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目 录录 第一章 概述 .2 1.1 概述 .2 1.2 项目背景 .2 1.3 编制依据 .3 1.4 编制原则 .4 1.5 研究范围 .4 1.6 研究的主要结论 .5 1.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6 第二章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7 2.1 嘉禾县概况.7 2.2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规划示范县规划 .8 2.3 嘉禾县综合交通运输网现状 .8 2.4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客观必然性 .11 2.5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可行性 .12 2.6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必要性 .12 第三章第三章 农村客流特性分析农村客流特性分析 .13 3.1 农村客流的产生 .13 3.2 时间
2、分布特性 .14 3.3 空间分布特性 .15 3.4 农村居民出行特性 .15 第四章第四章 农村道路客运需求分析农村道路客运需求分析 .17 4.1 嘉禾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17 4.2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18 第五章第五章 城乡公交一体化框架与规划内容城乡公交一体化框架与规划内容 .25 5.1 城乡公交一体化概念 .25 5.2 规划主要内容 .26 5.3 基础设施布局形式 .27 5.4 公交站场用地标准 .34 第六章第六章 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布局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布局 .35 6.1 城乡公交线路规划 .35 6.2 城乡公交站场规划 .37 第七章第七章 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
3、管理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管理 .42 7.1 管理体制 .42 7.2 运营组织方式 .45 7.3 运行模式 .46 7.4 运营期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46 第八章第八章 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48 8.1 实施方案.48 8.2 实施计划 .48 8.3 政府保障政策 .48 8.4 保障措施 .51 第九章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3 9.1 投资估算 .53 9.2 资金筹措 .54 第十章第十章 财务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财务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 .55 10.1 经济评价的方法和参数.55 10.2 农村公交收费与财政补贴方式 .55 10.3
4、财务评价 .59 10.4 财务评价结论 .61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社会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 .62 11.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62 11.2 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 .63 11.3 评价结论 .63 第十二章 招标管理 .64 12.1 编制依据 .64 12.2 招标管理 .64 12.3 招标组织形式及方式 .64 附图 第一章 概述 1.1 概述概述 1.1.1 项目名称及拟建地 项目名称:嘉禾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拟建地:嘉禾县域 1.1.2 项目建设单位 嘉禾县交通运输局 1.1.3 项目性质 公益事业项目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郴州市城市
5、规划设计院 1.1.5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嘉禾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县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拟定;公路建设、管理、养 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管理;交通安全生产管理;交通战备等工作。局机关内 部设置行政办公室、法制股、规划建设股、安全管理股、财务中心、交战办、 等 6 个办、股、室,局属二级事业单位 3 个:道路运输管理所、公路管理站、 交通工程招标办。局现有在职工 118 人(含聘请人员 10 人) ,离退休职工 22 人。 交通运输局设党机关总支 1 个,下设党支部 3 个,现有党员共 81 名。 1.2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1.2.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
6、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 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落实这一 战略决策的重要手段,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官,通过改革现有客运管理模式, 打破原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发挥客运 资源效益最大化,以达到城乡公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 畅通有序的协调发展。 1.2.2 湖南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7、,特别是 2010 年的中央 1 号文件,提出了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协调推进工业化、城 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湖南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 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途径,是实 现湖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有效途径,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摆上更 加突出的位置,用“两型社会”的理念、目标和方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目前, 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三湘大地正在走出一条有湖南特色的城乡 统筹之路。 1.2.3 嘉禾县成为湘南城乡一体化先行区 嘉禾县积极对接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按照“郴州率先、湘南领先、湖 南争先”的定位,积极建设“湘南城
8、乡一体化先行区”。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 划总体方案已经制定完成。目前,嘉禾县已经成为湖南省五个唯一改革试点县: “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示范县” 、“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县”、“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试点县”。 1.2.4 嘉禾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情况 随着嘉禾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客运已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现有 农村客运已不能满足当前嘉禾县乡村群众的出行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城乡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加上县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乡客运市场需一种新的 客运管理模式来适应新时期客运市场的发展趋势。 1.3 编制依据 本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为: 中华人民共和
9、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建规【2005】146号)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1587) 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jb99104)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200-200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嘉禾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县规划纲要 嘉禾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嘉禾县公共交通现状资料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 ;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4 编制原则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城市进程发展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
10、范及标 准; 服从嘉禾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和要求; 根据客观实际,因地制宜。 1.5 研究范围 本报告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嘉禾县县域农村、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趋 势,以及土地利用开发强度,预测道路客运量发展水平,对规划年限的县内农 村公交线路、换乘枢纽、站场实施等进行综合性规划,并对场站建设投入、农 村公交运营的财政补贴及社会效益进行进行评估,提出实施方案以及有关建议。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社会经济与交通现状分析 居民出行特性分析 道路客运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道路客运需求分析 道路客运线网规划 道路客运站场布局规划 费用及效益估算 问题和建议 1.6 研究的主要结论 1.6.1 城
11、乡公交一体化实施后,对改善区域内路网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6.2 建设主要内容 科学合理规划城乡公交线网布局 规划城乡一级公交线路 13 条、里程 262 公里、投放运营车辆 70 辆,二级 公交线路 13 条、里程 94 公里、投放运营车辆 30 辆,行政村公交通达率 100%,自然村公交通达率 95%以上。 合理规划城乡公交站场 对嘉禾县城城市公交站点布局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和外观设计, 对公交始发总站单设做相应调整,其中枢纽站 1 个、停保场 1 个;合理布设乡 镇公交站场,规划建设广发、石桥、坦坪、田心、
12、长田尾、肖家、普满、行廊、 龙潭、泮头、袁家、塘村等 12 个客运站,其中塘村、行廊为三级客运站,其它 为四级客货运站场,1000 人口以上中心村设五级客、货运综合站场,其它中心 村设客运停靠站 ;合理布局公交沿线站点,规划农村公交首末站 8 个,停靠站、 招呼站 318 个。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征地 96 亩。 加强公交车辆技术管理 统一公交经营方式和服务标准;一级城市公交线网新投入的车辆为双开门 的中级以上客车,二级城乡公交线网新投入的车辆为普通以上客车车型。所有 城乡公交车辆内安装车载公交 ic 卡刷卡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语音报站系统和 导乘信息、乘车规则等,积极推广零币兑换、公交 ic
13、乘车、流动售卡、联网充 值等公交特色服务。 1.6.3 城乡公交客运量预测 嘉禾县农村客运量结构组成预测 预测年份摩托车公交车出租车长途班车私家车单位车其它合计 2010 年97.17 2015 年137.7306.110.215.325.55.110.2 510.1 2020 年143.81671.1128.7638.3557.524.7914.38 958.72 2030 年86.712312.38115.62144.53202.3314.4514.45 2890.47 1.6.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建设总投资为 6836 万元,其中:公交站场建设 2419 万元;其他
14、投资 3472 万元(其中公交车辆 100 辆,购置费 1600 万元,车载公 交 ic 卡刷卡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语音报站系统和导乘信息、乘车规则等投资 202 万元);预备费 589 万元;融资成本 316 万元;流动资金 40 万元。 1.6.5 经济评价 本项目属公益性投资,建设资金来源县财政,项目经济评价只计算财务评 价指标。本项目经济评价结果如下表 财务评价指标表 财务净现值ic=5% (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 (%) 经济效益费用比 ebcr 投资回收期 n年 389.65.4690.19214.05 当基准收益率 ic=5%时,项目经营期内税前财务净现值0,说明项目在财 务上评
15、价是可行的,但当基准收益率与 ic=6%时,财务净现值为负数,说明项 目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一般。 项目运营后,政府财政连续 8 年补贴(约补贴 3240 万元) ,可基本保障财 务盈亏平衡;8 年以后,企业自负盈亏。 1.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单位单位数量数量百分比百分比% %备注备注 1一级城乡公交线路里程262 公里13 条,投放车辆 70 辆 2二级城乡公交线路里程94 公里13 条,投放车辆 30 辆 3枢纽站个11.5 公顷用地 4停保场个11.7 公顷用地 5客运站个12每个 0.2 公顷用地 6首末站个8每个 0.1 公顷用地 7停靠站个318
16、8项目总投资万元6836 8.1工程建设费万元2419 8.2其他投资费万元3472 8.3预备费万元589 8.4融资成本万元316 8.5流动资金万元40 9项目资金来源万元6836 9.1向企业融资万元4800 9.2县财政统一安排万元2036 10建设工期年1 11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14.05 第二章第二章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2.1 嘉嘉禾禾县县概概况况 2.1.1 自然地理风貌 嘉禾地处湖南南部,郴州市的西南面,处东经 11214 3”11235 26” ,北纬 2526 12”2547 29” ,东西最宽 35.7km 里,南北最长 3
17、9.3km,县域面积 696.24km2,占湖南省面积的 0.33%,是省内面积最小的县 份之一。县城坐落在南岭山麓,钟水河(舂陵河)西岸,平均海拔 214.5m, 北高南低,属低山丘陵地形;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受季风影响, 日照充足,春季低温多雨,夏季高温酷热,暴雨集中,秋冬干旱少雨。城区地 质构造属华南褶皱体系,区域构造稳定,地震基本烈度小于 6 度。 2.1.2 行政区划 嘉禾全县辖普满、坦坪、田心、广发、盘江等 5 乡和城关、车头、塘村、 袁家、行廊、肖家、龙潭、石桥 8 镇,242 个村委会、31 个居委会,县域面积 699 平方公里。2010 年底全县人口 38.5 万
1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5.6 万人。全县 人口密度 550 人/平方公里,是湖南省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 2.1.3 社会经济概况 明崇祯始置嘉禾县,自古以来是郴永边际贸易中心城镇,传统农产品、锻 铸造业经济发达,是全国 100 个重点产煤县之一。2010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67.9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07967 万元,第二产业 增加值 335706 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235537 万元,三次产业比重为 15.949.434.7。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0.24 亿美元,增长 19.2%。全年完成固定 资产投资 31.1 亿元,增长 32.6%;城镇
1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3735 元。改 革开放以来,嘉禾形成了以煤炭、铸(锻)造、五金工具、建材、食品加工为 主的工业体系,随着省道 s322、s215 改造以及厦蓉高速公路、衡武高速公路的 规划建设,促进了嘉禾城乡一体化发展,传统商贸物流业也得到长促发展,嘉 禾城镇空间规模逐步壮大,村镇空间联系更加紧密。 2.2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规划示范县规划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规划示范县规划 根据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县规划纲要设置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 系和评价方法,2009 年嘉禾城乡一体化综合评分结果为 65.42 分,处于城乡一 体化的第二阶段即起步阶段,预计到 2020 年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
20、综合得 分为 80 分以上,进入第四阶段,即基本实现阶段,嘉禾城镇体系将建设成为湘 南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铸造业城镇群,整个县域将融合良好生态、便利交通、 优质生活、现代产业等元素的一体化特色县级城市区域。 2010 年,嘉禾县被列为“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县”,是湘南地区城 乡一体化建设的“先导区”。为统筹城乡发展,目前正在实施的城乡一体化建 设项目有“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等。 2.3 嘉禾县综合交通运输网现状嘉禾县综合交通运输网现状 2.3.1 嘉禾县市综合运输网及运输事业发展现状 嘉禾县市综合运输体系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除在建高速公路外,主干线 公路以省道(省道 s322
21、 线、s215 线、s324 线,老省道 1806 线)及嘉新、嘉宁、 嘉临、嘉蓝公路等为主。到 2009 年 6 月,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 1047.55km,公 路密度每百 km2149.86km,居全市之首,列全省前茅。目前,全县拥有通车二 级路 33.45km,三级公路 138.9km,四级公路 509.1km,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量的 65。全县所有乡镇、95的行政村和 70的自然村通水泥路,县内基本形成 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经济圈”,县境融入了郴州“小时交通经济 圈”,未来的 23 年内,将形成以厦蓉、衡武高速公路为主动脉的跨省 5 小时 交通经济圈。 2010 年,全县公路旅客
22、周转量 11734 万人 km,增长 8.94%;公路货物周转 量为 267624 万吨公里,增长 23.59%。年末机动车保有量 43191 辆,增长 3%。 2.3.2 嘉禾县公交发展现状 公交运营情况 目前,嘉禾县只有 1 家公交公司,有公交营运车辆 30 台,营运线路 7 条, 线路总长度 150 余公里,城区 500 米半径站点覆盖率达 95,万人拥有公交车 辆数 2.4 标台,公交车已成为嘉禾县城市交通的主力军。嘉禾县共有农村班车 客运企业 2 家(湘运公司、运发公司,但均由湘运公司一家经营),农村客运线 路 12 条,农村客运班车 58 台,共经过 13 个乡镇驻地,通达率为 9
23、5,方便 了城乡居民和外来人员的出行。长期以来,城市公共汽车在城市范围内运行, 满足城区居民的出行需求,方便市民上下班、购物;客运班车在城乡范围内运 行,满足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方便农民进城返乡,两种运输形式互相依存, 互相补充,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无缝联接,建立 起了城乡交通的一体化网络。 汽车站情况 嘉禾县现有一个嘉禾汽车总站和 5 个五级乡镇客运站。五个乡镇客运站分 别是泮头、袁家、行廊、坦坪和盘江乡镇客运站。 嘉禾汽车总站位于县城东面珠泉东路 68 号,1992 年 9 月动工兴建,1994 年 12 月竣工,车站占地面积 1659719 平方米(24895 亩
24、)。车站总建筑面积 为 3750 平方米,占地面积 2500 平方米,其中:主站房五层大楼 2800 平方米, 第一层是售票厅 2008 平方米、行包房 95 平方米。其余四层是办公楼,紧靠 主站房的东面是 420 平方米:候车厅,其南面与 10 间发车库相连,建筑面积 748 平方米,房屋结构是钢筋水泥混凝土框架式砖墙,院内水泥停车坪 8000 平 方米。站场南面始建为小修车间,建筑面积 3528 平方米。站内各种服务设施 齐全,计算机局域网。视频监控覆盖全站。 目前,共开通省际线路 14 条,省内线路 6 条,平均日发班次 240 个,日平 均输送旅客 4500 人次,现有进站高、中档营运
25、客车 120 辆,总计 2900 座位。 全站现有职工 36 人,男 26 人,女 10 人,平均年龄 40 岁,党员 5 名,团员 31 名,大专以上学历 4 名。设有值班站长室、安全科长室、调度室、站务组、售 票组、检票组、三品检查组、保洁组、车辆安全检查组、进出站检查组等十几 个部门。历年来,分公司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县“先进集体”、“文明 单位”、“文明窗口示范单位”、“文明卫生单位”、“文明客运站”、“青 年文明号”、“抗冰救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现状城区公交线路情况 现状城乡班车线路调查 根据对县内班车的跟车考察情况来看,效益好的有塘村、广发、行廊、石 桥、普满等线路;一般
26、的有龙潭、泮头等线路;较差的是长田尾、石羔等线路。 现状县内班车线路一览表 序号线路名称班车数客流量(人次/日.车)日客运量(人次) 1石桥线776532 2广发线5122610 3龙潭线872576 4东溪线265130 5普满线656336 6泮头线466264 7行廊线5120600 8塘村线81261008 9田心线486344 11下车土市公交线7142994 12长田尾宅侯公交线271142 合计5810025536 2.3.3 农村道路客运现状评价 线路分布失衡,运力配置不合理 序号 线路 名称 线路 起点 线路 终点 线路 等级 线路 类型 线路里程 (公里) 首班 时间 末班
27、 时间 主要停靠站 1l 路车车头桥 坦塘 工业 园 普通往返28 公里 6:2 0 18: 20 车头桥、水泥厂、城南车站、嘉家福、 县政府,建设局、辉煌酒店、天禧大酒 店、城北车站、荞麦塘、坦塘工业园 22 路车荞麦塘 城南 车站 普通往返14 公里 6:2 0 18: 20 荞麦塘、城北车站、天禧酒店、燃料公 司、城关派出所、县委,党校路口、移 动公司、交通局、国土局、财政局、新 汽车站、人民医院、春陵宾馆、嘉家福、 农业局、城南车站 33 路车步步高 宅侯 村 普通往返44 公里 6:2 0 18: 20 步步高、嘉家福、天禧酒店、城北车站、 荞麦塘、消防支队、石马、盘江乡、帅 家、广
28、塘、长田尾、宅侯村 55 路车石羔一中普通往返24 公里 6:2 0 18: 20 一中、物价局、党校、人民医院、中医 院,步步高、城西液化气站、石羔中学 、石羔乡政府,甫口村、彭家村 66 路车 人民医 院 茂林普通往返32 公里 6:2 0 18: 20 人民医院、车管所、教师新村、一中, 钟水乡政府、茂林村、收费站、栗木枫 村 77 路车一中下车普通往返36 公里 6:2 0 18: 20 一中、移动公司、党校、人民医院、中 医院、步步高、五中、石羔中学、石羔 乡政府、彭家村、下车村、下车农科所 虽然许多村镇都通了客运班车,但线路分布不合理。县城中心向乡镇辐射 的运力过剩,村镇、边远山区
29、之间的客运班车少、密度小,而部分偏僻地区由 于道路条件或是其他种种原因甚至没有客运班线通达,农民群众仍受“出行难” 问题困扰。另外,农村客运班车的营运路线、班次都是按平时的客流量进行配 置的,农村平时乘坐人数相对较少,班次过密会影响收益,而班次减少又无法 满足节假日、农村集市、早晚外出务工人员的进城、返乡以及周末学生回家返 校等客流高峰期乘客的需要。 场站建设滞后,经营行为不规范 目前农村客运场站建设存在着数量不足、投入不够、严重滞后的状况,行 车路线上没有固定的停靠站点,也没有固定的回车场存放车辆或中转,使得车 辆沿路停靠,旅客招手即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农村班车在营运过 程中存在着
30、严重的兜客、宰客、甩客现象,超载现象也极其普遍;而且常常是淡 季车未满不发车,旺季车满就走,没有固定发车和到站时间,影响了乘客的出 行计划和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严重制约了农村客运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阻 碍了城乡交通一体化网络体系的构建,阻碍了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步伐。 与长途汽车客运站缺乏衔接 市内公共交通与长途汽车客运承担不同交通职能,需要有效的衔接,但是 除部分站点外,大多数的公交与长途汽车衔接不充分,为旅客换乘带来诸多不 便。随着嘉禾县城区不断扩大,这种矛盾日益突出。 政策保障不足,票价制定不合理 由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在我国尚处于发展试行阶段,很多地方政府未能明确 地给农村公交定位,现行的公
31、交企业成本费用评价制度、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 只在城市公交中得以建立,养路费、客运费、运管费等规费征收政策也向城市 公交倾斜。因此,农村公交公益性不强,运营成本要比城市公交高出许多,从 而必然导致票价高。这种现象造成了农民出行不平等待遇,损害了广大农民的 利益。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解决农民乘车难的有效途径,只有实行城乡公交一体 化,才能形成城乡公交资源共享,建立畅通有序的客运网络运行机制,推进城 乡一体化。 2.4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客观必然性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客观必然性 2.4.1 原有农村客运市场“散、小、弱、差”,已不能适应当前消费者在服 务质量上的需求和城市化进程推进的需要,阻碍了运输生
32、产力的发展,迫切需 要“手术”。 2.4.2 城市公交与农村班车客运两者之间在管理体制、缴纳规费、经营方式 的不同,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加上城区面积不断扩张,两者矛盾日益突出,急 需一种新的客运管理模式。 2.5.3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解决城市与农村客运二元 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2.5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可行性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可行性 2.5.1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大环境已成熟。尤其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提出 的要求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以及嘉禾县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使城乡公交 一体化变为可能。 2.5.2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已具备。嘉禾县县域面积不大,各
33、乡 (镇)分布比较集中,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已实现半小时交通圈,道路基础设 施已比较完善。 2.5.3 农村客运实行公交化,打“公交”品牌有利于快速得到广大市民和百 姓的充分认可;有利于规费、票价、站务操作、车辆乘员核定等各项政策的出 台。 2.6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必要性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必要性 2.6.1 是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公交一体 化是解决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有效措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 不仅有利于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而且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充分发挥城区、 乡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区、乡镇的促进作用,
34、从交通环境上促进嘉 禾县城乡一体化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和省、市、县各级政府提出的村村道路硬化、村 村道路等级化和村村通公交的要求,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已列入县委、县政府 为民办实事之一。因此,打破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二元分割的客运交通体系, 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已成为嘉禾县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2.6.2 优化城乡公交系统,实现城乡资源有效配置的需要 通过科学设置城乡公交线网和站场设施,逐步形成资源共享、相互衔接、 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公交网络运行格局,从而促进城乡交融、 方便群众出行,有利于整合城乡客运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调整运力结构,实 现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有
35、利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繁荣城乡经济, 方便城乡交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2.6.3 改革城乡客运,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有利于加快城乡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 公交枢纽站、中转换乘站、港湾式停靠站、沿途简易停靠站(招呼)点、终点 站回车场等五类站场;提高城乡公交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公交“一卡通” 、“城乡通”,加快城乡公交智能化系统、电子站牌、电子调度平台建设;强 化公交行业管理,加强市场监管,创新管理手段,规范市场秩序,健全服务质 量考核制度,完善市场监督和惩戒机制;落实公交对老年人、残疾人、学生、 伤残军人等乘车的优待措施。全面提
36、升城乡公交品位,改善服务质量,为城乡 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第三章第三章 农村客流特性分析农村客流特性分析 分析农村客流产生的源头,掌握农村居民出行的规律,进一步研究农村客 流的时空分布特性,为未来几年农村客流需求发展趋势的预测提供了可循依据, 进而也使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更具有针对性。 3.1 农村客流的产生农村客流的产生 3.1.1 客流源头种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从而形 成相对稳定的客流,总结其产生源头主要有以下几种: (l)城区产业密集区,城郊经济开发区、新区不断涌现,提供了大量的就 业岗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
37、城区转移,构成了农村客流的重要来源; (2)随着国家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很多农民往返于城乡之间从事商品 交换活动,这部分客流具有一定的季节特征,是农村客流的另一重要来源; (3)镇村企业异军突起,大量供销人员往返于城乡之间,成为城乡客运的 常客; (4)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出行的频率不断 增加; (5)农村在外求学的学生数量日益增加,使得学生成为城乡客运的另一稳 定客流。 3.1.2 嘉禾县客流 分析以上农村客流产生的三大源头,从出行目的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嘉禾 农村客流归纳为以下四类: (l)以上班、上学为目的的工作性客流。乘车时间相对集中;客流的高峰时 间段明显,
38、规律性强,比较稳定。 (2)以购物、访友、就医为目的的生活性客流。在一天中持续时间较长, 受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讲,节假日的客流较大,平时客流相 对较少,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3)以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的买卖为目的的商业性客流。 3.2 时间分布特性 3.2.1 日分布特性 日分布特性指客流潮汐性,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的早出晚归的出行特点, 无论是进城购物、访友,或是公务,农村居民都大多具有早晨进城,晚上出城。 早高峰期,以开往县城方向班车乘客数量居多,晚高峰期,则以县城返回各乡 镇班车上乘客为主,而开往县城的车多为空车,形成典型的交通“潮汐”现象。 3.2.2 季节分布特性 表现
39、为客流在不同月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农忙时节,农村客运以进城购 买生产资料、回家务农的乘客居多,农闲时节,则以进城打工、经商、游玩等 客流为主。此外,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假期以寒暑假,乡村游、学生往返潮 等也会使农村客流产生一定的波动。 3.3 空间分布特性 3.3.1 线路分布特性 由于城乡经济、道路等级、地形地貌、人口数量及其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农村客运线路的客流强度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一条线路的不同区段或断 面流量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特性构成了客流的空间分布特性。一般 来说,区域中心镇和中心城区之间的线路客流强度往往较大,且相对稳定,而 一般乡镇与中心城区之间或一般乡镇之间客流
40、较稀疏;同样,一条线路在不同区 段或断面也通常呈现一个客流梯度。 3.3.2 方向分布特性 一般线路都存在上下行两个方向,空间客流分布在方向上有双向型和单向 型两种形式。双向型指单位时段(一般为 lh)内上下行的运量数值接近相等,在 平峰时间多数线路表现为双向型;单向型指单位时段内上下行的运量数值差异很 大,在高峰时间一般属于单向型,这与很多农村居民的“早晨进城,晚上出城” 的出行特点有关。 3.4 农村居民出行特性 3.4.1 居民出行调查 为了解嘉禾县农村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和特性,除了靠近县城的城关镇、 车头、钟水外,对其余各乡镇部分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各级部门和各镇相 关单位的大力配合
41、下,本调查共收集到 770 户、2341 份有效问卷,抽样率为 0.71%0.76%之间。 各乡镇的抽样调查样本数量、抽样率见下表: 表表 3-13-1 调查样本分布情况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序号区域调查人数抽样率序号区域调查人数抽样率 1石羔乡1550.74%8石桥镇2300.71% 2袁家镇1310.74%9田心乡1820.76% 3泮头乡1020.72%10坦坪乡2120.76% 4行廊镇1860.76%11广发乡2530.71% 5肖家镇1100.72%12莲荷乡1180.72% 6普满乡1590.74%13塘村镇1930.74% 7龙潭镇2080.71%14盘江乡1020.72% 3.4
42、.2 居民出行特征 出行目的比例构成 本次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见下图所示: 农村居民出行调查对象构成 小学生 7% 中学生 17% 务农 21% 个体户 13% 工人 11% 家务 8% 其它 8% 公职人员 2% 职员 10% 服务员 3% 小学生中学生公职人员务农个体户 工人职员服务员家务其它 据调查分析,嘉禾县农村居民出行目的比例构成见表 3-2 和图 3-2 所示。 嘉禾县农村居民出行目的比例构成嘉禾县农村居民出行目的比例构成 目的上班上学生活购物 公务出 差 文娱体育 探亲访友看病回家其它合计 常住人口 15.91%12.36%10.18%2.18%2.86%5.18%0.65%40.
43、73%9.94%100.00% 暂住人口 15.91%7.61%12.52%1.18%3.72%8.97%0.85%38.41%10.83%100.00% 常住人口 17.67% 13.73% 11.30% 5.75% 45.23% 2.42% 3.18% 0.72% 上班上学生活购物公务出差 文娱体育探亲访友看病回家 暂住人口 15.91% 7.61% 12.52%38.41% 10.83% 1.18% 3.72%8.97%0.85% 上班上学生活购物 公务出差文娱体育探亲访友 看病回家其它 农村居民出行目的比例构成农村居民出行目的比例构成 由上述表格可知,常住人口出行目的比例最高的为回家占
44、到 40.73%,而回 家、上班、上学三种目的就占到总数的 69.00%。与城区相比,上班、购物、娱 乐者要少一些。随着各乡镇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出行目的以回家、 上班、上学及购物为主,同时文体娱乐、探亲访友等出行目的比例增加。由此 可见,出行目的的改变对公交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出行交通方式分布 据调查分析,嘉禾县农村居民出行目的比例构成如下图标 农村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分布农村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分布 方式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出租车 长途班车 私家车单位车其它合计 常住人口 22.6%21.5%18.50%30.1%1.0%1.2%2.5%1.1%1.5%100.0% 暂住人口
45、 33.2%7.4%17.3%32.2%2.21%3.0%1.21%0.8%2.6%100.0% 常住人口 22.6% 16.7% 34.1% 19.5% 1.1% 2.5% 1.5% 1.2% 1.0% 步行自行车摩托车 公交车出租车长途班车 私家车单位车其它 暂住人口 33.2% 17.3% 7.4% 0.8%2.6% 32.2% 2.21% 3.0% 1.21% 步行自行车摩托车 公交车出租车长途班车 私家车单位车其它 嘉禾县农村居民出行交通方式分布嘉禾县农村居民出行交通方式分布 由上述表格可知,农村常住人口更多的依赖私人交通工具出行如自行车、 摩托车、步行等,公交出行比例不大,从长远来
46、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公 交班车开通,农村人口对公共交通需求会有突破性增长。 第四章第四章 农村道路客运需求分析农村道路客运需求分析 4.1 嘉禾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嘉禾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4.1.1 产业发展布局 根据嘉禾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32020) ,全县划分为四个经济片 区: 中部经济片区 由城关、钟水、石羔等经济小区组成。重点建设嘉禾县城,并以嘉禾县城 为依托,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东部经济片区 由行廊、普满、龙潭等经济小区组成,以行廊为中心,桂嘉高等级公路为 主要发展轴,以龙潭为主要发展据点,以集约化现代农业为基础,煤炭采掘、 深加工为先导,建材、食品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区。 南部
47、经济区 由塘村、泮头、车头、袁家等经济小区组成,是以塘村为中心,以省道 s324 为主要发展通道,以塘村和袁家为主要工业发展据点。 北部经济区 由坦坪、石桥、田心、盘江等经济小区构成,以坦坪为中心,新嘉高等级 公路为发展轴。该区域是以生态型林果业、集约化蔬菜加工为基础,高新技术 产业为导向,商业贸易、轻型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经济小区。 4.1.2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总人口规模 县域人口 2020 年 45 万人;县城 2020 年 12 万人 县域城镇化水平 2020 年城镇化水平 55% 城镇人口:25 万人 4.1.3 城镇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 县域将建成以县城为中心,以塘村、行廊为次中心
48、以及 10 个乡镇组成的中 小城镇相结合,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的网络体系。 行政区划调整 城镇个数由现状的 17 个调整到 13 个。县城由城关镇、钟水、石羔、莲荷 组成,袁家和泮头合并为新的袁家镇,普满、坦坪、田心、广发、盘江、车头、 塘村、行廊、肖家、龙潭、石桥 11 个乡镇行政保持不变。 4.2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4.2.1 “十一五”国民经济的发展概况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10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 67.92 亿元,年均 增长 13.690%,人均 gdp 达 20338 元(按常住人口计算) ,分别超过规划目标 12.24 亿元、4459 元;外贸出口总额达 22
49、247 万美元;财政收入达到 4.37 亿元, 超过规划目标 2.9 亿元,年均增长 25.52%。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功跨越总体小 康阶段,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传统“嘉禾铸造”向“嘉禾制 造”迈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三类产业比重 由 2005 年的 22.4:39.9:37.7 调整至 2010 年的 15.9:49.4:34.7,工业增加值 实现 33.57 亿元,工业主导地位突现,规模企业质效明显改观,全县经济社会 已全面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实施“一园五区”发展模式,工业向园
50、 区集聚,居民向社区集中,农工互补,城乡互动的发展态势已然形成。十一五 期间,全县共引进返乡创业“回流型”实体 3700 多家,落户“一园五区”的规模企 业达 80 多个,先后被国家相关部门评为“全国返乡创业示范县”、 “全国铸造产业 集群发展示范县”。 嘉禾县“十一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05 年完成情况2010 年完成情况年均增长率% 一、经济总量指标 (一)生产总值(gdp)亿元30.1366.113.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6.759.635.1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12.0236.2417.1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11.3620.2313.1 人均生产总值元97
51、892033813 二、经济结构指标 (一)三次产业后 gdp 比重% 1、第一产业增加值%22.414.6 2、第二产业增加值%39.954.8 3、第三产业增加值%37.730.6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8.21(累计)90.74(累计)30.2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5.281217.8 三、财政总收入 140224300025.16 人均财政总收入元398117824.2 一般预算收入亿元88692060318.36 四、人民生活与公共服务 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144522898014.93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83321392010.81 数据来源为嘉禾县国民
52、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 4.2.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湘南开发战略(全省对外开放的引领区、产业承 接的先导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 “湘南城乡一体化先行区”是嘉禾县加快区域经 济增长的外在动力;传统铸锻造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升级是相关产业发 展的内在源泉,商贸物流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嘉 禾县经济将和全国经济一样,保持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势态。 4.2.3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趋势型经济预测 结合嘉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行预测 2015 年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33.04 亿元,年平均增长 13.9%;工业总产值达到
53、70.56 亿元,年平均增涨 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以内。 2020 年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45.1 亿元,年平均年增长 13%;工业总产值达到 141.9 亿元,年平均年增长 15%;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5。嘉禾县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近期、中远期规划主要指标如下: 嘉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目标 区域指标单位201520202030 一、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33.04245.1751.3 二、工业总产值亿元70.56141.9440.7全县 三、人口(常住人口)万人32.442.750 诱增型经济预测 本次研究收集项目影响区近 5 年嘉禾统计年鉴公布的经济指标(
54、国内生 产总值),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法进行经济预测。模型如下: yt+t=at+bt.t+ct.t2 其中:yt+t-第 t+t 期的预测值 at、bt、ct-参数 预测步骤: 第一步:根据收集的历年经济指标求出第一次指数平滑值,以及第二、第 三次指数平滑值; 第二步:求出参数 at、bt、ct,并建立预测模型; 第三步:将“t”代入模型计算出第 t 期的预测值。 预测结果见下表 增长率(%) 地区预测模型 201120152015-20202020-2030 嘉禾县 yt-t=at-bt.t+ct.t2 a=0.3,at=103.1323,bt=9.9329,ct=0.3861 13.7812
55、.8311.75 结合本项目影响区域实际情况,确定诱系数 20112015 车按 13,20162032 年按 12%。 4.2.4 嘉禾县公路客运量发展预测(不含城市公交客运量) 远景公路客运量的组成 本项目公路客运量由趋势型客运量和诱增型客运量构成。趋势型客运量为 现状客运量,按照其历史资料和经济的相关关系,在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预 测的未来客运量。项目实施后诱发潜在的客运量。 预测年限及特征年 预测年限,近中期与嘉禾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 同步,即近中期 预测特征年确定为 2015 年、2020 年、远期为 2030 年。 预测方法 本项目客运量预测采用直接推算法预测嘉禾县远
56、期客运量,其基本步骤如 下: 第一步:依据各项资料提供的客运量发展水平,结合远期嘉禾县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实际,综合确定未来客运量的发展速度。 第二步:根据客运方式,确定各种客运方式的比列,再推算远期各种客运 方式客运量。 嘉禾县社会经济概况统计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工农业总产值 亿元 第一产业 亿元 第二产业 亿元 第三产业 亿元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亿元) 200635.3876.757.0115.6412.735.99 200745.0395.988.0718.8718.096.96 200849.99111.578.7823.6317.588.35 200953.92121.
57、348.7524.9720.29.99 201067.92154.5710.8033.5723.5512.01 注:数据来源嘉禾县20072011公布的嘉禾统计年鉴 嘉禾县主要运输指标表 年份 客运量 (万人) 货运量 (万吨) 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2006 112.371083.794691.4986425.57 2007 112.371116.244697.3993292.86 2008 280.671610.4111250.0138736.0 2009 314.351803.6610685.0223276.5 2010 342.452229.1411734
58、.0267624.0 注:数据来源嘉禾县20072011公布的嘉禾统计年鉴 趋势型客运量发生量的预测 a、对嘉禾县历年客运量y与嘉禾县对应年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指 标)进行相关分析、分别建立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为:y=a+bx 国民生 产总值与客运量对比关系表 年份年份2006200620072007200820082009200920102010合计合计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x x35.3845.0349.9953.9267.92252.24 客运量客运量y y112.37112.37280.67314.35342.451162.21 x x2 21251.742027.7249
59、9.02907.374613.1313298.94 y y2 212627.0212627.0278775.6598815.92117272.0320117.61 xyxy3975.655060.0214030.6916949.7523259.263275.31 n=5,由上述数据代入求得参数b=8.092、a=175.784, y=175.784+8.092x 式中 y客运量(万人次) b、对嘉禾县历年客运周转量y2与嘉禾县对应年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 价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分别建立回归模型。 国民生产总值与客运周转量对比关系表 年份年份20062006200720072008200820
60、09200920102010合计合计 2 2 xxn yxxyn b n xby a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x x35.3845.0349.9953.9267.92252.24 客运周转量客运周转量y y4691.494697.3911250106851173443057.88 x x2 21251.742027.72499.02907.374613.1313298.94 y y2 222010078.4222065472.811265625.0114169225137686756297197157.23 xyxy165984.92211523.47562387.5576135.2796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翻译(法语)岗位考试试卷及答案
- 《洮藏黑山羊》地方标准编制说明2025
- 新型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效能评估
- 2025年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硝化工艺上岗证考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 消费电子行业概况
- 2025年2月实习版主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 2025年PM10自动采样器及测定仪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智能压力发生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实木类家具项目建议书
- 《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5年
- 清廉讲堂活动方案
- 家居落地活动方案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医保信息化建设应用法律法规试题
- 环境现场采样培训
- 2025年 汕头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车辆伤害事故桌面功能演练方案、脚本
- XX公司年产10万吨阳极铜及5万吨铜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
- 财务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