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辛弃疾的爱国词_第1页
评析辛弃疾的爱国词_第2页
评析辛弃疾的爱国词_第3页
评析辛弃疾的爱国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评析辛弃疾的爱国词辛弃疾幼时不但诵习经典,撰写诗文,而且熟读兵书,苦练 武艺。辛弃疾绝非宋代文坛上常见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而是一位肤硕体壮、颊红眼青、目光有棱的壮士。由于辛弃疾的 不凡才能与特殊的境遇, 在他创作的词里处处表现出强烈的爱国 主义精神,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我体会如下:一、豪迈的英雄气概辛弃疾南归不久, 宋金对峙的局面渐趋稳定, 投降派长期把 持南宋朝政。带着北方人民要求恢复中原的愿望南归的辛弃疾, 不与投降派妥协, 他的词里经常出现“西北有神州”、 “西北是 长安”等句子。在贺新郎 ?用前韵送杜叔高中写道:“起望 衣冠神州路, 白日销残战骨, 叹夷甫诸人清绝! 夜半狂歌悲

2、风起, 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辛弃疾想到北方人民 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则愁思难眠。夜半狂歌,悲风惊起,听檐间铁 片铮铮作响, 宛如千万匹冲锋陷阵的战马疾驰而过, 他多想挥戈 跃马,杀敌报国。他的词把我们领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让我们 更深的了解作者创作的思想。 仿佛又让我们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 场上,怀着复国返家园的心情, 誓与敌人战斗到底的豪杰气质更 让我们钦佩。这一份赤诚之心,英豪气概,令人震撼。辛弃疾一生之中,报国之志不减,抗金决心至死不渝。他是 北方人民的杰出代表,具有强烈的兵?鹨馐丁K ?在遭劾落职时所 写的词依然不忘自己过去的抗金壮举,时时激励自己的抗敌决 心。他在破阵子

3、?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道:“醉里挑 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 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读罢这首词,让人眼前浮现出一 个挑灯看剑、 神色威厉严峻的勇猛武将形象, 表达了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苍凉感叹,同时,也是对南宋投降势力的强烈指责。二、爱憎分明,收复失地统一祖国雄心壮志 辛弃疾是一个立志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的爱国志士, 他投奔 南宋以来,多次上书献策要求朝廷出兵北伐。他做地方官时,设 想多种方法建军备战,积极为北伐中原筹措。但是,昏暗的南宋 朝廷,一直妥协投降,不仅苟且偷安,同时对抗战人物多加贬谪

4、弃置,这种腐败状况令诗人十分愤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在婉转悱恻中深有寄托,曲折抒写了自己的政治哀怨。这首 词曲折地表达了他对抗金战机、 恢复希望失落的惋惜和悲叹, 对 葬送抗战良机、 贻误国家大计的怨恨及自己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 的悲愤之情。 在辛弃疾的其他词作中, 鲜明地表达了对国势时局 的忧虑愤激。他批判南宋朝廷忘了国耻,苟且偷安,不思北伐, 以致“西风塞马空肥”(木兰花慢),他也批判南宋最高统 治者是非不分,贤愚不辨,“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 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子),“几人曾是经纶手” (水龙吟)是他对南宋苟且偷安求和君臣的贬责。他愤怒地 写到要清除这些抗金事业中的

5、绊脚石, 蒙蔽君主的小人, “砍去 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字里行间洋溢着对 苟安求和君臣的贬责和对坚持抗金收复失地的抗金志士极力推 崇赞许。辛弃疾的这类词或委婉含蓄, 或借古喻今, 或直言慷慨, 曲折地表达了深沉而又热烈的爱国感情。靖康之变使中原沦陷, 山河破碎, 目睹中原人民遭受种族歧 视与蹂躏, 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收复中原、 统一祖国的雄 心壮志。 这种志向不仅贯穿于他一生的政治生活中, 同时在他的 词创作中也有深刻的反映。 他早年即投身抗金事业, 并以英雄自 许。“壮岁旌旗拥万夫,锦 ?b 突骑渡江初”(鹧鸪天),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恢复中原献身, 即使到了晚年,

6、仍是“男 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有至死不渝 的爱国情怀。既有正面描写抗金战争:“汉家组练十万,列尖耸 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鹘血污,风雨佛狸愁。”(水调 歌头),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也通过送友、祝寿来劝勉友 人奋力抗敌,侧面反映自己的雄心壮志。他在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中,希望韩元吉能够肩负恢复中原、统一中原的 历史重任,这虽然是劝勉别人,实际是诗人自勉。“整顿乾坤” 是辛弃疾萦绕心头的愿望, 有如陆游以塞上长城自许一样, 表现 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感情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作者六十岁时所作,他登临京口北固亭, 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其业

7、绩, 心潮激荡, 写下了这首优秀的 爱国词章,也是诗人生平报国夙愿和北伐热望的尽情倾诉。 诗人 在词中通过怀古,表达了坚决抗金的主张和强烈的战斗意志, 酣 畅淋漓地表达了作者不可遏制的抗战激情。三、壮成难酬的慷慨悲歌辛弃疾经常激励自己要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功名万 里”的李广,“隆中卧龙”的诸葛亮,“坐断东南”的孙权,“气 吞万里如虎”的刘裕等那样, 为祖国的统一作出贡献,以实现自 己的雄心壮志。但由于南宋小朝廷对主张抗金的辛弃疾不重用, 只是利用辛弃疾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处理地方财政治安问 题,应付各种事变,使得他的抗金壮志不能实现。辛弃疾经常触 景生情,百感交集,或抚栏低吟,或仰天长啸,迎风洒泪,悲歌 当哭。他满怀壮志,却沉抑寂寥。他被压制的爱国热情以及英雄 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没有人能够理解:“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通篇饱含难言之隐。总之,辛词的豪杰气质无不体现于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