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动按摩推拿的种类与内容运动按摩分类运动按摩是以调整和保护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增进 和发展运动鞋员潜在体能,达到运动成绩为其目的。根据地 运动员在各项运动中比赛,对他们在临场前后所出现的各种 变化,采用按摩帮助他们克服赛前发生的一些机能失调,消 除赛后出现的疲劳,加速体能恢复,以利再战,取得了一定 的效果。现将运动按摩分为自我按摩,运动前按摩和运动后按摩:(1)运动前按摩体育运动一般分为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在这些活动之 前进行的按摩,称为运动前按摩。它能促使人体的神经、肌 肉、关节、内脏器官和心理情绪动员起来,以适应即将面对 的运动的和心理的负担,从而预防伤病菌,提高体力,发挥 积极的作用。
2、(2)训练前按摩 运动训练前的按摩,要求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作业的能 力;帮助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 有得于预防疾病, 促进人体各 系统的器官都动员起来,以适应即将参加的运动活动。在具 体操作上,必须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运动员的个体特 点进行。一些能量消耗较多的运动项目,中长跑、游泳、自 行车、篮球、足球、排球等,如采用按摩的方法,来代替需 要消耗部分能量的准备活动,这就为运动提供了更多的能 量。(3)赛前按摩运动竞赛前的按摩, 名赛前按摩。 通常在起赛前 15 30 分钟完成。有时,当运动员在接到竞赛的通知时,就出现了 赛前状态,有的人会出现不良情况,需要进行医学处理,这 就是说,需要在竞赛
3、前若干天就进行按摩。例如,竞赛前, 运动员过分紧张,晚上不易入睡或入睡后多梦易醒,或恶梦 不安等,影响运动员的睡眠休息。由于夜不得眠,出现白昼 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食欲不佳等症状。这将影响运动员参 加竞赛时所必须的良好竞技状态。出现这种情况时,就应该进行镇静安眠的按摩。若失眠的时间较长,症状更剧的运动员,在用上法按摩 之外,还要按摩气冲穴,掐、揉神门穴,掐行间穴等。所有 这些刺激,用力都不要过重,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度。通常要 进行 20 分钟,或更长的时间。起赛前状态,运动员在起赛 前过度兴奋,坐立不安,情绪激动,脉搏升高,呼吸迫促, 甚至出现多尿,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也受到不良影响,其 结果是
4、妨碍运动技术水平的充分发挥。(4)运动后按摩 激烈的运动训练或竞赛之后,运动员的神经、体液、循 环、呼吸、消化、代谢和酸碱平衡等方面,都要发生巨大的 变化,这些变化一时破坏了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但它很快又 达到新的平衡,这个新的平衡,通常都标志着机体工作能力 的提高。但是,在内环境各机能系统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 时出现迟缓环节,一般的表现有:精神过度紧张,失眠,肌 肉紧张,疲劳等。运动后的按摩,可以促使这些现象消除, 加速内环境达到新的平衡,加速提高对运动负荷的能力,加 速完成对后面运动负荷的准备。运动后按摩所采用的手法、 用力的大小、 时间的长短等, 均应根据运动员的体质、性别、运动项目的特点
5、,特别是要 求根据运动后反应出来的情况 (如头昏胀、欲呕、四肢乏力、 肌紧张、 失眠等 ) 来决定。 需要遵守个别对待的原则, 不可千 篇一律。通常采用的手法,有抚摩、揉捏、推压、振动和抖 动等。对体质强壮,肌肉戚丰满者,按摩力量应当重些,时 间应当长些 ;反之,用力则要轻些,时间应当短些。运动员在 十分疲劳的情况下, 常采用经穴按摩, 其手法是按、 压、分、 揉、掐、推等,以疏通气血,内外通达,平衡阴阳,使运动 能力得到较快的恢复,并有所提高。运动后按摩 运动后的全身按摩:通常是一周一次的进行。在训练后休息 1 2 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后进行。最好是在温水浴后, 在温暖、清静的室内进行。运动员舒
6、适地躺在床上,裸露被 按摩的部位,依照胸、腹、上肢、下肢的次序。顺血液和淋 巴回流的方向进行按摩。使用揉捏、推压、摇晃、抖动等手 法,用力是由重到轻。同时根据各个部位的疲劳情况,循经 取穴。施行揉、捻、推、掐等手法,以调和气血,更快地消 除疲劳。如按摩进行到运动员快要入睡,应停止按摩,给被 按摩者轻轻盖上被子,以防止感冒。运动员睡醒之后,便会 精神饱满,全身舒适。运动按摩内容一、运动按摩 按摩是用不同手法作用于机体,以提高身体机能,消除疲劳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按摩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项宝贵遗产。其特点是简单易行,不用 什么特殊设备。按摩不仅在防治损伤方面显示了重要作用,
7、 而且在纠正运动员赛前、赛后出现的机能失调、消除疲劳、 提高运动能力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一)运动按摩的生理作用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按摩是一种良好的物理刺激,对神经系统可起兴奋和抑 制作用,并可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各器官的功能。不同的按摩 手法,对神经系统起着不同的作用。如叩打、重推摩起兴奋 作用,而轻推摩、轻揉则起抑制作用。同一按摩手法,由于 运用的方式不同,对神经系统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如手法缓 急、用力轻重、时间长短等,其作用各不相同。一般地,缓 慢而轻、时间较长的手法,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时间较 短的手法则起兴奋作用。2. 对皮肤的作用按摩皮肤,可使部衰亡的上皮细胞得以清除,皮肤的呼 吸得
8、到改善,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按摩可使皮肤内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 活跃皮肤的毛细血管和神经,使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 量增多,从而改善皮肤的营养,使皮肤润泽而富于弹性。同 时皮肤温度得到相应提高。3. 对运动系统的作用按摩能使肌肉中毛细血管扩张和后备毛细血管开放,使 局部的血液供应加强,营养改善,并可加速疲劳肌肉中乳酸 的排除,因而可以消除疲劳、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和防止肌 肉萎缩。此外,经常进行按摩能增强韧带的柔韧性和加大关 节的活动范围,这不仅对体育运动有实际意义,而且还能消 除骨伤病人因固定过久对关节、韧带、肌腱的不良影响,并 能预防关节韧带因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损伤。4.
9、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按摩可以引起周围血管扩张,降低大循环中的阻力,同 时,又可加速静脉血的回流, 因此, 按摩能减轻心脏的负担, 有利于心脏的工作。按摩能直接挤压淋巴管,促使淋巴回流加快,有助于渗 出液的吸收,对消除局部水肿具有良好作用。此外,按摩还 能影响血液的重新分配,调整肌肉和内脏的血液流量,以适应肌肉紧工作时的需要。5. 对呼吸、消化系统的作用按摩可以直接刺激胸壁或通过神经反射使呼吸加深。按 摩腹部通过机械作用和反射助机制,能提高胃肠的分泌机能 和加强胃肠的蠕动,从而改善消化机能。此外,有人曾观察 到按摩全身或腹部后,能使氧的需要量增加10%11%,同时相应地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二)
10、运动按摩的注意事项1. 按摩者手要清洁, 指甲要剪短, 以免擦伤被按摩者皮肤, 造成感染。2. 为了按摩顺利进行, 取得良好的效果, 按摩者和被按摩 者所取的体位和姿势,必须使被按摩者肌肉充分放松,使按 摩者用得上劲,便于操作。3. 运动按摩的方向,一般说来应沿着淋巴流动的方向进 行,淋巴结所在部位,不宜按摩 (图 21 、2、3、 4)。4. 按摩时,要注意顺序,用力应由轻到重,再逐渐减轻而 结束。要随时观察被按摩者的表情,询问其自我感觉,以便 及时调整按摩强度。5. 按摩的禁忌症: 发烧时不能进行全身按摩。 恶性或良性 肿瘤、急性炎症及任何部位的脓肿、各种皮肤病、开放性损 伤、新鲜骨折和急
11、性软组织损伤时,不能按摩患部。妇女月 经期及妊娠期不能按摩腹部。(三)按摩的适应症按摩对人体各器官、系统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它具 有广泛的适应症。适用于人体的功能性疾病,如各器官、系 统的功能障碍和慢性炎症,急慢性疲劳,以及各个部位的骨 折、脱位的中后期和软组织损伤急性期过后的治疗,均有良 好的效果。1. 神经系统疾病损伤压迫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头痛, 神经衰弱,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 痹等。2. 闭合性骨折、脱位和软组织损伤人体各部骨折、脱位的中后期及各关节、肌肉、肌腱、 韧带的扭、挫伤急性期过后。各关节紊乱,如颈椎小关节紊 乱、下颌关节紊乱、闪腰岔气及
12、胸腰小关节紊乱;颈、腰椎 间盘突出症等。3. 劳损和退行性疾病劳损方面主要有:颈肌劳损,腰背肌劳损,髌骨劳损, 跟腱腱围炎和跟腱炎,网球肘及肌腱末端病等。退行性疾病 主要有:颈椎病,增生性脊柱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足球 踝,跟骨骨刺等。4. 内科疾病主要有感冒,咽喉炎,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胃下垂,便秘,腹泻,前列腺炎,高血压等。5.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 盆腔炎,乳腺炎等。6. 儿科疾病小儿消化不良,小儿麻痹后遗症,肌性斜颈,夜尿症, 小儿脑性瘫痪等。此外,还可用于近视眼、弱视、耳鸣、鼻 窦炎等五官科疾病的治疗,均能收到好的效果。(四)按摩常用介
13、质介质又称为递质。是在按摩时,为了减少按摩的阻力, 避免皮肤擦伤,以及为了取得按摩和药物协同作用,提高按 摩的效果,在按摩时可酌情选用粉剂、水剂、乳剂、油剂和 酒剂。例如,夏季或出汗较多时按摩,可选用医用滑石粉、爽 身粉、痱子粉等有吸水、芳香、清凉、润滑的作用。如用于损伤的治疗按摩,可酌情选用舒活酒、虎骨木爪 酒、风湿酒等,以取得药物的协同治疗作用。其他介质还很多,如油剂、乳剂等,可根据需要和条件 选用。(五)运动按摩手法1.推摩根据推摩时用力大小,分为轻推摩和重推摩。1)操作方法轻推摩:肘关节微屈,拇指分开,四指并拢,全手贴于 皮肤上, 沿着淋巴回流方向轻轻向前推动, 动作要柔和均匀, 力量
14、只达皮肤 (图 5)。重推摩:手法与轻推摩基本相同,但用力较重,操作时, 虎口稍抬起,着力点在掌根及大、小鱼际处。力量达皮下组 织。梳式推:半握拳,手指放松,以第三节指骨平面接触机 体,沿着淋巴回流方向推动。此法多用与大腿外侧,或肢体 毛发较重时。拇指推摩:用单拇指或双拇指指腹贴于皮肤上,其余四 指作支撑,向一定方向作直线或弧形推动。(2)作用 轻推摩 :对神经系统起镇静、止痛作用。 重推摩:能加速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有消肿散痰和 提高局部温度的作用。(3)应用 轻推摩:多在按摩开始和结束时用,按摩中间变换手法 时,也常插入几次轻推磨。重推摩:常用于运动前按摩,以迅速提高运动员局部的 体表温度
15、,多与揉捏、按压等手法交替使用。2.抹法 此法由推摩演化而来。单手抹法:肘关节微屈,拇指分开,四指并拢,全手贴 于皮肤上,作环行摩擦。此法多用于四肢及腰背部。双手交替抹法:肘关节微屈,拇指分开,四指并拢,全 手贴于皮肤上, 指尖相对, 以指尖用力为主, 手指间有重叠, 在要背部、腹部做作横向摩擦。3.擦摩用拇指或四指指腹、大鱼际、小鱼际、手掌、掌根紧贴 于皮肤上,作来回直线形的摩动。动作柔和,力量均匀,速 度稍快。作用力主要在皮肤上,亦可达皮下组织。( 1) 拇指指腹和大鱼际擦法 操作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和大鱼际平行地放在皮肤上进行往返地擦摩,其余四指托住被按摩的部位 (图 2 6)。 作用:加
16、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提高皮肤温度。 应用:多用在膝关节、肘关节等。4.擦摩法( 1)操作方法:拇指和四指相对,成钳形,钳住被按 摩部位。以拇指为支点,用其它四指进行擦摩;或以四指为 支点,用拇指进行擦摩 (图 27)。(2)作用: 同上。(3)应用:多用于小关节、手指、足趾、跟腱等部位。 掌或掌根擦摩法A 操作方法:腕关节稍背伸,将手掌或掌根放于被按摩 的部位上,进行往返重复的擦摩 (图 28)B 作用: 同上。C 应用:多用于身体宽大的部位。5.揉(1) 操作方法:用手掌、掌根、大鱼际、小鱼际或指腹贴 于皮肤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揉动时手指或手掌不移 开接触的皮肤,揉动皮下组织 (图 2 9
17、)。轻揉时,力达皮下 或浅层肌肉;重揉时,力达深层肌肉或深部组织。(2) 作用:轻操有缓和强手法刺激和镇静止痛的作用;重 揉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新陈代谢,松解深部组织,使 疤痕组织软化的作用。(3) 应用:适用于人体各部位。6.揉捏(1) 操作方法: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手成钳形,将掌心 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拇指与四指相对用力将肌肉捏住略往 上提,腕关节放松,沿向心方向作旋转式移动,边揉边捏, 力可达深部肌肉。在揉捏过程中,掌指不能离开被按摩部位 的皮肤,指间关节不弯曲,避免仅指尖用力。根据需要,可以单手或双手进行。用双手揉捏时,两手 并排,向同一方向进行 (图 2 10) 。(2) 作用:
18、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肌力和 防止肌肉萎缩;也有消除肌肉疲劳性酸痛、解除肌肉痉挛和活血散痰的作用(3) 应用:揉捏是按摩肌肉的主要手法,多用于大块肌肉 和肌肉肥厚的部位 (如小腿、大腿、臀部等 );并可用于前臂 和上臂。7.搓(1) 操作方法: 两手掌相对, 放于被按摩部位, 相对用力, 方向相反,来回搓动。动作要轻快协调,双手力量要均匀, 频率一般较快。但在搓动中,速度要由慢而快,又由快而慢 地结束。要求力达皮下组织、肌肉 (图 2ll) 。(2) 作用:消除肌肉疲劳,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3) 应用:适用于四肢的肌肉及肩、膝关节等处,常在每 次按摩的后阶段用。8.按压(1)操作
19、方法: 掌按法:将一手或双手的手掌或掌根 (双手并列,或重叠, 或相对 )贴于被按摩部位, 腕关节背伸, 用较大的力量向下或 相对按压,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作用点在肌肉或关 节(图 212)。 拳按法:单手或双手握拳,用第三指骨平面着力,贴于被 按摩部位,腕关节背伸,用较大的力量向下按压,力量由轻 到重,再由重到轻,常用于腰背部及下肢。A.作用:按压可以使肌肉放松,消除疲劳,并可使轻微错位 的关节复位。B.应用:常用于腰背部、肩部以及四肢肌肉僵硬或发紧时, 也适用于关节轻微错位。9.叩打(1) 操作方法:叩打可分为叩击、轻拍、切击三种手法。叩击: 两手半握拳,用拳的尺侧面交替叩打被按摩的
20、部 位。叩击时力量要均匀,手指、手腕尽量放松,发力在肘 (图 213)。轻拍:两手半握拳,或两手手指伸直张开,掌心向下交替 进行拍打。拍打时,力量要均匀,手指、手腕应放松,发力 在腕(图 214)。指击: 1. 单指击法:以食指拇指辅助中指,垂直刺激机体。2. 梅花爪:五指并拢,形成较小的平面,垂直刺激机体。 切击:两手手指伸直张开,用手的尺侧进行切击。切击时, 力量要均匀, 发力在肘 (图 215)。切击时手掌的方向应与肌 肉纤维的方向平行。 (图 )(2) 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放松肌肉 ,缓解肌肉痉挛 ,消除运动后 的肌肉酸痛。(3) 应用 :多应用于腰背、臀部、下肢等肌肉丰厚的部位。
21、10.抖动(1)操作方法:肌肉抖动:被按摩者肌肉要放松,按摩者用掌、指轻轻抓 住肌肉,进行短时间的快速振动。肢体抖动:双手拉住被按摩者肢体末端进行左右或上下快 速抖动 (图 2 16)。速度由慢而快, 再由快而慢, 振幅不要过 大。(2)作用:使肌肉、关节放松,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3)应用:多用于肌肉肥厚的部位和四肢关节。11.运拉(1)操作方法:一手握着关节近端肢体,另一手握着关节远端 肢体,根据关节活动的可能性,作屈、伸、内收、外展、内 旋、外旋、环转及牵引等活动。 颈部运拉法: 一手抉住被按摩者头顶, 另一手托住下颌部, 轻轻地作左右旋转和前俯后仰的屈伸运动 (图 17)。 肩关节运拉
22、法:一手握肘部,另一手按于肩上以固定,作肩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及环转等活动(图18)。 肘关节运拉法:一手握着腕部,另一手托着肘关节后部, 然后使前臂旋后,同时屈肘,待屈到一定程度后,再使前臂 旋前伸肘 (图 19)。 腕关节运拉法:一手握腕关节上部,另一手捏着手的四指 作屈伸和环转运动 (图 2 20)。 指关节运拉法:一手握手掌,另一手捏住指尖,作屈伸、 环转和牵引等活动。 ?髋关节运拉法:一手握踝关节上部,另一手按于膝关节上, 使膝关节屈曲 ,始终保持锐角, 作由内向外, 或由外向内的运 动,使髋关节旋转 (图 21)。 膝关节运拉法:一手握小腿下部,另一手扶着膝关节,作
23、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的旋转、屈伸运动(图 22)。 踝关节运拉法:一手握小腿下部,一手握足,作屈伸、内 翻、外翻和环转运动。(2)作用:能加强关节的活动幅度,保持肌肉和韧带的弹性。(3)应用:常用在四肢及各关节按摩结束时,以活动肢体和关 节。12.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 PNF )全身各部位:(四)身体各部位的按摩1. 颈部按摩法(1)手法:推摩、揉、揉捏、叩打和运拉。(2)操作步骤: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立于后方,两手分别 放在被按摩者颈部两侧,向下作轻推摩。当推至颈根时,两 手分别转向两侧肩部。重复数次后,从颈上部向下外侧直到 肩胛部进行揉和揉捏 (图 23)。先轻后重,反复数次,再揉 胸
24、锁乳突肌,接着叩打肩背部,最后作运拉,或令被按摩者 将头向各个方向作环转运动。2. 腰背部按摩法(1)手法;推摩、擦摩、揉、按压和叩打。(2)操作步骤:被按摩者俯卧,头偏向一侧例,掌心向上,按 摩者立其身侧。先作轻推摩,自腰部起推至肩胛下角,然后 向外展开,转向腋窝。力量由轻到重。轻推摩后,在腰背部 由下而上作大面积的揉 (用手掌或掌根 ),棘突两旁用拇指指 腹自下往上揉。在肋间可作推摩和指腹擦摩(图 24);在擦肩胛下角及其内缘时,按摩者用一手托住被按摩者肩部,用 另一手的手掌内侧自上而下地擦摩 (图 25)。两侧骶棘肌用 双手并列按压, 脊柱可用双手重叠按压, 自上而下反复 2 3 次。叩
25、打可用于脊柱两旁的肌肉,自下而上地来回地进行切 击和轻拍。最后以推摩结束。这时的推摩应由重到轻。3. 上肢按摩法(1)手 手法:推摩、擦摩、揉和运拉。 操作步骤: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 (或坐)在他的前面。 按摩由手指开始,沿着淋巴流动方向,先在手指的掌面和背 面作横行的推摩 (图 26)和擦摩,再沿手指两侧向上按摩, 到手背部位可沿着掌骨间进行推摩、擦摩和揉,最后对每个 手指逐次进行运拉。(2)腕关节手法:推摩、擦摩、揉、按压和运拉。操作步骤: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 (或坐)在他的前面。 按摩由轻推摩开始,一手握住被按摩者的手指,保持固定, 另一手的手掌放在腕关节背侧, 向上推摩。 然后
26、使前臂旋外, 掌心向上,按摩腕关节的掌侧。推摩后可作擦摩。擦摩时可 用指腹擦摩 (图 27),也可用掌根擦摩, 接着揉腕关节。 在腕 关节按摩中, 有时采用按压法。 按压时按摩者两手十指交叉, 两掌根夹住被按摩者腕关节,相对用力。力量由轻而重,再 由重而轻,这样反复数次,然后做腕关节的运拉,最后以轻 推摩结束。(3)前臂 手法:推摩、揉捏、按压和搓。 操作步骤:体位同腕关节的按摩,按摩者用一手握住被按 摩者的手, 使前臂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 用另一手进行按摩。 开始时用轻推摩,由腕关节推向肘关节,然后作较长时间的 单手揉捏。 接着进行搓。 最后以轻推摩结束。 当肌肉僵硬时, 可作按压,使其放松
27、。(4)肘关节 手法:推摩、擦摩、揉、揉捏和运拉。 操作步骤: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 (或坐)在他的前面, 用一手支持被按摩者的前臂,使其肘关节稍屈。开始用几次 轻推摩,然后重点在侧副韧带进行擦摩、揉和揉捏。接着做 肘关节的运拉,最后以轻推摩结束。(5)上臂及肩部 手法:推摩、揉、揉捏、搓、叩打、抖动和运拉。 操作步骤:被按摩者取坐位,被按摩肢体呈屈肘外展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肢体的侧方。按摩由肘部向腋下及肩部的 方向进行。开始作几次轻推摩,然后重点在肱二头肌、肱三 头肌、三角肌、肩锁关节周围组织进行揉和揉捏,以揉捏为 主。接着用搓法,由肘至肩来回进行。搓肩部时,一手紧压 在肩关节前面,另一手
28、紧压在肩胛骨中上部进行搓动( 图228)。然后使三角肌放松,进行叩打 (图 29)。接着进行抖 动和运拉肩关节,最后以轻推摩结束。上肢各部按摩后,再作整个上肢的推摩、肢体抖动而结束。5.下肢按摩法(1)足部及踝关节 手法:推摩、擦摩、揉和运拉。 操作步骤:被按摩者取仰卧 (或坐)位,自足趾、足背、足 底向踝关节及小腿方向进行按摩。首先从足至踝作几次轻推 摩,然后用手指指腹及手掌尺侧擦摩和揉足背 ,踝关节周围, 以揉为主,接着进行踝关节的运拉,最后以轻推摩结束。(2)小腿 手法:推摩、揉捏、叩打和抖动。 操作步骤: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站 (或坐)在被按摩小腿 同侧。先在小腿后从踝关节到腘窝作几次
29、轻推摩,然后作双 手或单手揉捏, 在揉捏过程中, 加入轻推摩及肌肉抖动 (肌肉 抖动主要用于小腿三头肌之肌腹 )。揉捏后作重推摩及轻拍, 最后以轻推摩结束。小腿前面以推摩胫骨前肌为主,在进行时,被按摩者应仰卧 或侧卧 (图 30)。(3)膝关节 手法:推摩、擦摩、揉、揉捏、搓和运拉。 操作步骤:被按摩者取仰卧(或坐)位,按摩者侧立(或坐)在被按摩关节的同侧。 首先围绕膝关节作轻推摩。每次从 小腿开始,止于大腿下段。然后在膝关节及其周围进行擦摩 和揉(两侧副韧带应作较长时间的按摩 )。接着进行揉捏和揉, 并进行膝关节的运拉。最后以轻推摩结束。(4)大腿及髋关节 手法:推摩、揉、揉捏、搓、抖动、叩
30、打和运拉。 操作步骤:被按摩者取卧位,按摩者站 (或坐)在他的身侧。由膝关节向腹股沟及髋关节方向进行按摩。从轻推摩开始, 大腿外侧用重推摩,然后在大腿的前面、后面和内侧面进行 揉和揉捏 (大腿后面可用加压揉捏 )(图 31), 根据需要还可 做抖动或叩打。 接着进行髋关节的运拉, 最后以轻推摩结束。(5)臀部 手法:推摩、揉、揉捏、按压和叩打。 操作步骤: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侧立,先从臀部内下至 外上顺着淋巴流动方向进行轻推摩,然后在臀部进行以揉和 揉捏为主的按摩,在作揉时,可用掌根或双手重叠加压揉。 在揉捏时,可用双手或加压揉捏。接着用双手重叠按压,用 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按压之后可作臀
31、部的叩击、轻拍 和切击。最后以轻推摩结束。下肢各部位按摩后,再作整个下肢的推摩和肢体抖动。(二)治 疗 按 摩1. 治疗按摩的作用(1)舒筋活络、宣通气血。祖国医学认为,气血运行于全 身需要畅通,损伤后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所以治疗时应先 疏通气血和经络。(2)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按摩可以缓解伤部的血管痉挛 和反射性的肌肉痉挛,并能使周围神经的高度兴奋性降低, 从而减轻伤部疼痛。(2)活血散淤、消除肿胀。按摩能加强血液和淋巴的流动, 提高伤部的物质代谢,故能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除水肿。(3)疏通狭窄、剥离粘连。伤后因局部气血淤结而产生的 硬结、粘连,是造成长期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按摩 能使因
32、粘连硬结而狭窄的腱鞘松解,使肌肉与筋膜、韧带与 关节囊的粘连分离,消除疼痛,逐渐恢复功能。(4)顺筋正骨、整形复位。按摩能使关节脱位者整复,肌 腱滑脱者复位,神经、肌纤维、韧带微细错位者理正,消除 病因,症状也就随之减轻,功能得到恢复。2. 治疗按摩基本手法1.滚法 指滚法:半握拳,以第二、第三掌指及掌指关节接触机 体,手腕做屈伸活动。腕滚法:手指轻度屈曲,略微分开,腕部稍屈,以手掌 的尺侧接触被按摩的部位,用手背掌指关节的突出部着力, 连续不断作旋后、旋前滚动,同时伴有腕关节的屈伸运动 (图 32)。用力要均匀, 要有节奏地逐渐向前移动, 不能跳动 和摩擦等。滚动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和松解粘
33、连的作用,常用于 腰背、大腿等肌肉丰满的部位。2.弹筋(提弹 )用拇指与食、 中二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 将肌肉或肌腱速 提速放(图33)。每处每次可弹I 一 3次。弹筋后,应配用揉 法,以缓解肌肉的酸胀。弹筋手法轻重,有刺激神经促使血流畅通和缓解肌肉紧 张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慢性肌肉 (大腿内收肌、 肱二头肌、 肱 三头肌、斜方肌、背阔肌等 )损伤、肌肉酸胀和肌肉痉挛。 3.分筋 (拨筋 )用双拇指或单拇指的指端深压伤处, 左右拨动, 拨动方向 与韧带或肌纤维的方向垂直。分筋有分离粘连、 缓解肌肉痉挛、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损伤。4.理筋(顺筋 ) 用一拇
34、指指腹压于伤部的上端,另一拇指指腹顺着韧带、 肌纤维或神经的方向,自上而下,用均衡持续的力,舒理其 筋,反复数遍。理筋有调和气血、顺筋归位的作用,多用于损伤的急性期 (图 35)。5.刮法用单拇指或双拇指 (拇指末节屈曲 )的指甲,在病变部位作 匀速匀力的单向刮动,避免损伤皮肤 (图 36)。刮法有松解粘连、消除硬结、改善病变部位的营养代谢和 促进其修复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髌骨张腱末端病。6.切法 用拇指指端,以轻巧而密集助手法从肿胀部位的远心端向近 心端切压皮肤 ( 图 37)。在压痛处指切时,用力必须轻而缓 慢,以免增加疼痛。切法有较快的消肿作用,一股仅用于浮 肿的部位。7.板法 腰部板法:
35、 侧扳法:被按摩者取侧卧位,靠床面的下肢自然伸直放松, 靠上一侧下肢屈曲。按摩者站于其体侧,用两手或两肘分别 置于肩前或髋部,两手或两肘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扳动,使腰部被动扭转。胸部板法:8.拔伸法胸椎伸展:9 背法将被按摩者背起作腰部摇晃或牵引的动作,称为背法。操作方法按摩者和被按摩者背对背靠近站立,互相肘挽肘,按摩者的 臀部抵在被按摩者的腰骶部将其背起,嘱被按摩者肌肉放 松,先作摇摆晃动后再作上下抖动。10.捏脊疗法:在脊柱部位有下而上的连续捏起皮肤,边捏边向前推进,其 于骶部止于项枕的推拿手法。主要治疗作用: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现在也用于成人,治疗:如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
36、弱、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等。捏脊疗法在增强体质、预防保健方面有 广泛前景。捏脊 8 法:捏、拿、推、捻、提、放、按、揉。三、穴位按摩(一)腧穴分类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一般分为 三类:1. 经穴 : 分布在十二经与任、 督脉的循行线路上, 均有一定的 名称及定位,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2. 经外奇穴 :是十四经穴以外的一些穴位 ,但有奇效,故称经 外奇穴。3. 阿是穴 :没有固定的名称及位置, 以压痛点和反应点定位的 穴位。(二)取穴方法取穴有三种方法:1. 体表标志法,也称解剖标志法。是以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 来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如以乳头为标致定檀中,以两眉间 定印
37、堂等。2. 折量法,也称骨度分寸法。是以体表骨骼的长度和宽度定 位的方法。3. 指量法,指量法是穴位按摩最常用的取穴方法。指量法是 以患者的手指宽度为标准,拇指的宽度为 l 寸,食中二指为 1.5 寸,四横指为 3 寸(图 39)。如果按摩者同伤员的手指大 致一样,就可用按摩者的手指直接量取伤员的穴位。(三)穴位按摩的方法:1. 点穴 用拇指、中指、肘尖点压穴位的方法点穴。用拇指点穴时,其余四指握拳,拇指伸直或微屈,使其指间关节紧靠食 指以助发力。如用中指点穴,拇指和食指应夹紧中指的远端 关节以助发力。在穴位按摩时,除对穴位进行点压外,根据 治疗的需要,还可以把点穴与于指揉法或指拨法结合起来, 以增强治疗效果在肌肉丰厚的部位,可用肘尖点穴。点穴 时由轻到重 ,以引起酸胀反应为度。 点后应稍停片刻, 再逐渐 减力,略加轻揉以缓解点穴后的反应。2. 掐法 掐法是指端相对用力持续作用于身体某一部位的手法3. 一指禅法: 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以拇指顶部或侧部点压穴位,其 余四指处于拇指第一指关节部位,手腕拇指做横向摆动。频 率为120160次/分。作用:加强穴位的刺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混合饲料项目投资计划书
- 忻州市中医院脊髓电刺激植入术考核
- 临汾市中医院肾脏病理切片读片能力分级考核
-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自身抗体临床解读考核
- 中国脱氢乙酸钠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稀土微肥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脱硫脱硝工程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中国核反应堆反射层材料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中国新癸酰氯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柔性太阳能电池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光伏场区围栏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挖掘机吊装方案及应急措施
- T-UNP 299-2024 餐厨废弃物再生产品生物油
- 皮肤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教学课件)
- 2025年中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三年级数学小学数学答题卡模板
- JJF(陕) 065-2021 弯折试验机校准规范
-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 画家徐悲鸿简介
- 《巴托克钢琴作品《小宇宙》的作曲技法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