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梳理二、体液调节一、神经调节1. 反射、反射弧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规律性应答,是神经 调节的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五个环节及其关系可表示为:感受器7传入神经7神经中枢7传出神经7效应器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轴突和树突)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 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一电信号静息时细胞(K+外流)外正内负兴奋部位
2、与形成A未兴奋部位 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膜外:由未兴奋到兴奋部位离如岬1=卅iViMl畫Mf (HR羊撕內 ff IB圾中HI)局部刺激产生兴奋外负(Na+内流)内正丿形成局部电流回路 传导特点:双向性 3.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1)突触: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只与其 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包括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神经冲动的传递:A.突出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等膜内:由兴奋到未兴奋部位v.膜 t卿体的膜) 魁羯间感内有砌液)規后膜(与那前関瞒应的细胞体醴或树翘B.C.D.E.3)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7突触前膜7突触间隙7突触后膜传递
3、过程:轴突7突触小体7突触小泡7递质7突触前膜7突触间隙7突触后膜(下一个神 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信号转换:电信号7化学信号7电信号递质的运输方式:从突触小泡到突触间隙是胞吐;突触间隙间是扩散。特点:单向的,有延搁分泌器官激素名称化学本质生理作用下丘脑促。激素 释放激素蛋白质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相应的促。激素抗利尿激素多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垂体生长激素多肽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 长促。激素蛋白质促进内分泌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相应激素 的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 兴奋性肾上腺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提冋心率和血压,使血糖升
4、冋醛固酮类固醇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保钠排钾胰 岛B细胞胰岛素蛋白质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A细胞胰高血糖素多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升高血糖浓度卵巢雌性激素类固醇促进雌性器官发育和卵细胞生长,激发并维 持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周期孕激素类固醇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 泌乳准备条件睾丸雄性激素类固醇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长,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来源:内分泌腺的分泌物4.高级神经活动来源去路血糖食物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2.血糖平衡调节血糖平衡:正常血糖 0.8 1.2g/L 肝糖原的分解 脂肪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平衡调节 调节方式: 调节激素
5、: 调节过程:神经体液调节使血糖升高一一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电L 二輕.j,十iC+)(+) 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使血糖下降一一胰岛素L(+)!沓上腺素分誕I IJ k,:肾上腺丨越Hj下丘胞另i 区域$ 岀f注意:血糖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引起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血糖浓度。 下丘脑能通过有关神经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的分泌。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有拮抗作用。 升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而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垂体没有分泌相应的能调节血糖的促激素。3.体温平衡调节体温恒定:胰高血糖索分韜If&丄巴 ”, r
6、底底aSS,卜2L来源去路热量新陈代谢产热,主要是骨骼肌 和肝脏主要通过皮肤散热,有直接散热 和蒸发散热等人和高等动物具有一定的体温,且相对恒定是进行新陈代谢(生化反应)和正常生命活动的 重要条件。人体产热是能量代谢的结果,安静时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肝脏等),运动时主要 来自骨骼肌,可比安静时高出10余倍。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常打“寒战”,产热量明显增加。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当气温达到35C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汗液蒸发这一条途径。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能够维持动态平衡的缘故,而这种动态平衡的主要 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平衡调节4.水平衡调节水平衡I传入神着下丘脑体盅调
7、节中框萝入神经来源去路水 饮水 食物中的水 代谢产生的水 肾脏排尿 皮肤排汗 肺呼吸排水汽 大肠排便调节注意:引起水平衡调节不是水绝对含量的变化而是渗透压的变化。引起渴觉的感受器在下丘脑,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5.无机盐的平衡与调节Na+、K的平衡I爵口皋看P II少隠半排I f 不I E叫吸收肮亠分泌调节ISIS+肾小管 一集合管6.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有重要作用一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1)2)3)()促甲联腺素释放锻素+ 促甲状腺厳索卜lI f+jL何I甲状Jfi素图中(+)表示促进订-)表示抑制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
8、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这种情况下,体液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2)免疫系统1 非特异了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记忆细胞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相结合,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 T细胞,抗体人详A-iJr J I _nsr/iA-人侍内的L,4厝王關上一健固銅I.;畧.孑諱3孑圭竇 3 皮趺C贺卡亍干: I 犬肠 須乍使1 I与水调节的关系:有渗透压感受器; 能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与血糖调节的关系:能通过有关神经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的
9、分泌。 与体温调节的关系:有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有关神经调节产热和散热;寒冷时,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7. 激素分泌调节的方式一一反馈调节1 )概念: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 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调节方式。2)调节过程:甲状腺分泌分级调节(寒冷、过度紧张时血液中甲状 腺激素的调节)8. 激素调节的特点: 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和作用于靶器官、靶 细胞9.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及关系1)比较2)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 发育和功能。三、免疫
10、调节1.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2. 抗原、抗体与特异性免疫抗原概念:凡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抗体的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蛋白能够识别抗原的是:吞噬细胞(非特异性) 能够清除抗原的是:抗体,吞噬细胞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记忆细胞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死
11、亡。预防过抗组织胺类药物能抑制过敏症状的T细胞造血干细胞(胸腺成熟)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分泌淋巴因子增强细胞免疫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3.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功能失调有免疫功能过高和过低两类,免疫功能过高则引发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系 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功能过低称免疫缺陷病。1)过敏反应的机理和过敏体质有些人接触到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
12、机体时,就会与吸附 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使血管壁通透性增 强、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上述反应如果发生在皮肤,则出现红肿、荨麻 疹等;如果发生在呼吸道,则出现流鼻涕、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如果发生在消化道,则出 现呕吐、腹痛、腹泻等。个别病情严重的,可因支气管痉挛、 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是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另外, 表现。作用机理:免疫作用的中的抗体与特异性抗原结合,消灭抗原;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再次入侵的 抗原相结合,表现出过敏特征。3)类型特点基本原理过敏反应免疫功能 过高将一些不是大分子的物质或正常机体不识别为抗原的物
13、质识 别为抗原导致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将正常细胞视为抗原而加以排斥,从而发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 过低(1)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先天性免疫缺陷(2)HIV病毒侵入T细胞,T细胞大量死亡,使抗原的识别、呈递发生障碍,病人 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功能。4. 免疫学的应用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器官移植;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结构网络】激素调节的发现I兴奋的ft导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的实例释放粗织脏尊化学物J血骨遷强、毛细血骨扩张、 平頑牧堀* 休分检增加尊朗itift反应 (尊嗣捲、血咄性水全#过敏反应呼iSiS过敞反克H消牝逍过(ft反应(过敏性休兗)(过敘性鼻炎、支吒彗学曙筍)(ft齒过&性胃畅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T激素调节的履人脑的高级功能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免疫系统的组成激发因素反应时机抗体分布反应结果过敏反应过敏原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 道粘膜、某些血细胞表面使细胞释放组织胺, 从而引发过敏反应体液免疫抗原机体第一次 接触抗原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终止员工合同协议书
- 装修合同终止协议书
- 定制软件销售合同协议书
- 合同终止协议解除协议书
- 有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 婚宴酒店合同协议书
- 农村自建房合同协议书
- 生化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 合同协议书纸张
- 分伙合同协议书范本
- 创新创业基础(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超详细一万字笔记
- 武汉版生命生态安全【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 第7课《网络资讯辨真假》课件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 2024区域代理授权合同书
- 2024年江苏泰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招考聘用备案制人员165人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游戏动漫游戏体验提升及游戏衍生品开发策略
- 体育-小学移动性技能:跳跃游戏教学设计与教案
- 二位数乘二位数600道
- 服务器定期巡检制度
- 核工业数字化转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