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编范文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篇一: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 锦屏县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默默无闻做奉献 村民爱戴好村医 记锦屏县固本乡乡村医生姜荣显 姜荣显, 男, 苗族, 贵州省锦屏县人, 1964年7月生。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专文 化, 执业助理医师, 计生专干, 1993年至今担任固本乡美乐村卫生员, 22年来, 立足农村, 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 的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 为病人除疾祛病,
2、排忧解难, 从未出现医疗事故, 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多次受到乡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义无反顾, 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90年刚毕业, 姜荣显就在美乐村卫生室工作, 由于工作认真出色, 不计个人得失, 任 劳任怨, 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对于九十_大稼乡归斗村800多人, 两村地广人 稀, 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 群众就医十_大局, 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03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 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 - 1 -涌回, 姜荣显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 义无反顾, 不计个人安危, 每日要给五十_大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 不但每天
3、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 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 还记得在1997年9月的一个夜晚, 时间已是十_大声敲门, 说他们寨子有人服了农药, 姜荣显急忙起 床, 向他们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后, 背起药箱, 不顾一天的疲倦, 立刻起程步行十_大病 就医困难户更是伸出援助之手。 由于技术过硬, 口碑极好, 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 2 -得到过他精心医治的人, 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 年龄不大学问大, 不是亲人胜 似亲人”的好医生。四、与时俱进, 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20_年,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 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 上, 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
4、 实现四室分开, 宽敞明亮, 布局合理, 制度齐全。 按照乡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 积极开展微机收费, 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 使村民在卫 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 称赞。在我县实行医改以来,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 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 从根 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 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 这是个全新的挑 战, 压力重, 任务多, 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 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他没丝毫怨言, 仍然 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 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 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 动员工作。保持党员形象
5、,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廉洁自律, 严格要求自己。相信党和政府, 困难是暂时的, 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 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 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 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 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使姜荣显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 配合村两委开展计生和人口信息工作, 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也赢得了组织和政府 的信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一名乡村医生, 他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尽 自己所能为村民们解除病痛。他拥有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 他解群众之疾 苦, 保百姓之安康, 他为和谐社会
6、添砖加瓦, 为开发扶贫保驾护航, 为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 快、更好更快发展, 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不愧是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 3 -篇二:优秀乡村医生主要事迹介绍 二十_大专文化, 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下王庄村人, 在本村担任乡村医生已 16 年。 一、立志学医, 服务乡邻我的家在“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白彦镇地处平邑县南部, 沂蒙山区西南边缘, 沂河水系温凉河上游。东与魏庄乡、郑城镇为邻, 南靠枣庄市, 西与济宁市接壤, 北临流峪 镇, 距县城35公里。境内地貌类型多样, 具有明显的山区特点, 除温凉河两岸有部分平原外, 均为丘陵类型, 多部为山地”。下王庄村就坐落在镇驻地南10公里, 是
7、一个典型的山地丘陵 村落, 地广人稀。上个世纪八十_大患, 群众不免怨声载道:“咱这村里, 要是有个看病好、信得过的大夫, 老 百姓也就不用再折腾受这份罪了。”这一切, 让毕业不久的我看在眼里, 去学医, 不为别的, 就为了方便父老乡亲, 能“小病不出村”。 1997年9月, 从临沂卫校毕业后, 我的小诊所开业了。刚开始, 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找我 看病, 我并没有气馁, 日诊临床夜读书, 刻苦学习, 勤奋钻研, 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 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 对一知半解的问题, 经常到镇卫生院、县医院找老师虚心请 教。一个偶然的机会, 让人们相信了我。那是家住贾庄村的一姓张的男子, 在别
8、处因用药的 原因, 导致急性尿储留。当时腹痛难忍、痛苦不堪, 在床上翻来覆去, 一个40多岁的汉子哀 号不已, 找了村里的几个乡医都束手无措, 极力让转院治疗, 无奈交通不便又没有机动车, 家里人没办法了“死马当活马医”, 找到了我。我二话没说, 带齐必要的药品、器械, 连夜赶 去, 按照实习时所学的导尿技术, 熟练地为病人解除了痛苦, 治疗完回家后, 天已大亮。第 二天, 病人家属来我的诊所, 对我千恩万谢, 直到今天, 病人见到我还一直念叨:“多亏了有 小张大夫, 我的命就是您给救回来的!”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 再加 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
9、用药合理价格便宜, 在附近的四邻八乡逐渐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周边 村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二、顾全大局, 服从管理到了1997年7月, 因为政策的原因, 全县进行乡村组织一体化办医管理, 整合原来各自 为政的个体诊所, 统一转变为一体化村卫生室。已经小有名气的我自愿服从大局, 不计个人 得失, 领头做出表率, 积极配合镇卫生院, 仅用了1天时间, 就完成了相关工作, 为全镇一 体化村卫生室的顺利建设, 带了一个好头。在村卫生室工作期间, 我立足农村, 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 精力和心血。由于工作认真出色, 任劳任怨, 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 2002年4月, 被推荐
10、为 卫生室室长, 成了当时全镇最年轻、在全县也为数不多的室长之一。为做好工作, 我个人投 资数万元, 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 超标准建设了一所卫生室, 达到了六室分开、 布局合理、制度齐全、规范有序的标准, 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村卫生室虽然人不多, 室长却不易当:对上, 要完成各级交给的各项卫生任务;对下, 要照顾好每个人的情绪, 服务好每个病人。在工作中, 我始终坚持亲力亲为和无私奉献的原 则, 带领卫生室其他乡医, 精诚团结, 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个人连续10余年受到县、 镇主管部门的表彰, 村卫生室也多次被命名为县先进村卫生室。 三、立足本职, 情系群众爱
11、心是我行医的信念和做人的根本。多年来, 我先后减免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医 药费近万元, 现在还有五万余元的陈旧近乎发黄的欠条, 可我一次也没有主动上门去催收过。 对于大病患者和困难户更是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 减免医药费不说, 有时还要义务把病人送 回家。记得2004年2月的一个上午, 村民刘某之子, 突发上腹疼痛, 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 前来就诊, 我通过仔细检查, 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 并发急性腹膜炎, 感染性休克, 病情十_大雪.涝洼村吴大娘由于患慢支十_大娘呼吸困难等着急救我加快步伐急忙 往前走。一不 小心脚下一滑一下摔倒在地不慎摔伤, 导致左脚骨折。尽管剧痛难忍, 还是拖
12、 着伤退一点一点往前走, 三里多路走了近一个小时, 来到大娘家急时诊治, 用了喷雾剂, 输 上液, 缓解了哮喘挽救了生命。大娘一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紧我着我的双手说谢谢, 不用 谢这是我一个乡村医生应该做的。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 除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 没有什么太轰动的大事迹, 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忙”字:16年来日常诊治病人二十_大了, 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 我也更忙了:除了日常诊疗工 作, 我还坚持两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活动, 坚持每月以黑板报等形式, 宣传公共卫生知 识和防病治病卫生常识;要对所建立的2046人的居民健康档案, 逐一校对和完善, 对65 岁以上的老人作重点健康体
13、检, 对孕产妇作定期随访, 此外, 还几乎天天要为几个行动不便 的老人上门诊病、检查, 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 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 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没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 在我心里一清二楚。 四、坚守承诺, 无怨无悔在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 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是, 我作为一名乡村医生, 却一直没有这种感觉, 感受着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因为我不会 给人开大处方, 能吃药的决不打针, 能打针的决不输液, 我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 益, 我会良心上过不去, 行医与我不仅是职业, 还
14、是一种救助与守护。目前, 我国有近8亿人口生活在农村, 他们的健康离不开像我一样百万乡村医生的服务 与保障。能成为在贫困山村地区为农民提供医疗服务的人, 虽然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依然很 差而工作量总是很大, 我却无怨无悔, 因为对于农村里的病人们来说, 我就是他们的主心骨 和救护者, 这份工作所带给我的荣誉感, 就是乡亲们的尊重和鼓励。开始和我一起工作过的 同事, 有的已经受不了低工资、高强度的乡医工作, 相继不干了。我也有数次转行的机会, 但是让群众“小病不出村”这一内心的承诺, 让我坚守至今。现在, 在我的耳熏目染下, 连我的孩子也愿意接 过我手中的接力棒, 他们以能成为和我一样的人为荣,
15、为了山区的父老乡亲, 我会一如既往 地坚持走下去。篇三: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 , 男, 汉族, 年 月出生。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专文化, 职称: 主治医师, 年至今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 30多年来, 立足农村, 在最基层的医疗 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 兢兢业业, 任劳任怨, 不怕苦, 不怕累, 一心一意为广大群 众着想, 为病人排忧解难, 从未出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 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多次受到市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 三十_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像这种情况还很多 很多。 这些年来, 我从不收
16、病人的出诊费, 即使半夜三更出诊, 也是这样, 对于经济条件困难 的患者, 我还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 为患者扰忧 解难。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 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 不管什么时候, 只要病人或患者 家属有需求, 我都会随车护送, 陪同诊疗。我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 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 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 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 深夜急诊、出 诊更是家常便饭。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 而且承担着配合县卫生局、县 疾控中心及当地卫生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预防工作是消灭传染病, 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项
17、重 要措施。他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始终以防病工作为工作重点点, 认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 利用 广播、墙报等向群众讲解各种预防措施, 使预防接种工作家喻户晓, 老幼皆知, 我村的防疫工作始终保持在全镇的先进行列。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对全村新生儿进行普查登记, 及时上 报, 做到无漏登、无错登, 建证、建卡率达到100%;每次接种我坚持亲自上门通知应种对象 进站接种, 接种后跟踪随访, 及时了解接种情况, 在我的努力下, 村儿童接种率超过 98%以上, 在各种传染病预防宣传中, 每次都是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 真正做到家喻户 晓, 确保不发生一例病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
18、几年来,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 疗, 享受国家的优惠政, 我冲锋在前, 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 使农村 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 提高了农民参合率, 张寨村村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更 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我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 积极开展微机管理收费, 合作医疗门诊统 筹报销, 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 认真做到了补偿单、补偿登记表必须让患 者签字的要求, 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 在实行医改以来,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 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 从根本上改变以 药养医的局面,
19、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实行微机操作, 对于乡村医生来讲, 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压力重, 任务多, 每天都是超 负荷工作, 而待遇则大幅度地降低。但我没丝毫怨言, 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 积极正常宣传医改政策, 除了自己自学电脑操作、医改系统外, 我还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 生做思想动员工作, 并帮助他们尽快熟练操作流程。作为一名党员, 我始终保持党员形象,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廉洁自律, 严格要求自己。在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 从不多收病 人一分钱的同时, 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 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 规范建立居民健 康档案。为全村1140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尤其为本
20、村93名老人, 143例高血压病人, 39名 糖尿病病人, 3名重型精神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 并纳入慢病管理, 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 上门随访服务, 为了关心老人身体健康, 每年都配合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并及时将体检信息存入档案, 真正为老人建立了“晴雨表”。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一名乡村医生, 我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尽 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用我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 解一方群众之疾 苦, 保百姓之安康, 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为我们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为我国经济建设又好 又快的发展, 无私奉献青春热血。篇四: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周
21、竹林事迹材料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周竹林事迹材料 周竹林, 男, 汉族, 55岁, 大专文化, 湖南省衡东县霞流镇堰霞村乡村医生, 县政协委 员, 县中医学会理事、省民间医药学会会员。自1970年至今担任乡村医生, 35年来, 他立 足农村, 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 守护着当地农民 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 为病人除疾祛病, 排忧解难, 赢得了广大群众的 信赖和赞誉。曾13次被市、县卫生局评为先进个人。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扎根农村, 爱岗敬业1969年, 高中毕业的周竹林, 他没有去赶时尚的招工招干, 而是面对农村缺医少药现状, 立志学医
22、, 拜当地名老中医从师学徒。一年后, 他正式担任本村的“赤脚医生”。他给乡亲们 治病, 有求必应, 不管本村外村, 随喊随到。有一次外村王某4岁的儿子深夜突发高烧, 神 志昏迷, 手足抽搐, 生命危在旦夕。患者家长于凌晨1点敲门喊医, 周竹林立刻起床, 二话 不说, 举着火把, 顶着腊月严寒, 步行4公里路去抢救。因急救及时, 病人终于脱离危险。 他乐善行医, 以“救死扶伤”为天职, 在工作中不断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经验。他认为, 行医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职业, 光凭一腔热血还很不够, 给人看病, 不能草菅人命。面对群 众的需求和自己肤浅的理论知识, 他于1980一1983年在衡东卫校脱产学习三
23、年, 取得了中篇二:最美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 , 男, 汉族, 年 月出生。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专文化, 职称:主治医师, 年至今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 30多年来, 立足农村, 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 兢兢业业, 任劳任怨, 不怕苦, 不怕累, 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着想, 为病人排忧解难, 从未出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 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多次受到市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 三十_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像这种情况还很多很多。 这些年来, 我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 即使半夜三更出诊, 也是
24、这样, 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 我还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 为患者扰忧解难。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 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 不管什么时候, 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 我都会随车护送, 陪同诊疗。我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 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 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 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 而且承担着配合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及当地卫生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预防工作是消灭传染病, 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他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始终以防病工作为工作重点
25、点, 认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 利用广播、墙报等向群众讲解各种预防措施, 使预防接种工作家喻户晓, 老幼皆知, 我村的防疫工作始终保持在全镇的先进行列。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对全村新生儿进行普查登记, 及时上报, 做到无漏登、无错登, 建证、建卡率达到100%;每次接种我坚持亲自上门通知应种对象进站接种, 接种后跟踪随访, 及时了解接种情况, 在我的努力下, 村儿童接种率超过98%以上, 在各种传染病预防宣传中, 每次都是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 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确保不发生一例病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 享受国家的优惠政,
26、我冲锋在前, 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 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 提高了农民参合率, 张寨村村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 我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 积极开展微机管理收费, 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 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 认真做到了补偿单、补偿登记表必须让患者签字的要求, 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在实行医改以来,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 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 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 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实行微机操作, 对于乡村医生来讲, 是一个很大的
27、挑战, 压力重, 任务多, 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 而待遇则大幅度地降低。但我没丝毫怨言, 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 积极正常宣传医改政策, 除了自己自学电脑操作、医改系统外, 我还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 并帮助他们尽快熟练操作流程。作为一名党员, 我始终保持党员形象,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廉洁自律, 严格要求自己。在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 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的同时, 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 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 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全村1140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尤其为本村93名老人, 143例高血压病人, 39名糖尿病病人, 3名重型精神病患者建立了
28、健康档案, 并纳入慢病管理, 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 为了关心老人身体健康, 每年都配合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并及时将体检信息存入档案, 真正为老人建立了“晴雨表”。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一名乡村医生, 我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用我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 解一方群众之疾苦, 保百姓之安康, 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为我们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为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无私奉献青春热血。篇三: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报告 优秀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报告 胡珍, 女, 汉族, 37岁, 大专文化, 乡村医生, 和政县城关镇后寨子村邓家庄社人。于2009年毕业, 她在后寨子村开办乡村诊所, 四年来, 她立足农村, 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她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 为病人除疾祛病, 排忧解难, 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 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从小就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医生的她, 在2009年刚毕业后, 在家人和亲友的帮助下, 胡珍同志有了自己的小型诊所, 由于工作认真负责, 不计个人得失, 任劳任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