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 编 版 语 文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末 测 试 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积累与运用.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愧怍(zu) 炽热(ch) 锲而不舍(q) 忍俊不禁(jn)b. 震悚(sng) 校补(jio) 气冲斗牛(du) 燕然勒功(yn)c. 迸溅(bng) 哺育(b) 鲜人知(xin) 屏息凝神(bng)d. 自矜(jn) 吞噬(sh) 怏怏不乐(yng) 兀兀穷年(w)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烦躁 祈祷 孤孀 心有灵犀 仙露琼桨b. 取缔 污秽 猥琐 颠沛流离 诲人不倦c. 矜持 竹蔑 修葺 海市蜃楼 大庭广众d. 辜负

2、淤泥 羸弱 千均重负 目不窥园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一个七年级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刮目相看.b.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c. 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d.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的.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且关系到祖国母亲的荣誉.b. 最近全国各

3、地加大了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c. 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各学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5.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b.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c. 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d. 通过阅

4、读太空一日一文,我们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了.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b. 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匈牙利作家茨威格,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c.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或朋友、夫妻间的爱称,“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d.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留传后世的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

5、文集分别以他的号和谥号命名.7.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老舍的骆驼祥子以主人公祥子的奋斗和毁灭为线索,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b. 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作者分别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和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c. 罗广斌、杨益言合著长篇小说红岩集中笔墨描述了被捕的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刻画了江姐、许云峰等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d.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描绘了人们

6、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8. 名著阅读.她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2)他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可怜人.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成功.我希望他可以成功,因为这个可怜人浸在水中的时间并不很久.但鲨鱼尾巴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重伤.很运气,由于他们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可怜人渐渐恢复了知觉.选段(1)中的“她”是 . 选段(2)中的“他”是 ,“可怜人”是指 .9.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你参加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你围绕活动

7、的主题,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示例:开展“孝文化”知识竞赛活动 (2)弟子规:“身有伤,贻(留给,带给)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结合上面的材料,说说我们中学生应如何行孝.10. 默写. (1)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2)故园东望路漫漫, _.(岑参逢入京使)(3)可怜夜半虚前席,_.(李商隐贾生)(4)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暗含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7)刘禹锡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_,_.二、阅读.古诗词赏析.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

8、?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写出了泰山 、 特点.12. 请解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联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诗句原意: 衍生意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

9、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

10、河间:地名.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研:研磨.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阅十余岁( ) (2)尔辈不能究物理( ) (3)佛作引手取物状( ) (4)以一铜佛置案上( )14. 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闻之笑曰b. 以我酌油知之c. 其反激之力d. 举国信之15. 翻译下面的句子.(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验之信然,其术乃败.16. 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甲】文:_【乙】文: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丁香结宗 璞 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

11、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续住了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样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株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丁

12、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她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

13、,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须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17.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城里的丁香花、 、 、雨中丁香图”四幅画面,各具特色.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的形状、 和 .18. 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为下面句子写一条批注.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19.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20. 理解下面句子

14、在文中的含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失去了的书桌冯骥才我有张小小的书桌.它又窄又矮,破旧极了.上边的漆成片地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黯发黑.桌面又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三十年来,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还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大叫.语文老师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

15、打了十多板子.他气呼呼地直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我一路跑回家,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这几个字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桌上那几个字不那么神气了.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真奇怪!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有一天我画画.画幅大,桌面小.我画得那么别扭,急了,止不住愤愤地骂道:“真该死,这破桌子!”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儿,张挂起来;画却意外地好.我十分快活,早

16、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跟随着我.我过去的生活的一切,无论是快乐和幸福的,还是忧愁和不幸的,都留在桌上了.哪怕我忘了,它也会无声地提醒我.它就摆在我窗前.从窗子透进的光笼罩着它.我窗外是一棵大槐树的树冠.这树冠摇曳婆娑的影子总是和阳光一起投照在我这小小的桌面上.每当这树冠的枝影间满是小小的黑点点时,那是春天,黑点点儿则是大槐树初发的芽豆豆;夏天来了,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荫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等到这块厚厚的荫凉破碎了,秋风还会把一两片变黄的叶子吹进窗,像几只金色的小船,落在我这如同无风的水面一般平光光的桌面上.随后该关窗子了,玻

17、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气.那片只剩下枝丫的树影,便像一张朦胧模糊的大网,把我的小桌罩住我终于失去了它.在地震中,塌落下来的屋顶把它压垮.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因它保住了生命.等我从废墟中把它找出来,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条和木块了.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有删改)21. 本文以_为线索,选材详略得当,质朴情深.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了哪几件与书桌有关的往事.22. 从第段中的“这几个字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到第段中的“桌上那几个字不那

18、么神气了”,这一描写巧妙地表现了“我”从_到_的心理转变.23.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它听着,不吭一声.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跟随着我.24. 文章第段对四季景色描写似与书桌关系不大,但仔细想来却很有韵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5. 第段独句成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三、作文.26. 在十几年的人生旅途中,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一些事、一本书拨动过我们年轻的心弦,给予我们心灵的滋养,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注入正能量.请以“是你给我成长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

19、地名、人名.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参考答案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愧怍(zu) 炽热(ch) 锲而不舍(q) 忍俊不禁(jn)b. 震悚(sng) 校补(jio) 气冲斗牛(du) 燕然勒功(yn)c. 迸溅(bng) 哺育(b) 鲜为人知(xin) 屏息凝神(bng)d. 自矜(jn) 吞噬(sh) 怏怏不乐(yng) 兀兀穷年(w)【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锲而不舍(q)应改为(qi);b. 燕然勒功(yn)应改为(yn);c. 迸溅(bng)应改为(b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烦躁 祈祷 孤孀 心有灵犀 仙露琼桨b. 取缔 污秽 猥

20、琐 颠沛流离 诲人不倦c. 矜持 竹蔑 修葺 海市蜃楼 大庭广众d. 辜负 淤泥 羸弱 千均重负 目不窥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仙露琼桨”应改“仙露琼浆”;c. “竹蔑”应改为“竹篾”;d.“千均重负”应改为“千钧重负”.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一个七年级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刮目相看.b. 每年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c. 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d.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

21、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用在此处属于对象误用.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刮目相看: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点睛:成语运用题既要注重平时积累成语的意思,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考虑语法及适用对象.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且关系到祖国母亲的荣誉.b. 最近全国各地加大

22、了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c. 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各学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 否定不当,删除“不”.c. 重复赘余,“大约”“左右”任删一处.d.成分残缺,在“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后加“的活动”.点睛: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

23、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5.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b.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c. 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d. 通过阅读太空一日一文,我们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 “二、三十米处”是约数,不是确数,所以应该将顿号删除.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说和做记闻一多

24、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b. 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匈牙利作家茨威格,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c.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或朋友、夫妻间的爱称,“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d.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留传后世的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分别以他的号和谥号命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a.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不

25、是臧克家的,是闻一多的.b.伟大的悲剧的作者茨威格不是匈牙利的,是 奥地利的.d.欧阳修不是唐代的,是宋代的.7.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老舍的骆驼祥子以主人公祥子的奋斗和毁灭为线索,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b. 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作者分别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和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c. 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红岩集中笔墨描述了被捕的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刻画了江姐、许云峰等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d.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凡

26、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 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作者分别是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和英国女作家j.k.罗琳.8. 名著阅读.她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2)他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可怜人.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成功.我希望他可以成功,因为这个可怜人浸在水中的时间并不很久.但鲨鱼尾巴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重伤.很运气,由于他们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可

27、怜人渐渐恢复了知觉.选段(1)中的“她”是 . 选段(2)中的“他”是 ,“可怜人”是指 .【答案】虎妞 尼摩船长 采珠人【解析】试题分析:从“祥子”可以判断出语段一中的“她”指的是虎妞;从选段二中的叙述可以判断出“他”是尼摩船长,“可怜人”是指采珠人.点睛:名著导读是中考试题中必考的一项内容,常与文学常识在一起进行考查.考查形式有填空、选择、简答等多种形式,考查内容有名著的作者、年代、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相关情节等.需要平时广泛阅读课外名著,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9.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你参加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

28、习活动.(1)请你围绕活动的主题,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示例:开展“孝文化”知识竞赛活动 (2)弟子规:“身有伤,贻(留给,带给)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结合上面的材料,说说我们中学生应如何行孝.【答案】(1)示例: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开展“孝心无价”手抄报展评活动 开展“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活动(2)行孝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做人子女,要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让父母蒙受羞辱.)【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注意围绕“孝文化”这个主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手抄报展

29、评活动等.(2)从所给的弟子规:“身有伤,贻(留给,带给)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的意思可以分析出行孝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注意从身体和品德两个方面说明.10. 默写. (1)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2)故园东望路漫漫, _.(岑参逢入京使)(3)可怜夜半虚前席,_.(李商隐贾生)(4)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暗含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7)刘禹锡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_,_.【答案】 (1). 万里赴戎机 (2).

30、 双袖龙钟泪不干 (3). 不问苍生问鬼神 (4). 政入万山围子里 (5). 念天地之悠悠 (6). 独怆然而涕下 (7). 落红不是无情物 (8). 化作春泥更护花 (9). 苔痕上阶绿 (10). 草色入帘青【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戎”“钟”“苍生”“悠悠”“怆然”“作”“苔痕”的写法.二、阅读.古诗词赏析.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写出了泰山 、 的特点.12. 请解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31、山小”一联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诗句原意: 衍生意义: 【答案】11. 神奇秀丽 高大雄伟 12. 诗句原意:终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众山,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衍生意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解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写出来泰山高大雄伟、神奇秀丽的特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句的意思的理解.诗句原意: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衍生意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点睛:诗意概括是诗

32、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进行分析,通过意象分析特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

33、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河间:地名.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研:研磨.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阅十余岁( ) (2)

34、尔辈不能究物理( ) (3)佛作引手取物状( ) (4)以一铜佛置案上( )14. 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闻之笑曰b. 以我酌油知之c. 其反激之力d. 举国信之15. 翻译下面的句子.(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验之信然,其术乃败.16. 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甲】文:_【乙】文:_【答案】13. (1). 经过,经历 (2). 事物的道理、规律 (3). 伸 (4). 放 14. c 15. (1)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方面,不知道另一方面的人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2)

35、人们检验这种做法,确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露了. 16. (1). 【甲】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正确分析,综合考虑,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2). 【乙】用小伎俩来骗人的人,花招最后总是会被人识破,也不会得到好结果.【解析】【13题详解】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积累识记,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36、.注意“阅”和“物理”是古今异义词.【14题详解】试题分析:a. b. d.中的“之”是代词,c. 其反激之力中的“之”是助词,的.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15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注意 “然则”、“但”、 “臆断”、 “信然” 、“术”的意思.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

37、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16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属于信息筛选题,基本是对人物的某种品质,物象的特征,事情的原因,说明的道理,得出的启示的分析,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此题从原文意思可以概括出【甲】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

38、根据常情主观判断.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正确分析,综合考虑,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乙】用小伎俩来骗人的人,花招最后总是会被人识破,也不会得到好结果.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丁香结宗 璞 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

39、这是丁香. 在我断续住了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样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株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丁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

40、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她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须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17.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城里的丁香花、 、 、雨中丁香图”四幅画面,各具特色.分别从视觉和

41、嗅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的形状、 和 .18. 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为下面句子写一条批注.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19.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20. 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答案】17. 城外校园里的丁香花 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颜色 气味(香气) 18.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丁香以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写出丁香花生机勃勃、惹人喜爱的特点. 19. 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

42、的盘花扣.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20. 示例: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多彩多姿.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充满乐趣了.【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如此题的题干中“城里的丁香花”“雨中丁香图”提示我们可以将另外两幅图概括为“城外校园里的丁香花”“ 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依据原文可以概括出颜色、气味两个方面.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常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

43、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探出”“窥着”可以从拟人的修辞角度赏析,结合句子分析如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最后结合作者的情感分析表达效果.【19题详解】试题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

44、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表面上,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深层上,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20题详解】试题分析:句子主要有情感句、哲理句、意蕴句、修辞句接榫句等,分析含义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词语,然后在结合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句子的类型.此句是哲理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可以把“结”看作是人生中的问题,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充满乐趣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失去了的书桌冯骥才我有张小小的书桌.它又窄又矮,破旧极了.上

45、边的漆成片地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黯发黑.桌面又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三十年来,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还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大叫.语文老师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他气呼呼地直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我一路跑回家,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这几个字相当威风地在我

46、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桌上那几个字不那么神气了.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真奇怪!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有一天我画画.画幅大,桌面小.我画得那么别扭,急了,止不住愤愤地骂道:“真该死,这破桌子!”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儿,张挂起来;画却意外地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跟随着我.我过去的生活的一切,无论是快乐和幸福的,还是忧愁和不幸的,都留在桌上了.哪怕

47、我忘了,它也会无声地提醒我.它就摆在我窗前.从窗子透进的光笼罩着它.我窗外是一棵大槐树的树冠.这树冠摇曳婆娑的影子总是和阳光一起投照在我这小小的桌面上.每当这树冠的枝影间满是小小的黑点点时,那是春天,黑点点儿则是大槐树初发的芽豆豆;夏天来了,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荫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等到这块厚厚的荫凉破碎了,秋风还会把一两片变黄的叶子吹进窗,像几只金色的小船,落在我这如同无风的水面一般平光光的桌面上.随后该关窗子了,玻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气.那片只剩下枝丫的树影,便像一张朦胧模糊的大网,把我的小桌罩住我终于失去了它.在地震中,塌落下来的屋顶把它压垮.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因它保住了生

48、命.等我从废墟中把它找出来,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条和木块了.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有删改)21. 本文以_为线索,选材详略得当,质朴情深.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了哪几件与书桌有关的往事.22. 从第段中的“这几个字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到第段中的“桌上那几个字不那么神气了”,这一描写巧妙地表现了“我”从_到_的心理转变.23.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它听着,不吭一声.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

49、它就一心跟随着我.24. 文章第段对四季景色描写似与书桌关系不大,但仔细想来却很有韵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5. 第段独句成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答案】21. 书桌 在书桌上发泄对李老师怨恨在书桌上画画地震中书桌保住了孩子的性命. 22. 泄愤的快感 懊悔羞愧 23.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桌以人的情感,它宽容大度,忠诚可靠,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伴侣,表达了我对书桌的特殊感情. 24. 这段文字写出了小桌陪“我”度过了美好的四季生活,渲染了温馨、和谐的气氛,意在突出有小桌相伴的时光格外美好,烘托了我对书桌深厚的喜爱之情. 25. 在内容上,强调突出了“我”对失去书桌的无比痛惜之情.在结构上,点题,过渡,引出下文关于地震一事的回忆.【解析】2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需要围绕“书桌”这个线索概括故事情节.结合文章内容可概括为:在书桌上发泄对李老师的怨恨;在书桌上画画;地震中书桌保住了孩子的性命.【2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需要分析重点词语“相当威风”和“不那么神气了”所表现出的人物心理的转变,这两个词语表现出了泄愤的快感和懊悔羞愧.【23题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