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末过关检测题24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末过关检测题24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末过关检测题24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末过关检测题24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章末过关检测题24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绝密 启用前生物人教版选修 3 第 2 章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 1 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 2 课时 A 卷一、选择题( 12 小题)1在奥运会的田径 100米决赛中, 运动员一听到枪响, 个个都像离弦的箭一样。 这其中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 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 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 效应器的兴奋性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3我国篮球运动员周琦,一

2、次在抢球中不慎摔伤,疼痛难忍。医生给他上了止 痛药才得以舒缓。 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 却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断神经冲 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 细胞体 B .轴突 C .突触间隙 D .树突4. 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U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B. 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U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 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 明显减少;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

3、现象说明( )A. 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B.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6. 下图I、U、川表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c dlol nA. 图I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U中c及图川中g为同一结构B. 图I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U中d及图川中g为同一结构C. 图I中b为突触后膜,可能是图U中d结构和图川中e结构D. 兴奋在图I、U、川中的传递方向分别为 a b、c d、双向7肉毒杆菌毒素之所以能除皱是因为它能阻遏乙酰胆碱的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

4、中的结构是()A.突触前膜 B 突触间隙 C 突触后膜D 受体8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其中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相关叙述正确的(A. 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电位为零电位B. 为神经中枢,具有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C. 为传入神经,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D. 为突触结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9. 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脊髓排尿中枢被破坏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 况 依次是( )A.尿失禁、正常排尿B .尿失禁,不能排尿C. 正常排尿、尿失禁 D .不能排尿,尿失禁10.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a中发

5、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 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胞吐C. 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D. 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11. 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 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一肌肉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 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 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灵敏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12. 有一位病人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也

6、就是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此人是由于大脑皮层的哪个部位受到损伤A. B . C . D .二、非选择题(3小题)13当轴突末梢有兴奋传来时,会触发突触前膜中的Ca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使更多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回答下列问题:(1) CT进入突触小体的方式是 。(2) 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不会持续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原因(3) 在正常生理条件的基础上,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的流入,将会使,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4)使用一定浓度的Mg+处理突触小体后,检测到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含量迅速减少,合理的解释是 、。

7、1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请根据以下人体缩手反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由 个神经元组成,图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 b是, c是, d(2)正常情况下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 (填“单向”或“双向”)的,图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中,突触小体是由神经元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的化学物质叫。15图甲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图乙表 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甲乙83(1) 在甲图中,A和B所示的结构分别属于反射弧的 和。(2) 乙图突触间隙处传

8、递的信号的形式为 ,与神经递质释放有关的细胞器有和o( 3)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图甲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I、 U两组。将该药物涂在I组材 料的 (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将该药物涂在U组材料的 (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 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4)丙图所表示的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 的,原因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 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 形成了 ,使兴奋依次传导,其中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的是 (膜内或 膜外)

9、的电荷移动方向生物人教版选修 3 第 2 章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 1 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 2 课时 A 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1. 【答案】 C 【解析】突触在传递兴奋的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所需要的时间比兴奋在神 经纤维上传导的时间长,所以反射弧中枢突触越多,完成反射需要的时间越长。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2. 【答案】 D【解析】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这与 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 A 错误;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电位(内 负外正),而不是零电位,B错误;突触小体完成

10、“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 C错误;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种类型,所以神经递质作用于突 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3. 【答案】 C【解析】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由于题中提出止痛药 并不损伤神经元结构,因此可排除 A、B、D三项。而突触间隙中存在神经递质的 传导,因此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4. 【答案】 B【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 其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因 为反射弧中存在突触结构,所以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 A错误;由于b是传出神经,所以切断d

11、、刺激b,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B正确; 兴奋在结构c中要经过突触结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而结构b的传导都是以电信号传导,所以速度不相同,C错误;U处表示突触后膜, 发生的信号的变化是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D错误。【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5. 【答案】 D【解析】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所以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 脑发育逐渐趋于完善,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的排尿, 表明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 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以上两种 现象说明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6. 【答案】 B【解析】a是突触小

12、体,是轴突末梢的膨大部分,图U中 c及图川中g即是轴突 末梢,A正确;图U中d是神经元细胞体及其上的树突,图川中 g是轴突末梢, B错误;突触后膜可能为胞体膜或树突膜,如 d或e,C正确;兴奋在图I中的 传递方向为a b,在图U中的传递方向为c d,在图川中为同一神经元,可双 向传导,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7. 【答案】 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该毒素的生理作用是阻遏乙酰胆碱释放, 而乙酰胆 碱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因此该毒素影响的部位为突触前膜。【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8. 【答案】 B【解析】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电位为静息电位,而不是零电位,A错误;为神经中枢,具有对来

13、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B正确;为传出神经,在整个反射弧中兴奋是单向传导的,这是由突触结构决定的,C错误;为突触结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抑制,D错误。【题型】选择题【难度】较难9. 【答案】 B 【解析】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就没有了尿意,表现为尿失禁;脊髓排尿中枢被破 坏的病人则无法完成排尿反射,表现为不能排尿, B 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10. 【答案】 C【解析】在突触小体 a 中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的传递需要能量,A正确;中的内容物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B正确;神经递质使 b 兴奋时,兴奋处会

14、变成动作电位,即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 正电位,C错误;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 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D正确。【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11. 【答案】 C【解析】“神经一肌肉接头”类似于突触,此处可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 号的转变,A正确;电刺激处,产生的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且兴奋通过神经一 肌肉接头的传递会引起肌肉的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发生偏转,B正确;由于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所以电刺激处, 神经纤维 上的灵敏电流计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C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 内的电流方向相同,D正确。【题型】选择

15、题【难度】较易12. 【答案】 C【解析】患者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 但却不会讲话, 即不能用词语表 达自己的思想。该患者是由于大脑皮层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13. 【答案】(1)协助扩散( 2)(特异性)受体(糖蛋白) 神经递质会被相应的酶分解(或被运回突触前 神经元)(3)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增加(4)Mg+可能使Ca通道关闭(Ca与Mg+竞争CaT通道),(从而抑制了突触小体 中神经递质的释放)Mg+可能抑制了 Ca的作用,(从而抑制了突触小体中神经递 质的释放)【解析】(1)由于ca通过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突触小体,因此其运输的方式是协 助扩散。(2)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由于神经递质起作用 后会被相应的酶分解或被运回突触前神经元, 因此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不会持续 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3) 在正常生理条件的基础上,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的流入, 将会使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增加,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4)Mg+处理突触小体后,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含量迅速减少, 其原因可 能是Mg+使Ca通道关闭(Cf与Mg+竞争Ca通道),也可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