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述评论文一、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首先,作为概念范畴形态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 的,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概括升华。汉字“范”即工艺造物的模具。荀子强国:“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得齐。”而“畴” 指己耕作的田地或田地的分界。可见“范畴”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 基础上对事物的认识。“道与器”,道即理,说文:“理,治 玉也,从玉里声”。玉有脉理,依其脉理而治,就是理。“质与 文”,质就是器物的质地,文即图案纹样之“纹”。可见这些概念, 原本就是工艺造物原初意义的引申。我们只不过是把“借走”的概 念“物归原主”,从本质上或本体上没有什么不妥。二、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
2、的基本范畴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见图示一)附图图示一:传统工艺文化造物一一造形基本范畴(一)图示说明:(1) 概念设立:循用旧名,但要汇通古今之义。(2) 逻辑层次:由上至下,从普遍到特殊、从总体到个别,再到 综合、整体。(3) 逻辑顺序:以人为本位,统搅道、器、形;造物即造形,“形” 位居中心;由构思到构形,再由构形到统形(型器、形象、形制)。(4) 此表为传统工艺文化造物一一造形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工 艺美学的意匠美、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技艺美、形式美等基 本范畴虽未列出,应为其中包含之义。(5) 传统概念的包涵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义理解释紧扣造物宗 旨,不务诠析详
3、尽。着重理解概念范畴的理论框架。(二)基本范畴1、本体论对偶范畴:天人、道器、理气、文质(2) 道器从易开始,中国古代传统中道、器并举。“形而上 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总体看这里并非空说易道。“道 者,器之道”,无弓箭即无射道,无车马也无御道。“道寓于器” 到制器的“载礼释道”,是作易者的本意,也是传统造物的一 条规律和基本社会功能。综观中华五千年的衣冠文物、宫室器用、 典章制度,宗宗件件为既定的社会秩序形态提供着合法性的支持;为 “大一统”社会体制的形成,发挥过何等重要的作用! “器之道”真 可谓神矣!(4)文质说文曰:“文
4、,错画也,象交文”。段玉裁注: “像两纹交互也。纹者文之俗字。”可知本义为纹饰。它指的就是 色彩、线条的交叉组合结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廉饰录指出 工艺造物要“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就是要求以人自身作为内在 的尺度;外在形式要有阳刚和阴柔之美。中国古代文“”的宇源取象, 肇自人体的文身。孔子引申为仪表修养,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 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造物而言,就是要做到形式与 内容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2、形象发生论范畴:意、象、形、法、技、意象、意匠、型器、 形制、形象。(1) 意有意图、意想的含义。作动词指意会、料想、测度。造物 指创意。(2) 象有二义:一是指形状象貌,“
5、象也者像也。”(易辞)。二 是想象之象,作动词指象征。(3) 形说文:“形,象形也。从纟开声。”古人造“形”字 是从毛饰画文而来。指形质、形状。(4) 法易系辞“制而用之谓之法”,指方法、作法,也指 标准、模式。管子七法:“尺寸也、绳量也、规矩也、衡石 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也指效法、遵守。(5) 技说文:“技,巧也。”工部曰巧者技也。二字互为转 注。指技术、技巧。古代观念“技艺相通”,因此,还包括艺术加 工技巧。技艺美是构成工艺特殊本质美的重要因素之一。(8)型器工艺造物文化中“器物层”之统称。包括器皿、器械、 工具、农具、仪器、兵器等。(10)形象工艺造物文化中“观念层”之“工艺形
6、象”,通常指从 艺术和审美表观的角度,涉及功能、材料、技术以及装饰趣味与生 活情感等方而,对于形象的塑造与评价。3、造型要素系统范畴: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1) 形此处指造形及造形要素点、线、面、体。“形乃谓之器”, “成形曰器”(易辞)。人类对形的深刻认识,主要是在制造工具的实践中,体察到各种形状变化与功能的关系,并在造物中形戍了物 态化意识。(2) 色即色彩。传统创立了独特的“五原色说”(青、赤、黄、口、 黑)。非常重视色彩的作用。色彩成为地位、等级甚至国运的象征。(3) 材材料、材质,造物的物质条件。考工记:“审曲而势, 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工。”取材应时,因材施艺,
7、讲究材美 工巧。(4) 位一指空间位置,也叫构图布局。二指定位,当位,如图案 的“四方八位”。成位立象,各得其位。(5) 向指方向和变化的向度与趋势。如发射、向心,二方连续、 四方连续等等。(6) 数指与形象呈现有关的所有可数字化的要素。如大小、长短、 比例等。也指数理。易系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 变,逐成天下之文;及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8)比有比较、比和、比喻之义。易序卦:“众必有所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物连类、比类取象、取类供喻。无论形 象、寓意皆因“比”而得,故视其为造型系统必不可少之要素。(9)应指物与物、物与人的交感对应。物与物同类相感、同声相 应,或异质互补、
8、相反相成;人与物的感应就是生理、心理作用以及 精神对物质的“穿透性”。“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易系辞)。三、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的理论特色第二,以象形取意、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突出“意”的主导地 位,树立了 “意象”和“意匠”的核心概念,奠定了传统艺术注重 心理意象创造的基本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美学偏向伦理或社会美学 的价值取向。制器的社会象征意义或祈福、纳吉等观念意蕴的表达, 成为传统工艺美学显著的构形意识。第五,传统的造型机制即造型要素的组合和形式结构的生成,可 以说是见解独到,自成体系。从造型要素而言,形、色、材是造型 的外显层而,主要在造型的整体把握和特征的强调;位、向、
9、数是造 型的内构层而,着重空间、结构、数理、秩序和程式格律;时、比、 应是造型的演化层面,强调造型的意义和形式随着不同的文化场景、 时态环境而变化。尤其是“比一一应”作为造物构形“系统”的两 个“软件”,盘活了形色材等所有硬件要素。突出了传统造型“以 意举、以类求、以比显、以应和”的构形特色。外部形式结构化的 过程,也就是形象实体化的过程。三种基本心理图式决定了相应的 形式结构的生成和基木形态:(1)摹仿造型图式一一由自然形到工艺 形;(2)抽象造型图式一一由基本形到具体形;(3)综合造型图式一一 由功能形到装饰形。来自工具性经验和物喷实用性目的,与精神观 念象征性和审美欣赏性目的,是具体形态发生和演化的内在动力。第六,传统的造物机制,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整体的文化生 态系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化动态模式的 宇宙观念,对于传统造物观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造物讲究物态系 统和物态环境的和谐,特别强调适应机制和调节机制。既包括对自 然的适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明永安市事业单位专门面向驻军随军家属公开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8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多维拓扑协同方法-洞察与解读
- 2025金华兰溪市市属国企招聘3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博士)、高技能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黔东南州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黔东南州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9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8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班组安全培训检查评比课件
- 2025湖南株洲世纪星翰林高级中学公开招聘教师2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班组安全培训教育计划课件
- T/CBMCA 020-2021地铺石瓷砖
- 2025年青岛市局属公办高中自主招生化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高级日语(一)(含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学校净水器租售合同协议
- 公司生产线管理制度
- 2025年铁路客运值班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民航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2024 年修订版)》知识培训
- 古诗文教学讲座模板
- 罐车充装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 救护车驾驶员培训
-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