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梦凡毕设论文资料_第1页
那梦凡毕设论文资料_第2页
那梦凡毕设论文资料_第3页
那梦凡毕设论文资料_第4页
那梦凡毕设论文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论文)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学号:11130197姓名: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别:机械与电气工程系指导教师:二C一五年六月带式输送机是目前各个行业中最理想的运输工具,随着冶金、电力、煤炭、 港口以及化工等工业的大力发展,带式输送机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带式输送机 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运输平稳、运输量大、无噪声、距离远,并且可以在 整个输送长度上进行装料、卸料等优点。近年来在某些领域,带式输送机已经逐 步开始取代机车运输,成为了运送材料的重要工具,并且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扮演 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对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进行开展,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 和设计内容,并在电动

2、机、减速器方面进行计算。本次设计了一种中型的运输器 械,其承载力较大,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工作安全可靠,结构紧凑,能满 足生产作业中粉尘较多的环境以及机械性能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对各方面数据的 计算校核,完成任务,实现对传动装置的设计。关键词: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电动机;减速器ABSTRACTNowadays, belt conveyor is the most ideal transportation in various industr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metallurgy, coal, chemical indu

3、stry, port and other in dustries, the dema nd of belt conv eyor is also in creas ing. The adva ntages of belt conveyor consist of simplicity in structure, reliable operation, smooth transportation, large volume, no noise, Iong distanee, and belt conveyor can be transported and unioaded across the en

4、tire length . Some areas in recent years, belt conveyor has gradually begu n to replace locomotive tran sport belt conv eyer, beco ming the importa nt equipme nt shipped bulk, and it plays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 nt role in the social and econo mic structure.This graduati on desig n is mainly to c

5、on duct the belt conv eyor driv ing device, and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design content of belt conveyor; meanwhile a calculation is made in terms of motor and reducer. This time, design medium-sized transport equipment. Its bearing capacity is larger, and it has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

6、ency, long service life, safe and reliable work, compact structure. All that can satisfy the product ion en vir onment of more dust and meet the requireme nts of mechanical performanee, etc. Through the calculated data in every aspect, we can complete the task, and achieve to the desig n of tran smi

7、ssi on device.KEYWORDS : belt conveyor; transmission; electromotor; reducer摘要iABSTRACTi.i.目 录 错误! 未定义书签。1绪论11.1带传动的概述11.1.1带传动的类型11.1.2带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11.2带式输送机的简介 21.2.1带式输送机的分类及特点 21.2.2国外现状31.2.3我国的发展31.3研究目的42带式输送机的总体设计52.1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 52.2带式输送机的结构选择与设计 52.3输送带的选择 72.4托辊的选择与校核72.4.1托辊的选择72.4.2托辊的校核73分析与

8、拟定传动方案 83.1机械传动装置及传动方案的概述 83.2传动方案的要求83.3选择合理的传动方案84电动机的选择104.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的确定 104.2电动机功率的确定10421电动机输出功率的确定11422传动装置总效率的确定 11423电动机所需功率的确定114.3电动机转速的确定 114.4确定电动机型号 125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145.1注意事项145.2计算传动比146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56.1计算各轴转速 n (r/min) 156.2计算各轴的输入功率 P( kW)156.3计算各轴输入转矩 T (Nm) 157 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9、167.1计算功率Pea (kW)并确定带的型号 167.2确定带轮直径并验算带速 v167.3确定中心距a和V带基准长度Ld177. 4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a1177.5确定带的根数z177.6计算带的初拉力F0和压轴力 188减速器的选择 198.1各类减速器的主要特点 198.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98.3减速器附属零件的名称和功能 218.4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228.4.1减速器的润滑 238.4.2减速器的密封23总结24致谢26参考文献27第1章绪论1.1带传动的概述带传动是一种运用张紧在带轮上的柔性带进行运动和动力的机械传动。依据 传动原理的差异,有摩擦型带传动(靠带与带轮间的

10、摩擦力传动),也有同步带传动(靠带与带轮上的齿互相啮合传动)。1.1.1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是一种挠性传动,由分别固联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带轮以及紧套在 两轮上的带组成。当电动机驱动主动轮转动时,因为带和带轮间的摩擦或啮合作 用,拖动从动轮一同转动,传递运动与动力。带传动一般可分为四类:无级调节带传动、有级调节带传动以及固定传动比 带传动和离合式带传动。带传动按功能可以分为啮合传动和摩擦传动。摩擦传动包括V带传动、平带传动、多楔带传动等;啮合传动有同步齿型带传动。1.1.2带传动的特点及应用平带传动结构简单,能够完成远距离传递,传动的稳固性较高,传动效率高, 传递载荷较为普遍,带轮也容易制造,但

11、需要预紧力,多应用于传动中心距较大 的情况。多楔带传动具备柔性好、摩擦力大、传递功率大等优点。而且还解处理了多 根V带因制作精度缘由和带的长短不一而使各带受力不均的状态。多楔带可传递 较大功率,比V带传动解释,而且柔性好,多用于要求传递大功率且需要构造紧 凑的场合,特别是V带要求根数多的情况。同步齿形带传动中,同步带的工作面上有齿,依附于带与带轮之间的啮合来 传递运动和动力,能保障恒定的传动比,预紧力小。同步带薄而且轻,可用于高 速传动,并且传动效率高达 98%,使用方便用途广泛,它在机械、仪器、化工、 生物医疗器械、办公自动化设备等方面的应用有长远前景,但是安装制造精度要求较高。本次设计主要

12、是针对V带传动的设计,V带传动也称三角带传动,其带的横 截面呈等腰梯形,带轮上也做出相应的轮槽。通过楔形槽与V带证件楔式作用来提高压紧力,所以在同样的预紧力作用下,V带传动能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并且它的传动比较大,结构较为紧凑。 V带大多数也已经标准化,它的截面尺寸和基 准长度都有国家标准,主要应用于一般机械传递中等功率或中等速度的场合。V带分为两种:普通 V带和窄V带。普通V带的带型分为Y、Z、A、B、C、D、E7种。它是用多种材料制成的 无接头环形带。又根据抗拉体结构不同,普通V带分为了帘布芯V带和绳芯V带 两种。绳芯V带柔韧性好,主要用于载荷不大或带轮直径较小的场合,帘布芯 V 带制造方便

13、。窄V带的剖面结构和普通V带类似。与普通V带相比,当宽度相同时,窄V 带的高度要增加约1/3,令它看上去比普通V带窄。它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与普 通V带类似。1.2带式输送机的简介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俗称皮带输送机),它能够将物料在规定好的输 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构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不仅能 够水平输送,还可以倾斜输送;它既可以输送碎散材料,也可以输送成件物品。 除了可以输送纯正的物料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工艺要求相配合, 形成连贯的流水作业输送线。所以,带式输送机广泛用于家电、电子、机械、烟 草、邮电、印刷、食品等现代化工业企业中,满足各种条件下的输送要

14、求。目前,输送带除了橡胶之外,还有其余的材料,如PVC、PU、尼龙等。1.2.1带式输送机的分类及特点带式输送机根据用途可分为重型皮带输送机和轻型皮带输送机;根据结构形 式可分为槽型皮带输送机和平板型皮带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具有结构简单、输送物料范围广泛、输送量大、运距长、对路线 适应性强、装卸料十分方便、可靠性高、运营费低廉、基建投资省、能耗低、效 率高、维修方便等特点。首先,带式输送机输送距离长、运量大、可以连续输送,而且运行可靠,易 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所以对于高产高效的矿井,带式输送机成为了最理 想的运输设备。其次,带式输送机的机身很方便伸缩,设有储带仓,机尾可随采矿工作面的 推进

15、伸长或缩短,结构紧凑,可以直接在巷道地板上铺设,机架轻巧,拆装十分 方便。带式输送机还广泛应用于冶金、煤炭、交通、水电、化工等各部门,主要利 用它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效率高、维修方便、成本低等优点。1.2.2国外现状1868年英国,最先呈现出了带式输送机;1887年,美国呈现出了螺旋输送机; 1905年,在瑞士呈现出了钢带式输送机;1960年,英国和德国同时呈现了惯性输 送机。这之后输送机在各方面不断被完善,逐步由实现车间内部的输送到时间在 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是城市之间的物料运送,成为了自动化、机械化运输不 能短缺的一部分。在国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发展很快,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带式输送机

16、的 性能多元化、使用领域扩大化,如高管状带式输送机、倾角带输送机、空间转弯 带式输送机等各类机型;二是带式输送机自身的技术与配备有了宏大的开展,特 别是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等大型带式输送机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其核心 技术是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提高了其运送性和可靠性。1.2.3我国的发展在我国古代就有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其实这就是当今斗式提升机和刮板 式输送机的最初模样。在17世纪中叶,则开始用架空索道保送散装物料;19世纪 中叶各种具备现代化结构的输送机也相继呈现在世人眼前。我国生产出的带式输送机品种、类型较多。在 八五”时期,经过国内一条龙 日 产万吨综采设备”项目的施行,带

17、式输送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煤矿井下 用大功率、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1.3研究目的随着电力、冶金、煤炭、化工、港口等工业的大力发展,带式输送机的需求 量也日益增大。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带式输送机的需求,本次将设计一种小型的 运输机械,其承载力较小,相对成本较低,工作安全可靠,结构紧凑,用于小型 粮站输送已经装袋的粮食,水平输送。能满足生产作业中粉尘较多的环境以及机 械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第2章带式输送机的总体设计2.1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带式输送机主要由端点的两个滚筒和紧套在滚筒上的闭合输送带组成,带动 输送带转动的滚筒为驱动滚筒,也称传动滚筒;另一

18、个可以改变输送带运动方向 的滚筒称为改向滚筒。驱动滚筒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输送带靠驱动滚筒与其之间的摩擦力拖 动。驱动滚筒大多都装在卸料端,用来增大牵引力,有利于对物体的拖动。物料 由喂料端放入,落在转动的输送带上,依靠与输送带的摩擦带动运送带,最终卸 料。2.2带式输送机的结构选择与设计通用的带式输送机由输送带、托辊、滚筒及驱动、制动、张紧、改向、装载、 卸载、清扫、保护等装置组成。1输送带常用的输送带有橡胶和塑料两种。橡胶带适用于 -1441摄氏度之间,并且所 运送的物料温度要求确保小于 49摄氏度。在向上输送散粒料的时候,倾斜角度要 保持在1215之间。塑料带具有耐油、耐酸、耐碱等优

19、点,但是由于气候适应性 较差也极容易出现打滑及老化现象。带宽是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技术参数。2托辊托辊可以分为槽型托辊、平行托辊、调心托辊和缓冲托辊四种。槽型托辊主 要用于输送散粒物料;调心托辊可以防止输送带跑偏,所以它可以调节输送带的 横向位置;缓冲托辊装在收料出,以减少物料对输送带的冲击。3滚筒滚筒也有两种,改向滚筒和驱动滚筒。传递动力的主要部件是驱动滚筒,分 单滚筒(胶带对滚筒的包角为 210230、双滚筒(包角达350和多滚筒(用 于大功率)。4驱动装置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位置的选择有如下要求:努力使胶带所受的张力最小, 并要求所需的牵引力和张紧力都较小,这样可以使胶带和拉紧装置的尺寸、分量

20、 最小,并减小运转阻力、降低能量消耗、减小胶带和改向滚筒的磨损。通常,驱 动装置安装在输送机的机头和机尾的好多个滚筒上。5张紧装置张紧装置的作用就是能够测出输送带的张力并能自动调节张力的大小,以保 持输送机达到一定的预紧力,避免驱动滚筒打滑,并使输送带在托辊中的挠度保 证在规定的范围内。6. 制动装置对于倾斜输送物料的带式输送机,为避免有载泊车时产生逆转(上运时)或 顺滑(下运时)现象应设置制动器。7. 卸料装置带式输送机可以采用端部滚筒卸料,也能够在中间任意处使用卸料小车或卸 料挡板卸料。采纳端部滚筒卸料不会产生附加阻力,适合于卸料点固定的场所。 卸载小车可沿着导轨在输送机纵向方向内移动,物

21、料经卸料小车的上滚筒抛出, 经导料漏斗向输送机一侧或两侧卸料。卸料挡板为平挡板或V型挡板,它不但可以适合在平托辊的输送机上卸件货,也可以向一侧或两侧卸散货。8. 保护装置带式输送机的保护装置主要有防跑偏保护装置,打滑、低速、满仓、断带保 护装置,烟雾保护装置。9. 机尾部机尾部由支柱、导轨、机尾滚筒、机尾架等部件构成。机尾部的结构选择:支柱就是机尾的支架,又是机尾移动时的滑行装置。机 尾滚筒与机头卸载滚筒结构相似,有时它的直径会小。滚筒轴的位置可以用顶在 滚筒轴承座上的调整螺栓进行调节,从而防止输送带的跑偏现象。导轨下部用螺 柱固定在支柱上,端部用柱销与另一节导轨铰接,以适应底板的高低不平。为

22、了 缓冲货物对输送带的冲击,在机尾架上采用套有胶圈的槽形托辊,而且托辊的间 距较小。10. 清扫器板式清扫器安装在带式输送机机头卸载滚筒下部的机头架上,用以对卸载后残留、粘集在输送带承载面的煤粉和污物进行清扫。板式清扫器又可分为弹簧式 清扫器和重砣式清扫器,这两种清扫器结构简单,在各型带式输送机上得到广泛 应用。2.3输送带的选择初选钢丝绳芯输送带:规格 ST2000,纵向拉伸强度2000N/mm,钢丝绳最大 直径6.0mm,钢丝绳间距12mm,带厚20mm,每平方米质量34kg/m2,上覆盖胶 厚度8mm,下覆盖胶厚度6mm。2.4托辊的选择与校核2.4.1托辊的选择本次设计采用的输送带带宽

23、为 800m m,由于平托辊长度为 950m m,直径在 89133mm范围内,所以有89、108、133三个尺寸可供选择,本次设计选择的是 直径D为108mm的平托辊。机头部滚筒中心线距第一组托辊距离选择600m m,尾部滚筒中心线距缓冲滚筒选择1274mm。托辊间距的确定应该保证交代在托辊间所产生的挠度尽可能要 小,并且胶带在托辊间的挠度值一般不要超过托辊间距的25%。带式输送机上托辊的间距按堆积物料密度确定,本次我们选择的上托辊间距为1300mm,装载处的 托辊间距为450mm。缓冲托辊间距取上托辊间取得 2倍,为2600mm。并且在载 物分支每隔10组槽型托辊放置一组调心托辊,下分支每

24、隔 610组平行托辊放置 一组调心托辊。轴承选择4G205,轴承座选冲压座。2.4.2托辊的校核本次设计预选的电动卷筒为焊接结构的光面驱动滚筒,滚筒的宽度要比输送 带带宽大些,一般为L=b+100。因为输送带带宽b为800mm,所以滚筒确定宽度 为1150mm,支架宽度选择1586mm。由于初选上托辊直径为D=108,长为L=380mm,查资料可得该托辊承载能力 为2.74kN,而托辊实际承载P=792.556,远小于2.74kN,所以校核合格。第3章分析与拟定传动方案3.1机械传动装置及传动方案的概述机器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传动装置是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机的中

25、间装置,它不仅可以改变工作机速度的方向、大小, 力和力矩的大小,有时还可以改变工作机的运动性质和规律。传动方案通常用机构件图来表示,它体现出了运动和动力的传递路线及各个部件的组成和衔接关系。选择传动机构类型有以下几条原则:1小功率传动,最好选用结构简略、价格便宜、标准化水平高的传动结构,用以降 低制造成本。2大功率传动,要优先选用传动效率较高的机构,用以减少能耗、降低运行经费。3在和变化较大时,应该选用具有缓冲吸振能力的传动机构。4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过载时,要选用具有过载保护的传动机构。5.工作在温度高、多粉尘、多潮湿或者易燃易爆的环境下,应选用链传动、闭式齿 轮传动或者蜗杆传动,而不能采用

26、摩擦传动或带传动。6当两轴要求保持准确的传动比时, 应优先选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者同步带传 动。3.2传动方案的要求本次设计要求输送机总长为 60000mm,带宽800mm,输送物料60Kg/m,传 输速度可调为1.1m/s。工作年限:6年(平均每年300个工作日);工作班制:2班(平均每天工作16小时);输送带工作拉力(F/kN): 2.4。要求该工作机用于灰尘较多的生产条件,并要求其具有平稳的载荷性能。3.3选择合理的传动方案选择传动机构的类型是拟定传动方案的重要环节,通常应考虑到机器的动力、运动和其他要求,再结合各种传动机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分析比较,合理选择合理的传动方案首先应满

27、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还要考虑结构简单、尺寸紧 凑、加工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的要求,以保证工作机的 工作质量和可靠性。下图为拟定的传动装置简易图1 -电动机2- V带传动3-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 传动滚筒5- 输送胶带图2- 1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第4章电动机的选择本次设计将用电动机为原动机。电动机是已经系列化和标准化的定型产品,设计中须要依据工作载荷大小与性质、转速高低、起动特性、运载状况、工作环 境、安装要求及空间尺寸限度和经济性等要求选择电动机的类型、结构型式、功 率和转速,并确定电动机的具体型号。4.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的确定电动机分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由于直

28、流电动机要求较高,价格较贵, 维修不便,而且必须在直流电下才能工作,所以没有特殊情况我们一般不采用, 工业上常采用交流电动机。并且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均采用三相交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有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两种,异步电动机又分为笼型和绕线 型两种,其中以普通笼型异步电动机应用最为广泛。根据不同的防护要求,电动 机结构还有启式、防护式、封闭式和防爆式等区别。丫系列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生产的最先进的三相异步 电动机,它是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式电动机。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 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不易燃、易爆、无腐蚀性气体 和无特殊要求的机械(如金属

29、切削机床、运输机、风机、搅拌机等)上。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一般为380V。由于此传动装置是工作在传动平稳、载荷均 匀、运动方向不变、转速高、工作时间长的情况下,因此选用丫系列三相笼式交流异步电动机。4.2电动机功率的确定选择电动机功率就是合理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主要考虑电动机的发热、过载能力和起动能力三方面因素。电动机功率的选择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电动机 的工作性能和经济性能。若选用的电动机额定功率超出输出功率较多时,则电动 机将长期在低负荷下运转,不仅效率及功率因素低,而且还增加了非生产性的电 能消耗;但是如果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小于输出功率,则电动机将长期在过载 下运转,会使其寿命降低,甚至使

30、电动机发热烧毁。4.2.1电动机输出功率的确定负荷稳定(或者变化小)、长期连续运转的机械,可按照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选择,而不必效验电动机的发热和起动转矩。选择时应保证Po Pr式中Po电动机额定功率,kW;Pr工作机所需电动机功率,kW ;所需电动机功率Pr=Pw/n(式 3-1)式中Pw工作机所需有效功率,由工作机的工艺阻力及运行参数确定;n电动机输入工作机的总效率。(注:不同专业的Pw,有不同的计算方法。)4.2.2传动装置总效率的确定n总=耳带 n承Xt齿轮乂霽轴器滚筒(式3-2)=0.96 X.98 X.97 X.98 X.94=0.794.2.3电动机所需功率的确定Pw=FwVw( (

31、1000 n总)(式 3-3)=2400X1.1/ (10000.79 )=3.34kW4.3电动机转速的确定同一类型,功率相同的电动机具有多种转速。我们应充分比较、权衡利弊,选择出合适的电动机。滚筒轴的工作转速:N 筒=60X 1000V/ n D(式 3-) =60 X 1000 X 1.1/ nX 300=70r/min根据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定,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Ii =36。V带传动比范围|2=24,为充分发挥V带的传动能力,应使用V带速度大约为20m/s,则总传动比 合理时的范围为I a=624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 筒=(624) X70=4201680r/min。合乎这一范围的

32、同步转速有 750 r/min、1000 r/min、和1500 r/min。由参考文献3 P173表15.1查出两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如下表 3-1表3T电动机的型号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kW)同步转速(r/min )满载转速(r/min)堵载转矩额定转矩最大转矩额定转矩质量(kg)Y112M-44150014402.22.243Y132M1-6410009602.02.073由参考文献3 P174表15.2查出电动机的安装及有关尺寸,如下表 3-2表3-2电动机的有关尺寸电动机中心高外形尺寸底脚安装尺寸地脚螺栓孔轴伸尺寸键槽尺寸型号HL x(b2+b1)HDA XB直径KD XEF XGDY

33、112M112400 X115+190) X5190 X401228 X)08 X7Y132M132515 X( 135+210) X315216 X781238 XJ010 X8综合考虑两种电动机的相关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 比较以后可得:方案1因电动机的转速高,不适宜分配传动比。方案2适中。故选择电动机型号 丫132M1-6。4.4确定电动机型号依据选定的电动机类型、结构型式、功率和转速,结合上表3-1和表3-2查出了电动机型号及其额定功率、满载转速、外形和安装尺寸等各参数数据,最终选 定电动机型号为 Y132M1-6。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4kW;满载转速:960r/

34、min;额定转矩:2.0;质量:73kg。其外形结构如图3-1所示第5章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i艺由已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nm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w 确定,即i沪nm/nw在多级传动的传动装置中,其总传动比i艺为各级传动比的连乘积。即i沪il i 2 i 3 no因此分配传动比、各级传动比如何取值是本次设计中一个重要环节, 它将直接影响传动装置的外廓尺寸、质量大小和润滑条件。5.1注意事项为了可以更加合理的分配传动比,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使各级传动比均在荐用值的范围内,以符合各级传动形式的特点,并使结构紧凑。2应使各传动件尺寸协调,结构匀称合理。3应使各传动

35、件彼此不发生干涉碰撞。4应使各级大齿轮浸油深度合理,即低速级大齿轮浸油稍深,高速级大齿轮能浸到 油,要求两大齿轮的直径相近。5.2计算传动比结合各项数据,计算出本书设计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1、总传动比:i总=n电动/n筒=960/70=13.82、分配各级传动比(1) 取 i 带=3.5(2) 因为i总勻齿X带所以 i 齿=i 总/i 带=13.8/3.5=3.94取i齿=4。第6章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在选择了电动机型号并且分配了传动比之后应将传动装置中各轴的功率、转 速、转矩计算出来,这些参数为设计计算传动零件和轴提供了重要依据。6.1计算各轴转速 n( r/min)

36、ni=n电机 =960(r/mi n)nii=ni/i 带=960/3.5=274.3(r/min)niii=nii/i 齿=274.3/4=68.575(r/min)=nw6.2计算各轴的输入功率P( kW)p=p 额定=4kWPii=PiXn=4X0.96=3.84kWPm=PiiXn承 Xn轮=3.84 为.98 0.97=3.65kW6.3计算各轴输入转矩T (N-m)根据参考文献1 P14式2-21可得Ti=9550Pi/ni=9550X4/960=39.792N mTii=9550Pii/nii=9550X3.84/274.3=133.693N m -Tiii =9550Xiii/

37、niii =9550X3.65/68.575 =508.312Nm -计算数值列表如下表6-1表6-1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各轴主要参数计算结果轴号输入功率P(Kw)转矩T ( N -m)转速 n (r/min )I439.792960II3.84133.693274.3出3.65508.31268.575第7章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包括确定传动零件的材料、参数、尺寸和主要结构。带传动失效的主要形式有:1带在带轮上打滑,不能传递动力;2、带由于 疲劳产生脱层、撕裂和拉断;3、带的工作面磨损。要想保证带在工作中不打滑, 并且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较长使用寿命是V带传动的设计中的主要依据

38、,也是靠摩擦传动的其他带传动设计的主要依据。7.1计算功率Pea( kW )并确定带的型号PcfKaP(式 7-1)式中 P额定功率,kW ;Ka工作情况系数。本设计中带式输送机每天两班制,由参考文献2 P156表8-7选取Ka=1.2Pc尹KaP=1.2 4=4.8kW根据Pca=4.8KW, ni=960(r/min),由参考文献2 P157图8-11可选取出选用 A 型V带。7.2确定带轮直径并验算带速v1. 初选小带轮基准直径dd1由参考文献2 P155表8-6可得A型V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为75mm,应使 dd1( dd) min,查阅表8-8普通V带轮的基准直径系列,取dd1=125

39、mm。2. 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dd2dd2=n 1/n2 dd1=(960/274.3) X125=437.5mm根据表格加以圆整,取 dd2=450mm。3. 验算带速vV=ndd1 m/60 X000=nX 125X 960/60 X 1000=6.28m/s该数在525m/s范围内,所以带速适合。7.3确定中心距a和V带基准长度 Ld根据式 0. 7(ddi+dd2) (a 2(&+dd2)计算得出 0. 7(125+450) 0a2X (125+450)402.5mm120 所以适用。7.5确定带的根数z为了使各根V带受力均匀,带的根数不宜过多,一般应少于10根。否则,应选择横截面积

40、较大的带型,以减少带的根数。单根V带传递的基本额定功率,根据带的型号、小带轮直径dd1、带速V,查参考文献2P152表8-4a得P0.4kW;据带型、小带轮直径及传动比i,查参考文献2P153表8-4b得AP0=0.11KW;根据小带轮包角,查参考文献2表8-5,得包角系数K 尸0.91;根据基准长度,查2表8-2,得长度系数Kl=0.91 ;根据式 Z=Pca/Pr=KAP/(Po+APo) K K=4.8/ (1.4+0.11) 0.91 %.91=3.84取z=4根。7.6计算带的初拉力F0和压轴力1. 计算带的初拉力F0根据参考文献2表8-3取q=0.1kg/m。由P158式(8-27

41、)可得单根V带所需 的最小初拉力为2Fo=5OOX( 2.5-Ka PT ( K azv) +qv =171N对于新安装的V带,初拉力应为1.5 Fo即265.5N。2. 计算带传动的压轴力Fq为了设计带轮轴的轴承,需要计算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FqFq=2z Fosin ( a/2)=2X4 71 冶in (14572)=13O4.7N第8章减速器的选择减速器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 转矩来满足各类工作机械的需求。减速器的种类很多,按照传动形式可分为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和行星减 速器;按照传动的级数可分为单级减速器和多级减速器;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可 分

42、为展开式减速器、分流式减速器和同轴式减速器;按传递功率的大小分为小型、 中型和大型减速器。8.1各类减速器的主要特点1. 齿轮减速器齿轮减速器具有效率及可靠性高、工作寿命长、维护简单等优点,所以它的 应用范围特别广。齿轮减速器按其减速齿轮的级数可分为单级、两级、三级和多 级;按它的轴在空间的布置可以分为立式、卧式两种;按其运动简图的特点可以 分为展开式、回归式和分流式等。2. 蜗杆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的特点是在外轮廓尺寸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大的传动比, 工作平稳,噪声小。但是效率比较低。3. 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具有减速比大、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在许多情 况下可以代替二级、三

43、级普通齿轮减速器和蜗杆减速器。本次设计最终选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其型式如下图7-1所示。图7-1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简图8.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本次设计所选用齿轮的材料为20CrMnTi,渗碳后淬火,齿面硬度为5862HRC, 齿芯部硬度为300HBS,齿面精糙度Ra20=80;另 取 Ja=480=因为考虑到载荷有轻微冲击,所以选择非对称轴布置,取载荷系数K=2, a=0.3。2. 小齿轮的转速为 n n =274.3r/min,oHP= oHlim/SHlim ,取 SHIim=1.1,则oHP=1500/1.1=1363.6MPa3. 计算转矩T1T1=T n=133.693N/m

44、将以上各数值代入,得a=118.3mm4.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估算齿轮尺寸,计算模数:1/3M=12.5 ( KT1)( Yfs) / ( mZ) ( op)按表取m=14Z1=20,Yfs=4.86,(FP=640MPa,则代入上式,得:m=2.42mm,取 m=2.5mm5. 许用接触应力o HHl= Him ZN/SHmin 可得:CHlim1 = OHlim2=1500MPa接触疲劳寿命系数Zn:按一年300个工作日,每天16h计算,由公式N=60njLh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1=60 274.3 0 300X16=789984000N2=N/i=789984000/4=1974960

45、00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选取安全系数 SHmin = 1.0H1= Hlim1 ZN1/SHmin = 1500x1/1=1500MPa 49.04mm模数:m=di/Zi=49.04/20=2.45mm按照标准模数第一数列上的值,取 m=2.5。6.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T bb=2KT1s/bmd1确定有关参数和系数分度圆直径:di=mzi=2.5 忽0mm=50mmd2=mz2=2.5 卷0mm=200mm齿宽:b=ddi=0.3 爲0mm=i5mm取 bi=b2=20mm7. 计算齿轮传动的中心矩aa=(di+d2)/2= (50+200)/2=i25mm8. 计算齿轮的圆周速度VV=nnd

46、i/60 X000=3.i4 274.3 30/60 X000=0.7im/s由于0.7iv6,所以选择7级精度合适。8.3减速器附属零件的名称和功能减速器的结构及其用途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无论什么类型的减速器,它的附 属零件及功能都大体相同。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几种减速器附属零件。1. 窥视孔和窥视孔盖窥视孔是为了便于我们看到减速器箱体内传动零件的啮合情况,以便检查齿 面接触斑点和齿侧间隙,窥视孔一般开在减速器上部。另外,为了防止润滑油飞 溅出来或者外界污物进入到箱体内部,在窥视孔上应加窥视孔盖。2. 通气器减速器在运转时,由于摩擦发热,箱体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会导致润滑 油从缝隙向外渗透。所

47、以应在箱盖顶部或窥视孔盖上安装通气器,使箱体内热涨气体自由逸出,达到箱体内外气压平衡,提高箱体缝隙处的密封性能。3. 定位销为了保证轴承座孔的安装精度,在箱盖和箱座用螺栓连接后,镗孔之前都要 安装上两个定位销,不过为了保证其定位精度,应注意相邻销孔位置要尽量远一 些。4. 启盖螺钉箱盖与箱座接合面上通常涂有水玻璃或密封胶,联接后接合较紧,不易分开。 为了方便取下箱盖,在箱盖凸缘上装有一到两个启盖螺钉,在启开时,拧动螺钉, 顶起箱盖。5. 起吊装置为了搬运或装卸箱盖,在箱盖上装有吊环螺钉,还可以在上面铸出吊耳或者 吊钩。为了搬运箱座或整个减速器,在箱座两端连接凸缘处也铸出吊钩。6. 放油孔与油塞

48、为了更换润滑油或排除油污,在减速器箱座最底部设有放油孔,并且用放油 螺塞和垫片将其堵住。7. 油杯和油面指示器轴承采用脂润滑时,为了方便其润滑,有时需要在轴承座相应部位安装油杯; 为了保证减速器箱体内油池油量适中,一般会在箱体便于观察或油面稳定的部位 设置油面指示器。8.4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减速器的润滑是指减速器内部传动零件和轴承的润滑。润滑是必不可少的环 节,因为润滑不仅可以减少摩擦损耗、提高传动效率,而且还具有冷却和散热的 作用,润滑油还可以防止零件锈蚀,还能降低噪声、减小振动等。减速器的密封一般是指轴伸端、轴承室内侧、箱体接合面和轴承盖、窥视孔 和放油孔接合面等处的密封。为了防止减速器内

49、的润滑剂泄出,防止灰尘、切屑 微粒以及其他杂物和水分侵入,减速器内其他传动部件及减速器箱体等都必须要 进行密封处理,以保证良好的润滑条件和工作环境,使减速器达到预期的使用寿 命。8.4.1减速器的润滑1. 齿轮的润滑我们采用浸油润滑。由于我们本次选用了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其速度 VV 12m/s,当mv20时,浸油深度约为一个齿高,但不能小于 10mm,所以在这里浸 油高度为36mm。2. 滚动轴承的润滑由于轴承的周相速度v 1.52m/s,所以利用出啊东零件进行飞溅式润滑,即 将减速器内的润滑油直接溅入轴承或经箱体剖分面上的油沟流到轴承中进行润 滑。飞溅润滑最近单,并且在减速器中应用最广。3

50、. 润滑剂的选择减速器中的齿轮、轴承大都依靠箱体中的油进行润滑,考虑到本次减速器中 齿轮、轴承采用同种润滑油比较便利,并且该减速器应用到小型设备中,所以选 用GB443-89全损耗系统用油L-AN15润滑油。8.4.2减速器的密封1. 轴伸出端的密圭寸本次我们选择油润滑,所以轴伸出端密封选用o形橡胶圈密封。利用箱体上沟槽使O形橡胶圈受到压缩而实现密圭寸,在介质作用下,产生自紧作用而提高密 封效果。并且O形橡胶圈具有双向密封能力,其密封结构简单。2. 轴承室箱体内侧的密封轴承采用油润滑时,为了防止过多的油、杂质进入轴承室内和啮合的热油冲 入轴承内,我们利用在轴承内侧加挡油环来实现密封。3. 箱体

51、结合面密封箱盖与箱座的密封通常是在箱盖与箱体接合面上涂抹密封胶或水玻璃。为了 提高密封性,还可以在想做接合面上开回油沟,使渗入接合面间的润滑油重新回 到箱体内部。另外,凸缘式轴承端盖的凸缘,窥视孔盖板以及油塞等部位与箱座、箱盖的 结合处均需装纸封油环或皮封油环用来加强密封效果。总结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研究,毕业设计接近尾声,在这次设计中,我发现了自 己的不足,也总结出了许多经验。本次我的课题是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第一次拿到这个课题的时, 我并没有太大的担心,尤其是联系着大三时做过的课程设计,我觉得我对这个题 目还能够驾驭。可是当我真正的拿到任务书,并独自面对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开 始觉得自己有些盲目乐观了,一系列问题也相继出现。后来通过老师对我的悉心 指导,又经过几天对课题的分析和了解,我渐渐的有了头绪,并在老师同学的帮 助下步入正轨。针对这次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点,我觉得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简简单单的式设计问题,而 是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积累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抓住平时上课的时间,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 习以及掌握,并且在课下应该反复研究训练。第二点,知识面的匮乏加上平时的粗心马虎,导致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 本可以避免的局面。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该利用好课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