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RF优化指导书_第1页
[信息与通信]RF优化指导书_第2页
[信息与通信]RF优化指导书_第3页
[信息与通信]RF优化指导书_第4页
[信息与通信]RF优化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cdma rf优化指导书wcdma rf优化指导书 目 录1概述92rf优化的基本流程103测试准备133.1确立优化目标133.2划分cluster153.3确定测试路线163.4准备工具和资料173.4.1软件准备173.4.2硬件准备173.4.3资料准备184数据采集194.1dt 测试194.2室内测试214.3rnc配置数据采集215覆盖问题分析235.1覆盖问题分类和常用措施235.1.1弱覆盖235.1.2越区覆盖265.1.3上下行不平衡275.1.4无主导小区275.2覆盖分析流程285.2.1下行覆盖分析285.2.2上行覆盖分析315.3覆盖问题案例325.3.1工程

2、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弱覆盖案例325.3.2站址选择不当导致的越区覆盖问题335.3.3天线安装不合理导致的覆盖受限问题346导频污染问题分析366.1导频污染定义和判决标准366.2导频污染问题分析流程366.3产生原因及影响分析376.3.1产生原因分析376.3.2影响分析386.4导频污染优化方法386.4.1天线调整386.4.2导频功率调整396.4.3采用bbu+rru406.5导频污染优化举例416.5.1优化前数据分析416.5.2优化后数据分析457切换问题分析477.1邻区关系如何优化477.1.1根据路测结果分析477.1.2冗余邻区删除517.2软切换比例分析527.2.

3、1软切换比例的定义527.2.2优化的一般原则和方法528调整措施549总结5510附录5610.1覆盖增强技术5610.1.1塔放5610.1.2收发分集5610.1.3rru5610.1.4微蜂窝56图目录 图1 rf 优化流程图11图2 某项目cluster划分16图3 dt测试设置 120图4 dt测试设置 220图5 rscp distribution in cluster xx24图6 rscp distribution histogram in cluster xx24图7 ec/io distribution in cluster xx25图8 ec/io distributi

4、on histogram in cluster xx25图9 sc distribution in cluster xx28图10 rscp for 1st best servicecell29图11 导频的sc for the 1st best servicecell的分布情况30图12 scanner和ue的覆盖对比分析31图13 ue的发射功率分布32图14 下角糖厂附近覆盖情况(优化前)32图15 下角糖厂附近覆盖情况(优化后)33图16 优化前存在的越区覆盖33图17 优化后仍然存在的越区覆盖34图18 天线安装没有考虑平台的遮挡而造成的站底覆盖受限34图19 天馈设计实施的优化35

5、图20 天线方位角不合理导致导频污染示意图39图21 天线下倾角不合理导致导频污染示意图39图22 小区布局不合理导致导频污染示意图40图23 环境因素导致导频污染示意图41图24 导频污染各小区勘查照片41图25 育兴路附近导频污染42图26 育兴路附近best servicecell42图27 育兴路附近2nd best servicecell42图28 育兴路附近3rd best servicecell43图29 育兴路附近4th best servicecell43图30 育兴路导频污染构成43图31 育兴路附近的rssi44图32 育兴路附近bestservicecell小区的rsc

6、p44图33 育兴路附近270号小区的rscp45图34 优化后育兴路附近的导频污染45图35 优化后育兴路附近的best servicecell小区的psc46图36 优化后育兴路附近的的best servicecell小区的rscp46图37 优化后育兴路附近270号小区的rscp46图38 邻区判断条件修改48图39 scanner邻区分析报告49图40 漏配邻区结果49图41 掉话前的手机记录的活动集ecio变化情况50图42 掉话前scanner记录的活动集ecio变化情况51图43 rscp for 4th best servicecell中的候选小区53表目录表1 r99网络rf

7、 优化目标列表13表2 ue上报cqi与导频ec/io以及mac-hs层吞吐率的关系14表3 hsdpa ue catogory12的cqinodeb与tb块的映射表14表4 rf优化推荐软件列表17表5 rf优化推荐硬件列表17表6 优化前需要收集的资料18表7 配置参数检查内容21第 56 页 共 56 页wcdma rf优化指导书关键词:wcdma,网络优化,rf优化摘 要:本文对 wcdma 网络优化中 rf 优化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说明。包括 rf优化的目的、流程、步骤、输入输出,以及 rf 优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事项。缩略语清单:缩略语英文全名中文解释cpichcommon pil

8、ot channel公共导频信道dtdrive test路测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性能指标mmlman machine language人机语言nodebnode b基站ocnsorthogonal channel noise simulator正交信道噪声模拟omcoperation & maintenance centre操作维护中心pspacket-switched domain分组交换域rfradio frequency射频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

9、r接收信号码功率rtwp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接收总宽带功率vicvery important cell重点小区vipvery important people重要客户vpvideo phone视频电话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mpomeasurement power offset测量功率偏置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tbtransport block传输块1 概述rf优化作为网络优化中一个阶段,是

10、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优化,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和软切换比例,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主要包括如下工作内容:l 导频信号覆盖问题优化导频信号覆盖的优化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弱覆盖区的优化,保证网络中导频信号的连续覆盖;另一方面是对主导小区的优化,保证各主导小区的覆盖面积没有过多和过少的情况,主导小区边缘清晰,尽量减少主导小区交替变化的情况。l 导频污染问题优化导频污染是指某一地方存在过多强度相当的导频且没有一个主导导频。导频污染会导致下行干扰增大、频繁切换导致掉话、网络容量降低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工程参数调整加以解决。l 切换问题优化一方面检查邻

11、区漏配情况,验证和完善邻区列表,解决因此产生的切换、掉话和下行干扰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工程参数调整,保证合理的路测软切换比例。l 干扰问题优化在rf优化阶段排除由于导频污染或邻区漏配导致的下行干扰,通过网络内出现的干扰问题,有效的发现因覆盖、切换等问题导致的干扰现象,从而解决问题。对干扰问题的优化将融合于以上三类优化过程中。文章结构如下:第一章 介绍rf优化的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本文档结构组成;第二章 对rf优化的流程以及涉及的相关过程予以简单说明;第三至 第八章 按照rf优化流程详细介绍了测试准备、数据采集、问题分析和调整实施等过程;第九章 总结全文;附录 覆盖增强技术介绍。2 rf优

12、化的基本流程根据网络优化项目的性质及实施进展,在不同阶段,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rf优化,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l cluster优化阶段一旦规划区域内的所有站点安装和验证工作完毕,rf 优化工作随即开始。某些情况下为了赶进度,部分站点完成之后就要开始 rf 优化。通常在某一 cluster 中建成站点数占总数的 80 以上的时候,就可以进行 rf 优化。这是优化的主要阶段之一,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和路测软切换比例,具体工作还包括了小区参数列表及工程参数优化。如果rf优化调整后采集的路测、话统等指标满足kpi要求,rf优化阶段结束,进入参数优化阶段。否则再次分析数据,重复调整,直

13、至满足所有kpi要求。l 整网优化阶段一般在cluster优化阶段完成后进行。主要是为了满足全网信号覆盖达到目标值,针对kpi完成相关测试需求。需要从全局角度进行优化,解决相邻cluster之间可能出现的覆盖或干扰问题等,主要工作和cluster优化相同。l 网络性能提升阶段当项目进入网络维护阶段,向客户提供无线网络性能提升服务,针对现网中的网络质量下降或进一步提升现有网络质量的需求,通过集中时间及人力,短期内提高网络的运行及服务质量,提升网络运营品牌。具体工作包括覆盖性能提升和优化、用户投诉相关处理以及对客户的rf优化经验传递等。主要根据网络现状及评估中发现的网络问题,通过通过dt/cqt测

14、试分析,发现、定位或解决网络覆盖干扰类问题,提交详细的问题分析和优化调整方案,并对网络实施及效果确认,达到预期的优化效果。同时,对客户提供现场技术交流和网络优化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工作及网络优化经验共享。l 提供网络持续性优化服务阶段 华为无线网络持续性优化服务是通过长期的日常网络性能监控、定期的预防性评估检查以及多方位、持续性的优化工作,在保障网络质量稳定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升网络性能,并且在长期的优化工作中实现对运营商网优维护人员的技能传递及知识共享。为保障客户网络的覆盖性能,做到对客户的rf能力提升和传递,主要通过dt/cqt测试分析,发现、定位或解决网络覆盖干扰类问题。在 rf 优化阶段,

15、包括测试准备、数据采集、问题分析、调整实施这四个部分,见图1。其中数据采集、问题分析、优化调整需要根据优化目标要求和实际优化现状,反复进行,直至网络情况满足优化目标kpi要求为止。图1 rf 优化流程图测试准备阶段,首先需要依据合同确立优化kpi目标,其次合理划分cluster,和运营商共同确定测试路线,尤其是kpi测试验收路线,准备好rf优化所需的工具和资料,保证rf优化工作顺利进行。数据采集阶段的任务是通过dt测试、室内测试、信令跟踪等手段采集ue和scanner数据,以及配合问题定位的rnc侧呼叫跟踪数据和配置数据收集,为随后的问题分析阶段做准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中存在问题,特别是

16、要重点分析覆盖问题、导频污染问题、干扰问题和切换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调整完毕后实施测试数据采集,如果测试结果不能满足目标kpi要求,进行新一轮的问题分析、调整,直至满足所有kpi需求为止。由于信号覆盖、导频污染、邻区漏配等原因产生的其他问题,如下行干扰、接入问题和掉话问题,往往和地理位置相关,规律固定,随着优化的深入会有明显改善。对于信号覆盖良好且没有导频污染和邻区漏配等因素影响的接入、掉话等问题,需要在参数优化阶段加以解决,可以参考相应的指导书。上行干扰问题(rtwp 过高而没有与之相当的高话务量存在)的处理周期通常周期较长,甚至可能延续到优化结束,处理方法请参阅w-干扰分析指导书。

17、在 rf 优化后,需要输出更新后的工程参数列表和小区参数列表。工程参数列表中反映了 rf 优化中对工程参数(如下倾角、方向角等)的调整结果。小区参数列表中反映了 rf 优化中对小区参数(如邻区配置等)的调整结果。3 测试准备3.1 确立优化目标rf优化的重点是解决信号覆盖、导频污染和路测软切换比例等问题,而在实际项目运作中,各运营商对于kpi的要求、指标定义和关注程度也千差万别,因此rf优化目标应该是根据合同(商用局)或规划报告(试验局)里覆盖、掉话和切换kpi指标要求,提高和优化现网的kpi指标。指标定义采用如下形式:某某指标(比如cpich ec/io,call drop rate)采样点

18、在所有采样点中所占比例大于某个百分比。通常,通过rf优化,网络应当满足表1的指标要求(此处是参考指标,仅用于指导网优工程师明确rf优化的目标,并不适应于实际项目投标,针对不同项目,指标目标值会有所不同,具体指标取舍和指标取值需要取决于合同或规划报告)。表1中指标要求是根据对现有网络的覆盖分析建议的rf优化目标。表1 r99网络rf 优化目标列表验收内容参考值备注cpich ec/io -9db城区97%scanner 测试结果,室外空载,在规划覆盖区域内,测试路线为网格状,遍历各小区。郊区97%cpich rscp -95dbm城区98%scanner 测试结果,室外空载,在规划覆盖区域内,测

19、试路线为网格状,遍历各小区。(此覆盖电平需求为基本需求,如果运营商有穿透损耗的需求,还需要将此穿透损耗值叠加到覆盖电平上去)郊区95%软切换比例30%-40%rf优化阶段的软切换比例应该比目标值低510,因为后期的优化工作通常会导致软切换比例上升。导频污染比例5%-针对hsdpa业务的rf优化,目标在于提高测试中ue的测试速率,主要手段是改善ue cqi的分布。ue上报cqi与导频ec/io以及单用户mac-hs层速率近似存在下述关系(mpo=7.5db时),见表2:表2 ue上报cqi与导频ec/io以及mac-hs层吞吐率的关系9cqiue15 cqiue9cqiue15用户感受评价差(p

20、oor)一般(fair)好(good)单用户mac-hs层吞吐率目标0466kpbs466kbps1.39mbps1.39mbps对应ec/io-98dbm 95%)图7 ec/io distribution in cluster xx图8 ec/io distribution histogram in cluster xx由图7、图8可以得出达到ecio kpi的比率,根据不同运营商的要求,例如(-10dbm95%)2. 如果有信号质量较差区域,根据legend分布(一般为红色区域),再逐一对比sc for rscp分布图,找出具体某些sc的信号较差导致弱覆盖。这类问题通常采用以下应对措施:

21、l 检查弱覆盖基站的实际搬迁或者新建进度,利用googleearth上观察周围地物和地形情况,并了解dt实际情况以及具体业务的实施,分解出人为和非人为原因。必要时候进行cdt,重点troubleshooting。l 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增加天线挂高,更换更高增益天线等方法来优化覆盖。优先电调下倾,再者机械下倾,再者天线方向角。l 对于相邻基站覆盖区不交叠部分内用户较多或者不交叠部分较大时,应新建基站,或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加大,保证一定大小的软切换区域,同时要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带来的同邻频干扰;l 对于凹地、山坡背面等引起的弱覆盖区可用新增基站或rru,

22、以延伸覆盖范围;l 对于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可以利用rru、室内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定向天线等方案来解决。5.1.2 越区覆盖越区覆盖一般是指某些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比如,某些大大超过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的站点,发射信号沿丘陵地形或道路可以传播很远,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了主导覆盖,产生的“岛” 的现象。因此,当呼叫接入到远离某基站而仍由该基站服务的“岛”形区域上,并且在小区切换参数设置时,“岛”周围的小区没有设置为该小区的邻近小区,则一旦当移动台离开该“岛”时,就会立即发生掉话。而且即便是配置了邻区

23、,由于“岛”的区域过小,也会容易造成切换不及时而掉话。还有就是象港湾的两边区域,如果不对海边基站规划作特别的设计,就会因港湾两边距离很近而容易造成这两部分区域的互相越区覆盖,形成干扰。越区覆盖和弱覆盖的区分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某个区域主扰码的信号质量较差,而较远区域的某个扰码越区覆盖成为这一区域的主扰码,这种现象判定成是二者之一或者共同作用都是合理的。具体解决措施可以是增强此区域主扰码的覆盖,也可以是削弱远处扰码的覆盖。怎样最为合适而使得调整之后对其他区域的信号覆盖影响最小化,一般是根据实际情况和优化工程师个人的经验而定。这类问题通常采用以下应对措施:l 对于越区覆盖情况,就需要尽量避免天线

24、正对道路传播,或利用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越区覆盖,但同时需要注意是否会对其他基站产生同频干扰。l 对于高站的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更换站址,但是通常因为物业、设备安装等条件限制,在周围找不到合适的替换站址。而且因为极大的调整天线的机械下倾角会造成天线方向图的畸变,所以只能调整导频功率或使用电下倾天线,以减小基站的覆盖范围来消除“岛”效应。5.1.3 上下行不平衡上下行不平衡这里是指在目标覆盖区域内,上下行对称业务出现下行覆盖良好而上行覆盖受限(表现为ue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上行bler要求)。或下行覆盖受限(表现为下行专用信道码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下行bler要求)的情况。

25、上下行不平衡的覆盖问题比较容易导致掉话,常见的原因是上行覆盖受限。这类问题通常采用以下应对措施:l 对于上行干扰产生的上下行不平衡,可以通过监控基站的rtwp的告警情况来确认是否存在干扰,如何处理参照w干扰分析与处理指导书。l 其他原因也可能造成上下行不平衡的问题:比如直放站和干放等设备上下行增益设置存在问题;收发分离系统中,收分集天馈出现问题;nodeb硬件原因,如功放故障等;这类问题一般应该检查设备工作状态,是否告警?是否正常?经常采用替换、隔离和局部调整等方法来处理。5.1.4 无主导小区这类区域是指没有主导小区或者主导小区更换过于频繁的地区。这样会导致频繁切换,进而降低系统效率,增加了

26、掉话的可能性。针对无主导小区的区域,应当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向角等方法,增强某一强信号小区(或近距离小区)的覆盖,削弱其他弱信号小区(或远距离小区)的覆盖。通过分析掉话原因,无主导小区和乒乓切换往往类似。原因现象可以分为针尖效应和拐角效应。通过观察掉话点信令流程和sc ecio分布图,见图9分析。这里通过观察best sc分布图,如果是无主导小区的现象,那么图中会出现两种或几种颜色的sc交替变换。图9 sc distribution in cluster xx注意:如果出现sc与dt数据不相对应的情况,需要与ran测人员确认是否为sc配置错误或者天馈接反。5.2 覆盖分析流程5.2.1 下行

27、覆盖分析下行覆盖分析是对 dt 测试获得的 cpich rscp 进行分析。cpich rscp 的质量标准应当和优化标准相结合,假设cpich rscp的优化标准为:cpich_rscp = -95 dbm=95%scanner 测试结果,室外空载。则定义对应的质量标准为:好(good): cpich_rscp -85 dbm一般(fair): -95 dbm cpich_rscp -85 dbm 差(poor): cpich_rscp - 95 dbm对于覆盖差和大片连续覆盖一般的区域需要标识出来,以便进一步分析。对于标识出来的下行覆盖空洞区域,分析其与相邻基站的远近关系以及周边环境,检查

28、相邻站点的 cpich rscp 分布是否正常,是否可以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向角改善覆盖。在天线调整时需要重点关注是否会为了解决某一覆盖空洞调整天线而导致新的覆盖空洞出现或引发其他覆盖问题。对于无法通过天线调整解决的覆盖空洞 问题,给出加站建议解决。1. 导频覆盖强度的分析通常情况下,覆盖区域内各点scanner接收的最强的rscp要求在-95dbm以上。进入assistant,分析基于scanner的【rscp for 1st best servicecell】,可以得到弱覆盖区域分布情况。如图10所示,在某些道路上出现了rscp小于95dbm的弱覆盖区域。导频的rscp从scanner和

29、ue上看都是可以的,如果scanner的天线放在车外,而ue在车内,则两者相差57db的穿透损耗。建议最好从scanner的数据来看,这样可以避免因邻区漏配而导致ue测量的导频信息不完整的情况。图10 rscp for 1st best servicecell2. 主导小区分析小区主导性分析是对 dt 测试获得的小区扰码信息进行分析。主要通过查看网络内小区扰码分布情况,发现目前存在的覆盖问题。合理而有效的扰码规划,便于工程师通过判断小区扰码,清晰的了解网络内的小区分布情况,有利于定位和解决问题。需要检查的内容包括(以assistant分析为例):l 弱覆盖小区:进入assistant,分析基于

30、scanner的【rscp for sc】,可以看到每个小区(扰码)的信号分布情况。如果根据路测数据检查不到某一小区的扰码信号存在,这可能表明某个站点在测试期间没有发射功率。如果有小区在 dt 测试期间没有发射功率,相关区域的路测必须重做。非常差的覆盖可能是由于天线被阻挡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查阅该站点的勘站报告或者去现场检查天线的安装情况。无(弱)覆盖小区也有可能是小区覆盖范围内没有测试路线经过导致,这需要重新评估测试线路是否合理,并对该小区进行 dt 补测。l 越区覆盖小区:进入assistant,分析基于scanner的【rscp for sc】,可以看到每个小区(扰码)的信号分布情

31、况。如果某一小区的信号分布很广,在周围1、2圈相邻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内均有其信号存在,说明小区越区覆盖,这可能是由高站或者天线倾角不合适导致的。越区覆盖的小区会对邻近小区造成干扰,从而导致容量下降。这需要增大天线下倾角或降低天线高度加以解决。在解决越区覆盖小区问题时需要警惕是否会产生新的弱覆盖区域,对可能产生覆盖空洞的工程参数调整尤其需要小心,宁可保守一些。l 无主导小区的区域:进入assistant,分析基于scanner的【sc for 1st best servicecell】,可以看到最好小区的扰码的分布情况。如果有存在多个best servicecell并且best servicece

32、ll频繁变化的区域,则认为是无主导小区。通常情况下,由于高站导致的越区不连续覆盖或者某些区域的导频污染以及覆盖区域边缘出现的覆盖空洞(如图11),都很容易出现无主导小区,从而产生同频干扰,导致乒乓切换,影响业务覆盖的性能。图11 导频的sc for the 1st best servicecell的分布情况3. ue和scanner的覆盖对比分析如果邻区漏配或者软切换参数、小区选择重选参数不合理,就会导致ue处于连接模式下的激活集内的best servicecell或空闲模式下的驻留小区和scanner主导小区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优化后ue和scanner的ec/io for 1st best

33、servicecell应当是保持一致。同时,应当尽量保证ue的覆盖图有清晰的best servicecell界线,如图12所示。图12 scanner和ue的覆盖对比分析5.2.2 上行覆盖分析上行覆盖分析是对 dt 测试获得的 ue tx power 进行分析。ue tx power 的质量标准应当和优化标准相结合,假设 ue tx power 的优化标准为:ue_tx_power =95%测试手机语音业务测试结果,假定手机最大发射功率21 dbm。则定义对应的质量标准为:好(good): ue_tx_power 0 dbm一般(fair): 0 dbm 10 dbm对于指标差的区域,首先区

34、分是掉话导致的ue发射功率攀升还是上行覆盖差导致的发射功率抬高,前者在地理化显示时通常只是一个突然攀升的点并伴有掉话事件发生,后者在地理化显示时是一片连续覆盖的区域且不一定就会掉话。对于覆盖差和大片连续覆盖一般的区域需要标识出来,以便进一步分析。对于标识出来的上行覆盖空洞区域,对比是否下行 cpich rscp 覆盖也存在空洞。对于上下行覆盖均弱的情况,在下行覆盖分析中已经加以解决。对于只有上行覆盖弱的情况,在排除上行干扰影响后(见w-干扰分析指导书),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下倾角、增加塔放等方式加以解决。1. 上行干扰分析通过对rtwp数据的跟踪分析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上行干扰,具体操作参见w-

35、干扰分析指导书。2. ue上行发射功率分布ue的发射功率分布反映了上行干扰和上行路径损耗的分布情况。从图13可以看出,ue的发射功率正常情况下,低于10dbm,只有存在上行干扰或覆盖区域边缘的情况下,会急剧攀升,超过10dbm,达到21dbm(部分支持hsdpa的ue,如e620,功率等级为3,最大发射功率为24dbm)而上行受限。相比较而言,宏蜂窝比微蜂窝更容易出现上行覆盖受限的情况。图13 ue的发射功率分布5.3 覆盖问题案例5.3.1 工程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弱覆盖案例1. 现象图14红圈区域导频rscp小于95dbm,属于弱覆盖,可能导致掉话。图14 下角糖厂附近覆盖情况(优化前)2.

36、分析由图14可以看出,问题区域主要由下角糖厂b小区进行覆盖,物质大楼a小区也提供了部分覆盖,初步考虑通过调整这两个小区来增加这部分地区的覆盖。查看勘站报告发现物资大楼a小区正对方向有大楼阻挡,因此调整该小区天线无法改善对问题区域的覆盖。3. 调整措施因此决定保持物资大楼a区天线参数,而将下角糖厂b区天线方向角从170调到165,下倾角从10度调到8度。由下图可以看出,调整过下角糖厂的工程参数后这个区域的覆盖有了明显的改善,见图15。图15 下角糖厂附近覆盖情况(优化后)5.3.2 站址选择不当导致的越区覆盖问题1. 现象在某实验局,由于二七路站点高度达60多米,较周围平均建筑物高20米多,因此

37、,很容易造成越区覆盖,对其他站点造成同频干扰,如图16。图16 优化前存在的越区覆盖2. 分析对于高站的问题,主要是更换2度固定电下倾的天线为6度,考虑到二七路高站处于在网络覆盖的边缘,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下倾角来减少对其他基站的干扰,因此,这次优化就不作更换,希望通过增大机械下倾角和调整方向角来解决越区覆盖。3. 调整措施下倾角加大到4度,从图17可以看出,越区覆盖明显改善,在道路上尚有少量区域存在越区覆盖。类似这种高站,也可采用电可调下倾的天线,配合适当的机械下倾会较好地控制信号覆盖。图17 优化后仍然存在的越区覆盖5.3.3 天线安装不合理导致的覆盖受限问题1. 现象某项目站点天线建立在平台上(10米高),如图18所示。在建网后的优化阶段发现天线下面的交通灯前,非常容易出现vp马赛克增多导致图像质量变差和ps 384k业务的重新激活的现象。图18 天线安装没有考虑平台的遮挡而造成的站底覆盖受限2. 分析从规划上看,3g和2g是共站址建设,通过对比2g的覆盖测试数据,就可以发现2g在路口和站下并没有出现比较大的信号波动,也就是说,如果3g和2g的天线在同一位置,该路口的3g覆盖也应该是该站点。因此,问题主要是3g天线的安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