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庐山草堂与履道坊宅园的建造看白居易的造园理念园林艺术与历史从庐山草堂与履道坊宅园的建造看白居易的造园理念understandingofbaiju一,stheorybasedonconstructingoflushangardenandlvdaofang吴美霞廖嵘(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625014)wumeixia,lia0rong(forestryandhorticuitufaicoiiege,sichuanagricuitufaiuniversity,yaarl625014,ohiiqa)摘要:唐代诗人白居易不仅热衷于写诗,而且热衷于造园,其造园理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
2、对其营造的庐山草堂与履道坊宅园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选址,立意,置石,理水,借景5个方面的造园手法.关键词:白居易;庐山草堂;履道坊宅园;庐山草堂记;池上篇及序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08)030012-03收稿日期:20070921abstract:baljuyi.apoetlivingintangdynasty,kedconstructinggardenaswellaswritingpoem.histheoryaboutconstructinggardenhadanimportantimpactonthetheoryoflaterlandscap
3、earchitecture.thispaperanalyzeshislushangardenandlvdaofanggarden,andsummariesthemethodsaboutconstructinggardenarediscussedfromsiteselection,subjectmatter,stonedisposition,waterregulationandborrowingscenery.keywords:baljayi;lushangarden;lvdaofanggarden;thenoteoflushangarden;thearticleandprefaceofthep
4、ond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迁下部(今陕西省渭南),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一生酷爱造园,曾自述: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辙覆蒉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其一生共营造过4处私园:渭上南园,庐山草堂,长安新昌坊宅园,洛阳履道坊宅园,其中庐山草堂与履道坊宅园的造园理念对后世影响颇大.1选址从庐山草堂记与池上篇及序可以看出:白居易是选在风景优美之处,仔细分析园基的周边环境,发现两处园基的选择具有充分的科学性.草堂选址:1】地形:山林地,南面香炉峰,北临山崖,地势高低起伏最适合造园.2)水:
5、南抵石涧_j】,西有山泉,东有瀑布.不但可以解决生活用水,还可以解决园内造景用水.3)周边景色:甲庐山.视觉上12广东园林i2008年第3期不仅可以仰观香炉峰,傍睨竹树云石布,欣赏飞泉,瀑布,千姿百态的古树之景等;还可以欣赏春之锦绣谷花,夏之石门涧云,秋天的虎溪月,冬天的庐峰雪,以及阴晴显晦,昏旦含吐的山间变幻美景j.听觉上可以听叮咚泉声,到耳梵音,从而满足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享受.4)周边植物:大到古松,老杉,小至灌丛,萝茑叶蔓,杂木异草应有尽有lj】.5)小气候:夏天可以洞开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冬天又可以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6)邻居:遗爱寺.白居易此时是被贬作江州司马这个闲职,心情
6、烦恼,本就有归隐山林的想法.选择此处建造宅园,不仅可以早晚梵音到耳;又方便到寺院涤荡心扉.从前四点可以看出,山林地自成天然之趣j,最适合造园,后世园冶?相地总结为园地惟山林最胜.履道坊宅园选址:1】地形:城市地.当时的洛阳城非常繁华,繁荣,喧嚣的市井其实不是诗人居住的理想之地.道坊宅园处于履道里西北角,西,北两边邻水,是城市中的幽静,偏僻之地.恰好适合诗人中隐.对于城市地造园,园冶?相地篇说:市井不可园也;如园之,必向幽偏可筑,白居易的选址理念早于园冶800多年.2)水:伊水,伊渠.考古发现宅园西临伊水,背靠伊渠.在这种情况下,宅园生活及理景用水都不成问题.3)周边环境:洛阳城风土水木最胜之处
7、.风土好,且有水,有树,还可以远观龙门山,太室山,少室山的风景.从以上分析可知,两处园基的选择有两个共同之处:1)周边必有水系,便于园内生活与理景之用:2)周围风景优美,便于就近欣赏美景.而这两点恰是一个理想的园基所必备的条件,园冶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唐代还没有出现关于造园的专着,诗人以其造园实践给后世以启示.2立意移竹当窗,分梨为园;月色,瑟瑟风声;静静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图1庐山草堂想象平面怀;(园冶?园说).这是文人造园所追求的园林境界,白居易在其园中通过园林空问布局,建筑风格,基调色彩的处理等三种主要手法,营造了一个清,静,平,远的园林意象.其处理手法很值得
8、后世造园者借鉴.21园林空间开阔前有平地,轮广十长,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庐山草堂空间布局间接明了,没有高体量的建筑.同时,通读池上篇及序可知,在十七亩的宅园内并没有假山;只有置石,池中三岛,以及营建明月峡的叠石景观.园林不设假山等高体量构筑,可以营造一种极目远望的开阔空间.空旷,平缓的园林空问创造了一种平静,悠远的园林境界,使观景之人心旷神怡,这也是大多文人造园所追求的园林空间意象借园林景象排遣心中不快之事,并借以正心,修身.2.2建筑风格朴素,本于自然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草堂的外部建筑格局简单,仅能满足日常生活之需;木,斫而已,不加丹.
9、墙,圬而已,不加白.城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帏,率称是焉.内部装饰同样简洁,用材朴素,自然_|.这种古朴图2履道坊宅园想象平面(引自王铎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略有改动)的建筑装饰做法,很容易使园林融入自然,这也是白居易造园的整体风格的体现,他在后来的履道坊宅园的营建中,也采用了这种手法.白居易及其家眷在履道坊宅园里住了18年,宅园的建筑自然较之庐山草堂要丰富,但也是各有所用,各有所出:喜且日:虽有台,无栗不能守也,乃作池东栗廪;又日【建筑形式虽有楼,阁,厅,堂,廊等形式,但是用材力求自然朴素,有诗为证:归来履道宅,下马入柴扉.(白居易解印出公府)驿吏引藤舆,家童开竹扉.(白居易归履道宅)大门既是
10、柴扉这种朴素的形式与材料,就不必说宅内建筑的用材会是如何朴素了.另有诗新结一茅茨,规模简且卑.土阶全盆块,山木留半皮.(白居易自题小草亭)同时,茅草作顶其实是唐代建筑的一种形式,使建筑外观古朴,自然;对于文人则又寓意他们不与那些朱门大户里面的达官贵人同流合污的清高节操.2,3园林色彩基调统一一座园林乃至一个城市的整体意象可以通过其基调色彩产生的视觉冲击反映出来.白居易在其造园实践中亲身验证了基调色彩可以反映园林的整体意象这一方法的可行性.通读庐山草堂记及池上landscapeartgarnhtory篇及序,会发现园中景观元素多是清,白二色,履道坊宅园有九处之多;且两篇文章均未提及色彩华丽的花卉
11、的栽植.这种色彩基调形成了一个清淡韵致与朴素平淡的园林意象.同时,这样的色彩基调还有隐喻及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白二色往往象征清正,清廉和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唐代很多达官贵人的宅园均建造的富丽堂皇:朱门,丰屋,高墙(白居易伤宅),诗人把自己的宅园建造的如此朴素,与那些朱门大户的府第形成鲜明对比,也是其在清高中保持操守,坚守志道的孤芳品格体现.3道法自然的造园手法白居易造园始终坚持道法自然的造园手法,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还体现在置石,理水及ij于因借室外景观处理上j.31置石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白居易是中国园林史上有记载的最早为园林用石建立美学
12、理论的人,着有太湖石记,文中把太湖石列为园林赏石类之首,说:石之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之焉,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guangdonglandscapearchitecturevo1.30/12413园林艺术与历史品有上,中,下,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嗜之何也?,适意而已!(太湖石记)怎样使其适意?诗人具体地分析了品赏石景时,对石景产生的一种如虬如凤,若拴若动,若翔将趼.(太湖石记)的联想;欣赏自然石的这种美的意念,贵在欣赏其形式美,并且产生联想,得到美的感受与思想的升华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尔缕簇缩,尽在其中.(太湖石记)最终与大自然的美相联系,回归自然之
13、美,这就是品赏石景达到的最高境界.白居易在其履道坊宅园内布置了两块太湖石,是他在任苏州刺史时在太湖边发现的,其石:孑l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白居易双石)这是中国园林史上有记载的较早的将太湖石运用于园林中的记载.履道坊内用了两种置石方法:散置与叠石.另散置石是一方长平滑,可以坐卧的青石,诗人常常睡于石上矣.叠石则是指西园内凿开明月峡,决破白濒洲.(白居易府西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偶题十六韵).至于庐山草堂,诗人则用白石作铺装为出入道,从而营造了一个朴素,整洁的园林意象,并且与周边环境相融.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现,杂木异草,盖覆其上.j,石令人古,而杂草令石自然,这也许是诗人未将杂草除
14、去的原因.后世置石,叠山多配以植物,也是师法自然的结果.3.2理水水是园林之血脉,园林无水不活.白居易深知水在园林中的妙处,在造园过程中,利用天然水系,引水入园,精心营构水景.32.1剖竹引泉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14广东园林2008年第3期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这是白居易剖竹悬架,引泉上檐,人为的形成瀑布飞流,即达到了以动取静的艺术效果,又不失天然野趣.同时,与堂东水悬三尺,昏晓如练色的天然飞瀑形成对比,一柔一刚,刚柔结合,达到完美统一1l.32.2引水构池即将天然水引入园内,构成池,潭,沼,滩等不同的水景.履道坊宅园西为伊水,诗人将
15、其自西南引入园,经园内,由东北流出.宅之南园作白莲池,水口置滩,池西边配以琴亭,明月廊,池北建书库,书楼;池内构三岛,岛问架桥,岛上建茅茨亭;池内栽植白莲.宅之西叠石成明月峡,聚土为白濒洲,竹阁池边建竹阁辟府西水亭院,水边修水堂(樱桃厅).宅内水面积初为五分之一,后为三分之一;水系有聚有分,水上建筑,水生植物等水景园的要素均已具备,整体景观开阔而迂回,丰富而生动.3.3借景追求自然,使园林与周围空间环境相接,延伸到园外的山川,宇宙,白居易非常巧于运用借景的造园手法.筑下邦园,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白居易新构亭台,视诸弟侄).在庐山草堂,因树高柯叶繁遮挡了远山美景,所
16、以持斧截树,从而使万叶落头上,前峰来面前.(白居易截树)在履道坊筑台,以便远观龙门山,太室山,少室山,以及雨后山中云雾缭绕,风吹水波凛凛的自然变幻之色,还可以看到林中黄莺聚集,天空大雁飞翔的山林景色.用这些远借,近借,仰借,俯借,以及季候,晴晦,物象之借等手法,将静态的,动态的景物都借于园林之中,这些都是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造园手法.借景延伸了园林空间,丰富了景观层次;而伐树,筑台以借景,更是人为的创造了园林借景之巧.庐山草堂与履道坊宅园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所体现的造园思想,不仅对中国造园史而且对日本造园史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值得后世造园者借鉴和学习.参考文献:11康熙御定t远鲁越校正全唐诗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交通规划合同管理版权咨询重点基础知识点
- 转售合同协议书范本
- 软件采购双方协议合同
- 转让便利店合同协议
- 毛石开釆协议书
- 跨境支付协议书范本
- 演艺合同协议书
- 高端珠宝饰品定制加工及维护协议
- 关键词叉车工劳动合同
- 时代天境协议书
- 残联委员笔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4初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笔试考试易错题带答案
- 手机媒体概论(自考14237)复习题库(含真题、典型题)
- 琴行老师劳动协议合同
- 创新医疗器械的专利申请与保护策略
- 2024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垫付运输合同协议
- 2024年河北承德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以科技赋能医疗打造透明化的肿瘤疾病诊断平台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考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环保安全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