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秋学期高二历史选修期中试卷_第1页
XX年秋学期高二历史选修期中试卷_第2页
XX年秋学期高二历史选修期中试卷_第3页
XX年秋学期高二历史选修期中试卷_第4页
XX年秋学期高二历史选修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年秋学期高二历史选修期中试卷(含答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江苏省启东中学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选修)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5题75分).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同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史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3.如右图是西汉初

2、年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吸取前朝教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巩固了刘姓王朝统治D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背离,容易造成了地方割据势力4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该项措施应为A.颁布解负令B.发展工商业c.建立陪审法庭D.财产等级制5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

3、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6罗马法原论:“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B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注意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D蕴含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7.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时间结果832年以前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832年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867年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872年施行秘密投票884年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918年男子21岁,

4、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928年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8.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对材料中“日出”的理解最正确的是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利于国家稳固B分权制衡,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c确定共和政体,促进美国经济发展D制定宪法,废除黑人奴隶制度9某同学的论文把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1787年宪法、设计德国政治管理模式的俾斯麦等

5、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扩展B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c西方政党政治的演变D走向世界的英国政治模式0有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B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D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1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841年1月6日贵州000广东842年3月24日甘肃000浙江842年6月1日山西000江苏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清朝

6、军事动员体制落后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2.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说“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邹容在革命军中说“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两者都主张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共和国B反对满清贵族的封建统治c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D实现主权在民原则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

7、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4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是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夷匪战争D通商战争5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6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

8、,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该誓词主要表明了孙中山A践行三民主义的决心B任职临时大总统的迫切愿望c让位于袁世凯的必然性D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妥协性71924年,孙中山说“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这个表明孙中山A十月革命影响下主张将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B十月革命影响下决定节制资本以实现民生c受十月革命影响,主张改进民生主义D想仿照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以实现耕者有其田8胡锦涛在

9、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主权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ABcD9“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对于上述毛泽东著作中“两类矛盾”学说理解正确的是A分清敌我与是非问题是中国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B该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指导作用c该学说为新中

10、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D该学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20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因为“南方谈话”A深刻回答了束缚人们的思想的重大问题B进一步阐述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c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议的理论D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实质是A教育的发展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B教育的发展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c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教育的发展D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22XX年6月16日,中国“神舟9号”飞船顺利升空,并在18日14时左右与“天宫一

11、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进步。中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是:A原子弹爆炸B“东方红一号”c“天宫一号”D“神舟5号”23“我们在画中看到的是充满阳光的色块组合,充满了空气感。他们的创作只重感觉,忽视思想本质,以瞬间现象取代之。在阳光探索和色彩分析上有重要发现,在对光与色的表现上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技巧。”下列作品与材料反映的创作风格相符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B拾穗者c日出印象D格尔尼卡24张老师上课时用PPT展示了一张表格,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对这两种文学艺术流派的理解,分别列举出一部代表作品。同学们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正确的是文学艺术流派特点偏重主

12、观、表现2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偏重客观、再现2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A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B百年孤独、人间喜剧c巴黎圣母院、百年孤独D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25有人评价某一剧作时说:“看了这些戏,我们都感到好笑,忍俊不禁,但在笑声中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哀与寂寞。尽管剧情虚妄,台词荒唐,我们不难发现剧中人有些方面跟我们十分相似,而剧中的荒诞现象正是我们不合情理的生活现实的极度夸张。”对这一剧作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剧情虽荒诞不经,但寓意深远体现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处境的焦虑现实与传统相互冲突驱使下的精神探索ABc

13、D二材料解析题: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国俗淳厚,非有庶事之繁,惟以万户统军旅,以断事官治政刑,任用者不过一二亲贵重臣耳。幅员际天,机务日繁,相天下重地,立行省而分治焉。若稽古制,魏、晋有行台,齐、隋所管置外州称行台尚书省,唐以诸道事繁,准齐分置。分行省,其遗制也。元史百官志一材料二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在这方面远不如汉唐地方大员;在财政方面,行省只是充当了

14、朝廷集中财赋的工具,所收取的财赋行省必须执行上供中央与地方留用七三分成的悬殊比例规定,行省还有义务遵照朝廷的命令,额外提供钱谷,以弥补中央财赋支出的不足;在军事方面,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军权掌握在中央的枢密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本地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元史百官志七材料三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文宗至顺元年,户部钱粮户数一千三百四十万六百九十九,视前又增二十万有奇,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

15、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而高丽守东籓,执臣礼惟谨,亦所未见。元史地理志一(1)根据材料一,指出元代统治者实施行省制度的主要原因。(3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元代行省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4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度的影响。(3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清梁章钜枢垣记略训谕材料二在伯利克里

16、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臧嵘历史材料三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只有当代议制成功地保证了政府的行动确实是按照人民的愿望和需要办事时,我们才有理由称之为代议制民主。从世界各国的代议制发展历程来分析,我们可以

17、清楚地看到,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他们是打着代议民主的招牌,而行专制独裁之实。黄牧航再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教材处理(1)据材料一,简析嘉庆帝发布上谕的目的,说明材料一的史料价值。(4分)(2)据材料二指出雅典国家事务管理中体现的民主性特征。(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例举近代西方“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史实一例。(4分)28(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

18、,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三: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社论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3分)

19、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胜利道路、革命的两个步骤及革命发展前景的基本主张。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为起点逐步开创的?邓小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哪些贡献?29(12分)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

20、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材料二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5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3分)(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4分)高二历史(选修)答案DDDABABABBABDADAcBDADBcAD26(1)原有的万户、断事官等制度的落后;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事务繁杂,急需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借鉴历代地方统治的经验,继承汉族地方官制。(3分)(2)在人事权方面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财政方面;70%赋税收归中央;军事上,权利掌握在枢密院;在行省划分实行犬牙交错的原则有利于防止地方利用山川行便形成割据。(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