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课后习题与答案_第1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课后习题与答案_第2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课后习题与答案_第3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课后习题与答案_第4页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课后习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习题解答 教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熊诗波 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 9月第 3版第二次印刷。 绪论 0-1 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解答:教材 P45, 二、法定计量单位 。 0-2 如何保证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解答:(参考教材 P46, 二、法定计量单位 五、量值的传递和计量器具检定) 1、对计量单位做出严格的定义; 2、有保存、复现和传递单位的一整套制度和设备; 3、必须保存有基准计量器具,包括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等。 3、必须按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将国家级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经过各级计算标 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 0

2、-3 何谓测量误差?通常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表示的? 解答:(教材 P810, 八、测量误差 ) 0-4 请将下列诸测量结果中的绝对误差改写为相对误差。 1.0182544V 8 pV (25.04894 (00003)g (5.482 026)g/cm 2 解答: -6 6 7.8 10-6/1.01825447.6601682/10 6 0.00003/25.048941.197655/10 6 0.026/5.482 4.74% 0-5 何谓测量 不确定 度? 国际计 量局于 1980 年提出的 建议 实验 不确 定度的 规定建 议书 INC-1(1980) 的要点是什么? 解答: (1)

3、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值的真值在所处量值范围的一个估计, 亦即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 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2) 要点:见教材 P11。 0-6 为什么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为什么是用电表时应尽可能 地在电表量程上限的三分之二以上使用?用量程为 150V 的 0.5级电压表和量程为 30V 的 1 .5级电压表分 别测量 25V 电压,请问哪一个测量准确度高? 解答: (1 )因为多数的电工仪表、热工仪表和部分无线电测量仪器是按引用误差分级的(例如,精度等级为 0.2级的电表,其引用误差为 0.2% ),而 引用误差 =绝对误差 /引用值 其中的引用值

4、一般是仪表的满度值(或量程 ),所以用电表测量的结果的绝对误差大小与量程有关。量程越 大,引起的绝对误差越大,所以在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 (2) 从(1)中可知,电表测量所带来的绝对误差=精度等级X量程/100,即电表所带来的绝对误差是一定 的,这样,当被测量值越大,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就越小,测量准确度就越高,所以用电表时应尽可能地 在电表量程上限的三分之二以上使用。 (3) 150V的0.5级电压表所带来的绝对误差=0.5 X50/100=0.75V ; 30V的1.5级电压表所带来的绝对误 差=1.5 30/100=0.45V。所以30V的1.5级电压表测

5、量精度高。 0-7如何表达测量结果?对某量进行8次测量,测得值分别为:802.40, 802.50 , 802.38, 802.48, 802.42, 802.46,802.45,802.43。求其测量结果。 解答: (1)测量结果=样本平均值坏确定度 或 XX _ s x jn 21 / 28 8 Xi 802.44 i 1 8 (Xi X)2 i 10.040356 8 1 0.014268 所以 测量结果=802.44+0.014268 0-8用米尺逐段丈量一段 10m的距离,设丈量1m距离的标准差为 0.2mm。如何表示此项间接测量的 函数式?求测此10m距离的标准差。 10 解答:(

6、1) L Li i 1 ol 0.6mm 0-9直圆柱体的直径及高的相对标准差均为 0.5%,求其体积的相对标准差为多少? 解答:设直径的平均值为 d,高的平均值为 h,体积的平均值为 V,则 2 nd h V 2 V 2 5 ndh 2 5 n2 4 所以0 V 2 h h .4(0.5%)2(0.5%)2 1.1% 1-1求周期方波(见图1-4)的傅里叶级数(复指数函数形式),划出|cn| - 3和g- 3图,并与表1-1 e x( l-2%-2 丄To cn To 2 +打宀 第一章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对比。 解答:在一个周期的表达式为 A ( Tt 0) 2 x(t)2 t A (0 t

7、-) 2 积分区间取(-T/2 , T/2 ) A =j (cosn -1)(n=0,1,2,3, L ) n 所以复指数函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为 x(t) n Cne jn ot -(1 cosn )ejn ot, n=0,1,2,3, L n cos n ) (n=0,1,2,3, L ) CnR0 2 2 Cn寸CnRCnl A(1 cosn ) 0 n 0, 2, 4, 6, L n n1,3,5,L 2 也arctannn1,3,5,L CnR2 0 n 0, 2, 4, 6,L 没有偶次谐波。其频谱图如下图所示。 |Cn| 2A/ n 2A/ n 2A/3 n 2A/5n 2A/3

8、n 2A/5 n -5 o0-3 o0 O0 n2 ir 0305 0 -5 0-3 0 -0 -n2 CO 相频图 3 O05 o0 幅频图 周期方波复指数函数形式频谱图 1-2求正弦信号 x(t)x0 sin ot的绝对均值曲和均方根值Xrms。 解答T T1 T x(t)dtx)sin tdt T 2 sin tdt T 0 2xo 空 cos t T 4Xo 2xo 7t xrms 1 :x2(t)dt 1 Jx2si n2 cotdt T1 COS2wtdt 0 1-3求指数函数x(t) Ae at (a 0,t 0)的频谱。 解答: X(f) x(t)e j2 ftdt at Ae

9、 e 0 j2 ftdt e (a j2 f)t A (a j2 f) x A a j2 f A(a 了 (2 f)2 j2 f) X(f) .a2 (2 f)2 (f) arctan ReX(f) 2 arcta n a 单边指数衰减信号频谱图 1-4求符号函数(见图1-25a)和单位阶跃函数(见图1-25b)的频谱。 sg n(t) 1 0 t -1 a)符号函数 u(t) 1 0 t b)阶跃函数 图1-25题1-4图 a)符号函数的频谱 x(t)sg n(t) t=0处可不予定义,或规定sgn(0)=0。 该信号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不能直接求解,但傅里叶变换存在。 可以借助于双边指数衰

10、减信号与符号函数相乘, 的频谱,然后取极限得出符号函数x(t)的频谱。 这样便满足傅里叶变换的条件。先求此乘积信号 X1(t) X1(t)e at sgn(t) at e t 0 at e t 0 x(t) sgn(t) limxt) a 0 X1(f) xdt)e j2 ftdt at j2 e e ftdt at j2 e e 0 ft dt 4 f J 22 a2 (2 f)2 X( f) F sg n(t)1叫 Xf) X(f) 1 f | (f) b)阶跃函数频谱 u(t) 在跳变点t=0处函数值未定义,或规定 u(0)=1/2。 阶跃信号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但却存在傅里叶变换。由于

11、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不能直接求其傅里 叶变换,可采用如下方法求解。 解法1:利用符号函数 1 1 u(t)sgn (t) 2 2 1 1 1 111 1 U(f) F u(t) F 2 2F sgn(t) 2 (f) 272 (f) jf U(f) 结果表明,单位阶跃信号u(t)的频谱在f=0处存在一个冲激分量,这是因为u(t)含有直流分量,在预 料之中。同时,由于u(t)不是纯直流信号,在t=0处有跳变,因此在频谱中还包含其它频率分量。 解法2:利用冲激函数 t u(t) ( )d 根据傅里叶变换的积分特性 t1111 u(f) F ( )dj_f (f) - (0) (f) - (f) j

12、-f 1-5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 COS wot (见图1-26)的傅里叶变换。 x(t) cos wot |t T w(t)为矩形脉冲信号 W( f) 2T sinc(2 Tf) 1 j 2 fotj2 fot cos(2 fot) ee 2 11 . 所以 x(t)w(t)ej 2 fotw(t)e j 2 fot 解:x(t) w(t)cos(2 fot) 2 2 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 11 X(f) -W(f fo)-W(f fo) 22 Tsi nc2 T(f fo) T si nc2 T(f fo) w(t)J 1 -T 0 Tt 图1-26被截断的余弦函数 可见被截断余弦函数的

13、频谱等于将矩形脉冲的频谱一分为二,各向左右移动 半。也说明,单一频率的简谐信号由于截断导致频谱变得无限宽。 X(f) 被截断的余弦函数频谱 fo,同时谱线高度减小一 1-6求指数衰减信号x(t) e atsin wt的频谱 解答: sin( ot) ej 0t 0t 所以x(t) at 1 e 2j 0t 0t 单边指数衰减信号 Xi(t) at (a 0,t0)的频谱密度函数为 Xi(f) x(t)1e j tdt at e 0 e j tdt 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 Xi( 0) 1 2j aj(o) 2z2 a ( o) a j( o) 2 2 a ( o) 2a 2 2 2 1-7设

14、有一时间函数f(t)及其频谱如图1-27所示。现乘以余弦型振荡 COS w0t( w0wm)。在这个关系 f (t) COS Wgt的傅里叶变换,示意 中,函数f(t)叫做调制信号,余弦振荡COS co0t叫做载波。试求调幅信号 画出调幅信号及其频谱。又问:若 5m时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图1-27题1-7图 解:x(t) f(t)cos( ot) F( ) F f(t) cos( 0t) - ej ot e j ot 2 1 +1 + 所以 x(t) - f(t)ej ot - f (t)e j ot 2 2 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 11 X(f) -F( o)-F( o) 22 半。 wo

15、,同时谱线高度减小一 可见调幅信号的频谱等于将调制信号的频谱一分为二,各向左右移动载频 矩形调幅信号频谱 若wo wm将发生混叠。 1-8求正弦信号x(t) xo sin( wt的均值 应、均方值 忒和概率密度函数 p(x)。 解答: 1 T1 T (1) H( ); A();()。 当输入信号Ui=10sin 1000t时,求输出信号uo,并比较其幅值及相位关系。 一阶RC低通滤波器 1 1 1)H(s),H() s 11 j = RC=1000 10-6=0.001s 所以 H(s) 1 0.001s 1 H( 1 1j0.001 A() 1 (0.001 )2 arctan 0.001

16、A(1000) 1 1 (0.001 1000)2 (1000) arctan.001 1000 ; uo 10 A(1000)si n1000t (1000)5 - 2 sin(1000t)(稳态输出) 4 相对输入Ui,输出幅值衰减为 5逅(衰减了 -3dB),相位滞后 一。 4 4-11已知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函数 H() 式中=0.05s。当输入信号 x(t)=0.5cos(10t)+0.2cos(100t-45 )时,求其输出 y(t),并比较 y(t)与 x(t)的幅值与相 位有何区别。 解:A() arcta n A(10) 1 1 (0.05 10)2 0.894, (10)

17、arcta n(0.05 10)26.6 (100) arcta n(0.05 100)78.7 C1 R2 ui(t) A(100)0.196, 匕(0.05 100)2 y(t)=0.5 A(10)cos10t+ (10)+0.2 A(100)cos1001-45 + (100) =0.447 cos(10t-26.6 )+0.039cos(100t-123.7 ) 比较:输出相对输入,幅值衰减,相位滞后。频率越高,幅值衰减越大,相位滞后越大。 4-12若将高、低通网络直接串联(见图4-46),问是否能组成带通滤波器?请写出网络的传递函数,并分 析其幅、相频率特性。 图4-46 题4-12

18、图 解:H(S) 1S 1 2s ( 123)S 1 1=R1C1, 2 = R2C2,3=R1C2 H( 2 j( 123)1 A( 3)2 arcta n (123) A(0)=0,(0)= /2; A( )=0,( )=- /2,可以组成带通滤波器,如下图所示。 )D0kQanaa M 1 Bode Diagram 0 -2-3 40 - -50 Freque ncy (rad/sec) 4-13 一个磁电指示机构和内阻为 描述,即 Ri的信号源相连,其转角 和信号源电压U i的关系可用二阶微分方程来 nAB d r dt2 r(R Ri) dt nAB r(R Ri) Ui 设其中动圈

19、部件的转动惯量I为2.5 10-5kg m2,弹簧刚度r为10-3N m rad-1,线圈匝数n为100,线圈横 截面积A为10-4m2,线圈内阻R1为75,磁通密度B为150Wb m-1和信号内阻Ri为125 ; 1 )试求该系 统的静态灵敏度(rad V-1)。2)为了得到0.7的阻尼比,必须把多大的电阻附加在电路中?改进后系统的 灵敏度为多少? nAB 解:1)H(s) (S) Ui(s) r(R R1) nAB r(Ri R1) nAB r r(Ri 2 r nAB r ss - I r(R R1)I s22 nS 静态灵敏度: nAB K 2、lr (R R) nAB r(R R1)

20、 nAB r(R R) 100 104 150 103 (125 75) 7.5radg/ 阻尼比: 1 nAB 2曲(R R) 110_104_150 23.717 2 25 10 5 10 3(125 75) 固有角频率: n 10 2.5 10 20radgs 2)设需串联的电阻为 R,则 1 nAB 2JIF (Ri Ri R) _.10101500.7 2、2.5 105 103 (125 75 R) 解得: R 7500200 6576.3 0.7;2.5 改进后系统的灵敏度: nAB r(R Ri R) 100 104 150 10 3 (125 75 6576.3) 0.221

21、racgV 5-1 求h(t)的自相关函数。 at h(t) e X0)a 解: 第五章信号处理初步 0) 这是一种能量有限的确定性信号,所以 h(t)h(t )dt e ate a(t )dt e a 02a 假定有一个信号x(t),它由两个频率、相角均不相等的余弦函数叠加而成, X(t)=A1COS( 1t+ 1)+ A2COS( 2t+ 2) 求该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解:设 X1(t)=A1COS( 1t+ 1) ; X2(t) = A2COS( 2t+ Rh() 5-2 2),则 其数学表达式为 Rx( ) lm 士 T TX1(t) X2(t)X1(t T TX1(t)X1(t)dt Tim 2T 1 T t x2(t)x1(t)dt lim )X2(t)dt T X1(t)X2(t)dt T TX2(t)X2(t)dt lim T 2T lim T 2T R,( ) 根据以上分析结论,便可由自相关函数图中确定均值(即常值分量)和周期分量的周期及幅值,参见 下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