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一、积累运用(32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词语注音。(1)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 )水的。(社戏)(2)冰雪融化,草木mng( )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大自然的语言)(3)当它戛( )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安塞腰鼓)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在当下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已经_。(2)也只有黄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_的搏击!(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_。(4)在人生道路上,_敢于突破、奋勇前行,_能收获不一样风景。a. 家喻户晓 惊心动魄 销声匿迹

2、 只要就b. 妇孺皆知 惊天动地 销声匿迹 只有就c. 家喻户晓 撼天动地 无影无踪 不仅而且d. 举世闻名 惊心动魄 石沉大海 虽然但是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b. 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c. 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d. 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小说社戏向我们展示了少年时期的鲁迅和农家伙伴的一段难忘生活,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都铭记在作者心里。b. “

3、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感情、发表主张,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和核舟记。c.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比兴手法,表现了延安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与延安的至诚至爱之情。d. “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5.诗文默写。(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诗经蒹葭(2)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_,_。_,_。(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

4、象的名句是:_,_。(5)_,悠悠我思。(子矜)6.阅读傅雷家书一则。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封信,很高兴,我们并没有为你前封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

5、,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

6、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1)傅雷家书凝聚着作者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的问题。(2)有关选段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封信写在儿子精神消沉时,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坚强的人。b.文中连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表达强烈的感情父母始终是儿子的坚实后盾。c.文中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儿子像克利斯朵夫那样坚强、乐观,宠辱不惊,能从客观的立场分析所面对的一切。d.信中父亲鼓励儿子保持谦卑

7、、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至境。(3)这封家书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凝聚着父母对子女深切的期望。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谈谈对你的启发:_。二、综合性学习(4分)7.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1)从材料一中提取:什么叫“

8、低碳生活”?低碳生活:_(2)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宣言书开头,请你根据所提供的语段,将所缺的句子补充完整。(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宣言书: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_,也是一种自觉行动。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_。三、古诗文阅读(17分)(一)诗歌鉴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8.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

9、字有什么表达效果?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 “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二)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10、,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卷石底以出( )(2)日光下澈(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乃记之而去(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 “全石以为

11、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 第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13. 第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四、现代文阅读(27分)(一)(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地球上有很多水,从外太空看,就好像是一个大水球。那么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先说一下水的形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合成一个水分子,而氧原子和氢原子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都有水,甚至星际尘埃物

12、质也有水分子。所以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围都有水的存在,不过可能是气态的。当然,在最初的时候,地球上的水并没有现在多,那么,这些水主要来自哪里呢?200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发布报告,宣布在小行星带靠近木星轨道的位置发现了彗星族群,他们推测这些彗星可能是地球上海洋水的来源。小行星带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在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在这条线之外形成的星子能够累积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并凝结成冰。在小行星带生成的彗星都在这条线之外。这些彗星受到外围木星强大力场的影响,开始在太阳系游荡,一旦来到地球轨道附近就会被地球捕获,彗星彗尾上的水蒸气也会一并被

13、捕获,这样就带来了大量的水。由此,这些彗星就成为影响地球水形成的主要因素了。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首先提出这种观点的科学家托维利,他认为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地球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这种通过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成为了地球上水的来源之一。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吨这种“宇宙水”,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中,形成了67.5亿吨。然而与现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1.38601010亿吨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我们了解了这些水从哪来的,那么为何这些水到了地

14、球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呢?其关键在于星球表面的温度。在地球上,温度通常在0到100摄氏度之间。有的星球如金星,表面温度达到400多摄氏度,远远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没有液态水;有的星球如火星,表面温度达到了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低于水的冰点,即使有水也都冰冻了,所以也不会有很多液态水。(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14. 第段中加点词语“这条线”具体是指_。15.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16. 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地球上水来源。17. 以下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围都有水的存在,不过是气态的。b. 在宇宙中地球像一个水球,但并不是唯一有液态水的星球。

15、c. 在地球大气高层,每年产生1.5吨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d. 彗星将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凝结成冰,成为地球水的主要来源。(二)(14分)艾叶香中寻玉佩郑凤岭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

16、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磨上,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

17、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

18、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

19、:“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18. 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_教“我”磨面作饼_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19.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20. 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横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21. 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2. 玉心佩的去

20、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写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五、作文(40分)23.春天是一个美好、充满生机、孕育希望的季节,春天里的美景让我们流连,春天里的故事让我们难忘,请以“在这个春天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3)600字左右,书写整齐。(4)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信息:如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答案与解析一、积累运用(32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词语注音。(1)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 )水的。(社戏)(2)冰雪融化,草木mng( )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大自然的语言)(3)当它戛( )然而止的时候,世

21、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安塞腰鼓)【答案】 (1). (1)f (2). (2)萌 (3). (3)ji【解析】【详解】注意“凫”的正确读音为“f”。 戛然而止是一个成语,拼音是ji rn r zh,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在当下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已经_。(2)也只有黄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_的搏击!(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_。(4)在人生道路上,_敢于突破、奋勇前行,_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a. 家喻户晓 惊心动魄 销声匿迹 只要就b. 妇孺皆知 惊天动地 销声匿迹 只有就c.

22、家喻户晓 撼天动地 无影无踪 不仅而且d. 举世闻名 惊心动魄 石沉大海 虽然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a项正确,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文内容就能准确找出最恰当的词语。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b. 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c. 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d. 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

23、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答案】c【解析】【详解】a.语序不当,将“圆梦”放到“追梦”后面;b.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d.缺少宾语,在“灵活”后加上“的特点”。故选c。点睛:辨析与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要分析句子的结构,从而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小说社戏向我们展示了少年时期的鲁迅和农家伙伴的一段难忘生活,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都铭记在作者心里。b.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

24、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感情、发表主张,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和核舟记。c.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比兴手法,表现了延安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与延安的至诚至爱之情。d. “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a.社戏中的“我”只是第一人称,是叙事的一种方式,让阅读起来更加亲切,并不是指的鲁迅,故“少年时期的鲁迅和农家伙伴的一段难忘生活”和“铭记在作者心里”说法错误;故选a。5.诗文默写。(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诗经蒹葭(2)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25、_,_。_,_。(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5)_,悠悠我思。(子矜)【答案】 (1). 所谓伊人 (2). 在水一方 (3). 便要还家 (4). 设酒杀鸡作食 (5). 村中闻有此人 (6). 咸来问讯 (7). 与君离别意 (8). 同是宦游人 (9). 气蒸云梦泽 (10). 波撼岳阳城 (11). 青青子佩【解析】【详解】注意“咸”“宦游”“蒸”“衿”等易错字。6.阅读傅雷家书一则。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

26、封信,很高兴,我们并没有为你前封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

27、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

28、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1)傅雷家书凝聚着作者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的问题。(2)有关选段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封信写在儿子精神消沉时,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坚强的人。b.文中连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表达强烈的感情父母始终是儿子的坚实后盾。c.文中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儿子像克利斯朵夫那样坚强、乐观,宠辱不惊,能从客观的立场分析所面对的一切。d.信中父亲鼓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至境。(3)这封家书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凝聚着父母对子女深切的期望。结合自身成

29、长经历谈谈对你的启发:_。【答案】 (1). (1)如何做人 (2). 如何对待生活 (3). (2)d (4). (2)参考示例:我们的父母在平日里也像傅雷一样,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只不过我们习以为常,没有觉察到。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孝敬父母。【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对名著傅雷家书知识的掌握。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问题。(2)本题考查对文段的分析。根据文段“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

30、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即可得知,父亲鼓励儿子不要逃避现实,正确面对错误,吸取教训,并没有谈到“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至境”,选项错误。故选d。(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我们可以从父母和自己两个角度进行回答。示例:父母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为我们付出的太多,给了我们足够的关爱,这些我们都应该铭记在心,孝敬父母、理解父母,带着他们的教诲和关爱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二、综合性学习(4分)7.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所谓

31、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1)从材料一中提取:什么叫“低碳生活”?低碳生活:_(2)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宣言书的开头,请你根据所提供的语段,将所缺的句子补充完整。(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宣言书: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_,也是一种自觉行动。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_。【答案】 (1).

32、 (1)在生活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行为的方式。 (2). (2)低碳生活是一种观念引领, (3). 也是一种环保理念。【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提取。根据材料中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即可得知,低碳生活是在生活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行为的生活方式。(2)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根据材料中对低碳生活的介绍,参照“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句式来补写出。第一空后面给出的是“也是一种自觉行动”,根据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可填写低碳生活是一种“主流观念”等。第二句给的是“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后面在填写的是“也是

33、一种”,根据材料可填写“文化自觉”等。三、古诗文阅读(17分)(一)诗歌鉴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8.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有什么表达效果?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

34、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 “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答案】8. 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的淋漓尽致 9. a【解析】【8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意思是“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地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其中“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这里连用两个“悠”极为传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之苦。据此理解作答

35、。【9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a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而不是比喻。故选a。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二)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36、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卷石底以出( )(2)日光下澈(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乃记之而去(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

37、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 第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13. 第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答案】10. (1). (翻卷) (2). (穿透) (3). (像狗的牙齿那样) (4). (离开) 11. (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 12. c 13. 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

38、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解析】【1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犬牙”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指“像狗的牙齿那样”。【11题详解】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清(凄清)”“居(停留)”是此题中的关键词

39、语,一定要解释准确。12题详解】c项的表述有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不仅写出了鱼儿的欢快,还从侧面烘托出水清。故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必须结合写作背景和文章的主旨来回答。“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思是: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这句话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凄凉,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点睛】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

40、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

41、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四、现代文阅读(27分)(一)(1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地球上有很多水,从外太空看,就好像是一个大水球。那么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先说一下水的形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合成一个水分子,而氧原子和氢原子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都有水,甚至星际尘埃物质也有水分子。所以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围都有水的存在,不过可能是气态的。当然,在最初的时候,地球上的水并没有现在多,那么,

42、这些水主要来自哪里呢?200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发布报告,宣布在小行星带靠近木星轨道的位置发现了彗星族群,他们推测这些彗星可能是地球上海洋水的来源。小行星带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在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在这条线之外形成的星子能够累积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并凝结成冰。在小行星带生成的彗星都在这条线之外。这些彗星受到外围木星强大力场的影响,开始在太阳系游荡,一旦来到地球轨道附近就会被地球捕获,彗星彗尾上的水蒸气也会一并被捕获,这样就带来了大量的水。由此,这些彗星就成为影响地球水形成的主要因素了。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首先提出这种观

43、点的科学家托维利,他认为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地球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这种通过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成为了地球上水的来源之一。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吨这种“宇宙水”,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中,形成了67.5亿吨。然而与现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1.38601010亿吨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我们了解了这些水从哪来的,那么为何这些水到了地球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呢?其关键在于星球表面的温度。在地球上,温度通常在0到100摄氏度之间。有的星球如金星,表面温度达到400多摄

44、氏度,远远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没有液态水;有的星球如火星,表面温度达到了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低于水的冰点,即使有水也都冰冻了,所以也不会有很多液态水。(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14. 第段中加点词语“这条线”具体是指_。15.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16. 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地球上水的来源。17. 以下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围都有水的存在,不过是气态的。b. 在宇宙中地球像一个水球,但并不是唯一有液态水的星球。c. 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产生1.5吨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d. 彗星将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凝结成冰,成为地球水的主要来源。【

45、答案】14. 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 15. 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突出(强调)说明了太阳风形成的水少。 16. (1)地球本身乃至地球外围就都有水存在的;(2)彗星被地球捕获带来的大量水;(3)太阳风形成的水降落地球。 17. d【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及信息提取。阅读第段,加点词语“这条线”具体是指前一句“小行星带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在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说明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列图表、

46、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答作用时应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也就是对什么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不能简单地只从理论上概括作答。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文中“1.5吨”、“67.5亿吨”,列数字;并且与地球表面的水贮量相比较。注意回答问题要结合文章,认真分析。1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准确概括。阅读文章可知,地球上水的来源有:(1)第段:地球本身乃至地球外围就都是有水存在的。(2)第段:彗星彗尾上的水蒸气也会一并被捕获,这样就带来了大量的

47、水。(3)第段: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据此概括即可。【17题详解】a.根据第段内容可知,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围都有水的存在,不过可能是气态的;b.根据第段内容可知,从外太空看,地球就好像是一个大水球,并不是在宇宙中地球像一个水球;c.根据第段内容可知,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吨这种“宇宙水”;d.表述符合文意。故选d。(二)(14分)艾叶香中寻玉佩郑凤岭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

48、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磨上,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

49、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

50、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

51、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18. 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_教“我”磨面作饼_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19.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

52、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20. 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横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21. 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2. 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写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答案】18. (1). 带“我”摘艾叶 (2). 给“我”压岁钱 (3). 灾荒年卖玉佩做艾饼 19. (1)一个“流”字写出了山茶遍野,茶叶呈现红色,写出了叶嫩,充满生机的情态。或一个“流”字化静为动,传神的写出了山茶花红的鲜艳欲滴的形态。(2)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房子用泥建造的样子,

53、表达出我对奶奶的怀念。 20. 表现了奶奶娇羞的神态(答“娇羞的样子“也可);表达出奶奶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 21. 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22. “淸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地做出了艾叶饼。”这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卖掉,换成了米面,为后文没找到玉心佩埋下伏笔;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概括能力。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开端、经过、高潮等。概括要全面,语言要简洁。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我”跟奶奶采摘艾叶;文章第三自然段主要写奶奶教“我”磨面作饼;文章第五自然段主要写了奶奶给“我”压岁钱;文章第六自然段主要写了家中荒年,奶奶卖掉玉心佩做艾饼;文章第七自然段写奶奶病中思念爷爷;文章第八自然段写奶奶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19题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品味文中的词语的表达效果。解答此类题需要分别分析词语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整理解答即可。“流”的本意是流动,山茶本来是静态的,在这里赋予山茶花动态美,使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写出了山茶遍野,写出了叶嫩,花红,充满生机的情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