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相闪蒸罐设计5.1概述在甲苯甲醇烷基化过程中,需要将氢气分离出去和把反应产物提纯, 这需要用 三相闪蒸罐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常规工艺先采用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两相闪蒸,闪蒸后的油相再利用沉降罐进行热化学重力闪蒸,或采用电热化学脱水。这种工艺存在工艺复杂、设备多、投资大,管理和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三相闪蒸器将 产物的脱气、脱水结合。工艺简单,投资少,管理和维护简单,有利于实现产品 处理工艺的密闭。5.1.1闪蒸器的类型工业上常用的分离器,按其外形分主要有立式和卧式两种;按功能分有气液两相闪蒸器和油、气、水三相闪蒸器等;按操作压力可分为负压(V0.1M Pa)、低压 (V1.5MPa)、中压(
2、1.56.0MPa)和高压(6.0MPa)分离器等。立式闪蒸器5-1立式闪蒸器的简单结构示意图立式闪蒸器一般用于处理高气液比的油气混合物,如用作气体洗涤器、分液罐 等,以便除去大量气体中所含少量液体。立式闪蒸器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混合物由侧面进入闪蒸器,经入口分流器使 油气得到初步分离,液体向下沉降至闪蒸器的集液部分,析出所携带的气泡后经液控阀流入管线;经入口分流后的气体向上流向气体出口 ,气体所携带的较重油 滴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集液部分;较小的液滴经出口捕雾器碰撞聚集后进 脱除,然后气体流出闪蒸器。卧式闪蒸器卧式闪蒸器多用于液气比较高的情况,像原油分离器、缓冲罐等。闪蒸器的内 部结构如图5-
3、2所示2384图5-2 一般三相闪蒸器的简单结构示意图1Q 9如7561 三相流体入口; 2 挡板;3 气相整流件;4填料或防浪板;5 捕雾器;6气出口; 7下液管;8溢流堰板;9防涡器;10水出口; 11油出口流体进入闪蒸器,经过入口分流器后气、液的流向和流速突然改变 ,使气液得 以初步分离。气体水平地通过液面上方的重力沉降部分,被气流携带的液滴在此 部分靠重力沉降至气液界面,未沉降至液面的粒径更小的液滴在出口捕雾器碰 撞聚集成大液滴,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集液部分。经过初步分离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闪蒸器的集液部分,集液部分需要有定的空间,使液体流出前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对于两相闪蒸器 ,足够的
4、停留时 间可以使原油中气泡升至液面并进入气相; 对于三相闪蒸器,足够的停留时间除 使油中气泡析出至气相外,还可以使油中水滴沉降至水层,水层的油滴升至油层,然后再通过控制阀流出闪蒸器。油气界面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23/4)D之间。为了提高脱水效果,容器内部一般加设填料。填料的形式有斜板、波纹板,或填 料和斜板合一等。油水混合液流过这些填料时,可使水滴吸附其表面,在液体的 剪力作用下破坏水滴表面张力,使水滴易于聚结;同时,顺着填料下沉,缩短沉 降时间。有的闪蒸器气相也设置填料。由于气相主要是分出液体,填料可能与油水分离 段的填料不同。填料段一般设置12段,如果太多,不经济,且占去较大的闪蒸空间。
5、 根据填料和波纹板的功用,它们应满足以下要求:a. 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混合物流经其表面时,水滴(或油滴)易于吸附;b. 能长期使用,不易破碎,并不与油、水发生化学变化;C.来源广,价格低廉。对于用于浮式生产储油设施上的闪蒸器,由于波动原因必须考虑增加内部防浪 设施稳定界(液)面。比较简单的办法是采用防浪板,如图所示,有时填料兼作 防浪板。防浪板的多少根据闪蒸器闪蒸段的长度来定。我们采用的是卧式闪蒸罐。5.1.2闪蒸器结构 卧式三相闪蒸罐包括入口分流区、集液区、重力沉降区和除雾器区四个部分:1)入口分流区入口分流区也正是利用了混合液较高的动能,通过突然改变混合液的方向吸收其 动能,达到气液的初步
6、分离。2)集液区集液区位十二相闪蒸器的底部,主要为液体中气体的析出及油水的沉降闪蒸提供充足的停留时间。需要指出的是油与水的闪蒸时间要明显高于气液的闪蒸时 间。3)重力沉降区重力沉降区一般是对于气体而言,即进入该区域后气体的速度下降,气体中携 带的较大的液滴由于重力的作用落到气液交界面,而更小的液滴则需要依靠后面 的除雾器除去,以保证闪蒸所得气体中不含液体或含量很少。4)除雾器区气体在经过重力沉降区后,较大的液滴已经沉降至液体中,但气体中仍含有大 量的小液滴(通常为小于100卩m液滴),这些液滴将在气体通过除雾器时得以去 除,去除的液滴在聚并成为较大液滴后落入集液区。5.1.3闪蒸器工作原理2J
7、a 口挡板力沉降区4.除雾器5压力控制阀仕入口分流区7侬板&浮了(液位感皿裝胃)負液区 g液位控制阀5-3卧式三相闪蒸器结构示意图5-3是典型的卧式三相闪蒸器结构示意图,产物进入闪蒸器后首先进入入口 分流区,并撞击到入口挡板上,使混合液的方向和速度发生很大变化, 这种液流 动量的突然改变,造成了气液的预分离。预分离后的液体落入集液区,在集液区 闪蒸器提供充足的时间使油能聚集到上层而水沉降到底层, 在大多数设计中,入 口分流区往往装有液相导管,将预分离后的液体引入油水界面以下, 这样可以促 进水珠的聚沉。在经过集液区后,上层的油液溢过堰板进入其后的油室, 通过液 位控制阀实时排出油液控制油室的油
8、位;为保持油水界面的高度,下层的水相经 另一液位控制阀控制后由排水阀离开闪蒸器。预分离后的气体进入重力沉降区,并在气相中携带的较大液滴完成沉降后经除雾器到达压力控制阀,通过压力控制阀控制气体的排出量保证闪蒸器压力的恒定。 气液界面根据油气闪蒸的相对重要 性可由直径的1/2变到3/4,但在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半满状态。重力式闪蒸器的设计主要是依据已有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而已有规范中只有 对两相闪蒸器设计的规定21,对于三相闪蒸器的设计计算,规范中并未涉及。 另外,国内目前没有通用的三相闪蒸器的计算方法,探讨较多的是以气液沉降理 论为依据进行的尺寸设计,尽管具体设计的名称、公式、符号等略有差异,但其 原
9、理一致,且设计步骤基本通用,本章将以卧式三相闪蒸器的设计为例对三相闪 蒸器设计进行理论研究。5.2三相闪蒸器基础设计理论对三相闪蒸器进行尺寸设计,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即气液分离和油水分 离。而无论是油水沉降部分还是气体分离部分,都是以相关的约束条件为基础, 通过计算求取闪蒸器的有效长度和闪蒸器的直径又或者二者的关系式22。闪蒸器的设计不论是气体分离部分还是油水分离部分,都需要考虑以下三个 条件,即液滴沉降、液滴的大小和停留时间。5.2.1液滴沉降在闪蒸过程中,液滴在各个具体条件下分离效果不能进行直接计算,所以为了简化计算过程,通常假设液滴是球形液滴,并目液滴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而液滴的沉
10、降速度为液滴所受重力与浮力之差与阻力相等时的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下面以气体中液滴的沉降为例进行说明, 设气体中的液滴所受重力与浮力之差为Fb,液滴下落时气体对其阻力为Fd,则可知:Fb =(P1 - Pg)警6Fd =Cd 心式中,FB 重力与浮力之差(N);Fd阻力(N);Cd阻力系数;V液滴沉降速度(m/s );g 重力加速度(m/s2);R, Pg液体密度,气体密度(kg/m3);Dm液滴直径(m);当液滴所受重力与浮力之差等于阻力时, 液滴作匀速运动,此速度即为沉降 速度Vt。令Fd =Fb,可得:Vt24gDm(Pl - pg)-3CDpg当液滴周围流动是层流时,斯托克斯定律适用于此过
11、程且Cd =空,此时Re5.56x10二31 -ig dmVt =根据流体流动然而,在实际生产当中,斯托克斯定律并不适用于一切情况,状态不同可根据雷诺数(Re)的大小确定此时运用的阻力系数表达式:Re22 Re 500500cRe2x105ReA2x105Cd二空ReCd =1.85Req6Cd =0.44Cd =0.1(5)(6)(8)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当需要获得更准确的阻力系数时,就需要引入更加完整 的阻力系数方程:243CD 苍+Rer0.34Re =0.001 PgdmVt 巴此时,可令Fd =Fb,即可得沉降速度的方程如下:Vt =0.0036式中,dm 液滴直径(4m );Re雷诺
12、数;1液滴对于水的相对密度(kg/m3 );也g气体对于水的相对密度(kg/m3 );3R水的密度(kg/m );Pg 气体的密度(kg/m3);巴气相粘度(mPa s);Cd阻力系数;水相中油滴的上浮和油相中水滴的沉降都处于层流状态,符合斯托克斯定律,所以沉降速度都可用上式表示。而所不同的地方是在于计算时需根据具体情 况,使用不同的相对密度差、粘度和液滴尺寸。液滴尺寸对于气液分离部分而言,重力沉降区的作用在于除去预先选定好尺寸的液 滴,为气体进入除雾器做准备。因为如果有过多大颗粒的液滴存在, 那么除雾器 就会被浸渍,不能完成其应有的高纯度净化。根据一般分离经验,重力沉降区可 以去除直径大小大
13、约为100 Am的液滴,即直径大于100 Am的颗粒在经过重力沉 降区之后可以被认为已经去除,而直径更小的液滴会在离开闪蒸器时被除雾器处理。所以在设计时,为了去除直径大小为100卩m的液滴,可以在该区域使用气 体容量方程进行设计。但是对于油中水滴的脱除和水中油滴的脱除,要预测其尺寸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在进行闪蒸器设计时通常将直径为100Pm油滴的沉降速 度作为闪蒸器参数设计依据。而水相中油滴的脱出通常很少考虑,是因为油滴从水相中脱出要比水滴从油相中分离容易的多,这可以从沉降速度公式中看出,油的粘度是水的5-20倍, 所以,油滴的沉降速度要比水滴大得多。停留时间停留时间是指一个液体分子在容器中停留
14、的平均时间。 它需要保证气液在闪 蒸器中达到平衡,而原油的储存量要保证可以使闪蒸汽析出,同时油相中的水滴 可以凝结成液滴沉降公式中所述的下沉尺寸。根据实际经验来看,对于气液闪蒸,气相的停留时间通常为30s3mi n,而液相的停留时间则较长,通常需要330min,对于水相而言,若没有可用的合适数据,通常采用10min作为其停留时 间。5.2.2气相中的液滴闪蒸对重力式三相闪蒸器进行尺寸设计,需要先确定闪蒸器的有效长度和闪蒸器 尺寸直径。对于气液闪蒸部分来讲,所确定的闪蒸器尺寸必须能够满足使液滴从 气体落入液体的气体容量,并有足够的时间使闪蒸器内各相内达到相平衡。根据沉降原理可以设立出针对气体容量
15、约束的尺寸方程(13),该方程的设半满式”容器来立依据是气体停留时间等于液滴沉降至液面所需的时间。对于 说,液面位于容器的1/2高度处。在卧式闪蒸器中,气体流向和油滴沉降的方向 垂直,只有液滴随气流流过有效长度的时间不大于液滴沉降至液面的时间时, 才能保证液滴沉降的顺利进行。如图4所示气体沿水平方向流动,其速度为 Vg,颗粒的沉降速度为Vt,为了保证颗粒沉降的顺利进行,必须保证处于最靠近输入在这种点的颗粒能够沉降在沉降区尾部之前, 沉降至沉降区末尾时为临界状态,情况下,可以保证所有液滴都可在有效长度内沉降至气液分界面。图5-4 卧式闪蒸器液滴沉降模型设液滴随气流流过有效长度的时间为tg,液滴沉
16、降至液面的时间为td,则.Lefftg =g Vg(9)D/(10)而气体的流速可以通过气体流量与横截面积之比求得,即乂嘖,其中a.刍丄g P 288.6 3600-D I2l4丿(11)而Vt可通过沉降速度公式(8)求得,临界状态时液滴随气流流过有效长度(12)的时间tg与液滴沉降至液面的时间td相等,设tg =td,可求得气体容量约束方程:DLeff =34.5*TZQgPg V /(13)以上各式中,D容器外径(m);Leff有效长度(m);T运行温度(K);Qg常温常压下气体流量(m3/h );P运行压力(KPa );Z气体压缩系数;Vg 气体流速(m/s );Pl液滴对于水的相对密度
17、(kg / m3 );Pg气体对于水的相对密度(kg/m3 );dm液滴直径(4m );Cd阻力系数;5.2.3油水的沉降闪蒸在对三相闪蒸器进行液液分离之前需先考虑其的停留时间,这里的停留时间指水相停留时间和油相停留时间,产物的储存量或者说油相的停留时间要保证游 离水在该时间内可以聚结至足够大的尺寸以达到下沉分离的目的,同时液相当中的气体可以释放出,使气相和液相达到相平衡。该约束对于油气两相分离而言,即是指液体容量约束。设闪蒸器有效长度部分的容积为V(m3),液体流量为Q(m3/h ),停留时间为t(min )则V =且V = ALeff,进而可知闪蒸器内油相的体60积如下:=A Leff(1
18、4)VQ60闪蒸器内水相的体积为:(15)Vw =普wLeff因为容器为半满式容器,故液体体积为容器体积的一半,即可知:(16)(17)V=2(Vo+Vw) =巴戶4联立以上三个式子就可以得到停留时间限制而得的闪蒸器直径与有效长度 的可取组合:DLeff=0.042(Qwtrw +Qotro )以上式中,V、Vo、Vw容器有效体积、容器中油相体积、容器中水相 体积(m3);t、tro、trw停留时间、油相停留时间、水相停留时间(min );Q、Qo、Qw液体流量、油流量、水流量(m3/h );A、Ao、Aw液体、油相、水相的横截面积(m2);D容器外径(m);Leff有效长度(m);油滴在水相
19、中的沉降及水滴在油相中的沉降为层流状态,即颗粒沉降速度Vt(m/s)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即上式中雷诺数计算公式(7)。综合考虑水滴在油相中的沉降速度以及在油相中的停留时间, 可以确定水滴所能够沉降的距 离,从而可进一步推得油相厚度的最大尺寸。 设油相中水滴的沉降时间为tw( s),h/油层的厚度是ho ( mm ),则有tw =1000,即:Vttw =1800巴ho(也W -亠dm(18)要使水滴能够穿过油层,则必须使水滴在油相停留时间内的沉降距离大于油层本身的厚度,或者说水滴穿过油层的沉降时间小于在油相中的停留时间,临界 状态下即二者相等。考虑油相的停留时间单位为分钟,故临界状态时为t
20、w=60tro, 即有:(19)ho =0.033tro9w - Ao dm式中,ho 油层最大厚度(mm );tw水滴在油相中的沉降时间(s ); 叫油相的粘度(mPa s );Aw、心o水相、油相对于水的相对密度;tro水在油相中的停留时间(min );dm液滴直径(Am );5.3闪蒸器的最大直径在油相和水相的停留时间都已知的情况下, 得到油层的最大厚度以后,可按 以下步骤确定闪蒸器的最大直径: 计算水相在闪蒸器内体积的比例,即其在闪蒸器内所占截面积与闪蒸器截面积的比例:QwtrwAw =A2(troQo + trwQw )(20) 根据截面积的比例,可通过闪蒸器半满状态下截面积比例确定
21、系数A图5-5闪蒸器半满状态下的系数3计算最大直径dmax只需将黏因为水相中油滴的分离与油相中水滴的沉降原理及计算过程一致,度及停留时间等参数替换即可得出,又由于油滴从水相中分离较水滴从油相中分离容易,所以设计时通常以油层中水珠的分离为设计依据。5.4闪蒸器的缝间长度及长细比除了已经经计算可以求解的闪蒸器的有效长度Leff以及闪蒸器的直径d以外,闪蒸器的缝间长度还应包括图5-4闪蒸器中除了有效闪蒸沉降部分以外的前端入口分流区L1及后端出口区L2部分。基于气体容量设计的闪蒸器尺寸,缝间长度一部分用来均匀分布入口分流区的液流,另一部分需要用来安置气出口处用于去除小液滴的除雾器装置,其经验(21)计
22、算公式为:L Leffd+1000而根据液体容量设计的闪蒸器尺寸,闪蒸器的缝间长度的一部分需用来均匀分布入口分流区及出口区的液流,该长度的经验公式为:L = 4 Leff3所以在计算闪蒸器的总体长度时,应选取上述二式中的较大值。闪蒸器尺寸(22)设计的原则是在完成规定闪蒸要求的前提下使闪蒸器的成本尽可能达到最低。然而毫无疑问的一点是,闪蒸器的直径越低其总体成本就越低, 但随着闪蒸器直径的减小,会增加湍流的产生,还会增大气体再次进入液体的可能性。 根据以往资料及实际经验表明,闪蒸器的缝间长度与直径的比值应控制在35之间,即最佳长细比为35。5.5三相闪蒸器的设计计算5.5.1闪蒸器的主体尺寸由A
23、s pen模拟可知,水相最大液体流量Qw=269.3m3/h,油相最大液体流量Qo=17.068m3/h 混合物粘度为 0.00127188Pas。油相的粘度是 0.00067162P/s。油相的密度为872.6kg/m3通过经验可取水在油相中的停留时间tro =10min,故可通过之前所得公式计算最大油层厚度:ho =0.033tro(Aw-A。dm0.033X 10x(1-0.873F50026.74=1554.5mm再由此前所得公式可求解水相所占截面积与闪蒸器筒体截面积比值:Qwtrw269.3X10止 0.470A2(troQ。+ trwQw ) 2(10X17.068 +10 269
24、.3 )截面积比值已知,可通过上图查得系数 0.03,进而可求得闪蒸器最大直径:dmax =昏=1554.5 =51816 mmP 0.03因此闪蒸过程中温度控制可假定维持 10乜,而氢气的动力粘度:卩=8.686x10*Pa s而阻力系数也可以根据经验初定为0.34,气相密度由As pen模拟可知为1.403kg/m3,以此即可通过VB编写简易循环程序迭代求解气相中液滴的沉降速度Vt与阻力系数Cd,迭代结果如下:Vt = 2.4517m/SCd =0.6708在求得阻力系数后,即可通过求解满足气体容量约束方程且不大于最大闪蒸器直径dmax的闪蒸器直径d与有效长度Leff的组合,据前式有:DL
25、eff =34.5 -“83x0.99x80.607 1(1.3810.67081%丿18731.381 丿 100215X10俺1.69再通过上式即可求得满足停留时间约束且闪蒸器直径不大于dmax的闪蒸器直径d与有效长度Leff的组合:D2Leff =0.042(Qwtrw +Qotro )=0.0420X(10X269.3+10X17.068)=120.27由于在上述两式中,闪蒸器直径d的单位为mm ,有效长度Leff的单位为m ,理论上在闪蒸器直径相同的情况下应该取上述两个约束方程中较大的有效长度值。但计算后可以发现气体容量约束方程的与d Leff的组合要明显小于停留时间所确定的d与Le
26、ff的组合。因此可以得知,本课题在求解合适的闪蒸器直径与长度的组合时可以仅以停留时间约束方程为依据。 缝间长度取之前两式中计算所得的较大值。所得直径与长度的组合关系如下表5-1所示:表5-1计算所得直径与长度组合关系表直径d(mm)有效长度Leff (m )缝间长度L(m)长细比(k)25006.929.2263.6930006.338.4422.8135005.867.8162.2340005.487.3111.8345005.176.891.53由表5-1可绘制闪蒸器直径与闪蒸器长度的关系曲线图 5-6与闪蒸器直径与长细比的关系曲线图图7。图5-6闪蒸器直径与闪蒸器长度的关系曲线图图5-7
27、闪蒸器直径与长细比的关系曲线图根据经验,闪蒸器的长细比应控制在35之内,而由闪蒸器直径关系图可知,闪 蒸器直径大约在2.62.9m之间时,其长细比满足要求,而当闪蒸器直径在该范 围内时,其长度约为8.59m。为了计算方便,闪蒸器直径选为 2.8m,对应的闪 蒸器长度取整为9m。5.5.2三相闪蒸器的主要内部构件分析及选取三相闪蒸器的闪蒸计算是建立在一个稳定的流场基础上的,同时理想化了一 些因素,而闪蒸器内液位控制等更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流场, 为了能够顺利实现 闪蒸器的闪蒸性能,有时需要添加一些内部构件,以使闪蒸器的内部环境更适合 闪蒸的进行或者说能够提高闪蒸性能和稳定性。进口构件的选取进口构件
28、也可以称为入口分流器,他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气体和液体的预分 离。进口构件有很多种,最基本的有以下两种,分别是碰撞式和离心式。碰撞式 的进口构件通常使用平板、弯板、圆盘等任意可以迅速改变进口流体的方向而不 会在其中残存液体或气体的构件。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组分其拥有 的能量越大,也因此越不容易改变方向。对于油气水三相闪蒸器而言,在产物液 进入闪蒸器撞击进口构件后,气体迅速改变方向,流过进口构件,而液体则落至 容器底部,从而完成气体与液体的预分离。碰撞式入口分流器依靠的是撞击所造成的速度的急剧变化,这种构件主要要求挡板是耐冲击的结构,而由于结构简单,所以在早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图6-1 典
29、型的离心式入口分流器离心式入口分流器依靠离心力对进入闪蒸器的混合液进行预分离,这种分离 器内通常安装有旋流喷嘴或者将入口部分设计成切向流体轨道, 使得入口流体进 入后形成旋转流。离心式的进口构件相对于其它进口构件而言, 具有更高的分离 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闪蒸液的泡沫与乳化问题, 但是它的结构相对复杂,且要 求较严格的计算,最重要的一点是离心式进口构件对流量的变化非常敏感, 流量 小或者流量不稳定的情况下,这种进口构件很难发挥其作用,这也是这种构件在 实际应用中受到的主要限制。由于本设计中开采量较大,故应选用离心式进口构件。除雾器除雾器也叫捕雾器或者雾沫脱除器, 通常安装于闪蒸器内气出口的前方,避免在沉降分离段因尺寸过小而未能沉降的小液滴随气体流出闪蒸器。闪蒸器中如果不安装除雾器而对气出口所流出的气体的纯净度又有较高要求,那么就必须增大闪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材剪切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救灾等级课件
- 防汛抢险应急知识培训会课件
- 绿色科技行业工艺流程
-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创新-洞察及研究
- 深圳劳动合同样本下载(新版)3篇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期中专题复习-词汇句型训练-2025-2026学年 译林版2024 英语八年级上册 原卷
- 河南省漯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三尖瓣狭窄风险预测模型-洞察及研究
- 儿童生长曲线课件
- 中国饮食发展史课件
- 淋巴瘤健康教育课件
- 国家基层肥胖症综合管理技术指南(2025)解读课件
- 2025-2026学年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
- 雨污分流管道检测与修复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2025年河北大学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79)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4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科学用电 第1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课件
- 中国真空杯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军训遇雨活动方案
-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