线从左到右,由上到下。收、发端子定义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3. 线缆在架内必须绑扎、或使用固线器固定安装,线缆裁减整齐,设备侧与传输侧的线缆不能合在一起,分别在架的左右侧走线。端子上的每根线应有20-30毫米的冗余度,弯曲适中。对于屏蔽线,每个头子的焊点应饱满、有光泽,无虚焊、漏焊,地线套管与头子、屏蔽线应压接紧凑,头子与端子应拧接牢固。4. 数字配线架应可靠接
11、地。第十九条 综合配线安装要求(超5类或6类系统)建议按照以下顺序安装配线架,24口配线架24口配线架24口配线架24口配线架将网线中的八条细导线分别卡接进配线架时应参照配线架端口后部所标色序,当使用六类配线架时,必须使用六类线缆专用工具连接六类线缆和配线架模块。尽量使用成品跳线。严禁暴力安装拆卸配线架及其模块。第四节 钢制走线架安装第二十条 钢制走线架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左右偏差不得超过10毫米。第二十一条 安装平直走线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平走线架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毫米。2. 垂直走线架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毫米。3.
12、走线架吊架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吊架间的距离应小于1500mm。必须使用两颗以上顶部固定钢制膨胀锣钉。第二十二条 电缆走线架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应加装框架保护措施,电缆放绑完毕后,应作防火封堵,封堵接口应牢固。美观。第二十三条 安装沿墙单边或双边电缆走走线架时,在墙上埋设的支持物应牢固可靠,沿水平方向的间隔距离均匀。安装后的走线架应整齐一致,不得有起伏不平或歪斜现象。第二十四条 安装走线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端正牢固,并与大列保持垂直。2. 列间走线架应成一直线,从前向后看左右偏差不超过3毫米。3. 两走线架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超过1毫米。第二十五条 走线架应根据机房内设
13、备机架的排列规划预留线缆下线位置。第二十六条 走线架均应可靠接地。第二十七条 强电走线架和弱电走线架应分开敷设(采用双层走线架设置或采用单层梳状走线架设置)。第五节 集装架内设备安装第二十八条 安装在设备集装架内的设备的排列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应优先占满集装架下部空间。安装在机架内部的kvm(keyboard、video、mouse)设备高度应便于维护人员站立时操作。第二十九条 根据设备的不同出线方式,集装架内所安装设备在架内的前后位置应保证设备连线后(在满足线缆布放弯曲半径要求条件下),集装架前、后门能正常开关。第三十条 集装架内的电源开关应集中安排在集装架背面底部,如果带有网络配线模块应
14、安排在集装架正面顶部。第三十一条 互相备份的设备宜尽量安排在不同的集装架中。第三十二条 安装在设备集装架内的设备应和集装架的加固立柱进行加固,质量较大的设备除与立柱加固外应同时采用托板支撑。设备安装加固件应优先采用设备原厂配套器件。第三十三条 宽度小于集装架左右加固立柱标准间距的设备可以放置在机架内的托板上,但是必须采取紧固措施,避免设备在机架倾斜时发生位置 。第三十四条 机架内的设备安装间距、托板设置应不影响设备散热,架内设备与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第三十五条 设备线缆必须按照电源,数据线缆分离的原则分别经过设备集装架两个侧边立柱走线槽敷设到设备安装位置后方可水平转到设备接口处安装连
15、接,严禁在设备后部空间直上直下布放线缆。第六节 外围终端设备第三十六条 终端设备应配备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正确。第三十七条 机房电脑(终端)布线整齐。第三十八条 外围终端设备的取电应该统一在规定的插线排上取电,严禁随意接插集装架内电源插座。第五章 线缆布放及接头制作要求第一节 数据线缆布放及接头制作要求第一条 布放线缆的规格、路由、截面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线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第二条 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弯弧外部应保持垂直或水平成直线,电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应大于50毫米。第三条 建议使用“叠压式线缆固定装置”(简称:固线器)固定线缆。原则上路由距离越短的线缆应卡接在越下层
16、。固定后的线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间距均匀,松紧适度,没有交叉。第四条 线缆在机柜内布放时不能过度绷紧,应留有适当余量,绑扎力度适宜,布放顺直、整齐,不应交叉缠绕。第五条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信号线和电源线应分井引入,若分井敷设确有困难的,电源线应与信号线缆必须作适当隔离。第六条 上走线的机房,走线架上线缆较少时可将交、直流电源线和信号线在同架上隔离布放;线缆较多的,要求将交、直流电源线和信号线分架走线。第七条 线缆两端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第八条 网线接头制作规范使用rj-45接头制作网线接头,安装标准有两个,即t568a标准和t568b标准。t568a标准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白
17、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t568b标准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在施工中,制作直连线,应采用t568bt568b标准;若要制作交叉线,则采用t568at568b标准。rj-45接头的制作流程如下:1. 剥皮:用美工刀或剥线器划开网线大约23cm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要注意不能伤及内部的双绞线。2. 排序:每对对绞线缆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制作网线时必须将4个线对的8条细线缆一一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3. 剪齐:把线尽量抻直(不要缠绕)、压平(不要重叠)、挤紧理顺
18、(朝一个方向紧靠),然后用剪刀把线头剪平齐。这样,在双绞线插入rj-45接头后,每条线都能良好接触其中的插针,避免接触不良。如果以前剥的皮过长,可以在这里将过长的细线剪短,保留的去掉外层绝缘皮的部分约为1.4cm,这个长度正好能将各细导线插入到各自的线槽。如果该段留得过长,会由于rj-45接头不能压住电缆胶皮而可能导致电缆从中松脱出,造成线路的接触不良甚至中断。4. 插入:一只手捏住rj-45接头并抵住,另一手捏住网线外面的胶皮,缓缓用力将8条导线同时沿rj-45接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5. 压制: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并检查一遍线序无误后,就可以用压线钳制rj-45接头了。将
19、rj-45接头推入压线钳夹槽后,用力握紧线钳,将突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rj-45接头内。第九条 传输线接头制作规范:目前使用的传输接头分为l9接头和q9接头,分别用于不同的设备接口,但其制作流程是基本一致的,如下:1. 剥皮:用剥线钳剥落传输线表面大约1.5cm长的保护胶皮,同时用剪刀 将铜质屏蔽层剪短少许,保留长度以不超过压管为准。2. 插入:将传输线缆里的塑料绝缘体剥去少许,使铜芯导体露出3mm为准。将线缆穿进传输接头,铜芯应位于接头中央圆柱导体的凹槽内。最后将压管抵拢接头尾部。3. 压制:一只手捏住线缆和接头,使线缆不会从接头里退出。另一只手用力握紧线钳对压管进行压制,压制后线缆与接头
20、应牢固连接在一起。4. 焊接:用烙铁对线缆铜芯和接头中央的导体进行焊接,注意不要出现虚焊的情况。第二节 光纤布放要求 第十条 布放光纤跳线(尾纤)的规格、路由、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规定。第十一条 布放在光纤槽道内的光纤可不绑扎,但槽内线缆应顺直,不宜交叉。在线缆进出槽道部位和线缆转弯处应使用软性固定带固定。第十二条 尾纤布放时,应尽量减少转弯,需转弯时应弯成弧形。第十三条 光纤跳线(尾纤)应布放在专门的光纤槽道内。槽内光跳线(尾纤)应顺直,尽量不交叉,不得溢出槽道。在进出槽道部位和转弯处应绑扎或用塑料卡捆扎固定。在机房内光纤跳线数量较少时,也可在通信电缆走线架中布放,此时必须使用pvc套管进行
21、保护后布放。第十四条 光纤跳线布放时应注意光纤的脆弱性,曲率半径应40毫米。施工时注意安全,避免灼伤眼睛。第十五条 布放的光纤跳线引入的衰耗和色散应符合工程合同和工程设计的要求。第十六条 光纤跳线在机架内应作适量盘留,盘留长度0.4米,盘留曲率半径应40毫米。第十七条 暂时不用的尾纤,头部应用护套套住,整齐盘绕成直径不小于8厘米的圈后绑扎固定,且不能绑扎的过紧,并用宽绝缘胶带缠在光纤分线盒上,光纤布放好后不能有其它杂物压在上面。第十八条 线缆两端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第三节 电源线,地线布放及接头制作要求第十九条 交流、直流电源电缆和地线电缆必须分开布放;电源电缆和信号线缆应分离布放。第二十条
22、电源线及地线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第二十一条 建议使用固线器分层安装固定电源及地线线缆,应避免交叉,布线后整齐美观。原则上路由距离越短的线缆应卡接在越下层。第二十二条 电源线和信号线应分井引入。第二十三条 直流馈电线的每对馈电线应保持平行,正负线两端应用统一红蓝标志。第二十四条 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地线应分井引入,若有困难,应按现场实际情况酌情处理。第二十五条 机房电源线布放方式如下:1. 采用上走线方式时,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地线应尽量分架布放。在机房空间紧张且电源线较少时,而造成分架布放困难,应按现场实际情况酌情处理。如果设备机柜没有上线孔,则需要顺其集装架安装走线架。2.
23、 如必须采用地板下走线架走线时,走线架须架空,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地线之间应隔离。第二十六条 所有进入机房的电缆均应采用优质阻燃电缆。第二十七条 活动地板下禁止设电源接线板和用电终端设备。第二十八条 敷设电源线及地线应平直并拢、整齐,不得有急剧弯曲和凹凸不平现象;在电缆走线架上敷设并安装固线器的间隔应符合设计规定,固线器安装整齐、松紧合适。固定电缆时不得损伤其外皮。第二十九条 电源线及地线穿钢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管管口应光滑,管内清洁、干燥,接头紧密,不得使用螺丝接头;2. 钢管管径及钢管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3. 穿入管内的电源线及地线不得有接头,穿线管在穿线后应按设计规定将管口密封
24、;4. 室外穿线钢管应分别在电缆进出户处将钢管可靠接地;5. 非同一级电压的电力电缆不得穿在同一管孔内。第三十条 电源线及地线与各类器件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各类电缆在加装接线铜鼻接头时,其接头尺寸应与电缆线径相配合。制作过程中,剥出的铜线应能完全进入铜鼻子,且接触紧密。要求铜鼻子使用压线钳压2-3次,最后使用热塑管或胶带在铜鼻子进口处进行包裹,铜鼻子与线缆的外层橡胶皮之间不能有缝隙。2. 各类电缆在连接空气开关时,其插口尺寸应与电缆线径相配合,剥出的铜线应能完全进入空气开关,且接触紧密。如果电缆线径过小,而导致铜线不能充实的填满开关插孔时,应将剥出的铜线对折,然后旋紧,直至其横截面积足
25、以填满开关插孔。3. 所有线缆剖头部分均应缠绕绝缘胶带,缠扎厚度与绝缘外皮一致,且所有线缆的缠扎长度应一致。第三十一条 每路直流电源线连同所接的列内电源线和机架引入线两端腾空时,用500伏兆欧表测试正负线间和负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均不得小于1兆欧。第三十二条 每路交流电源线两端腾空时,用500伏兆欧表测试心线间和心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均不得小于1兆欧。第三十三条 安装机房内地线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从机房所在楼房的地网单独引接一根截面积符合设计要求的总地线连接到机房的室内总地线排上。2. 在每列走线架靠近地线主走道的位置设置一个分地排,布放地线与总地排连接。3. 从分地排布放截面积16平方
26、毫米的地线至各个设备集装架机壳。4. 如果设备集装架内的设备需要接地时,利用设备自带的地线与设备集装架机壳相连。第三十四条 线缆两端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第六章 标签规范第一条 标签要求使用经过ul-969标准认证的标签。建议使用旗型专用线缆标签,使用热敏标签打印机打印。标签应有一定的防撕裂能力。(如:美国贝迪标签系列)第二条 建议参照以下各类标签的格式,各系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该系统使用相应标签的格式,要求标签的标示必须清晰、简洁、准确、统一。第三条 各机房使用的标签材质、样式、贴签方式等必须统一。第一节 线缆标签格式第四条 网络配线架跳线标签格式建议如下:楼层 (可选)楼层英文缩写 (可选)
27、间隔符(可选)机柜列号机柜号间隔符(可选)配线架端口号符号数字字符字符字符数字字符数字/字符字符数2大写字母:f11(大写字母)1161. “楼层”、“楼层英文缩写”:表示配线架所处楼层位置,如4楼表示为4f。2. “机柜列号”:表示配线架所在机柜所属列,用大写字母az顺序编码表示。3. “机柜号”:表示配线架所在机柜。用2位数字表示,每列的列头柜为“0”,第二个机柜为“1”,依次类推。4. “间隔符”可使用“”、“/”、空格。5. “配线架端口号”:用不多于6位数字标识网线所连接的配线模块端口。6. 网络配线架跳线标签举例(如图一所示): 表示该配线架端口对端是“四楼a列2柜第8个配线模块端
28、口1”;4f-a2-8-1 (图一)第五条 设备线缆标签格式建议如下楼层 (可选)楼层英文缩写 (可选)间隔符(可选)机柜列号机柜号间隔符(可选)设备名称间隔符(可选)设备端口间隔符(可选)备注(可选)符号数字字符字符字符数字字符字符字符字符/数字字符字符/数字字符数2大写字母:f11(大写字母)118(大写字母或数字)115(大写字母或数字)181. “楼层”、“楼层英文缩写”:表示配线架所处楼层位置,如4楼表示为4f。此类标签中,这两个字段为可选项。2. “机柜列号”:表示配线架所在机柜所属列,用大写字母az顺序编码表示。3. “机柜号”:表示配线架所在机柜。用2位数字表示,每列的列头柜为
29、“0”,第二个机柜为“1”,依次类推。4. “间隔符”可使用“”、“/”、空格。5. “设备名称”:表示线缆所连接的设备,设备名称按照维护习惯进行标识。6. “设备端口”:表示线缆连接的设备端口。设备端口书写规则建议参照中国 数据网资源命名规范(v1.1.0)中的设备端口命名规范。例如e-1/2、fe-7/12、e1-4/0/1。由于光纤要分收发,所以光纤端口描述中“s”表示收,“f”表示发,比如:ge-4/1-s,pos-1/0/2-f。7. 网络设备线缆标签举例:当该标签所贴位置为整条链路起始端或末端时:(如图二所示)(1) 标签正面上排表示4楼b列第1机柜4506交换机f2/12端口;(
30、2) 标签正面下排表示4楼、c列第7机柜ibm235(这个机柜中有两台ibm235,标签上分别标识为ibm235-1和ibm235-2)服务器的lan1端口;(3) from表示整条链路的起始端,to 表示目的端;(4) 标签背面上排表示4楼b列第1机柜4506交换机f2/12端口;(5) 标签背面下排表示4楼b列第1柜第1个配线架的端口23;(6) local表示该标签所贴位置,next表示该标签所贴位置的下一跳;(7) 最后使用唯一的二维编码标记。from:4f-b1-4506-f2/12to:4f-c7-ibm235-2-lan1标签正面local:4f-b1-4506-f2/12nex
31、t:4f-b1-1-23|标签背面 (图二)当该标签所贴位置为整条链路的中间跳时:(如图三所示)(1) 标签正面上排表示4楼b列第1机柜4506交换机f2/12端口;(2) 标签正面中排表示4楼、c列第7机柜ibm235(这个机柜中有两台ibm235,标签上分别标识为ibm235-1和ibm235-2)服务器的lan1端口;(3) 标签正面下排表示为4楼b列第1柜第1个配线架的端口23;(4) from表示整条链路的起始端,to 表示目的端,local表示该标签所贴位置;(5) 标签背面上排表示该4楼b列第1机柜4506交换机f2/12端口;(6) 标签背面下排表示4楼c列第1柜第2个配线架的端口23;(7) up表示该标签所贴位置的上一跳,next表示该标签所贴位置的下一跳;(8) 最后使用唯一的二维编码标记。from:4f-b1-4506-f2/12to:4f-c7-ibm235-2-lan1local: 4f-b1-1-23标签正面up:4f-b1-4506-f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机电子材料项目建议书
- 2025年GPS汽车定位、监控报警、调度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数字化教育资源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 2025届河南省荥阳高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企业内部培训中的智慧教育平台应用
- 智慧安防在校园公共空间的应用探讨
- 教育技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培育卓越人才
- 中职数学异面直线课件
- 教育心理学的跨领域应用与创新实践
- 教育科技企业的质量保障与竞争力提升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 JJF 1915-2021倾角仪校准规范
- GA/T 1310-2016法庭科学笔迹鉴定意见规范
- 2023年本科招生考试
- 新入职护士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课本完整版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数学教学案例 教案
- 钝针穿刺法临床应用护理
-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
- 锅炉MFT供电回路的分析
- 公共基础知识辅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