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晋江市陈埭镇总体规划晋江市陈埭镇总体规划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 .2 2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3 3 第二章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战略发展目标与战略 .5 5 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性质与规模 .8 8 第四章第四章 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布局 .9 9 第五章第五章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1111 第六章第六章 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1818 第七章第七章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2222 第八章第八章 给排水工程规划给排水工程规划 .2929 第九章第九章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3333 第十章第十章 燃气工程
2、规划燃气工程规划 .3636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3939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444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4646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5050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远景发展规划远景发展规划 .5353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5555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附附 则则 .5757 图纸目录图纸目录 .5959 前前 言言 陈埭的发展与建设迎来了诸多的机遇与挑战,新的发展环境与形势 也对陈埭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反观 97 版总规,一方 面其未能很好预测陈埭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实施中差距较大, 许多方面没有得到执行,使得近几年来城镇的规划建设处于相对缺乏规 划指导、管理落后的状态;另一方面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最活跃的 地区之一,陈埭城镇发展规模迅猛,远远突破了 97 总规的预测,规划 相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随着晋江市域概念规划 、 环泉州湾中心城市与泉州都市圈概念 规划 、 晋江城市总体规划等上一层面规划的编制,陈埭城镇的发展 获得了新的、科学的指导思路,同时滨海大道、晋江大桥、双龙路延伸 线、仙石污水厂等区域性基础设施的确定、落地,为新一轮总体规划的 编制提供了良好的区域统
4、筹思路和条件。为此,陈埭镇人民政府决定编 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 受陈埭镇人民政府委托,在晋江市规划建设与房产管理局的指导下, 我院从 2004 年 5 月开始现场调研、主要专项研究等各项前期工作, 2004 年 12 月对专项报告进行了专家评审,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 2005 年 3 月提出了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并与陈埭镇和市建设局进行了 讨论、沟通与协调,2005 年 6 月,完成总体规划评审稿;2005 年 9 月,进一步征求市直有关部门及镇党委政府及各村等单位的意见, 2005 年 12 月 24 日,组织规划成果评审会,并获得较高评价,原则 通过,针对专家提出的深化修改意见,对规划成果进
5、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和丰富,最终形成本成果,现提交陈埭镇人民政府予以上报审批。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条本规划是陈埭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指导性文件,凡在 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和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二条第二条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1、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 福建省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国家、省市法律法规为依据。 2、本规划以泉州半小时城市群规划 、 泉州都市区协调发展规 划 、 环泉州湾中心城市与泉州都市圈概念规划 、 晋江城市总
6、体规划 修编 、 晋江市域概念规划 、 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晋江市和 陈埭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晋江城市近年编制的交通、环境卫生、旅游 业发展、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市政工程、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 天然气利用工程、消防、防洪防潮工程等相关专项规划为编制参考,并 对泉州市江南池店组团分区规划 、陈埭镇第二、第三工业园控制性 详细规划,四境、岸兜村旧村改造详细规划,大鞋城详细规划,七一路、 陈泉东路、鹏青路等在建、拟建市政设施设计进行有效衔接 第三条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指导思想 把握陈埭经济已有优势,延展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和产业提升, 在此基础上重视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环保与可持
7、续发展的多 方面统筹与协调发展,以和谐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要求,逐步把陈埭 建设成为晋江城市分区和滨海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鞋业制造基地和 商贸中心。 第四条第四条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规划遵循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乡统 筹发展、动态规划与弹性规划相结合五大原则。 第五条第五条规划重点规划重点 1、协调发展城镇与区域、城市与村镇的关系,研究城镇集约化建 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辩证关系,推动城市化进程。在经济、社会、环 境、资源等领域,把陈埭置于与晋江城市、环泉州湾城市群紧密联系的 区域中统筹发展,确定合适的分期发展定位及相应策略措施。 2、研究经济与产业协调发展战略思路,促进
8、产业集群和产业提升, 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3、协调人口增长与就业需求的关系,提出解决二者矛盾的措施。 4、着眼晋江市区和陈埭镇域两个层面探讨陈埭空间发展的模式、 规模、方向和布局等,提供具有远景的、弹性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合 理拓展空间,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科学实施分期发展动态规划,处理 好近期、远期与远景、局部与总体等关系,增加规划的实施弹性,减少 规划实施阻力。 5、合理确定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模,协调好城镇空间组织与交通 通道建设的关系,实现城镇空间有机生长。 6、研究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提出未来发展预测, 制定相关保护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
9、和环境综合效益。 第六条第六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本规划把陈埭镇域作为整体统一考虑,范围北至高坑、海尾、仙石 村,东至泉州湾滨海区域,西到东环路、晋江机场,南至高湖、梧埭、 霞美等村,规划区面积 38.81km2。 第七条第七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本规划以 2004 年为基准年,规划期限为: 近期 2005-2010 年; 远期 2011-2020 年;远景 2021 年以后。 第二章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战略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八条第八条发展目标发展目标 1 1、20102010 年发展目标年发展目标 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120 亿元,年均增长 12%,人均 GDP5650 美 元,其中,工业产值 29
10、0 亿元,年均增长 15%,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 总值比重由 30提高到 45%,外贸出口 100 亿元,年平均增长 11%。城镇化水平达到 6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主要 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内,主要工业企业达到清洁生 产。 2 2、20202020 年发展目标年发展目标 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鞋业制造基地、商贸中心和功能完善、 环境优美、配套齐备、生态和谐的晋江城市分区与滨海新区。 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260 亿元,年均增长 8%,人均 GDP1.2 万美 元;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调整至 1:45:54;城镇化 水平达到 9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1、5以内。 表 2-1、陈埭镇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预测值 主要指标 2004 年 (现状) 2010 年2020 年 GDP(亿元)60120260 年平均增长率(%)12.08.0 人均 GDP(美元)3190565011110 年平均增长率(%)10.07.0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1:69:301:54:451:45:54 第九条第九条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 1、区域功能定位 建成中国规模最大的集鞋材、成品鞋、鞋机为一体的鞋类专业物流 市场,建成亚洲最大的休闲运动鞋制造、商贸中心。 2、战略导向 以实现宽裕型小康和构建区域经济竞争力为突破口,加强中心城镇 建设,增强城镇功能,形成较为
12、合理的村镇体系;完善基础设施,为纳 入城市规划奠定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培植主导产业,巩固发展鞋业、 商贸业、服务业等,做大区域经济总量,增强全镇经济规模和综合经济 实力;实施科技兴镇战略,提高科技文化水平。 第十条第十条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 1、产业发展定位 总体发展方向:运动鞋、时尚鞋、休闲鞋三类休闲鞋系列; 总发展目标:中国最大的休闲鞋制造营销中心;建成中国乃至亚 洲最大的休闲运动鞋生产基地、商贸中心、专业物流市场。 形成休闲鞋产品、鞋材及配套、研发三大核心特色; 目标顾客定位:国际中档、国内中高档休闲鞋。 2、产业发展思路 发挥制鞋基地优势,延伸制鞋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制造业
13、水平,发展专业型商贸业,形成具有多层面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基地、商 贸中心。打造运动鞋产业集群制造中心,形成运动休闲鞋产业集群制造 营销中心,提供集群配套服务,构建物流区,形成鞋材交易中心,配 套发展服务业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城镇发展战略城镇发展战略 1、确立作为晋江城市分区和滨海新区的地位,为业者、居民提供 良好的配套服务功能和美好的生活、生产空间与环境。 2、按照“梯度推进、带动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步骤,分三个 阶段推进: 巩固发展阶段(2005-2010 年):加快对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 设,形成对内对外通畅的交通体系,基础设施较完备,土地资源有效利 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对土地
14、资源进行整合整理,为产业 的提升、发展提供空间;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 境;为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调整提高阶段(2011-2015 年):建成中国规模最大的集鞋材、 成品鞋、鞋机为一体的鞋类专业批发市场,形成全国特色产业集群,完 善城镇配套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档次,建成晋江城市分区。 全面提升阶段(2016-2020 年):发挥滨海优势与景观特色,开 发滨海地带,做好商贸中心、居住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规划,建成亚 洲最大的休闲运动鞋制造与商贸中心,打造成为晋江城市滨海新区。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人口发展人口发展战略战略 对于本地居民,注重通过新区建设和旧
15、镇改造,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结合远期滨海新区开发,积极构建城镇新居住区和公建区。 对于外来人口,以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为主,积极吸引高 素质外来人口,特别是熟练技工和技术人员。一方面要重视其对陈埭经 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通过大力改善居住环境和文教体卫等生活服务 设施配套,如建设统一的外口公寓、幼托、中小学、文化娱乐、医疗卫 生设施等,使外来人口安于、乐于在陈埭工作、生活,积极为陈埭新一 轮的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如政府帮 助企业或者利用社会力量建立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中心、职工学校等, 对外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劳动技能,满足产业升 级换代、经
16、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与要求,夯实发展后劲。 第十三条 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分散的企业改造加快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加强对污水、固体 废弃物的治理,实现无害化生产。 严格依据土地利用规划,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保证基本农田保护区。 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加强大气、水和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 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城镇性质与职能城镇性质与职能 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鞋业制造基地、商贸中心和功能完善、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鞋业制造基地、商贸中心和功能完善、 环境优美、配套齐备、生态和谐的晋江城市分区与滨海新区。环境优美
17、、配套齐备、生态和谐的晋江城市分区与滨海新区。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人口规模人口规模 表 3-1、陈埭人口规模预测汇总表 常住人口(万人)暂住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 现状(2004 年)7.7517.1324.88 近期(2010 年)8.4019.5727.97 远期(2020 年)9.1023.6832.78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用地规模用地规模 表 3-2、陈埭用地规模预测汇总表 建设用地(Km2)人均建设用地(m2) 现状(2004 年)13.5454.41 近期(2010 年)21.9078.28 远期(2020 年)28.6787.47 第四章第四章 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布局 第十
18、七条第十七条 空间布局结构与形态空间布局结构与形态 规划空间结构形成“三轴、三心、三区、三廊、三带”的布局形态: “三轴三轴”:沿陈泉七一路、陈泉东路的两条南北向发展轴和乌边 港东西向公建中心发展轴。陈泉七一路发展轴联结镇区南北,包括高 速公路出入口、鞋业商贸中心、南部居住配套区;陈泉东路发展轴联结 晋江大桥、仙石商务区、中心商贸区、滨海行政文化商务中心、东部产 业区;东西向发展轴沿乌边港由西向东联结市区青阳中心、中心商贸区 和滨海行政文化商务中心。 “三心三心”:仙石商务区、中心商贸区和滨海行政文化商务中心。 “三区三区”:以乌江港为界,形成北部居住区、南部居住配套区、东 南部产业区。 “三
19、廊三廊”:即乌边港景观视廊、北部九十九溪景观视廊、东部滨海 岸线景观视廊。 “三带三带”:即规划的城镇外围生态防护带,分别是东北毗邻江南组 团的生态绿带、沿滨海发展备用区、机场南侧西滨海滨农林生态区。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空间结构演变策略空间结构演变策略 1、近期交通导向型(TOD)空间结构转变 以对外交通主干路建设和市政道路建设推进沿线旧镇改造和新区拓 展,实施交通导向型(TOD)模式推进城镇空间转变。即以晋江大桥 陈泉东路、双内路延伸线、阳光东路、陈青路延伸线、七一路等主次 干道的新建扩建带动沿线旧镇区改造;以“商贸居住”的典型商住综 合用地建设方式改造旧居住区。同时结合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公共
20、设施、 园林绿化等用地,完善城镇功能,实现产业提升。 2、远期相对完善的空间结构和功能提升,形成“三轴、三心、三 区”的布局结构,既考虑与泉州东海组团、池店江南组团的呼应,又在 区内乌边港沿线形成商贸和综合中心,以相对完整的城市分区纳入到晋 江市区中,并为远景向滨海拓展形成滨海新区构筑基础。 3、远景滨海新区发展,进一步沿乌边港南北两侧拓展发展滨海新 区,做大第三工业区,提升北部产业区功能,做大仙石商务区。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空间发展布局策略空间发展布局策略 1、镇域城镇化到城乡一体化 改变目前村庄无序蔓延、中心城镇极化效应弱的现状,实现从村镇 向城镇再向镇域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商贸区
21、,促进制造业产 业集群的第三产业提升,调整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加强工业区的集聚、 整合与拓展,做强第二产业基础,继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改进、完善 作为城镇或晋江城市分区的职能,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帐;加大对 外交通和内部市政道路建设力度;保护、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合理利用 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空间拓展模式 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发展阶段,采用内聚式、外溢式、跨跃式三种不 同的空间拓展模式:旧镇区改造采用内聚式,近期的空间拓展采用外溢 式,远期特别是城镇或城市分区中心的建设,采用跨越式。 3、用地空间管制 对土地利用和空间拓展进行科学、合理的管制,规划先行,有序拓 展,弹性推进。先期依托现状镇区
22、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与建设水平,强 化与晋江市区、池店组团、西滨镇的有机对接与融合,并加强对东部、 北部以及沿江、滨海用地的严格管制,等时机成熟再按照规划推进这些 用地的开发建设,严禁时机未到之前的无序利用和随意占用,保证战略 性空间资源在理性的开发建设时机选择和时序安排下有序、合理利用, 动态、弹性拓展,从而为远期、远景环泉州湾都市区和晋江城市向陈埭 拓展、构建陈埭滨海新区预留用地、储备空间,滚动式向东扩展城市用 地,构筑城市新区。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城镇更新与改造城镇更新与改造 1、积极推进旧镇区的改造和更新 陈泉公路第一工业区周边和四境村周边的工业集中区,结合路网进 行旧镇改造,形成围绕镇
23、区居民区的工业集中区域;如在北组团,将庵 上、洋埭、涵埭、霞村等村集中整合,结合道路拓宽改造,配建沿街商 店和公共配套设施,工业用地由洋埭工业小区向南,沿涵埭村向东拓展, 除利用已有旧村居民建筑作工人公寓外,在庵上村东北集中建设社会化、 专业化的工人工业区。 鹏头村、岸兜村东侧、花厅口村的工业小区整合聚集成为南片工业 区,并向东第三工业区拓展,鹏头村、岸兜村、花厅口村作为相应配套 居住公寓区。 涵口村以西、苏厝村以东用地结合大鞋城建设成为鞋材、鞋机、鞋 成品物流基地,并沿陈泉公路、七一路沿线至坊脚村,形成公建街。 第五章第五章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用地布局规
24、划原则用地布局规划原则 衔接 2010 年土地利用规划,在基本确保耕地保护的基础上,尽可 能按经济产业和城镇用地、人口发展需求,统筹布局各类用地;根据定 位,大力补充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园林绿地、市政公用设施的用地需 求;按照分期、分片方式,通过旧镇改造、交通导向(TOD) 、新区成 片拓展等整合用地,逐步形成合理、协调的用地布局;重视开放空间和 生态用地的控制和预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规划期建设用地平衡规划期建设用地平衡 1、规划期内城镇建设用地平衡 表 5-1、陈埭镇远期用地平衡表(2020 年) 序号 用地代号用地名称面积(ha)比例(%)人均用地(m2) 居住
25、用地 916.8031.9727.97 二类住宅用地 249.348.707.61 三类住宅用地 334.0011.6510.19 住宅 用地 四类住宅用地 260.389.087.94 1R 其中 中小学幼托 73.082.552.23 2RC 综合用地 175.026.105.34 公共设施用地 361.2712.6011.02 行政办公用地 14.600.510.45 商业金融用地 310.2010.829.46 文化娱乐用地 15.730.550.48 教育科研用地 0.710.020.02 医疗卫生用地 5.890.210.18 体育用地 10.370.360.32 3C 其中 文物
26、古迹用地 3.770.130.12 城市绿地 296.0010.329.03 公共绿地 92.283.222.82 4 G 其中 防护绿地 203.727.106.21 5M 工业用地 627.5821.8919.15 6W 仓储用地 31.141.090.95 7T 对外交通用地 30.501.060.93 8S 道路广场用地 355.3412.3910.84 9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73.652.572.25 10 合计建设用地 2867.30100.0087.47 水域及其他 1013.59 水域面积 221.1611E 其中 农地 792.43 12 总计总规划用地 3880.89 2
27、、各类用地分期发展态势 总用地规模增加的同时,公共设施、道路广场、园林绿化等用地的 数量和比例持续增加,居住、工业用地的比例持续下降。 表 5-2、陈埭规划期内主要建设用地结构变化 现状 (2004 年) 近期 (2010 年) 远期 (2020 年) 面积(公顷) 772.73797.85916.80 居住用地 占建设用地的比重(%) 57.0936.4431.97 面积(公顷) 72.70141.40361.27 公共设施用地 占建设用地的比重(%) 5.376.4612.60 面积(公顷) 398.93591.48627.58 工业用地 占建设用地的比重(%) 29.4727.0121.
28、89 面积(公顷) 0140.22296.00 绿化用地 占建设用地的比重(%) 06.4010.32 面积(公顷) 3.549.3330.50 对外交通用地 占建设用地的比重(%) 0.260.431.06 面积(公顷) 89.43266.80355.34 道路广场用地 占建设用地的比重(%) 6.6112.1912.39 面积(公顷) 14.8645.2373.65市政公用 设施用地 占建设用地的比重(%) 1.102.072.57 建设用地面积(公顷) 1353.642189.542867.30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居住用地居住用地 1、近期居住用地以旧镇旧村改造为主,同步结合新商贸、
29、商务区、 产业区的发展配套建设新居住,即遵循“改造为主、新建为辅、集聚成 片、成区”的整体发展思路。用地规模略有上升,但用地比例大幅下降。 2、远期加大改造力度,基本形成南北两个区,主要为商贸、商业、 商务、行政文化中心服务,南区兼顾为工业产业区配套居住。用地规模 达 916.80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 31.97%,人均 27.97m2,较现状、 近期均有下降,属于国家规划用地规范的中等水平。通过旧镇改造将大 量居住用地提升为公建用地、配套用地、道路用地、绿地等。二类居住 用地主要分布在双龙路以北、六源支流以南以及陈青路以南、陈泉路以 西;三类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现状洋埭、涵埭、横坂、花厅口、
30、脚坊、 江头、桂林等村;四类居住用地则主要分布在现状高坑、海美、南霞美、 梧埭等村。 3、规划期内分类居住用地发展变化态势 表 5-3、陈埭分期规划居住用地结构变化表 现状 (2004 年) 近期 (2010 年) 远期 (2020 年) 远景 面积(ha)073.64249.34905.90二类 居住 用地占居住用地的比重(%)09.8629.55100 面积(ha)445.89369.78334.000三类 居住 用地占居住用地的比重(%)60.5449.5139.590 面积(ha)290.68303.52260.380四类 居住 用地占居住用地的比重(%)39.4640.6330.86
31、0 4、中小学的规划布局 表 5-4、陈埭镇中小学分布情况(2020 年) 序号中(小)学名称中(小)学规模中(小)学分布地点 1高登中学18 班高坑 2俺上中学24 班俺上 3涵埭中学30 班涵埭 4溪边中学30 班溪边 5紫峰中学24 班苏厝 6民族中学30 班岸兜 7西滨中学30 班宫口 8高登小学12 班高坑 9烟浦小学18 班俺上 10启光小学24 班涵埭 11龙林小学24 班洋埭 12溪边小学24 班溪边 13紫峰小学18 班涵口 14民族小学18 班溪边 15西坂小学18 班西坂 16鹏头小学18 班鹏头 17聚书小学18 班岸兜 18花厅口小学24 班花厅口 19新脚坊小学24
32、 班脚坊 20江头小学24 班肩头 21西滨小学24 班宫口 22洋埭第一小学24 班洋埭西 23洋埭第二小学24 班洋埭东 24龙岱小学24 班下海队 25机场小学24 班机场北 26宫口小学24 班宫口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工业用地工业用地 规划至 2010 年,工业用地为 591.48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27.01%, 人均 21.15 m2,用地比重降低,增长的用地规模旨在确保大型生产企 业的建设用地需求,主要是已上报的第三工业区项目用地。规划至 2020 年,工业用地为 627.58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21.89%,人均 19.15 m2,比重较现状、近期均有大幅下降,属于规划
33、用地规范的较 低水平。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第一、二、三工业区,为了满足远景工业 发展的用地需求,在第三工业区两侧预留 284.77 公顷的工业发展备用 地,保证工业用地具有弹性扩展的空间。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大幅度增加公共设施用地,按合理的服务半径分级、均衡配置公共 设施,提高配套服务水平,满足生产、生活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优化城镇发展的软硬环境。规划至 2010 年,公共设施用地增至 141.40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6.46%,人均 5.06 m2。规划至 2020 年,用地规模增至 361.27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12.60%,人均 11.02 m2
34、。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陈青路与陈泉东路交叉口乌边港岸南东侧; 商业金融用地主要分布在七一路、四境街、北横三路、纵三路北段沿线 以及仙石沿晋江、乌边港东端滨海区域;文化娱乐用地主要位于陈青路 与陈泉东路交叉口乌边港岸南西侧;教育科研用地主要在北横三路东端、 和平路与七一路交叉口东北处;体育用地主要在乌边港东端岸北,总面 积 10.37 公顷;医疗卫生用地主要在南环路南侧、南横二路南侧以及 乌边港中段南岸、七一路东侧,在涵埭建设一个综合医院,结合现状陈 埭卫生院建设一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新增洋埭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总 面积 12.32ha。 表 5-5、陈埭镇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布局(2020
35、 年) 级别名称规模分布地点 综合陈埭综合医院4.2ha涵埭 洋埭医疗服务中心1.5ha洋埭 陈埭卫生院(现状)1.5ha四境 晋江市疗养院(现状)1.5ha湖中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仓储用地仓储用地 适度增加仓储用地,提高比例,规划至 2010 年,仓储用地为 28.79ha,占建设用地的 1.31%,人均 1.03 m2;至 2020 年,仓储 用地小幅增至 31.14ha,占建设用地的比例降为 1.09%,人均 0.95 m2。仓储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第三工业区中部。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对外交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 规划至 2010 年,对外交通用地主要为晋江大桥及其连接线用地, 面积
36、9.33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0.43%,人均 0.33 m2;规划至 2020 年,对外交通用地达 30.50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1.06%,人均 0.93 m2。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大通道、晋江大桥、长途客货运站、机 场导航台等处。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道路广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 至 2010 年,道路广场用地为 266.80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12.19%, 人均 9.54 m2。规划至 2020 年,用地增至 355.34 公顷,占建设用地 的 12.39%,人均 10.84 m2。规划公交汽车站 6 处,公共停车场 9 处; 加油站 4 处,分别位于东环路、陈泉路、双龙路和陈青
37、路上。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至 2010 年,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为 45.23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2.07%,人均 1.62m2。至 2020 年,用地增至 73.65 公顷,占建设 用地的 2.57%,人均 2.25m2。 选择六源河为水源地,主要依托现有陈泉路上的陈埭一水厂;设置 污水处理厂 1 个,位于晋江大桥南侧、沿海大通道西侧;设置垃圾处 理厂 5 处,分别位于六源支流南岸纵三路东侧、北横三路东端、六源 河南岸高速公路连接线东侧、花厅口以及南外环路与陈泉路交叉口西南 侧;设置变电站 5 处,分别位于洋埭、岸兜、四境、西坂和江头。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38、城市绿地城市绿地 大幅度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比重。至 2010 年,城市绿地为 140.22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6.40%,人均 5.01 m2。至 2020 年, 绿地增至 296.0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10.32%,人均 9.03 m2。规划 城市公园 6 处,分别位于俺上、涵埭、溪边、四境、鹏头、宫口。 第六章第六章 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充分结合内河、文物等资源以及旧镇改造,迅速补缺建设公共绿地, 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服务,近期基本形成沿河、沿路的带状绿地网, 远期形成完善的园林绿地体系。重点抓住沿路、沿河和滨海的用
39、地资源, 形成具有滨水海滨特色的、蓝绿结合的绿色体系。结合规划的分区 布局分区集中绿地,构筑区级分片级居住区级片状公共绿地体系。 结合滨海、沿乌边港景观视廊等构筑开放空间,完善绿化种植构成和绿 地生态群落,形成符合滨海特色生态、共生的城镇生态绿地系统。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规划采用城市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三个指标进行 控制。远近结合,兼顾发展时序与速度,使城市绿地分别达到: 近期(2010 年):绿地率 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 5 平方米; 远期(2020 年):绿地率 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 8 平方米。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绿地系统构成绿地系统构
40、成 绿地系统包括公园、街头绿地、生产防护绿地等,主要结合道路、 内河水面、高压走廊等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周边农地、生 态防护地、发展备用地等作为大生态绿化体系。 整个绿化体系形成“一网、两片、两带、六片”的基本格局: “一网一网”指规划区内大量的内河沿河绿带交织成网,全长约 40 公里,沿河两侧控制至少 10 米以上绿带。 “两片两片”指两片全区级大型公园,分别沿乌边港西、东两段布局, 分别是:乌边港紫峰公园,面积 38ha(含水面 52ha),位于乌边港西 段陈泉路两侧,西端延伸至晋江东环路,与晋江江滨公园连接成一体; 乌边港水上公园,面积 27ha(含水面 72ha),位于乌边港
41、东端,陈泉东路以东,延伸至沿 海大通道。 。 “两带两带”指晋江大桥陈泉东路沿路绿带和双内路延伸线沿路绿带, 沿路两侧各规划预留 25-30 米绿带。 “六片六片”为六片片区级公园,分别是:九十九溪公园:面积 8.8ha,位于六源支流南岸、七一路西侧;陈泉公园:面积 10ha,位 于北横三路东段;双龙公园:面积 12ha,位于双龙路与七一路交叉口 东北处;默轩公园:面积 5.5ha,位于岸兜,以丁氏宗祠为中心;南 岳庙公园:面积 88.1ha,位于江头南岳庙沿线;丁拱辰公园:面积 3.9ha,位于江头,以丁拱辰故居为中心。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大生态绿化体系大生态绿化体系 规划结构中的“三带
42、”是陈埭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是从周边镇城 协调发展和晋江城市结构延续构筑的大生态绿化体系。 “三带”分别为: 东北毗邻江南组团的生态绿带:东北至九十九溪晋江入口,西南至 泽沟、苏厝一线,宽度 0.5-1.8 千米,是陈埭与池店江南组团的生态 分隔带; 滨海发展备用区:西北从晋江入海口海美村开始,沿东往南,直到 西滨沿海,宽度 1-1.3 千米,是晋江和陈埭发展滨海新区的备用地, 是近、远期规划控制的生态带; 机场南侧西滨海滨农林生态区:从晋江机场南面沙塘村向东,沿 梧埭、霞美村、西滨镇到沿海,是陈埭与西滨农场片区的生态分隔带。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规划建设用地绿地指标控制规划建设用地绿地指标
43、控制 各类用地绿化率指标按下表 6-1 分期控制 表 6-1、陈埭各类用地绿化率指标规划控制表 用地类型近期(2004-2010)远期 2011-2020) 新建32%35%居住用地 改扩建25%35% 工业用地30%30% 道路用地20%25% 商贸用地30%30% 全区绿地率30%35%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空间景观轴线空间景观轴线 规划结构中的“三廊”构筑空间景观的基本架构: 乌边港景观视廊:从苏厝沿乌边港向东至滨海,是传承晋江城市空 间景观主轴的纵轴规划构思,即形成连接新城市中心区-青阳组团-向 东连接陈埭组团-远景海滨新区的景观空间结构,是晋江城市、陈埭最 为重要的空间景观轴线。
44、北部九十九溪景观视廊:自苏埭起,从紫峰中心公园沿九十九溪向 北到晋江,将东北毗邻江南组团的生态绿带引入仙石商务片区,直到滨 江滨海。 东部滨海岸线景观视廊:以滨海发展备用区之外的滨海岸线景观为 特色,近、远期控制为预留用地,远景发展建设滨海新区,凸现晋江城 市和陈埭的滨海特色。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空间景观节点空间景观节点 空间景观节点集中在空间景观轴的交点处、转折处,主要由广场、 公园等开放性空间与标志性建筑物(群)组成。规划 3 个重要景观节 点: 紫峰公园节点:是乌边港景观视廊和九十九溪景观视廊的起始交汇 处,是近期最重要的景观节点,以中心公园为特色,周边构筑鞋城商贸 区中心区景观。
45、乌边港滨海节点:是晋江城市空间景观主轴(乌边港景观视廊) 与滨海岸线景观视廊的交汇节点,也是远期发展形成行政、文化、商务 新中心的位置。进行高水平的城市设计,构筑滨海、亲水、和谐的景观, 配套设置海滨观景设施、水上项目服务设施等。 仙石晋江大桥节点:是晋江入海口南岸商务区景观节点,在晋江 大桥南北两岸相互呼应,塑造特色滨江景观。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建筑高度控制建筑高度控制 涵埭以南、陈泉东路以西的大片规划区处于晋江机场端净空和侧净 空高度控制线范围之内,应按晋江机场的技术规定对建筑高度进行严格 控制。 坊脚、岸兜、溪边、南埭等村处于端净空控制范围,建设高度按机 场净空要求与跑道起端 1:5
46、0 实施高度控制,只准建设中低层建筑。 其他受限区域,属于内水平面净空限制,高度不得超过 45 米,建筑以 二类高层为上限。阳光路以南、花厅口、坊脚、桂林、官口等村属于过 渡面限高控制,只准建设 4 层以下低层建筑。仙石商务区滨江区域、 污水厂以南的滨海新区属于外水平面控制,可建设 100 米以下高层建 筑。远期、远景滨海区域可适当发展造形优美、标志性强、体现滨海城 市特色的高层建筑。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文物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规划 规划区内各文物单位应依据文物保护法和城市紫线管理规定抓 好保护工作,划定控制界线,特别是涉及到旧城改造工作中的文物点, 要严格控制周边建筑的高度、形态、风格、色彩
47、。同时充分利用名人故 居和宗祠,进行文化观光旅游,并结合文物集中处通过周边旧镇改造形 成默轩公园、南岳庙公园、丁拱辰公园;加强文物点周边环境卫生整治, 为文化观光旅游创造良好环境。 第七章第七章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总体发展战略构想总体发展战略构想 1、指导思想:以符合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基础,坚持协调发 展原则,处理好区域、镇区与交通之间的发展关系,构筑综合交通体系;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与环境相协调的交通系统;完善道路网络系 统,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交通结构;坚持管理与建设并重,突出交 通综合管理,提高交通供需水平。 2、战略目标:构筑与社会、经济、
48、环境持续发展相协调、与交通 需求发展相适应、低耗费高效率、一体化和人性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3、发展理念:人性化的绿色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公交优先; 科技先导。 4、发展策略: *、优化土地利用,引导有序交通分布模式。 *、交通先行,引导向东拓展,带动新区建设;主、次干道建设和 沿线开发结合旧镇改造,合理调整人口分布,降低人口密度。 *、加大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对外交通通道建设,完善 路网格局,扩大路网容量。 *、塑造合理有效的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服务 水平,合理控制私人小汽车发展,有限度发展出租车业务,逐步淘汰摩 托车,保留自行车交通,货运车向专业化发展。 *、重视静
49、态交通设施、公交场站、货运流通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实行需求管理,平衡交通需求,建立先进的交通指挥监控体系。 *、加强交通法规教育,完善交通管理设施,提高道路服务质量和 通行能力,最大限度发挥道路功能。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对外交通发展策略对外交通发展策略 完善城市对外交通网络,处理好对外交通与镇区交通的衔接,包括 公路与区内道路网协调、长途客运站与公共交通线网配合等,使对外交 通网络、场站设施与镇区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网络设施有机结合;强化和 理顺镇区西向与晋江市区西北向、泉州江南池店组团的交通联系,包括 快速路、主次干道的对接,加强对空间拓展方向的引导,促进镇域与晋 江市区、池店组团的紧密
50、融合;规划建设现代化的专业型区域物流中心 和快捷的货运集散通道。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客运体系发展策略客运体系发展策略 摩托车:控制使用,逐步减量;公共交通:加快发展,调整优化; 私人小汽车:适度发展,需求管理;营造良好的步行交通环境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道路交通发展策略道路交通发展策略 加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干道网络系统,高度重视次干、 支路网建设,提高路网密度,特别是在旧镇区,要细化研究路网建设密 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重点提高次干道、支路网的密度,架构完善、通 畅的路网系统,提升旧镇的效率与活力;强化道路功能分级,明确交通 性道路、综合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发挥路网整体效应;加
51、强交叉口渠 化;建设客货运枢纽、公共交通场站等静态交通设施。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对外交通规划对外交通规划 “打开通道,实现对接”通过远期建设与福厦高速公路出入口 打开对外联系便捷通道。新增出入口接入陈泉路、双内路延伸线,形成 由高速公路、两条城市快速路(南环路或双内路延伸线、滨海大通道) 构成的对外快速交通骨架。 建设沿海大通道,有效疏导过境交通。加强与 324 国道、福厦高 速的沟通。陈泉路、滨海景观道形成连接泉州江南组团、老市区的通道, 同时连接国道 324 线。依托南环路、双内大道、陈深大道,建设以集 散功能为主的区域物流中心,便于发挥产业优势。 具体措施详见下表 7-1: 表 7-
52、1、陈埭对外交通规划汇总表 对对外外 交通需求交通需求 规规划通道划通道 北北 向:向: 泉州市区泉州市区 (东东海海组团组团) 三通道:三通道: 1、晋江大、晋江大桥桥南南环环路、路、陈陈泉泉东东路路 注:现状陈泉公路穿越镇区,对外交通与镇区交通互相干扰。规划在镇 中心东面开辟新的陈泉东路,北端与南环路共线,直通晋江大桥,将陈 泉公路对外交通功能移此,为镇区贯通南北的交通中轴线,承担与泉州 区间交通。 2、刺桐大、刺桐大桥桥陈陈泉路(泉路(现陈现陈泉公路)泉公路) 注:陈泉路北端接入刺桐大桥延伸线,为今后与泉州旧城区客运主干线。 3、刺桐大、刺桐大桥桥317 县县道道 注:目前泉州与陈埭间主
53、通道。 西北向:西北向: 池店、江南池店、江南 组团组团 两通道:两通道: 1、江、江滨滨路路 注:规划江滨路下穿沉洲、刺桐两座大桥,与池店组团江滨路相接。 2、 、317 县县道道 西西 向:向: 晋江市区晋江市区 南北两主通道:南北两主通道: 1、双内大道、双内大道 注:双内路向东延伸,南至乌边港 500 米,贯通东西,与陈泉路交叉口设 立交。 2、南横三路、南横三路 注:从晋江机场南面经过,与晋江南外环路衔接。 南南 向:向: 西西滨镇滨镇、 、 石石狮狮市区市区 三通道:三通道: 1、沿海大通道、沿海大通道 2、 、陈陈泉泉东东路路 3、 、陈陈泉路七一路泉路七一路 对对外外 交通需求
54、交通需求 规规划通道划通道 与与 324 国道、国道、 福厦高速的福厦高速的 联联系系 324 国道:国道: 通过双内大道、南环路或陈泉路刺桐大桥延伸线与国道相连。 福厦高速:陈泉路(现陈泉公路)向北延伸与福厦高速相交,增设高速开 口(离晋江出口 9km,离泉州出口 11 千米)。 过过境交通境交通沿海大通道沿海大通道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区内交通规划区内交通规划 1、规划原则 合理确定道路网规模与结构,与陈埭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用地布局 相适应,与车辆发展相匹配,促进土地价值的提升和改进土地的开发条 件。妥善处理城市内部,对外交通及过境交通之间关系,实现三个不同 层面交通流空间上的分离和改善
55、。 2、快速干道 南环路、陈泉东路、沿海大通道为规划快速干道。沿海大通道为环 湾滨海大道,既是联系泉州、晋江、石狮及南部各组团的纽带,也是规 划区具有标识性的景观大道。南环路东段由泉州东海组团经晋江大桥进 入陈埭,该段与陈埭中路共线,后通过互通立交拐入建成区。 3、主干道 规划 9 条主干道,呈四纵五横“井”字型格局,主要为分区间区 域性较长距离出行服务。 东西向主干道由南到北为江滨路、双内大道、陈青路、南横一路、 南横二路。双内大道近期除发挥对外交通干线作用外,还承担陈埭北部 与晋江市区间来往交通;陈青路为规划区中部与晋江市区联系的主通道。 南北向主干道由西往东为高速连接线陈泉路(现陈泉公路
56、) 、陈 泉路七一路、纵三路、纵四路。规划陈泉路从第一工业园区南侧向北 延伸形成高速连接线,与福厦高速相交,增设高速出入口;七一路北端 接入陈泉路沿中沟河转向西北,接入刺桐大桥连接线,接口处设立交, 为今后陈埭与泉州旧城区 的客运干线。 4、次干道 规划 6 条次干道,构成“二纵五横”的框架,主要承担分区内交 通,兼有集疏交通和生活服务功能。次干道主要根据用地布局,参照原 有道路走向及间距进行规划,与主干道形成四通八达、级配合理的骨架 路网。 5、支路 主要承担短距离交通流,以生活服务功能为主。支路规划本着“间 距恰当、布局合理”的思路,确保路网的合理间距,均匀穿插于干道系 统中。建筑密集区则
57、尽量利用现有街巷,适当增加路网密度,减少道路 宽度,避免大量拆迁。 表 7-2、陈埭规划主次干道与横断面一览表 序序 号号 道路道路 名称名称 规规划区内划区内 起起讫讫点点 道路道路 性性质质 长长度度 (m) 红线宽红线宽 (m) 道路断面道路断面(m) 断面断面 类类型型 主 干 道 1 陈泉路 刺桐大桥-南边 界 交通性 1069634 3.5+2.0+3.5+16.0 +3.5+2.0+3.5 一块板 陈泉路-南横三 路 521840 3.5+2.5+4.0+1.5+17.0 +2.5+4.0+2.5+3.5 2 七一路 南横三路-南边 界 综合性 128036 3.5+1.5+4.
58、0+1.5+16.0 +1.5+4.0+1.5+3.5 一块板 3 纵三路 江滨路-南横三 路 综合性 751642 4.5+3.5+1.5+23.0 +1.5+3.5+4.5 一块板 4 纵四路 北横二路-南横 三路 综合性 557236 3.5+1.5+4.0+1.5+16.0 +1.5+4.0+1.5+3.5 一块板 5 江滨路 北边界-晋江大 桥 综合性 景观大 道 320050 5.0+3.5+2.5+12.0+4.0 +12.0+2.5+3.5+5.0 两块板 6 双内大 道 东环路-沿海大 通道 交通性 604540 3.5+2.5+4.0+1.5+17.0 +2.5+4.0+2
59、.5+3.5 一块板 7 陈青路 东环路-沿海大 通道 综合性 556740 3.5+2.5+4.0+1.5+17.0 +2.5+4.0+2.5+3.5 一块板 序序 号号 道路道路 名称名称 规规划区内划区内 起起讫讫点点 道路道路 性性质质 长长度度 (m) 红线宽红线宽 (m) 道路断面道路断面(m) 断面断面 类类型型 8 南横一 路 东边界-沿海大 通道 综合性 507840 3.5+2.5+4.0+1.5+17.0 +2.5+4.0+2.5+3.5 一块板 9 南横三 路 东边界-沿海大 通道 交通性 439540 3.5+2.5+4.0+1.5+17.0 +2.5+4.0+2.5
60、+3.5 一块板 次 干 道 10 纵一路 乌边港南边 界 综合性 4518242.5+2.5+14.0+2.5+2.5一块板 11 纵二路 江滨路南横 三路 综合性 7572242.5+2.5+14.0+2.5+2.5一块板 12机场南 路 机场七一路 综合性 303034 3.5+2.0+3.5+16.0 +3.5+2.0+3.5 一块板 13北横一 路 陈泉路陈泉 东路 综合性 174036 3.5+1.5+4.0+1.5+16.0 +1.5+4.0+1.5+3.5 一块板 14北横二 路 陈泉路纵四 路以东 综合性 303036 3.5+1.5+4.0+1.5+16.0 +1.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Y/T 0446-2024海洋饱和软黏土强度的测定微型十字板剪切仪法
- GB/T 23190-2025双孢蘑菇
- GB/T 10422-2025烧结金属摩擦材料横向断裂强度的测定
- 2025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第四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舟山四地市物理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宣传封面字体设计课件
- 宣传园所课件教学
- 宣传党史的课件
- 二零二五年安全培训与认证服务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节能型铲车及翻斗车租赁与碳减排合同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前进街道办事处招聘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几内亚-20250106-00611
- 蒙医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儿童青少年行为和情绪障碍的护理
- 路灯安装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2024年度民办高校与国有企业联合办学合同3篇
- 电厂冷却塔施工方案
- 急救救援知识培训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评分标准(2023版)
- 宁夏石嘴山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DL∕T 2582.1-2022 水电站公用辅助设备运行规程 第1部分:油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