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略论书法对为人处世的指导意义“汉字的审美书写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是书法了。所谓书 法,简言之,就是美化文字的艺术。质言之,中国书法是一种以 对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形态结构和运动、变化的感知为基础, 以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线条为媒介, 以生命情感的表现为内容的抽 象表现艺术。” 1 书法这种古老的线条艺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 历史,因为自其诞生之日起, 就深深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较之绘画、音乐、建筑等这些中西方皆有的艺术门类,她的独特 性即是她与汉字艺术合流而生,又具备相对独立的生命流 程。因此,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艺术,是中国传统哲学思 维的具象表达, 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2、其哲学 精神体现在用笔、结字、章法等诸多要素中。其蕴藏的无穷智慧 可以启迪为人处世的思考,激发人的内在潜质。一、书法创作前(一)缘起书法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功能。 所谓实用性, 首先即是 为了实现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如殷商之甲骨、 两周之金 文、秦之篆、汉之隶,或占卜吉凶、或纪事载人、或歌功颂德。 及至楷、行、草诸体出现,实用性则越发增强,中国书法史上的 很多经典作品,便是书家留给他人的便条。其次,书法是书家抒 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书家的喜怒哀乐可以淋漓尽致地通过书法作 品体现出来。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 从一开始即重视创作主体的 情感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二)研墨研墨即磨心。 所谓“
3、非人研墨墨研人”。 研墨是书写前一道 非常有必要的程序。 研墨时要压稳顺时针或逆时针缓缓地磨, 要 求书者的心思恰如砚中的墨一样逐渐由浮动变得沉淀下来。 正如 丁洪所言:“研墨心趋静,握笔情更浓。” 2 同时,研墨也是 书者构思章法布局的大好时机。 研墨对人的启示是事前要冷静耐 得住性子多思考多琢磨。(三)发笔“使用新笔必须注意, 新笔有胶, 发笔时不能性急用开水去 烫,一烫笔很快就会发开,但笔毛的弹性就会破坏了。新笔初用 以凉水或温水慢慢发开为好。” 3 可见,发笔太急会伤笔,即 如蔡邕所谓之中山兔豪亦不能佳也。人生亦如此,急功近利、一 蹴而就, 有时反而欲速则不达。 弘一法师所谓“才高而性
4、缓”亦 是此理。 发笔对我们的启示是遇事不可生硬亦不可软弱。 生硬会 伤人,软弱却办不成事。这个尺度要把握好。(四)选纸 孙过庭在其书谱提出了著名的五“合”五“乖”说,其 中之第“四和”即是“纸墨相发”, 与之对应之第“四乖”则是纸墨不称”。 充分体现了他对书写工具的重视程度。 一张好纸 会极大地激发书家的创作灵感,会使书家的创作冲动情不可遏, 落笔云烟。 这也告诉我们, 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能促进我 们成功的手段和工具, 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即是这 个道理。同样,选纸就是选环境。若向知己写书信用山水画背景 的纸最为合适。 高山流水寓知己之情。 写喜联写祝寿福字宜在大 红颜色的
5、纸上创作以示喜庆。 所选的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达出 书者的情绪, 或是衬托或是相得益彰。 正如选纸是选书写背景一 样,同样的道理, 人生活的环境也实实在在影响着人的方方面面。二、书法创作中(一)用笔在书法艺术的技法中, 用笔基础亘古不变。 其笔法中所讲究 的“中锋用笔”、 “侧锋取势”、 “藏露互见”、 “方圆兼备”、 “无垂不缩”、 “无往不收”等诸多概念都是阴阳对立统一观即 和谐精神在笔法中的具体表达。1. “中锋用笔”。 “我们使用的毛笔, 中间一组长毛叫笔心、 主毫,周围较短的毛叫笔侧、副毫。书法要求用中锋,书写时让 毛笔的主毫在笔画的中间运行, 不能偏向一侧。 这样写出的字才 沉着有
6、力,四面势全。” 4 唐寅落花诗册中第二十首诗中 句“情薄错抛倾国色”中的“色”字(如右图)。“色”字下边 的浮鹅钩是唐伯虎最得意的一笔。 中锋细笔运笔流转自如柔中带 刚刚中见媚,细劲纤而不弱力而有韵秀逸洒脱。当然,这也是他 最显本事的一笔。 有道是“书到瘦硬方通神”。 唐伯虎这一浮鹅 钩写得瘦而不干硬而不僵简直是神来之笔。 唐伯虎的字以风流媚 态胜,符合他潇洒不羁的个性。可以这么想象,这一笔浮鹅钩, 就像一位自自然然的小女子。不怒而威自有,不娇而媚自生。让 人无所适从。没有泼妇骂街的可怕,也没有哭哭啼啼的可怜。只 会让人觉得可爱又可敬。 书法贵在中锋用笔, 中锋用笔即是“中 庸”思想的最直接
7、体现。它要求为人处世中正平和。2. “藏露互见”。“藏锋又叫正锋、逆锋。它要求所写的 点画起笔收笔不露锋芒,藏头护尾,所谓藏锋以包其气。藏 锋的写法是:起笔处逆入,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 下先上,然后裹锋转笔(行成圆笔)或折锋(形成方笔)、顿、 提、中锋行笔;收笔处顿笔之后圆锋敛入。要无垂不缩(如 竖画的垂露),无往不复(如横撇捺等画)。这样写出 的字要如绵里藏铁,外柔内刚,含蓄浑厚。露锋就是锋芒外露。 其写法是:起笔处顺笔入纸,收笔处伸展成画。所写的点画神韵 外露,显精神,少浑厚。” 5 藏锋露锋其实是运笔中 收放的问题。 如果说露锋是神气外露显现的过程, 那么藏锋便是 精力内藏蓄
8、势待发的过程。 藏锋使字厚重露锋使字灵动。 藏得太 多就容易死板,露得太多就容易轻浮。太藏则失之拙,太露则失 之狠,人生亦不外如此。所以,好的书作往往是藏露相济的。这 就很好地体现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和谐精神, 有藏有露。人也一样, 内藏太多太含蓄的人比较死板还容易被人看成城府太多。 外露太 多的人容易轻浮草率被人看成不稳重。 故而还是要有藏有露。 平 时不苟言笑的人不妨露一露讲个笑话幽默一下。 平时总是嘻嘻哈 哈的人也不妨藏一藏沉默一下,也许会给人新的认识。3. “方圆兼备”。 方笔与圆笔表现出书法审美气质的不同。 方笔 棱角森挺,圆笔浑厚柔和。书法用笔妙在方圆之间,有方无圆其 字如枯柴断木,
9、意趣全无; 有圆无方则自如死蛇挂树, 流于庸俗。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应注意做到方圆,既有原则性,也有灵活 性。这对于处理问题是大有裨益的。在这一点上,书法的“方圆 兼备”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例如,在治国用人方面,方笔犹如 历朝的酷吏。 如汉代张汤清代田文镜。 没有这些办事截铁斩钉的 酷吏吏治就难以澄清。这些人威名在外,坏人见了就怕。圆笔犹 如历朝的良相贤臣。治理国家更离不开他们。治国讲方圆,处世 也要讲方圆。 对朋友要春风细雨般的柔和这是圆, 对敌人要秋风 扫落叶般的强硬这是方。方是立威圆是立德。(二)结体结体是书法艺术构架汉字的关键要素。 汉字结构的复杂及多 样性使之在书法艺术的创作中生发
10、出丰富的艺术形态。1. “收放”。 “书法结字中应注意字势的收与放, 在结体排 布时应找到扩张与收敛的平衡。” 6 收与放体现着中国阴阳对 立互补的辩证关系。要求收与放要适宜。中国文人穷其一生,秉 持“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出世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 命”的处世哲学, 此两种交融的心态成为中国文人出世、 入世的真实写照2. “疏密”。“在疏密的处理上,要做到宽狭得所,远近得 宜,密处不嫌闭塞,疏处不致空散。” 7 在书法中疏的部分与 密的部分相互衬托。 这么字就不会一味的平铺直叙而是有了层次 感。一般而言,疏的部分是书者提笔快速运笔形成的,而密的部 分是由于按笔较慢运笔形成的。 就是因为这样的差
11、距, 疏的部分 显得密的部分愈外紧凑稳着。 密的部分显得疏的部分更是博大活 泼。这么样以来就不会存在死板的问题。而是潇洒可爱。疏密让 文字有了一种不平衡的美感。在生活当中,人也应该如此,不可 以总是四平八稳总是一种生活步调, 而是应该让生活有层次有立 体艺术美感。3. “主次”。一幅字里有主字,一个字里有主笔。主字一般 会写的大一些也会重一些。 如果说次字是轻描淡写那么主字一定 会浓墨重写。 次笔是轻描慢写那么主笔一定会健爽有力。 处世也 是这样有主有次。 身家性命是主钱财利禄是次, 忠孝情谊是主富 贵功名是次, 举业文章是主诗词小道是次。 不行主次就是本末倒 置必然得不偿失。4. “顾盼”。
12、 书法中顾盼的境界已经相当之高了。 右军的字 被誉为“顾盼生姿”。 可以说顾盼虽是一个小的问题, 但却很关 键。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眼神交流一样。 列一个通俗的例子, 试想, 一位国色从身边走过。你先是看见她的侧面,面容白皙。然后看 见她向远方离去的背影。不错,身材婀娜。但是,单是这些总是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突然,那位佳人蓦然回首,冲你嫣然一笑, 然后就快速逃开你的视线了。 回眸一笑百媚生,就又多出了几多 风情。写字中的顾盼就如同上边的例子一样。 小小的一个关键钩 挑会有一番妙境。三国中,诸葛孔明一直在南阳躬耕就“盼”着 有一位贤主能赏识他。刚好,刘备“顾”了他三次。这才有了后 来的君臣知遇之恩。若
13、是没有这一来一回三番五次的顾盼,谁又能借来东风烧了赤壁,谁又能取了西蜀定了南蛮。人际关系中也 讲顾盼。你去别人家走走,别人到你家转转。一来一往间这人际 关系不就活了么。要么逢年过节为什么要走亲访友呢。如果说, 顾盼是笔画与笔画之间、 字与字之间的调和剂,那么顾盼也是人 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金钥匙。 一句简短的祝福,一个浅浅的微笑 那却是丰富浓浓的人情。(三)章法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 照顾等关系的法则,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 习惯上又将一字 之中的点画布置,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称之为“小章 法”。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 法、篇法,终篇结
14、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 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古人论书以章 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 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 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 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法在一 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 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 逐 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 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 谐,产生“字里金生, 行间玉润”的效果。 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 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
15、有行纵无列), 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 或具“芙 蓉出水”的自然美。1. “留白”。留白简单些说就是留余地。“行书的章法是 知其白,守其黑,除却天地左右的留白以外,在作品中也应 处处注意到舒朗的留白, 不要写得满满当当, 否则会给人带来压 抑之感。 ”8 例如,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 中“,纸”、 “年” 二字的留白恰是此帖章法留白美的所在(如下图)。纵观寒食 帖 “纸”字一竖细而极长,两边生成了一片大的留白,使整 幅作品的章法产生出“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效果。2. “钤印”。 在书画作品上盖章称为钤印,是题款的重要 内容之一,是一幅书画作品在即将完成时的最后一个关键
16、步骤。 钤印既是艺术造型的需要,更是强化书画艺术效果的一种手段, 是很有讲究的。 如果在一幅作品上安排好符合画面章法布局和风 格特点的印章, 就会给书画作品起到画龙点睛之奇效。 反之则会 破坏整个画面布局的协调,从而降低书画作品的整体质量。三、书法创作后书法创作的最后关乎气韵风格之美, “风格”一词最早源于 古希腊, 在希腊文中表示那种长度大于厚度的直线体。 后来逐渐 演变为指笔调或阐述思想的方式。结束语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尤其是在当近传统文化大复兴 的时代书法更被人们所看重。 书法艺术蕴藏着深刻的阴阳对立互 补辩证思想。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指导生活的各个方 面。小到美化生活点缀浪漫大到人际交往为人处世, 书法都可以 给人带来许多指导和正能量。注释:1 王强,包晓光.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M. 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4:173.2 高天成,李勇,何薇 .大学书法 M. 西安:陕西师范大 学出版总社 XX公司,2013: 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滩羊皮玩具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器绝缘配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硬质PVC透明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全棉牛津纺色织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卫星无线接收模块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持续改进业务举措承诺书3篇范文
- 等静压中铝瓷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草莓水果伴侣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树脂锚固剂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手套专用纱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胸膜间皮瘤护理查房
- 火星大气资源利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中医肛肠)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至2030中国新能源技术装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药物性皮炎护理查房
- 儿童社区获得肺炎指南2025
- 2025至2030中国自闭症谱系障碍治疗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食堂餐券管理暂行办法
- 2025年电子商务师(中级)实操技能鉴定试卷
- DB32∕T 4577-2023 安宁疗护服务规范
- 听障儿童心理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