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气设备检修工艺要求船舶修理资料_第1页
船舶电气设备检修工艺要求船舶修理资料_第2页
船舶电气设备检修工艺要求船舶修理资料_第3页
船舶电气设备检修工艺要求船舶修理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船舶电气设备检修工艺要求 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对一般的船舶电气设备提出了常规工艺及技术要求和修理方法。适用于检修主配 电板、应急配电板、分配电箱、各类控制箱、自动空气开关、报警单元、航行灯 具、照明灯具等电气设备。 2. 引用文件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2.2 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2001 版 3. 电气设备的检修 3.1 修理的一般要求 3.1.1 修理时倾听船方介绍,搞好与船方的协调工作。 3.1.2 修理前必须断开所修设备的电源,尽量避免带电操作。 3.1.3 妥善保管向船方索借的图纸资料,并确认其适用性,现场修理应使用复印件。 3.1.4 熟悉图纸,搞

2、通原理,详细了解故障情况。 3.1.5 高空作业和带电测量要注意安全,管子弄作业必须有人监护。 3.2 修理时的检查和试验 3.2.1 外观检查:通过目测检查,发现损坏元件,并找出故障点。 3.2.2 数据测量:使用万用表或其它仪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值和波形等数据,并和 正常值比较,发现故障点。 3.2.3 通电试验寻找故障点:但在试验前必须充分了解所修设备的原理,分析通电试验 的后果,以免扩大故障。 3.2.4 勘验记录:勘验结果应作记录,用以确定和工程单是否一致。如有扩大,应由工 程主管向船方提出加帐。 4. 修理的技术要求 4.1 自动开关、断路器。 4.1.1 操作机构动作应灵活,脱

3、扣动作应可靠。 4.1.2触头表面应光洁且接触良好,触头的超行程应在3-5mm之间,不同相的主触头应 同时接触,触点高低不平,可用细锉刀修平,触点损坏较大或磨损超过 1/3 可烧 银焊或换新。 4.1.3 用空气吹净灭弧罩栅片上的烟灰,清除栅片间溶渣。 4.1.4 分励、失压脱扣器动作应正确可靠,线圈烧坏应按原数据重新绕制或换新。 4.1.5 电动储能合闸机构中的执行电机的碳刷磨损应满足使用要求。 4.1.6 过流脱扣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油杯式延时机构的油质应符合要求,油位正常; 2) 空气阻尼延时机构的橡皮应无变质、老化; 3) 钟表式机构传动应灵活,动作应可靠; 4) 电子式脱扣器元

4、件应完好,动作稳定可靠。 4.1.7 保护装置动作整定,一般应以船方提供的图纸或技术文件进行。如无此文件及要 求,可按作业指导书发电机主空气开关保护试验操作规程进行整定。 4.2 汇流排 4.2.1 汇流排搭接处应进行搪锡处理,搪锡层应均匀光滑。 4.2.2 相序不同的汇流排之间, 以及汇流排与接地金属体之间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 30mm。 4.3 互感器、变压器 4.3.1 预修应浸绝缘漆一度,应保证其绝缘良好。 4.3.2 烧坏的线圈可按原数据重新绕制,绕制前要拆出原有数据,绕制后通电试验是否 符合原要求。 4.4 转换开关 4.4.1 转换应灵活,触头接触要可靠,转换功能应符合图样要求或使

5、用要求。 4.4.2 触头严重烧毛,无法修复者应换新。 4.5 测量仪表 4.5.1 测量仪表表面字迹应清晰,指针不与表面及外壳相碰。 4.5.2 电压表、功率表、电流表等额定值上应有明显标志。 4.5.3 仪表修理应有持证专业人员进行校验并出具合格证。 4.5.4 仪表无法修复应换新,其规格、精度等级应与原来一致或满足以下要求: 1) 精度等级不低于 2.5 级; 2) 电压表上量限应约为该线路额定电压的 120%。 3) 电流表的上量限应约为该线路额定电流的 130%。 4) 并联运行的交流发电机功率表应能指示出 15%的逆功率。 5) 频率表应有 10%额定频率的刻度 4.6 熔断器 4

6、.6.1 熔断器熔体烧断,应换上相同规格的熔体,接触应良好。 4.6.2 熔断器开裂、烧焦、导电体锈蚀或氧化,无法修复则换新。 4.7 绝缘体 4.7.1 层压板如有分层、老化、烧焦变色现象应换新。 4.7.2 新层压板经机械加工(锯板、划线、打孔、倒角等)后,进行绝缘处理。 4.7.3将清洁后的层压板放在烘箱中干燥一小时,等冷却至80C时浸漆一度,自然滴干, 放入烘箱内垂直挂放,干燥(115C) 2小时。 第 0 次修改 4.8 接触器 4.8.1 触头表面的氧化层和积垢,可用小刀或细锉清除。银或银合金触头在分断电弧时 生成的黑色氧化膜,可用清洁剂清洗。 4.8.2 触头磨损超过原厚度三分之

7、一或镀银触头银层被磨损露出铜质的应换新。如无备 品触头,应整只接触器换新。 4.8.3 接触器检修后,应根据技术要求对触头的开距、压力、超程进行调整,使之保持 在规定范围内。超行程应在 2-4mm之间。 4.8.4 电磁系统转动部分失灵或卡死,可拆下线圈,检查动、静铁心的接触面是否平整、 干净。紧固松动的铁心,校正衔铁,更换断裂短路环和烧坏的线圈。 4.8.5 检修灭弧系统时,可卸下灭弧罩,若受潮,可烘干后继续使用;若吹弧线圈短路, 应消除匝间短路。灭弧罩破碎,可粘合或更换。 4.8.6 电磁线圈,若绝缘不良,应清洁、烘干、浸漆,提高绝缘;线圈烧坏,可按原要 求重新绕制,并进行绝缘处理。 4.

8、9 热继电器 4.9.1 热元件的额定电流值或电流调整旋钮指示的刻度值,应与被保护电动机的额定电 流值相当,整定值应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 4.9.2 动作机构应正常可靠,复位按钮应灵活,调整部件应无松动。 4.9.3 双金属片应保持光泽,不应有锈迹、尘垢及因过流受热而发生明显变形。 4.10 中间继电器 4.10.1 各部件表面应清洁。 4.10.2 触点接触应良好,表面平整,无油污、烧坏及锈蚀现象。 4.10.3 触点应有一定的断开距离和超行程。 4.10.4 衔铁动作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4.11 过电流继电器 修理技术要求参照中间继电器。 动作应按设计规定值整定, 一般整定在电动机额 定

9、电流的 110%-120%时动作。 4.12 过电压继电器 修理技术要求参照中间继电器。 延时时间一般按电动机或机械的延时控制要求适 当整定,按时间原则起动的延时时间应使各级起动电流保持基本均衡。 4.13 连接导线及电缆 4.13.1 连接导线绝缘层如有开裂、剥落现象,应予以更换。 4.13.2 连接导线一般选用船用多股软铜绝缘线,截面积和耐压等级应与原导线相同。 4.13.3 剥除导线绝缘采用专用剥线工具,不应损伤导体,切口应平整。 4.13.4 连接导线端部采用整体压接方式,其内径和芯线截面应相配,并保证压模到位。 4.13.5 所有导线与冷压接头连接,应使用液压钳进行压接,压接后接头或

10、连接管应无裂 口、裂纹、线芯脱出等缺陷出现。 4.13.6液压钳应每年检查一次,试验方法采用拉力试验,按“CB/Z89-88”第5.10条款 进行试验。试样的出取按大、中、小三档抽取。试验后填写记录(附录A),并 保留一年。拉力试验不合格送专业厂家修理。 4.13.7成束连接导线应用走线槽、尼龙扎带或旋绕管等固定。 4.13.8连接导线的两端应设有清晰、耐久的标记,标记上的字母、编号应与连接图一致。 4.14 绝缘电阻测量 4.14.1修理后的配电板、电磁起动器、分配电箱绝缘测量,应在拆除不能承受高压冲击 的元器件后进行。 4.14.2测定各带电部件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兆欧,工作电压大于60V的设备 用500伏绝缘表测量。 4.15 检验、提交 4.15.1修理结束,在确认能正常通电的情况下,进行所修设备的通电试验。 4.15.2测量对该设备运行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参数和数据,并与正常运行的参数进行比 较,如有误差时应调整至规范值。 4.15.3对试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