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大气压力》教学设计_第1页
粤教版小学《大气压力》教学设计_第2页
粤教版小学《大气压力》教学设计_第3页
粤教版小学《大气压力》教学设计_第4页
粤教版小学《大气压力》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粤教版小学大气压力教学设计篇一: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之 大气压力第十三课 大气压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 2.了解大气压 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 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实验操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 乐于用 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重点难点:通过实验和活动认识到大气压力。 教学准备:吸盘、托盘、钩码、胶管、水槽、注射器、吸 管、可乐、口服液的吸管等材料。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情景:波波指着墙上的吸盘说: “吸盘没有涂上胶水,为什么也能 牢牢地吸在瓷

2、砖上呢? ”妍妍观察后说: “这个小小的吸盘还 可以挂不少东西呢! ”几位主题人物正在讨论着这个话题。 我 们很多学生也会发现这些问题,也同样会提出类似的疑问。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学习有关大气压力的知识,探究有关的科 学问题。1图片出示教学科书的任务驱动页。2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有见 过或者用过图示的吸盘呢?吸盘上有没有胶水?3目的: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的实让学生联系 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细 节的习惯。二、活动一:吸盘的秘密 看看吸盘的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吸盘上没有涂胶 水,但是为什么能够吸在光滑的物体表面上呢?引申的问题:吸盘能

3、吸在所有的物体表面吗?试一试,怎 样才能让吸盘牢牢地吸在物体上。1媒体:出示吸盘的图片和实物并观察。2操作:让学生代表演示让吸盘吸住玻璃的做法。3问题:如何让吸盘可以稳稳地吸住玻璃?原理是什么? 4目的:通过实验与观察让学生知道吸盘吸住玻璃的原理, 初步知道大气压力的存在。三、活动二:吸盘能挂多重的物体 引申的问题:为什么在吸盘吸物体之前,先用清水弄湿吸盘,这样吸盘能吸得更牢呢?1问题:吸盘放在各种物体的表现上是一样的牢固吗?它最重能挂起多重的物体?2实验:(1)小组猜测实验现象和结果,并以此设计实验所要的用品。(2)分组实验,注意实验的要求,做好观察与 实验记录。3小结:通过做这个对比实验,

4、你发现了什么?在不同的 物体的表面上粘吸盘,吸盘能挂住的钩码的数量一样吗?钩 码挂得多的物体表面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4目的: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来猜想,并为了证实自己的 想法而设计实验,并在不断进行改良。通过做对比实验了解 吸盘能挂得多的秘密,并将自己的实验进行小结和归纳。5谈话:生活中除了吸盘外,还有别的物体运用了大气压力的例子吗?第二课时一、资料: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的压力早先人们以为空气没有重量,不会产生压强。1642 年科学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气存在压强, 并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4 年后帕斯卡进一步证实,大气压是随高度增加 而减小的。为了证实大气压的存在, 1654 年 5 月 8 日

5、,德国马德堡市 市长、学者奥托 ?冯 ?格里克做了一个震动世界的实验。他做 了两个铜质的空心半球,直径都是 37 厘米,能够互相吻合。 为了防止漏气,又在两个半球的吻合处加上浸透蜡和松节油 的皮圈,并在一个半球上装了活栓,通过活栓抽掉球里的空 气。实验时用抽气机把球内空气抽出,然后用两队马往相反 的方向各拉一个半球,结果 8 对马也没有把它们拉开。但是 只要把活栓转动一下,使空气流进球里,就能毫不费力地把 两个半球分开。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马德堡半球实验 ”。它生 动地告诉人们,大气压强不但存在,而且大得惊人。二、活动三: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6、教 材列举了四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说明大气压力就在我们的 生活中。例子具体如下:1要有大气压力的帮助,人才能用吸管吸到汽水; 2医务人员要给病人注射药物时,必须要靠大气压力的帮 忙;3为金鱼箱换水要用塑料管子把水箱里的水抽出来,这种 现象叫 “虹吸现象 ”,如果没有大气压力的存在,虹吸现象就 不会出现;4要想把罐头里的浓汤(牛奶)倒出来,就要在罐上扎两 个孔,浓汤(牛奶)才能流出来。原因是大气压力在其中的 一个孔压入空气,浓汤(牛奶)才能从另一个孔流出。这四个例子从生活中几个不同的侧面,反映大气压力的应 用情况,可以说大气压力是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紧密关 系的。资 料 :大气层 根据人造地球

7、卫星对地球探测的结果,大气层的垂直高度 可延伸到约 3000 千米的上空。高层的空气极为稀薄,由于 空气分子不断在运动,大气层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根据大 气层内空气的不同特点,可以把大气层从下往上分为对流 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等层次。其中对流层的平均高 度只有大约 11 千米,却集中了空气总量的 3/4 和几乎全部的 水蒸气,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风等都发生在 这一层。标准大气压通常把相当于 760 毫米高水银柱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 这个压强等于 101325 帕,即近似每平方厘米 9.8 牛顿。 篇二:四年级科学下册大气压力教学设计大气压力【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

8、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2、了解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活动认识到大气压力。 【教学难 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数】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大气压力 【教学目标】 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点】了解大气压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 备】吸盘、玻璃板【教学内容】大气压力

9、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实验操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大气压力在生活中 的应用。【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实验操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 学准备】玻璃、墙壁、托盘、吸盘篇三: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大气压力教学设计大气压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通过师生实验,学生认识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的方 向是来自四面八方的。2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二、教学重点、难点1.什么是大气压力?2.大气压力的存在。3 .大气压力的方向。三、教学关键通过师生实验,学生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四、教学准备教

10、师:注射器、重物、玻璃杯、硬纸片、马德堡半球、大 试管、玻璃管、塑料衣钩。学生:注射器、钩码、玻璃杯、 硬纸片、盛有水的水槽、墨水、拔火罐。五、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3个实验)前1、2两个实验,使学生对压力有亲身体 验和认识,为研究压力做铺垫。1 .手拖文具盒,你的感觉如何?(文具盒对手有压力。)2 .手拖盛水的饭盒,你的感觉如何?(有压力。)师问:通过实验你们知道,文具盒、盛水的饭盒都有压力,那么被 人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不是也有压力呢?(把学生带入研究科学的情境中去。 )3 .师生实验:使学生对大气压力有初步感知和认识,为研究大气压力做铺垫。仪器:注射器、2 5 0克重物(1)老师做

11、实验:把注射器倒立,活塞自由落下,又把出口处用手堵住, 活塞却没有掉下来, 为什么? (继续探究)(2)学生实验: (照此方法)激发兴趣,先后挂一个、两个 钩码都没有掉下来。 讨论:活塞为什么没有掉下来?师导:肯定有一种向上的力压住活塞。大家想一想,活塞的下面有什么?(生答:有铁块。 )是铁块压住活塞吗?(生答:不,是空气。是空气压住了活塞。是大气压力压住了活 塞。)对,那么什么是大气压力?大气压力存在吗?导入新 课(板书)。(二)讲授新课:1研究什么是大气压力:(1)大气层: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周围包围一层厚厚的空气,约二、三千公里厚,越接近地面空气越稠密,越接 近高空空气越稀薄,人们把这厚

12、厚的空气层叫做大气层。(2)大气压力:空气虽然很轻,但大气层厚了,它的压力还不小呢。地球上的万物都要承受大气层的压力,大气层 的压力叫大气压力。 (使学生对大气压力概念有初步认识。 ) 师导:那么大气压力真的存在吗?它的方向如何?(揭示本 课重点。)板书:大气压力的存在大气压力的方向2 .实验探究:(师生实验)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关键。如 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我的做法是先由老师准确、无误、 规范、现象明显地做大气压力实验,使学生真真切切地看到 大气压力是存在的以及大气压力的方向,然后由学生照此方 法做实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这一环节一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二是让学生对实验现象作更进

13、一步观察分析、验证。 (1)老师实验:把杯中注满 水,用吹塑纸盖紧杯口,倒立。师问:有什么现象?(杯中 的水没有流出来。 )讨论:杯中的水为什么没流出来?师导: 这是来自下方的大气压力向上压住了吹塑纸,所以水没有流 出来。教师继续把杯口朝向上、下、左、右、前、后 四面八方,杯中水会怎样?(水仍然没有流出来。 )师指导归 纳:来自四面八方的大气压力分别压住了吹塑纸,所以杯中 的水没有流出来。(2)学生实验:照上述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实验 前对学 (转 载 于 :wWW.cnbotHwIN.COM 博威 范文网 :粤教 版小学大气压力 教学设计 )生提出要求, 在实验时老师加 以指导、纠正,并

14、鼓励做得好的同学,让他们进一步对实验 现象观察、分析、验证。(3)学生继续实验:仪器:马德堡半球。方法与过程: 老师把两个空心半球合对,把空气挤出去,让每边各一个学生拉,拉不开,每边再分别加到2、3、4名学生仍拉不开,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回答:是大气压力。 )老师补 充说明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大气压力,紧紧地压住了两个半球 的原因。通过实验,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 学中求乐,从中领悟到:大气压力存在,大气压力很大,并 来自四面八方。3 .归纳总结:让学生充分讨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大气压力存在。大气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这个归纳总结是在学生亲 自实验操作、 充分探究的基础上, 引导

15、学生进行分析、 综合、 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既培养和锻炼了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认 识客观自然现象,完成了认识过程。4 .巩固运用:使学生对知识由认识的表象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能力,即在 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1)师生讨论:大气压力在生产活动中的运用。(方法:学生先谈,老师启发、指导。)应用:用自来水笔抽墨水; 用注射器抽药水; 拔火罐; 抽气筒; 旅行塑料衣钩;打点滴用的滴管(2)巩固练习: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 标、重点,利用观察、回忆实验、提问、投影练习等手段获 得反馈信息,并随时对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评价,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矫正,保证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用两头开口的玻璃管, 一头用手堵住,另一头插入水中, 提起来,有一段水柱存在,为什么?怎样使水柱落下?这一环节复习巩固本节课内容:大气压力应用;巩固理解来自下 方的大气压力托住水柱所以水没有流下来,而手指松开,来 自上、下方大气压力互相抵消,水柱落下来,为最后质疑打 下了基础。 投影:实验题:杯子倒立,水流不出。a.让学生标器 材名称。b.杯口朝上、下、左、右、前、后杯中的水会怎样?说明什么?选择填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