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1 盗窃罪概述及典型案例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 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被告人李某撬门进入某公 司财务处盗窃空白转帐支票一张, 并偷盖上印签, 又在两张空白 线签上偷盖了公司财务专用章。次日,被告人张某伪造证明,用 所盗窃的支票,到某数码电子城,购买IBM笔记本2台,NIKON数码相机 3 台,价值 19000 元,因当天是星期天,银行不进帐, 需次日进帐方能提货, 被告人张某回家后思前想后, 第二天未去 提货。在审理此案过程中, 对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是盗窃罪既遂、 未 遂还是中止,存在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李某的行 为
2、属于犯罪未遂。因为刑法第 23 条第 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 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 遂。”成立犯罪未遂须具备以下 3 个条件: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 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 构成要件的行为; 犯罪没有得逞, 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 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对于结果犯,行 为人仅仅实现了其实施犯罪的故意, 没有实现其犯罪的目的或犯 罪结果的故意。 对于实行犯, 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也没有完全 实现,即行为人欲实施完毕的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不论行为和结 果,都是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必要组成部分; 犯罪未得
3、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 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 犯罪人张 某在盗到支票的次日到电子城购买了价值近 2 万元的商品,只是 由于当天是星期天,银行不进帐须次日进帐后方能提货, 李某出 于这个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达到非法占有财务的目的, 应属犯罪 未遂。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李某的行为应是盗窃犯罪的中止, 理由是:刑法第 24条第 l 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 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成立犯罪中止,必须同时具备 3个条件:时空性。必须是 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 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
4、况下放弃犯罪。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 的情况下,自动做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 首 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 其次, 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做出的选择; 再次,中止犯罪的决 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 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彻底性。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 来的犯罪,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本案中张某在本可以继续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出于自己的意志自 动停止了犯罪,使犯罪未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 应构成犯罪中 止。第三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应
5、属于盗窃罪既遂。因 为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 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 具体到本案中, 张某已窃 得了盖有印签的空白转帐支票, 已成了可随时购买货物的有价证 券,即持有人张某已经实际非法拥有了该转帐支票代表的所有 权,某公司已失去了对该财物所有权的实际控制, 张某的行为已 构成盗窃罪的既遂, 至于其在经过思想斗争之后未去提货, 只可 作为一个量刑情节来考虑并不影响既遂的成立。2 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理论争议及其存在的不足 盗窃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也就是行为人明知是他人所 有或者占有的财物,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实施窃取行为; 客观方 面表现为以秘密窃取
6、的方法, 将公私财物转移到自己控制之下并 非法占有的行为; 在中外刑法理论中, 关于盗窃罪未遂与既遂的 界限标准存在多种学说和观点。接触说。 这种观点认为, 已被盗物品是否被盗窃行为人所 接触为标准, 凡是实际接触到被盗财物的就是盗窃既遂, 未实际 接触到被盗财物的就是盗窃未遂。 按照这种观点, 只要盗窃行为 人接触到了被盗物品, 实施了盗窃的具体行为, 即使没有把财物 偷窃到手, 也同样构成了犯罪既遂。 这种观点的主要不足是将犯 罪既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模糊化。 如果按照接触说, 这种情况就 不构成犯罪中止,而构成犯罪既遂。隐匿说。 隐匿说认为, 认为应当以盗窃行为人是否已经把 被盗财物隐藏在
7、不易被发现的场所, 区分盗窃既遂与未遂, 凡是 已经将被盗财物隐藏起来的, 为既遂,尚未将被盗财物隐藏起来 的,为未遂这种观点太过于片面。首先,这种观点将对于盗窃行 为的过程认定与对于盗窃的结果混淆。 不能因为行为人没有隐藏 窃得的财物而否定盗窃犯罪已经完成。 其次,盗窃的秘密性具有 相对性,是相对于权利人的。盗窃行为人以公开的堂而皇之的方 式盗窃公私财物,同样可以完成盗窃犯罪。失控说。这种观点认为,以公私财物的权利人是否已经因 为盗窃行为人的盗窃行为失去了对财物的有效控制, 作为判断盗 窃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凡是盗窃行为使盗窃目的物脱离了权利人 的实际有效控制,为盗窃既遂,未能使盗窃目的物脱离
8、权利人实 际有效控制的为盗窃未遂。 这种观点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 是同样具有片面性。首先,这种观点肯定了不能简单的以盗窃犯 罪的受害人是否丧失对财物的占有控制来判断盗窃罪是否既遂。 但是这并不能就说明失控说就是盗窃罪既遂的标准, 因为二者并 非必居其一。损失说。应当以盗窃行为是否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为标准, 盗窃行为造成公私财物损失的为既遂, 未造成公私财物损失的为 未遂这种观点曾经被 1992 年“两高”的司法解释所采用。最高 检、最高法在 1992 年司法解释中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盗窃行为, 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外的原因而未造成公私财物损失的, 是盗窃控制说。应当以盗窃行为人是否已经实际控制
9、所盗窃财物 为标准判断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 只要行为人已经实际控制盗窃 所得财物的是盗窃既遂,没有实际控制所窃得财物的是盗窃未 遂。盗窃罪未遂与既遂的区分与其他犯罪一样必须考察盗窃犯罪 行为是否得逞。3 盗窃罪既遂标准的重新认定文章认为, 失控说和控制说的观点虽合理但不周全。 按“失 控说”的观点, 如果盗窃行为已使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实际丧失 了对该财物的控制,即为犯罪既遂,反之则为未遂。其主要理由 是,盗窃犯罪是对所有权的侵犯, 首先是对占有权即控制权的侵 犯。在法律上,即使盗窃既遂,所有权仍属财物的原合法物主, 并不会随所有物占有权的转移而转移。 因此, 划分盗窃既遂与未 遂不能以盗窃 犯
10、是否获得该财物的所有权为标志,而应以盗 窃犯罪的受害人是否丧失了对财物的占有权即控制为标准。但 是,在某些情况下,一方控制权的丧失,并不必然地、同时地使 另一方得到控制权。 在某些案例中, 所有人或保管人虽一时已脱 离了对被盗财物的控制, 但盗窃行为人却因意志以外的原因, 也 未能获得对该财物的实际控制。 对此, 文章认为应该视为行为人 非法占有财物的犯罪结果未发生, 犯罪构成的要件不完备, 应认 定为盗窃未遂。这便是“失控说”的局限。文章认为,在一般情况下,运用“失控 +控制说 IX 分盗窃 行为的既遂或未遂更为全面、 合理和科学。 学着张明楷教授则认 为判定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应采的是失控或
11、者控制说理由如下:失控+控制说反映了盗窃罪的法定内涵。 1997 年最高人民法 院司法解释规定盗窃罪的内涵是: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秘密窃 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主观上的非 法占有,客观上的秘密窃取,构成盗窃罪的本质特征。占有就是 指对物的实际控制,二者含义是相同的。非法占有被窃财物,就 是实际控制该财物。盗窃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换言之,即以 取得财物的实际控制为目的。失控 +控制说正是把握盗窃罪的内 涵,以是否取得对被盗财物的实际控制作为划分既遂与未遂的标 准。失控+控制说反映了盗窃既遂的法律特征。 根据刑法第 23 条 的规定,区别犯罪既遂与未遂,在于犯罪是否
12、得逞。对于盗窃罪 来说,得逞与未得逞,在于是否实现对被盗财物的非法占有。失 控+控制说充分体现了这个规定的精神。如果非法占有,或者说 实际控制所盗窃的财物,犯罪得逞,是盗窃既遂,反之就是盗窃 未遂。可见,刑法以犯罪是否得逞来区分既遂和未遂,与控制说 是否获得对被盗财物的实际控制来划分既遂与未遂两者完全一 致。失控 +控制说扬失控说与控制说之长而避二者之短。失控说与控制说均存在片面之处, 而该说能顺利解决既遂与 未遂认定中失控说与控制说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就失控说而 言,物主失去控制不意味着行为人有能力必然实现非法控制, 达 到盗窃目的。例如,某市钢厂工人王某偷得厂里数快铁锭,为避 免门卫查问,用绳子把铁锭吊至厂院墙外, 准备从大门出去运走,刚从大门出来,被治安人员发现并抓获。此案中,铁锭已吊出工 厂,厂方失去了控制,但王某的非法控制还未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制定个人的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北京市家具买卖合同范本(桌椅类)
-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 小说家创作艺术与职业发展全解析
- 幼儿园医学启蒙教育
-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浙江省衢州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 委托勘察业务协议
- 某酒吧的广告策划
- 某房地产贩卖技巧培训
- 【MOOC】信号与系统-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DB32T 2334.4-2013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 第4部分 电气设备与自动化
- 导尿术课件完整版
- 宁夏银川市一中2025届高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 院感防控应急演练方案
- 高考3500词汇表(完整版)
- 中国咳嗽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2024年度-工程造价培训课件全新
- 13马尔可夫链公开课获奖课件
- 江苏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工地建设篇
- 银行行长任职表态发言稿(7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