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目的与要求 1、学习并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学习徒手切片技术。 3、了解细胞基本结构和厚角组织的特点。 二、材料和用品 1、自备材料:解剖器(镊子 、解剖针、单面刀片或双面刀片) ;洋葱鳞茎、青红椒、 芹菜叶柄、女贞叶片或其它植物的叶片、胡萝卜块等。 2、其它材料和用品: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纱布、蒸馏水、吸水纸、10%甘油水 溶液、 50%甘油水溶液、纯甘油、碘碘化钾稀溶液、培养皿、吸管。 三、实验内容 1、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2、徒手切片方法 四、实验方法 要观察、研究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以及一些很微小的藻、菌植物
2、等,这 些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来观察,要用显微镜观察,首先必须制成各 种制片,放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制片的方法很多,这里着重介绍临时装片法和徒手切 片的方法技术。 1、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临时装片法是用少量的新鲜植物材料, 如单个细胞、薄的表皮或切成的薄片以及其它小 的或扁平的材料(如丝状或叶状的藻类、菌类、蕨类的原叶体和孢子囊、纤细的苔藓植 物等等),把这些材料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再盖上盖玻片做成玻片标本的方法。这种 方法制成的标本, 可以保持材料的生活状态和天然的色彩。此法一般多做为临时观察使 用,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染料染色,制成永久制片或用某些化学试剂作组织化学反 应
3、。 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1)清洁玻片:将盖玻片和载玻片用清水洗净,再用纱布擦干,擦玻片时用左手食指 和拇指夹住玻片的两边,右手食指和拇指包住纱布,同时擦到的玻片的两面,用力要均 匀。 注意:由于盖玻片很薄,所以擦盖玻片时要特别小心,用力要轻,右手食指和拇指要轻 轻捻动,以免把盖玻片捏破。 (2)放置材料:先将载玻片平放在桌面上,于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或稀甘油,然 后用镊子镊取或吸管吸取少量要观察的材料(如洋葱鳞叶表皮或水绵),放在载玻 片中央的水滴或甘油中, 再用镊子和解剖针将材料展平或分散开, 勿使材料折叠或干燥。 ( 3)加盖玻片及其它处理:为了避免产生气泡 ,盖盖玻片时,
4、应该以大拇指和食指拿 着盖玻片的两个角或用镊子夹住其一端,使盖玻片的一边先与载玻片上的水滴边缘接 触 ,而后徐徐放下另一边,当盖玻片被夹持的一边将贴近载玻片时,则可放手或抽出 镊子,使其自然轻轻复盖,这样可以使盖玻片下的空气挤出,免生气泡。注意载玻片中 央的液滴要适中, 既要使其充满盖玻片, 又要不会使盖玻片浮动或使液滴从盖片下外溢, 假如水不够, 可用吸管小心地从盖玻片的边上再滴入一小滴水, 使它和盖玻片下面的水 相接触;如果水太多,溢出盖玻片,则可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的上面,一定不能被水 浸湿,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小心地取下盖 玻片,擦干以后,再按上述方法重新盖 上。这样做好的装片,便可
5、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根据需要,临时水装片做好后还可以 进行简单的染色(例如用碘碘化钾或番红等来染色) ,其方法是直接在盖玻片的一侧 加一滴染液, 用吸水纸条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 引入染液, 以使盖片下的材料染上色。 注意:临时装片根据需要可以水封片或以甘油封片,凡用以临时观察,不欲久留的装片 均可用水封片, 制成水装片; 需要提前半天或一天就备出的装片或者观察后须保留一定 时间的装片, 为防止水分蒸发, 出现材料收缩现象, 则适宜用甘油封片, 制成甘油封片, 用甘油封片时, 保留时间短者, 可用 10% 甘油水溶液, 保留时间长者则须从 10%甘油中 再转入 50%甘油水溶液中或在此液中浸一
6、小时后再转入纯甘油中封片。用甘油做临时装 片的优点是不仅封片保留时间长,且有加强材料透明的作用。 本实验以洋葱(或大葱)鳞茎内表皮为材料,通过撕皮法做临时装片,用碘碘化钾做 染色剂,在观察做片效果时同时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细胞 核等。 2、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简称手切片法, 即手拿刀片将材料切成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结构的薄片 的方法。 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及研究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 能之一。徒手切片的材料一般是新鲜的,有时也可用预先固定好的。这种切片方法虽然 有其缺点,如:不易做到将整个切面切得薄而完整,往往切出的片子厚薄不一;过软过 硬的材料
7、比较难切。但其优点很多,如:工具简单,只要有一把锋利的剃刀或双面刀片 就够了;方法简便, 容易学会; 节省时间,只要有现成材料, 可以立刻用刀片切成薄片, 当即观察,即便要染色,时间也不长;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就是可以看到组织细胞内的 自然结构和天然颜色。 徒手切片的方法见图 22。 一般材料的徒手切片方法 (1) 将材料切成长约23厘米的小段,削平切面。 ( 2)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指弯夹住材料,使之固定不动摇。为防止刀伤,拇 指应略低于食指,并使材料上端超出手指 2 3 毫米,不可高出过多,否则切片时材料 容易动摇,也不容易切薄。 (3) 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刀片的右下角 (刀片要非常
8、锋利, 双面刀片必须是新用的) 刀口向内,并与材料切面平行,切片前先将材料和刀口上蘸些水,使之切时滑润。 ( 4 )切的方法,以刀口自外侧左前方向内侧右后方拉切,这样可以边切边看清切片的 进展情况, 同时切起来也比较顺手。 切片时只用臂力而不要用腕力及握刀指关节的力量, 左手保持不动, 不要两手同时拉动, 两手不要紧靠身体或压在桌子上, 并且动作要敏捷, 材料要一次切下,切忌中途停顿或推前拖后作“拉锯”式切割。关键是要切得薄而平。 如此连续切片,切下数片后,用湿毛笔将切片轻轻移入培养皿的清水中备用。 ( 5)在切片过程中刀口和材料要不断蘸水,以保持刀口锋利和避免材料失水变形。所 切的材料和刀片
9、一定要保持水平方向,不要切斜,如果切斜,即使很薄,但由于细胞切 面偏斜,同样影响观察。 ( 6 )切下足够多的切片后,挑选薄而平的切片做成临时装片供镜检,必要时也可以制 成永久装片。挑选切片时,不一定要材料切得很完整,只要切得很薄就行,有时只要有 一小部分就可以看清其结构了,如玉米茎横切片,只要有四分之一或者更少的小片,就 可以看出内外维管束的大小、 多少及每个维管束的构造。 因此切下的切片不是每一片都 适用,也不是只有全面切得薄的才能用,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一次可多选几片置于载 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通过镜检再进一步选择理想的材料用以观察。 柔软和坚硬材料的徒手切片方法 过于柔软的材料,如植
10、物的叶片或其他薄而微小的材料,难以直接执握手切,则须夹入 坚固而易切的夹持物中切。 常用的夹持物有胡萝卜根(用胡萝卜时可将中间硬心即木质 部切去用其余部分) 、土豆块茎、接骨木的髓部及通草髓等。但须要注意的是通草髓遇 水既变软,可将其保存在酒精中备用。切前先将夹持物切成长方小体,上端与纵轴垂直 面削平,若被切材料属叶状体一类的薄片,将夹持物从上至下纵切一缝,材料夹于其中 即可,如不是叶状体,即将材料夹于其中,或根据材料不同在缝里挖一个和材料形状相 似、大小相同的凹陷,把材料夹在凹陷里。然后用手握住夹持物,采用上述方法将夹持 物和其中的材料一齐切成薄片,除去夹持物的薄片,便得到材料的薄片。 坚硬
11、的材料要经软化处理后再切。软化的方法:一种是对于比较硬的材料,先把材料切 成小块,后进行煮沸,经 34小时煮沸后,再浸入软化剂(50%酒精:甘油=1 : 1) 中数天至更长些时间,而后再切。另一种,对于已干或含有矿物质,比较更硬的材料, 要先在 15%氢氟酸的水溶液中浸渍数周,充分浸洗后,再置入甘油里软化后再切。 本实验主要以青红椒、 芹菜叶柄为材料做徒手切片练习。 并通过青红椒切片结果装镜观 察来了解细胞基本结构中叶绿体和有色体; (提示:青椒切片细胞内绿色的小颗粒为叶 绿体,红椒切片细胞内红色的小颗粒为有色体。 )通过芹菜叶柄切片结果装镜观察来了 解厚角组织的结构特点。 (提示:芹菜切片在
12、显微镜下观察,在棱角处稍靠内方有一团 具有珠光色彩的组织即为厚角组织。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其细胞壁厚为角隅处,其细 胞壁的性质是初生壁性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有强烈的吸水性,故显微镜下有珠光色 彩。) 五、综合分析 1 、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各是什么? 2、做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应注意什么? 3、徒手切片法切取柔软和坚硬材料时应怎样进行? 六、实验报告 自选材料制做几种不同材料的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写出你所做装片的步骤和要点。 学案六实验一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解读两纲 1. 识记鉴定实验所用的材料,懂得选材的要求。 2. 掌握实验原理、步骤,理解实验目的、方法。 3.
13、 学会制备生物组织样液, 正确选用鉴定试剂, 并能按规范的要求操作, 独立完成鉴定 工作。 4. 明确观察对象, 正确说出鉴定过程中样液的颜色变化, 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解释实验现 象,作出实验结论。 5. 能熟练制作徒手切片,临时装片和使用低倍显微镜,了解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6. 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 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 分析和处理; 能 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 二、高考热线 1.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也可能以简答题出现, 重点是以对比的方式考查相关实验的异同 点。 2. 以教材实验为依据, 设置实验设计题是今后考查的重点, 如“设计实验证明淀粉酶是 蛋
14、白质”,就是依据教材中的实验 3 的原理和步骤。 三、学法指点 1. 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三种物质的鉴定原理、过程及注意事项。 2. 对比三种物质鉴定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点掌握试剂使用上的区别。 3. 根据所学的原理鉴定类似物质,设计相应的实验程序。 四、教材梳理 (一)实验原理 生物组织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如 、)、脂肪、蛋白质等化 学成分,可分别与某些化学试剂作用产生特定的 。 (1)可溶性还原糖+试剂一-砖红色沉淀 可溶性还原糖+班氏糖定性试剂一- (2)脂肪+染液一-染成橘黄色 脂肪+苏丹W染液染成 (3)蛋白质+试剂一-溶液呈紫色 (二)实验目的 1. 初步掌握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15、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材料 (四)方法步骤 1.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1)制备组织样液:苹果切块、研磨、 。 (2)鉴定组织样液:1支试管+2mL+2mL振荡试管,(溶液 色?),2min 左右,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色宀棕色宀 色)。 2. 脂肪的鉴定 (1)切片制作:用花生子叶作徒手切片。 (2)染色:1块载玻片+切片+ 3滴染液,3min后吸去染液+ 2滴50% 溶液去浮色,吸去后+ 2滴,盖盖玻片。 (3)镜检鉴定: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子叶最薄处,再用高倍镜观察。(圆形的脂肪颗粒 为色)。 3. 蛋白质的鉴定 (1)制备样液:大豆切片、 、。 (2)鉴定:1支试管+2m
16、L黄豆组织样液+2mL,振荡试管(溶液 色),+4滴, 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色t色t 色)。 (五)结论与讨论 1. 结论:从斐林试剂与苹果样液作用、苏丹III染液与花生种子作用、双缩脲试剂与大 豆样液作用的颜色变化可以得出: 2. 讨论鉴定依据。因为某些化学试剂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 发生一定的化学反 应,产生有固定颜色的新化合物。故可根据待检物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的,如 橘黄色、色、色等,鉴定生物组织中含有 、可溶还原糖和 自我校对原理: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 颜色反应 斐林 砖红色沉淀 苏丹III 红色 双缩脲 步骤:过滤苹果组织样液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淡蓝水浴加热 淡蓝 砖红 苏丹III 酒
17、精 蒸馏水 橘黄 过滤双缩脲试剂A 乳白 双缩脲试剂B 乳白 紫色结论与讨论:苹果、花生种子和大豆中分别含有可溶还原糖、 脂肪和蛋白质化合物 固有颜色 砖红 紫色 脂肪 蛋白质 五、疑难精析 1 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如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 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蔗糖不具有还原性, 斐林试剂只能检验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 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或不溶性糖。 2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的选材原则。选用可溶性还原糖含量较高的生物组织,而且 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常用的植物组织是: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双子 叶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为淀粉,其叶不理想。有
18、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等,其叶 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糖,但由于叶片中叶绿素颜色较深,影响鉴定时实验现象的观察,也 不宜作实验材料。 3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的关键性的步骤在于斐林试剂现用现配及用量。很不稳定, 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 (0.1g /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5g /mL的CuS04溶液)分别 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 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混合均匀后得到 淡蓝色的Cu(OH)2沉淀的悬浊液立即使用。如果过早混合会产生 Cu(OH)2沉淀,加入到组 织样液中并加热时会产生黑色 CuO沉淀。而临时混合所得斐林试剂立即用于实验, 即可使新 制的Cu(O
19、H)2作氧化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 CUO沉淀。溶液 的变化过程:淡蓝色t棕色t砖红色沉淀。 4在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在对盛有组织样液与斐林试剂混合物的试管直接用酒精 灯加热易破,因为试管受热不均匀,若要避免此现象产生应改用水浴加热。此时试管底部不 要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5双缩脲试剂并不是双缩脲分子。所谓双缩脲是由两分子尿素经脱氨缩合而成的化合 物。该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能与 CuSO4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双缩脲反应。蛋白质 分子中含有许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也能起双缩脲反应。特别要提醒学生的是实 验
20、桌上两瓶不同浓度的 CuS0 4溶液,避免拿错。 6蛋白质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 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 其关键性步骤在于先加双缩脲试剂A (O.1g/mLNaOH溶液)再加双缩脲 试剂B(O.O1g/mLCuSO4溶液)。如果用鸡蛋白稀释液,则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实验后粘住试 管壁,不易洗净。 7.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脂肪的种子,其关键性步骤在于子叶要 削成理想薄片。为了作好徒手切片,种子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也可改成刮取种子子叶泥制 作临时装片,易做,效果又好。 8.填表比较实验1和3: 比较项目 试剂及成分 原理 溶液浓度 方法
21、加热与 否 结果 可溶还原 糖的鉴定 斐林试剂 NaOH和 CuSO4 新配制的 Cu(OH)2 溶液 NaOH浓度为 0.1g/mL, CuS04的浓度 为 0.05g / mL 先把NaOH溶液 和CuSO4溶液混 合,而后立即使 用。 水浴加 热 八、 砖红 色沉 淀 蛋白质的 鉴定 双缩脲试剂 NaOH和 CuSO4 在碱性环 境下的 Cu2+ NaOH的浓度为 0.1g / mL, CuS04的浓度 为 O.O1g/ mL 先加入NaOH溶 液,然后再加 CuS04溶液。 (不能过量) 不需要 溶液 呈紫 色 9.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 也用注意对照。如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时,鉴
22、定之前 需留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样液颜色变化作对比。 例1 用下列实验材料做特定实验,从理论上讲能否成功?说明依据的道理。 (1) 用韭菜叶片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2) 用蓖麻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 (3) 用卵白做蛋白质鉴定实验。 解析 此题是要求根据课本实验原理进行拓展和应用, 这也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趋势。 韭菜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并不能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转变成淀粉, 因此叶内含有大量的可 溶性还原糖,但是, 由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多, 绿色较深, 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 盖作用, 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因此不宜用这些单子叶植物作此实验材料; 后两个实验材料 从理论上说是可行
23、的。 答案: (1) 用韭菜叶片做还原糖实验不能成功, 因为叶片内虽然含有大量可溶性还原糖, 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多,颜色较深,对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遮盖作用; (2) 若用蓖麻种 子做脂肪鉴定实验, 从理论上说可以成功,因为该种子含较多的脂肪, 种子也比较大, 便于 进行徒手切片; (3) 由于卵白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从理论上讲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是会成功 的。 六、趁热打铁 (一)选择题 1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 试剂分别是 ( ) A. 碘液、苏丹川溶液B.双缩脲试剂、碘液 C.亚甲基蓝溶液、苏丹川D.碘液、斐林试剂 2. 蛋白质的鉴定时,事
24、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的目的是( ) A. 与反应后混合液的颜色做对比 B .失败后重做一遍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用D.留下次实验用 3. 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 A.浅蓝色t棕色t砖红色B.无色t浅蓝色t棕色 C.砖红色T浅蓝色T棕色D.棕色T绿色T无色 4. 在鉴定可溶性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将这支试管放进盛开水的大烧杯中 B .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 C. 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D.试管底部紧贴烧杯底部 5现有如下实验材料:西瓜汁菜籽豆浆草莓果实花生仁 鸡蛋清, 6. 青苹果汁遇碘液显兰色, 熟苹果汁能与斐林
25、试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这说明 ( ) 它们与斐林试剂作用呈砖红色、 验材料分别为 ( ) 与苏丹川试剂作用呈橘黄色、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的实 A.、 B.、 C.、 D.、 A. 青苹果汁含有淀粉,不含有糖类 B .熟苹果汁含有糖类,不含有淀粉 C .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成单糖 D. 苹果成熟时,单糖合成淀粉 7. 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三大有机物的鉴定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脂肪滴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均后再加入乙液 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
26、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且必须现配现用 在研磨后二者都需要对研磨液进行过滤,过滤的目的是除去 ,在过滤中为什么只用一层纱布,不用滤 纸?。 17(设计实验,论证结论)请根据下列材料和实验原理,设计一个证明淀粉酶是蛋白 质的实验。 实验器材:鸡蛋、人的唾液、清水、O.lg/mLNaOH溶液、0.01g/mLCuS04溶液、小 烧杯、玻璃棒、试管和滴瓶。 (2) 实验原理:鸡蛋的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CuSO4反应产 生紫色物质, 即双缩脲反应。 如通过实验再证明淀粉酶能发生双缩脲反应, 即可证明淀粉酶 是蛋白质。 (3) 实验步骤: 第一步:制备蛋清液
27、。取鸡蛋一个,打破蛋壳(不破坏蛋黄) ,取少许蛋清注入小烧杯 中,加入30mL清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备用。 第二步: O 第三步: (4) 实验结果: (5) 结果分析: 只供学习与交流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1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验材料的选择。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 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 甘蓝叶、白萝卜。 (2)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脂肪的种子,且徒手切片要成功。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
28、,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 料常用的是鸡蛋。 2注意事项: (1)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 (0.05g/mL的CuSO 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乙液滴入2mL 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 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A(0.1g/mL的NaOH溶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 试剂 B(0.01g/mL 的 CuSO 4 溶液)。 (3)在鉴定可溶性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 另外,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沸腾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4)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若用蛋白质作实验材料,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不 易洗刷。 (5)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若用花生种子作实验材料,必须提前浸泡34小时,浸泡时间短 了,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二、实验检测 (一)选择题 1可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试剂是() A.斐林试剂 B.双缩脲试剂 C.苏丹川染液 D.苏丹W染液 2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杭州临安文商旅集团有限公司9月国企招聘工作人员1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1月5日安徽省合肥市事业单位面试题参考答案
- 小黑计算机三级网络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乡村医生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5中石化江汉油田招聘岗位表(9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事业单位a卷试题及答案
- 护栏加工改造方案范本
- 2025福建省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三批招聘项目制工作人员3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藤县事业单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基础精讲攻略含答案
- 【01-暑假复习】初高衔接点03 因式分解含答案-2025年新高一数学暑假衔接讲练 (通)
- GB/T 45845.1-2025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合运营框架第1部分:全生命周期业务协同管理指南
- 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岗竞聘笔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小区禁毒宣传活动方案
- JG/T 455-2014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
- T/CNFAGS 3-2021三聚氰胺单位产品消耗限额
- 一例胃癌患者的疑难病例讨论
- 专题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计算题(50题)(4大题型提分练)(原卷版)
- 2025白山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2025年中国银鳕鱼段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GB/T 45333-2025类金刚石薄膜球盘法测试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