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 第二课时_第1页
诗词五首 第二课时_第2页
诗词五首 第二课时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词五首 第二课时特征码标签:特征码诗词五首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宋代文学中以词的成就最高。宋词被后人尊奉为与楚之骚、汉之赋、六朝骈文、唐之诗、元之曲相媲美的文学瑰宝。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宋词,作者分别是苏轼和李清照,他们是重要的宋词作家,前者开创豪放派词风,后者是婉约派代表,他们的词虽风格迥异,但都是词中上品,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收获知识。(一)明确目标1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背诵宋词。2用朗诵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意境。(二)整体感知1苏轼是一位充满矛盾、苦闷而又竭力挣扎希望精神解脱的大诗人。这首词不仅创造了许多洁净华美的形象,更加洋溢着一股焦虑烦闷和无可奈何的情绪。全词借中秋之夜的月下欢饮和对弟弟子由

2、的怀念,呈现出心灵的觉醒亦即超越现实终又回归现实的历程。2一代才女李清照博闻强记,诗文皆能。本词写在一个漫长的白天,适逢薄雾浓云,更加愁闷,尽管屋里烧着香料。在这重阳佳节,睡在考究的寝帐里,半夜醒来感到周围的凉气侵入肌骨,精神和肉体都痛苦得难以承受。她在黄昏之后,借酒消愁,虽然有满袖的菊花幽香,仍然感到在人过度伤感的时候,身体也像菊花那样消瘦,整首词围着“愁”字作*,缘于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复习旧知识,让学生背诵1-3册学过的词。(以小组为单位,哪组背的多,哪组获胜)2作者、背景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

3、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祜二年进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谏官劾其作诗“谤讪朝廷”,下狱,贬谪黄州,哲宗时为翰林学士,官礼部尚书。绍圣初年,复行新法,贬惠州,又贬琼州。徽宗时,遇赦召还,卒于常州,他学识广博,于*诗词书画均工。有东坡乐府。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女词人,有漱玉集。李清照的生平以靖康之变为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前期生活富足而美满,因此词风清新活泼明朗,后期国破家亡,在大动荡的社会中,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辛酸,感情变得越来越沉挚悲凉凄切。3教师范读(伴轻音乐)或听录音带。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开展朗读比赛。规则如下: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派两名男生

4、、两名女生,先准备5分钟,然后到讲台前抽签,抽到哪段,就到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大声朗读,要求必须使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读音正确。然后由老师指定的“评委会”给打分,最后评出“最佳朗诵手”给予一定的奖励。准备阶段:(1)正音阙qu 琼qing阁g绮q婵chn重chng篱l盈yng(2)读词也要划分节奏,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按上述要求读这两首词。(3)用幻灯片打出两首词的译文,让同学对照朗诵,了解诗的大意。水调歌头明月什么时候会出现啊?拿起酒杯去问青天。不知有着宫殿楼

5、阁的天上,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借风力返回天宫,又怕在那洁白玉石修筑的月宫里,那么高的地方,一定寒冷得受不了。面对自己清爽的影子,站起来向它舞弄,又哪里像似在人间发生的事呢。月光照遍华丽的楼阁,低低地照进雕花的门窗,再照到难以成眠的我,月光不应当有什么怨恨,为什么要经常在人们别离时候出现圆月呢?人们都会有悲哀、欢乐、分离、会合,月亮也有显现或隐没、浑圆和残缺的时候,这类事情从古至今都难以圆满解决。只希望人们都能够长久平安,就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共同欣赏美好的月色啦醉花阴在薄雾浓云的大白天里都在发愁,在金色兽形香炉里的香料正在燃烧。又遇到了重阳佳节,枕着白色瓷枕睡在碧纱橱里,夜半的凉气开始

6、侵入肌体。黄昏之后在东篱边上举杯饮酒。一股幽香不知不觉地充满衣袖。不要说不极度伤感呀,你看那西风卷起帘幕,那帘里的人比起菊花来还要消瘦。4讲读水调歌头(1)关于小序: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历时五载,而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子由)又长达七年未能相见,政治上不能施展抢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面对清风明月,家家团圆之时,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这小序即交代了作此词的理由。(2)上阕讲析:提问:文中有没有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作者从哪个角度下笔写的?运用了什么手法?创造出什么意

7、境?抒发作者何种感想?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月色,而是从对月亮突发奇想人笔,这就不落俗套,写出了新的意境,表现了作者特有的艺术才能。词的正文开头两句劈空而来,先写饮酒赏月,还通过对青天的询问,把思路引向了对宇宙奥妙的探索:明月从何时就有了?不知天上的神仙世界按照他们的历法,今晚属于哪一年的中秋?原来,他的询问,是有原因的,他由赏月而幻想离开尘世,飞到月宫的琼楼玉宇中去。又因不堪月宫的孤寂清寒而依恋人间,于是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这时他自娱自乐,因而想到,飞上冷清的天宫,哪里有人间这样的乐趣呢。他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人间,自我战胜了出世之念。(3)下阕分析:下阕抒发了词人和胞弟的离愁别绪。词人由赏月而怨月:月

8、亮,你对我们不该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吧,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别离之时圆呢?这岂不是加深了人们的离愁吗?最后从“月有阴晴圆缺”的种种变化联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人生在世,悲欢离合总是难免的,月亮运行,阴晴圆缺乃自然规律。这样,作者以旷达的态度否定了离愁别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古名句表达了对人生的美好祝愿。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从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又有情,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

9、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的享受。5讲读醉花阴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白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佳节又重阳,玉

10、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下阕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人比黄花瘦”的黄花,指菊花。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年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在词的最后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色瘦。”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并且是词眼。词眼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参考宋词鉴赏。6关于宋词的有关知识。(1)词是诗歌的一种,兴起于唐朝,到宋代而盛行。(2)词的调名、体段、格律、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词是依乐谱而填字的歌词,因而就以乐谱的调名为名,如浣溪沙水调歌头等,后来也有取诗词名句人为调名的,如渔家傲南乡子等,也称词牌名。(3)词牌名有的与内容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