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1页
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2页
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3页
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卷太原教育学院学报年月-./.01-.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孙玲/江苏省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无锡01摘要王守仁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从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出发提出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儿童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采取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的栽培涵养之方并十分注重家庭社会教育对儿童的影响他的许多思想对于今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仍有颇多的启发价值关键词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儿童观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哲学教育思想形成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心学体系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以及近代的教育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是其教育

2、思想体系中最精彩的部分其成就在中国古代教育家中实属罕见许多内容今天仍不乏现实意义一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王守仁从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出发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倾等和教约等文中对儿童教育提出了如下思想主张对当时及后来的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以人伦其为善王守仁生活于明中叶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明王朝由稳定进入衰败的转变时期王守仁的从政与为学生涯使他深深感受到士风之衰薄学术之不明他本着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认识希望通过教育来明人伦变士风振兴封建道德维护封建统治并将学以求道作为毕生的使命他从致良知的理论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的最多受蒙蔽最

3、少实施教育要及早从儿童时期抓起这样见效快而且大他针对当时科举考试完全左右学校教育学校重知识记诵轻道德培养的现实环境指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智觉他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儿童能够明人伦因此儿童教育应以德育为中心任务陶冶儿童的道德意志培养儿童的德行情操发展儿童的知识智力使儿童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在这一点上王守仁与正统理学并无不同也体现了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圣情怀但在当时科举至上的情形下能如此高呼实属难能可贵全面诱导不执一偏王守仁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

4、内容和途径应该是多方面的他在传统的读书之外增加了歌诗与习礼并指出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尊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整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曰使之渐于礼义高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在他看来歌诗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志向意志还可以把儿童的跳号呼啸引向咏歌将儿童的内心忧闷导向音律起调节儿童情感的作用而习礼则不但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还能通过礼仪动作的练习达到锻炼身体增长发育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体现学与习动与静智

5、与德的协调作用取得最佳的育德功效王守仁在教约中将每天的功课作了精心的安排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做课仿次复诵书读书次歌诗通过这样的安排儿童能在诵书讲书背书之间习礼歌诗从而有张有弛同时王守仁还提倡带有比赛以摩性质的会歌会礼活动规定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流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这对于减轻儿童的学习负担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顺性自然培养志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童更多地被看成是小大人儿童与成人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而王守仁则把儿童期看作人生的一段特殊发展时期认为儿童有如春天的幼嫩草木处于萌芽发展的状态之中只有精心地栽培和浇灌才能使

6、儿童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他对当时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又经常对学童鞭挞绳缚若待拘囚的教育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指出这种扼杀儿童天性的施教方法是造成学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的根本原因是使学童偷薄庸劣日趋下流的教育不是求其为善的教育他认为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应从其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出发以诱导启发讽劝的方法来代替督责罚的方法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如春风时雨及草木一样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王守仁的这种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看到了儿童特殊的不同于成人的性格特征尊重了儿童的人格尊严使儿童能在宽松愉快的生活环

7、境中学习生长这对于儿童个性之解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他的这一思想比西方最早表达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名著爱弥儿的出版时间年早了多年并对李贽等进步思想家的儿童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王守仁非常注重心体中的个体性他一再强调人要随才成就在他看来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因而不能以一般的模式去强求一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是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在他的儿童教育实践中他是十分注重儿童的不同的个性特点认为儿童良知发展到何等水平教学就只能进行到什么水平他说洒扫应对就是一件事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他还以种树作比喻指出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

8、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为此他要求指导儿童读书不能要求读得过多他说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在他看来如果教学内容过多要求过量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会加重学生负担使其视学习为厌苦之事而不乐为而且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同饮食过量会影响消化一样他说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学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当然从另一方面说他认为教学的难度也不应过于落后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犹如对能奔走千里的壮汉不应要求

9、他在庭除之间学步趋对已能行于庭除的儿童也不应再要求他扶墙傍壁而渐学起立移步除此之外王守仁还十分注意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在兴举社学牌中他指出各童生之家亦各通行戒饬务在隆师重道教训子弟勿得因仍旧染习为偷薄自取愆咎要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起来使儿童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习与性长化与心成打破了传统狭隘的单纯儿童教育的观点二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王守仁生活的时代至今已有五百余年虽说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但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提出的许多思想对于今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仍有颇多的启发价值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儿童完满人格的建构王守仁始终将明人伦作为儿童教育的终极目标其明人伦实质上就是对德的追求也就是完满人格的

10、追求这种对完满人格的追求是超越于记诵词章应试科举之上的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越来越多的人沉醉于现实的物质世界而无法进入道德的可能世界人因此成了自己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奴隶与此相应的是道德教育的遗弃国家将教育作为潜在的国家的经济投资而普及化教育成为为科学技术发展和大工业生产提供后备人才的手段家庭将教育作为一种投资为的是使孩子将来能拥有更多的金钱更大的支配人的权利更高的社会地位或者至少是一份稳当而体面的工作教育过于追求技术的经济的实际目标学校成了技术训练场成了制造各种资格的场所但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必须是充满伦理道德气氛和行为的社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当一个人无法从内在完善自

11、己的人格时又怎么可能取得与身外之世界的和谐呢虽然王守仁所提出的人伦的内涵在今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他的思想至少可以成为我们的清醒剂让我们重新意识到在未来的发展中道德是一种可以驾驭物质驾驭科学技术的精神力量学校与家庭所应该关心的决不仅仅是儿童的考试分数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与引导儿童完满人格的建构重视儿童期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的最大亮点在于强调儿童教育要注意儿童的身心特点要顺性自然生动活泼鼓励志趣这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当前许多教师依然存在这样的儿童观儿童是不成熟的是单纯而幼稚的是缺乏判断选择和控制能力的为了使他们将来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教师必须从小

12、对他们严格要求必须尽可能多地教给他们知识必须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约束他们否则他们就会干傻事但是儿童是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虽然他们的能力有限但是他们的尊严来自他们作为人的权利与幸福来自他们发展的内发性和主动性因此学习王守仁重视儿童期尊重儿童内在的生动的精神生活和外在的丰富的文化活动理解和参与儿童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活动是成功教育的一个前提重视儿童期意味着教师对儿童的教育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来把握儿童的兴趣动机理想期望等精神层面的存在并以此为契机加以价值引导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把儿童从课堂学习你教我学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儿童由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索学习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

13、才有可能把儿童从大量的机械重复练习中解放出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儿童在动口动手动脑中进行创造性学习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的美好品德在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中将知与行的关系理解为从知本然之知到行实际践履由行实际践履到知明觉之知的双重转化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同时表现为德性与德行的统一对这种知行关系的理解不同于抽象地肯定知行统一他通过引入过程的观点而在某些方面触及了知与行的现实运动王守仁的儿童教育实践打破了德性与德行的隔阂而将之统一于儿童的生活实践中并把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社会教化的力量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王守仁的思想源于他作为一名政治家的敏感他的这种道德教育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德育的实际效果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儿童是生活于生活世界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与书本世界的语言符号不同生活世界是真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的感受建构起来的世界生活世界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将生活世界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与作用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与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时学习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负担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儿童是生活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对他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而教育涉及人的精神及人生的价值承担着帮助和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