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公输《墨子》课件_第1页
初中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公输《墨子》课件_第2页
初中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公输《墨子》课件_第3页
初中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公输《墨子》课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中分校九年级语文导学案设计者:曹亚霞初审人:审核人:设计时间: 2018-7-26公输 第一课时导学案【名言积累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学习目标 】1、了解墨子及其“非攻”思想。2、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和难点)【资料收集 】( 课前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归纳记录在书上 ) 墨子: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宣传“非攻”“兼爱”等主张, 反对儒家的“天命”“爱有差等”之说, 反映劳动者的利益和愿望,其学说与儒家对立

2、,在战国时影响很大。文章逻辑性强,语言质朴,富有说服力。时代背景: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发生,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 。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 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但处于战略要地。 楚用公输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 墨子听到消息, 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本文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 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

3、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 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 以孟子和庄子 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 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其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约 2 分钟)【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 (自主完成,同伴互查,尽量小组内解决。约18 分钟)【知识积累】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一中

4、分校九年级语文导学案设计者:曹亚霞初审人:审核人:设计时间: 2018-7-26公输盘(bn)文轩 (xu n)敝舆 ( b )(y )短褐 (h )糠糟 (kng)( zo)犀兕 (x)( s ) 麋鹿 (m)守圉 (y )鳖鼋鼍(bi) (yu n)( tu )雉兔鲋鱼 ( zh )(f )楩楠豫章(pi n)( n n)( y )禽滑厘 (g)诎 (q)郢 (yng)长木 (zh ng)2、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 1)公输班 /为楚造云梯之械。( 2)荆之地 /方五千里,宋之地 /方五百里。( 3)吾知 /所以距子矣。3、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起于鲁(出发,动身) 愿

5、借子杀之(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本来)请说之(解释)胡不已乎(停止)胡不见我于王(引见)以牒为械(木片)虽杀臣(即使)4、公输选自墨子 。墨子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鲁国人,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非攻” ,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二、合作探究 ( 细读课文,小组讨论,共同交流,组长组织,每个组员都要积极发言。约 10 分钟 )1、朗读课文( 1)、听录音,把握字音、音节停顿及语气( 2)、分角色朗读。读准语气,揣摩语意2、通译课文(结合课文注释,小组内按一定的顺序,翻译全文,遇

6、到疑难处,可做标记,合作完后在课堂上积极质疑,其他学生或老师给予解答。 )3、积累文言文现象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1) 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2) 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挡)(3)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圉”通“御” , 抵挡 )(4) 公输盘诎(“诎”通“屈”,折服) 一词多义( 1)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替,给)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做,制造)此为何若人(是)夫子何命焉为(呢)( 2)见:子墨子见王(拜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于是见公输盘(召见)( 3)类:不可谓知类(类推)为与此同类(种类)( 4)已:胡不已乎(停止)我既已言之王矣(已经)( 5)文:舍其文轩(

7、彩饰)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纹理)( 6)为:替。(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一中分校九年级语文导学案设计者:曹亚霞初审人:审核人:设计时间: 2018-7-26语气词。(夫子何命焉为?)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作为。(子墨子解带为城。)是。(必为有窃疾矣)( 7)之:助词,的。(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代词,这。(请说之)提宾的标志,不译。(宋何罪之有)用于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独立性 , 不译。(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8)以:用来。(将以攻宋)认为。(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词类活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名词用作动词,入侵)吾义固不杀人 (

8、 义:名词用作动词,讲道义 )犀兕麋鹿满之(慢:形容词用作动词,布满,充满)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用作动词)虽杀臣,不能绝也(绝:形容词用作动词,杀尽,杀光) 古今异义吾知所以距子矣(所以古义:用来 .的方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宋之地方五百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领土,土壤)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然 古义:虽然如此 今义: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的连词 )舍其文轩(文轩古义:装饰华美的车今义:常指文章) 特殊句式1省略句将以 ( 之) 攻宋于是 ( 楚王 ) 见公输盘2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宋何罪之有 ?”,正常语序:宋有何罪3、判断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

9、类( “也”“为”表判断)4、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 ?主要人物是哪一位 ?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 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2)一篇文章的线索可以有多条, 请你说说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并依此划分文章的脉络(学生讨论)以“见”字一线穿珠。墨子见公输盘(1 12)墨子见楚 (1316)王墨子见公输盘(17 2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2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背景交代公输盘“服”楚王曰:“善”公输盘诎楚王曰“善”三、拓展延伸课外搜集墨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