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算不如天算_第1页
人算不如天算_第2页
人算不如天算_第3页
人算不如天算_第4页
人算不如天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算不如天算王孙贾问曰: “‘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 何 谓也 ? ” 子 曰: “ 不然 !获 罪于 天,无 所祷 也 ! ”——论语·八佾这一章的理解,一般都围绕&dquo;奥”与&dquo;灶 ” 分别隐喻什么而呈现分歧。女口,有人认为,&dquo;奥”代表的是&dquo;远”, 比喻朝堂之上远离百姓的达官显贵;&dquo;灶”代表的是“近”,比喻常与百姓打交道的执事官吏。 因此,&dquo

2、; 媚于奥”就是&dquo;远水解不了近渴”,还不如&dquo; 媚于灶 ” ,能及时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其译文为:王孙贾问:&dquo;‘与其巴结县官,不如巴结现管。’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dquo;不对吧,如果得罪了天 子,再怎么巴结祈祷,也是没有用的啊。& rdquo;女口,有人认为,&dquo;奥”代表的是&dquo;内”, 比喻后宫中卫灵公的宠妃南子;&dquo;灶”代表的是&dquo;外”,比喻宫外的大臣。因此,&dquo;媚于奥”是针对孔

3、子曾经去见南子而言,这是王孙贾劝孔子,与其走后宫曲线路径, 求助于南子,还不如直接求助于拥有实权的外朝大臣。其译文为:王孙贾问: “‘ 与其求助于深居简出的奥神, 不如求 助于时常见面的灶神。 ’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 孔子说: “ 这话其实不对,如果得罪了上天,就没有地方可以 祈祷了。 ”女口,有人认为,&dquo;奥”代表的是&dquo;尊”, 比喻君王(卫灵公);&dquo;灶”代表的是&dquo;卑”, 比喻臣子(王孙贾、弥子瑕) 。君王虽然尊高,但具体的事情

4、还得臣 子操办。因此,这是王孙贾暗示孔子,与其结交卫灵公,不如多结交 像自己这样掌握实权的大臣。其译文为:王孙贾问:&dquo;‘与其讨好高高在上的奥神,不如讨好 能施实惠的灶神。 ’ 这句话有什么样的道理呢? ” 孔子说: “ 道理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上天, 就没有地方可以祈祷了。 ”女口,还有人认为,古人祭&dquo;灶”的时候,是先在&dquo; 灶”边祭,再到&dquo;奥”处祭。因此,&dquo;奥” 与&dquo;灶”只是方位的不同而已,所代表的其实都是一个神。

5、 因此,所谓&dquo;媚于奥”,是指在朝堂之上堂堂正正地比拼 硬功夫;所谓 “ 媚于灶 ” ,是指将巧劲用在私下的场合, 更能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其译文为:王孙贾请教孔子: “‘ 与其在奥处讨好, 不如在灶处 讨好。 ’ 这句话具体该怎样理解呢? ” 孔子说: “ 不能这样做,如果违背了天理,你就没地方可以讲理了。 ”…………这么一路看下来,我们的思绪也渐渐吸引到 &dquo;奥” 与&dquo;灶”的区

6、别上来。然而,本章的重点在 &dquo;奥 ”与&dquo;灶”的区别吗?本章的重点在 &dquo;媚 ”与&dquo;不媚”的区别吧!不管是&dquo;媚于奥”,还是&dquo;媚于灶”,也 不管&dquo;媚于奥”与&dquo;媚于灶”有怎样的讲究, 有怎样的区别,在孔子看来,都是 &dquo;媚”,都是以私心企 图谋取私利,都是置公共利益于不顾,并最终必将有损于公共利益——“获罪于天”。而公共利益的受损,却不 是能通过诸如 &ldqu

7、o; 媚于奥 ” 或 “ 媚于灶 ” 之类 投机取巧的途径,可以轻易弥补的 & mdash;—&l dquo;无所祷也 ” 。看,孔子的思维是多么的清晰!他压根就不在&dquo;奥” 与 “ 灶 ” 之间徘徊,直接就掀了王孙贾所言“ 媚” 的老底!然而,悲剧的是,孔子好不容易跳脱出去的话语陷 阱,经注家们的一番绞脑汁,挖心思,又给绕了回来 —— 又在那里反复比较 “ 奥 ” 有怎样的弊端, “ 灶 ” 有

8、怎样的优势!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只能说明,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还是对“媚”的道理更感兴趣!不然,&dquo;获罪于天” 的道理,怎么就不见有什么细致的说明,都以 “ 获罪于上天 ” , “ 获罪于天理 ” , “ 获罪于君王 ” 之类的笼统说法敷衍过去了呢?不然, “ 无所祷也 ” 的道 理,怎么更是毫无说明,直接就忽略不计了呢?如果我们将关注的重心从&dquo;媚于奥”与“媚于 灶”的差别,转移到如此 &dquo;媚&rdquo

9、;行对&dquo;天 ” 的不良影响上来,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私利每增加一分, 我们的公共利益都要减损一分。而公共利益之所以为公共利益, 就是因之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 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在&dquo;媚灶”求福的同时,我们的私 利其实就因公共利益的受损而受损了 —&mdash或者说,&Idquo; 媚”其实一开始就已经置我们自己于 &dquo;无所祷”的 境地了!如果我们&dquo;媚”行伤&dquo;天”的觉悟能再 清醒一些, 我们就会发现, 王孙贾之问是那么的丑恶 —— 王孙贾并不

10、是在向孔子请教学问,他其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认为孔子不如他懂得&dquo;媚灶”的道理,并试图教育孔子, 像他一样去&dquo;媚” !如果我们真切体会了 &dquo;媚”的危害,如果我们弄懂了 “ 获罪于天 ” 的道理,如果我们明白了 “ 无所祷 ” 的缘由,如果我们洞悉了王孙贾之问的丑恶用心,本章的意 思似乎就更应理解为:王孙贾质问: “‘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 这句话讲的是什么道理呀? ”孔子回答说:&dquo;你这道理不 对嘛!如此伤天害理,

11、有损公益,早就已经让我们无处祈祷求福了! ”不过,以乐观主义的心态来看,这样的悲剧也未尝就没有好处& mdash;&mdash透过这样的悲剧,足可见论语安排这一章的必要 性—&mdash在私心与公心的平衡中,私心这一头永远是如此的 沉重,公心那一头永远是那么的轻浮! 以至于我们对公共利益的真正 关注,每每都要等到公共利益的受损波及到我们的私利, 并让我们感 觉到痛彻心扉的时候!正是基于这样的因素, 论语才借孔子的话告诫我们,看待事 物,不要把眼光总局限于怎样打小算盘对自己更有利,要学会敬 “天”,学会站在 &dquo;天”的角度去算总帐——&ldquo沃”的利益照顾好了,自然人人沾光;&dquo;天”的利益受损了,每个人都要跟着倒霉! 因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而言,再怎么高明的人算, 都永远没有天算照顾得更周到,更细致,更高效!因为,对于我们的私心小算盘而言,再怎么精明的人算,终究都 逃不过天的清算!推荐理由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 “ 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祭祀的时候,把所祭 的鬼、神等晾在一边,只走个形式,这样的祭祀在孔子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