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点网络语言又何妨_第1页
用点网络语言又何妨_第2页
用点网络语言又何妨_第3页
用点网络语言又何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点网络语言又何妨一、网络语言的诞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汉语言的丰富 和发展任何一种语言, 往往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而发展的。 从 中国历史上看,文化、经济、政治变革时代往往就是语言发生剧 烈变革的时代。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佛教词语涌入;“五 四”运动时期, 大批外来语被引入, 对现代汉语的确立起到了重 要作用。语言发展最明显的标志是在词汇的变化上,汉语新词、 新句大量涌现。信息化时代,网络刺激了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 也推动了汉语言的发展。在网络世界,新词层出不穷。许多新词 化繁为简、言简意赅、谐趣搞笑,富有鲜明生动的时代特征,其 中一些与汉字的表达形式一致, 意义也比较固定, 符合约

2、定俗成 的汉语言发展规律, 被公众普遍接受, 从而进入到日常口语的流 通中,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例如互联网、伊妹儿、网吧、网 民、网友、受众、IT、NBA DIY、CEO WTO SOH(等,已经成 为汉语语汇库的新成员, 为此众多语言专家改变了对网络语言的 态度。有些专家如语言文字专家季恒铨, 提出要将部分网络词语 编入新词词典,他在 2004年3月 17日在参加“现代汉语规 范化论坛”时表示, 经过时间检验的、 有生命力的网络词汇也应 收入规范词典。 例如“版主”一词已经被收录到第五版 现代汉 语词典 (P36) ;有些网络词汇可能会为现代汉语词汇增加某些义项,比如“沙发”“灌水”等。这

3、些走下网络的语言,成为人 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为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张普教授说:“我国的通用语言一直处于一种开放式的发展之中,它可以吸收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语汇甚至是方言或外来语中符合 汉语构词规律和修辞手法的语汇进入现代汉语中。”所以网络语言不是来挑战现代汉语,而是对汉语的丰富和发展。二、适度使用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 无论读书还是写作,日渐依赖 网络与电脑科技,为此我们的沟通方式进入了一个表达的新时 代。手机短信息、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博客这些非面对面 的书写与交流方式,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纸面书信与写作。 网络语言创新了传统语言形式, 提

4、供了比传统语言更简明、幽默、 生动、形象的交流手段。它充分反映了信息时代的特点,为信息 社会的信息传递提供了有效服务,具有不可抹灭的积极作用。时代在前进,语言在发展,语言教学也要跟进。语文课堂是 实施语言教学的领地,在网络时代,它不可能不受外界影响,保 持绝对纯净。正如汪磊所说:“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完全封闭的、 自给自足的。相反,语言和语言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不可能完全隔开。网络上的语言不可能只存在于网络,必然会有 一部分网络语汇进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因此我们也该与时俱 进,眷顾语言家族的新成员,最主要的是实现角色转换,转变成 为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这时你若不懂网络语

5、 言,你该如何交流、沟通?你不可能游离在网络之外,不和网络 打交道,除非这世界上没有网络。试想我们如果故步自封,我们 的语言停留在过去的年代,体现不出时代信息,语言老土,你就 像个前朝遗老似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什么滋味?跟不上 形势的尴尬,你就成了时代落伍者。孔子赞“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的名言, 称“日新之谓盛德”。 语言教学中接受网络语 言,日有所新,才能跟上发展的时代,才能符合变化的实际。稍 加注意你就会发现,起着宣传作用的传媒也时常使用网络语言。 如苏州电视台“大龙评说” “施斌聊斋”等栏目,细听一下, 时时能捕捉到网络语言的影子。 所以拒绝网络语言是个错误, 因 为大势所趋

6、,我们该顺应时世,与时俱进,不该逆流而上,以免 落到被社会抛弃的地步。三、使用网络语言,可活跃课堂,融洽气氛 语文教学,讲究语言艺术,用语亦庄亦谐,这不仅在于用语 生动有趣、幽默诙谐、 精练雅致, 也在于用词准确、 严谨、科学、 规范。语文课堂常以语言的典雅和风趣见长, 学生在幽默轻松的 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能有效地完成任务。用点诙谐的网络语言, 会给枯燥的教学带来活力。 每次语文课前, 不少学生就预先打探, 是否使用课件。 原因就在于这个时候, 他们就有机会接触不少网 络用语。一些学生说,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 样,是语言魅力的体现,比如“菜鸟”“恐龙”,比直截了当说 更有味道。

7、语文课上多予引进,趣味性就大大增强。学生大都不 喜欢文言文,就因为这些语言远离他们的生活,相反,现代汉语 贴近他们的生活,尤其网络语言,更受他们青睐。有次布置他们 写孔乙己后传,强调网络时代的孔乙己。学生们兴奋至极,平时 写作的苦恼一扫而光,各个超常发挥,写得妙趣横生,读来忍俊 不禁。用学生的话解释,原因就在于使用网络语言感到亲切,说 出的话很生动,幽默中不失思维开阔,无形中网络语言的魅力凸 现。而且学生也坦言,课堂上说几句网络语言,我们觉得老师并 不老土掉份,和我们学生之间有共同语言,我们愿意和老师交流。 网络用语,无形中让老师贴近了学生。师生距离拉近,和学生之 间消除了“网络沟”,便于师生

8、对话,融洽气氛。网络语言有此 魅力,何苦要拒它于千里之外呢?四、取之利、去之弊,为网络语言谋求一席之地新型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从网上获取大量语言学习材料的 同时,更重要的是准确、完整地把握语言。网络语言中虽不乏活 泼幽默经典的,但毕竟良莠不齐,优劣并存。很多网络词汇昙花 一现,缺乏生命力,所以得给网络用语的使用把把关。 作为老师, 首先了解和掌握这些网络语言, 辨析网络语言的属性,认清网络 语言的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鉴别语言的优劣, 在鱼龙混杂的语 汇中,细加筛选,去伪存真,可以吸收那些有思想、有创意、有 活力、健康的网络语言,摒弃低级粗俗的不健康语言。既不以偏 概全,忽略网络用语的杂合性而对

9、网络用语网开一面,全盘吸纳,也不因噎废食,全盘否定,彻底拒绝。适度使用为社会所吸纳, 具有流行性生命力、 成为语言一部分的网络语言, 可以提高学生 对汉语的鉴赏力, 培养他们对现代汉语的结构美、 节奏美和音韵 美的兴趣, 领略汉语的美丽之处。 其次适度规范, 适时适地使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网络语言需要规范使用, 不可随心所欲。 日常交流沟通可以使用那些经过审查确认后的认可语言。 但在正 规场合,则禁止使用,而且不可取代现代汉语的主流地位,只能 补充、发展现代汉语,否则舍本逐末。谨慎使用网络语言,不妨 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 以此作为使用的参考依据。 教育 部已做出规定: 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的 上海市实施办法 (草案 ) 中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国家机关公 文、学校教育教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 络语汇; 强调应该遵循平面语体的规范; 中学教材里没有那种用 符号、英文字母、数字谐音形式和标点构成的标注符号。这些都 表明,中学生应从学好规范的汉语入手,不滥用网络语言,不片 面追求“奇”“怪”,以免造成沟通、理解的困难,可根据表情 达意确实需要而使用。无论怎样使用,都要遵循原则,在规范的 基础上,须以读者能看懂为原则,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为前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