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门大桥挂篮施工方案_第1页
不二门大桥挂篮施工方案_第2页
不二门大桥挂篮施工方案_第3页
不二门大桥挂篮施工方案_第4页
不二门大桥挂篮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二门大桥挂篮施工方案一、 工程简介不二门大桥主梁断面为单箱单室箱形截面箱梁。 变截面箱梁梁底线形按1.7次抛物线变化,箱梁根部外边缘梁高为 8.5m,跨中梁高为3m箱梁顶 板全宽为12.8m,顶板厚度0#块为48cm其他梁段为28cm设有1.5%的双 向横坡。底板宽度为6.8m,厚度为100cm(墩顶)-28cm (跨中)(3#墩一4# 墩跨中12#-17#悬浇梁段底板厚度为58cn);永顺岸现浇段底板厚度位28cm 梁端底板厚度为 65cm。二、挂篮施工1 、挂篮构造采用自锚平衡桁架式挂篮施工。 挂篮由主桁架、 前吊横梁、水平支撑杆件、 前后横梁、外行走梁、外吊点滑轮、底模纵桁架、内模后滚

2、轮脚架、底模、轨 道连接器、轨道、工作平台、千斤顶、锚杆等组成。 、挂篮主桁架主桁架是挂篮悬臂承重结构,由型钢焊接而成。 、挂篮前吊横梁 挂篮前吊横梁由型钢焊接而成。其主要作用是将底模、外模和内模承受的悬浇重力荷载传递给主桁架。 、挂篮底模系统 挂篮底模直接承受悬浇梁段的施工重力荷载。它由纵桁架梁、工字钢桁梁和前、后横梁等组成。通过吊杆与前吊横梁与主桁架相连。 、挂篮外模系统 挂篮外模系统分为三个节段,随着箱梁高度的减少可相应拆除。它通过其行走系统悬挂于主桁架及后梁上,并可随之移动。 、挂篮内模系统 挂篮内模系统根据箱梁内室形状由组合模板和连接骨架构成。 其构成灵活, 适应箱梁内室形状尺寸多变

3、的特点。它也通过其行走系统悬挂于主桁架及后梁 上,并可随之移动。 、挂篮行走及后锚系统挂篮行走及后锚系统由前、后支座、轨道、钢枕、扁担梁等组成。其作用 一是推动挂篮系统移动;一是在移动或悬浇施工过程中,保持挂篮的稳定。挂篮具体构造参见挂篮结构设计图。2、主桁架试压(1)试压目的为了检验挂篮主桁架的性能和安全, 并了解结构的非线性变形,每套主桁架 均需试压。(2)试压方法本项目挂篮主桁架采用对称反顶法,将每套挂篮的两片主桁架水平镜像对称 放置在平台上,主桁架的前吊中心和后锚中心用预应力精轧螺纹钢锚固,在主桁架前支点位置安放千斤顶反顶主桁架。反顶法运用线性结构反力互等定律,主桁架受力模式等同于箱梁

4、悬浇状态受 力。前支点位置的千斤顶采用分级加载。主桁架2-1模式前支点反力取值 38.2T,主桁架3-2模式前支点反力取值 37.6T,主桁架3-1和标准模式前支点反力取全桥最大值 57.6T。加载前前吊、后锚之间中心位置用油漆做测点,测量两片主桁架之间距离。加载到10%、20%、50%、100%、130%分别测量两片主桁架测点之间距离。加 载到130%稳压10分钟后回油,测量两片主桁架测点之间距离。在加、卸载过程中用钢尺测量挂篮主桁架测点的挠度值。根据实测数据得出挂篮的挠度变化曲线,同时为施工预拱度提供参考数据。3、挂篮拼装(一)、挂篮拼装工艺步骤如下: 安装轨道系统。以箱梁中心线为主要基准

5、,参照挂篮设计图纸,找准轨道所在位置,先铺设 钢枕,再在其上放置轨道。适当调整钢枕位置,使轨道处于水平。严格控制轨道 间的中心距与图纸一致。然后利用箱梁竖向如2精轧螺纹粗钢筋把轨道压紧(锚固处设有螺母和锚垫板)。竖向如2粗钢筋长度不够,应采用连接器增加其长度。 最后用长尺复核轨距。安装前支座和后支座(反扣滑轮组),使其分别坐落在轨道合适的位置处。3 安装挂篮主桁架系统(含两榀主桁架和两片横联杆)主桁架为焊接成整体的钢结构,单片主桁架重6.7T (在揽索吊吊装能力范围内),可通过缆索吊单片起吊至桥面。主桁架与前支座和反扣滑轮采用焊接连 接。主桁架与横向连杆采用销接。安装时应确保平整度。安装后锚系

6、统在每处后支座上部位置放置两根后锚扁担梁,每根扁担梁中部穿插两根足够 长度的后锚杆(疋32精轧螺纹粗钢筋)。后锚杆的下端通过下锚扁担梁反锚在轨 道上。必须注意:下锚扁担梁位置附近的轨道必须保证有四根以上箱梁竖向如2精轧螺纹粗钢筋锚固。安装前吊横梁安装前吊横梁(含前平台),并在前吊横梁上放置吊杆、扁担梁和千斤顶等 设备,以备安装底篮系统和外侧模板系统。前吊横梁与主桁前吊支座焊接连接。 施焊处应确保焊接质量。6)安装外模系统按照挂篮设计图纸,先在地面把外模行走梁吊至外模框架内部对应位置,并将行走梁做适当固定。在箱梁翼板预留孔处安装行走梁吊耳。将外模和行走梁(共 重8T) 并起吊。行走梁前端通过吊杆

7、与前吊横梁连接,后端通过吊耳悬挂在 箱梁翼板上。重复上述方法,安装另一侧外模系统。安装底篮系统按照挂篮设计图纸,先在平地上将底篮前、后横梁、底篮纵桁架梁、底篮工字钢梁及底模横肋和面板联成一体, 然后一并起吊安装。在底模系统吊至设计位 置附近时, 使底篮前横梁处于前吊横梁下方, 将事先穿插在前吊横梁上的吊杆拧 入位于底篮前横梁上部的吊杆座连接螺母中。 同样的方法将位于箱梁底部的底篮 后横梁通过吊杆和扁担连接悬挂在箱梁的底板和翼板上。 至此,底篮系统安装完 成。 安装内模系统在安装内模前,应先绑扎箱梁底板和腹板钢筋。 内模系统安装先安装两根内模行走梁, 然后在起上安装内模骨架, 最后拼装 内模板。

8、 调整通过千斤顶来调整挂篮和模板系统的位置和标高,测定标高并记录。 至此,挂篮系统的安装基本完成。(二)挂篮安装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挂篮设计图纸及钢结构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2底模及内、外模板尺寸必须准确。3组合构件应先焊接成型,然后组装。4安装工作平台、 栏杆时应做到使栏杆成围, 并检查其可靠性。5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增设施工通道和工作平台,完成相应的安全措施。 6封头模板采用钢模,由施工人员现场制作。7风速大于六级时,人员应离开挂篮,以策安全。4、挂篮试压、试压目的为了检验挂篮结构的性能和安全,并得出箱梁浇筑的修正值。2 、荷载组合:混凝土重量+ 模板重量 +人群及施工机械荷载 =133

9、.4+12.8+1.5 )+2.3=150吨。考虑到保险系数试压加载到 105%,即157.5 吨(3、加载来源(1) 砂袋10T,万能杆件122T,配重铁2.5T,钢绞线23T。合计157.5T( 2) 砂袋由保靖岸用缆索吊分两次加载。(3) 万能杆件由永顺岸用缆索吊分 21次加载。34 、试压程序 试压过程由监控单位、监理处、施工单位共同监控。考虑到缆索吊来回 一趟需要 40分钟以上,考虑到安全施工晚上不能施工,试压工作分两天进行。( 1)、挂篮安装,在底模前、后、上游、下游测点做标记,2) 、底模测点标高测量,平面位置测量,记录数据(3) 、底模上对称满铺砂袋(加载满铺底板,防止底板损坏

10、)(4) 、对称加载万能杆件(加载顺序见附表)(5) 、加载到 105%重量(6) 、测点标高测量,平面位置测量,记录数据7) 、待稳定后,测点标高测量,记录数据8) 、由监理选择适当温度下测点标高测量,记录数据9) 、稳载24小时测点标高测量,记录数据9)、对称卸载,卸完后测点标高测量,记录数据(10) 整理数据得出相应参数。35 、组织工作项目部成立挂篮试压领导小组, 负责挂篮试压的现场指挥工作 总 指 挥: 谢文伟 现 场 指 挥: 张 勇 缆 索吊指挥: 盛柳江后 勤 保 障: 杨红刚加 载 记 录: 刘 帝 甘 露测 量: 唐文芳 程 刚技 术 负 责: 曾建国 余 高5、挂篮悬臂浇

11、筑施工工艺 挂篮安装后,进行全面质量安全检查,填写有关表格,并将检查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经复检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在挂篮悬臂段的吊架上,拼装调整第一节段模板。模板采用大型钢模, 考虑挂篮前端竖向变形各施工阶段的弹塑性变形及 1/2 竖向静、活载。精确测量 定位模板并调整预拱度。 内模就位前,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埋设预应力管道和挂篮锚固用的 预留孔。凡与挂篮施工有关的预埋件和预留孔, 在布置时应确保其位置精度, 以 便于挂篮安装。(可内模就位,绑扎顶板、翼板钢筋,埋设预应力管道和挂篮锚固用的预 留孔。最后整个模板形成以下体系:1)底篮的前、后横梁通过吊杆分别挂在前吊横梁和箱梁上。2)外模系统搁置

12、在外模行走梁上, 行走梁前端通过吊杆悬吊在前吊横梁上, 后端悬吊于箱梁翼板上。3)内模系统搁置在内模行走梁上, 行走梁前端通过吊杆悬吊在前吊横梁上, 后端悬吊于箱梁顶板上。4)两侧外模面板始终夹在底模两侧,外模框架上、中、下均设置固定构造, 上部设置连通对拉杆, 中部用对拉杆与内模连接, 下部通过外模限位框架与底篮 前、后横梁连接固定。 检查验收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清除模板内杂物。 浇筑混凝土。首先应遵循自前端开始向后浇筑,在浇筑梁段根部与前一浇筑段接合,前后两梁段模板接缝紧密相接后。再依底板、腹板、顶板的顺序 浇筑。浇筑底板时,需先浇筑底板两侧后再浇筑腹板,最后再将底板浇筑完成。 底板不

13、可一次浇筑完成的原因是浇筑捣实腹板时, 当底板两侧产生岛状突起, 腹 板浇筑捣实才能确定完成, 此时岛状突出的混凝土再予以铺平。 浇筑混凝土用振 动棒捣实。 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张拉预应力。张拉完成并灌浆封锚。 拆除模板。对梁端混凝土面凿毛洗净,保证施工接缝处混凝土的质量 和强度,确保梁体的整体性。 将悬臂挂篮对称前移至所完成节段,并校准位置。挂篮前移时,及时检查挂篮主桁架后锚座滚轮与滑轨接触是否安全可靠, 以及轨道的完好性, 确保 挂篮安全平稳前移到位。dl 重复iio步骤向前施工后续梁段。6、挂篮前移工艺di 在原由轨道前增铺轨道, 确保轨距和水平度, 并予以锚固。d2

14、 拆除内、外模对拉螺杆,收拆或拆除内侧模板。d3 拆除挂篮主桁架后锚扁担梁的锚固装置。此时,挂篮会自由前倾,致 使反扣轮组的滚轮安全地反扣在轨道上。d4 放松前吊横梁上的吊杆, 使得内、外模行走梁落在吊耳上。d5 拆除底篮后横梁与箱梁间的所有吊杆。底篮后横梁外侧两根吊杆落在 外模行走梁上。d6 将内模系统固定在已浇箱梁上。d7 用两套 5T 葫芦同时牵引两片主桁架前支座, 同步移动挂篮和外、 底模 系统至下一梁段位(& 安装主桁架后锚固装置。(安装前、后吊杆。重复前文所述的挂篮和模板安装调试步骤,然后铺设钢筋、放置预应力管道和布置预留孔,完成混凝土浇筑。6合龙方案(一)合龙顺序设计要求的合龙顺

15、序为:保靖岸边跨合龙一一 永顺岸边跨合龙一一 中跨合 龙。(二)合龙时间设计要求“合龙段应选择在摄氏15度左右时的低温状态下形成刚性连接及 浇筑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在合龙施工前,需提前对前两天中的气温变化情 况进行观测记录,了解温度变化规律,以确定适合合龙的时间,确保合龙质量。(三)合龙方案采用挂篮合龙。见附图边跨合龙方案图、中跨合龙方案图。3#墩跨中挂篮在浇筑完其对应的 22#梁段后,后移一个梁段(4m),由2#墩跨中挂篮进行合龙施工。各合龙段采用挂篮按表1分配。应为合龙预留吊杆孔表1合龙顺序合龙位置对应挂篮备注保靖岸边跨合龙段3#墩边跨挂篮永顺岸边跨合龙段2#墩边跨挂篮中跨合龙段2#墩

16、中跨挂篮(四)合龙工艺流程1 合龙所用挂篮浇筑完悬浇梁段,待强后前移挂篮至合龙位置2在两端箱梁顶面上设置平衡水箱,用于合龙段平衡重。在温度达到设计 要求的 15 摄氏度左右时及时焊接刚性连接 (详见设计图纸),使该跨悬臂梁形成 刚性连接。3立模,铺设钢筋,为浇筑混凝土做好准备工作。4按设计要求张拉预应力束。标记、做好记录。5在温度达到设计要求 15 摄氏度左右时浇筑混凝土。 边浇筑混凝土边等重 对两边平衡水箱放水减载。 使合龙段在不变的荷载下浇筑混凝土。6待合龙段混凝土强度达到 85%后,按先长束后短束的原则张拉其余预应 力束;再将已张拉合龙设计值的预应力束补拉到设计吨位。7张拉完后期预应力束

17、后,解除(凿除) 3#墩位处临时固结。(五)其它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合龙顺序进行,即先连续梁和刚构墩分别合龙后, 再全桥合龙。在连续梁边跨合龙时,张拉完后期束,必须马上将临时固结凿除。2永顺岸边跨现浇段支架悬臂端采用两根加强钢管桩。钢管桩的顶端不要 直接顶在贝雷架下端,要预留 34cm的间隙。7、 1 、2 号块施工方案2号墩 1#块、 3号墩 1、2#块采用挂篮施工。由于其施工方式有别于一般的 挂篮悬浇施工模式,特此单独说明。(一)2 号墩 1#块施工方案2 号墩 1#块施工方案见2 号墩 1#块施工方案示意图 。2 号墩 1#块采用两肢挂篮悬臂对称施工。由于 0#块施工空间有限,挂篮前 支点后移1.65m,至加强杆节点位置。同时,两肢挂篮顺桥向通过临时拉杆和临 时固结联结成整体。 挂篮前吊横梁临时放置在主桁架梁下弦杆上。 挂篮其他设置 同常规模式。2号墩 1#块采用挂篮施工的关键在于顺桥向两肢对称浇筑混凝土。 这样,挂 篮结构上对后锚点的反力要求较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