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带答案解析_第1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带答案解析_第2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带答案解析_第3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带答案解析_第4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带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们通过阅读结识了为中国国防事业鞠躬尽cu_的邓稼先,聆听了端木蕻良要为故土洗去污hu_和耻辱的誓言,体察了杨绛在迟暮之年对车夫老王真诚的愧zu_之情阅读让我们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变成了享受。2. 古诗文名句默写。(1)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岑参的逢入京使中”_,_”两句诗写出了思念家园的悲伤;木兰诗中”_ ,_”两句诗写出了木兰为报效国家,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2)”一砖一瓦皆是诗,一草一木总关情。”韩愈在晚春中用”_,_”的诗句描摹了花草灿烂的情状,展现了晚春的风采;王维晚年

2、隐居辋川,苍翠的竹林给予了他心灵的慰藉,兴之所至,他可以 “_,_”(竹里馆)。3. 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 (1)见往事耳()(2)问女何所忆()(3)策勋十二转()4.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称谓非常丰富,有对人表示敬重的敬辞,也有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谦辞。以下称谓不属于敬辞的一项是 ()a 卿b. 高就c. 拙著d. 惠存5. 名著阅读。下面三幅图是名著骆驼祥子中的插图,请将对应的选项写在相应位置。a. 祥子成亲 b.雨中拉车 c.买羊肉包 d. 大兵抢车甲( ) 乙( ) 丙( )有人说,虎妞可憎;有人说,虎妞可怜。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看法。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回忆鲁迅郁达

3、夫和鲁迅第一次的相见,不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我对于时日地点,以及人的姓名之类的记忆力,异常的薄弱,人非要遇见至五六次以上,才能将一个人的名氏和一个人的面貌联合起来,记在心里但地方却记得是在北平西城的砖塔儿胡同一间坐南朝北的小四合房子里。因为记得那一天天气很阴沉,所以一定是在我去北平,入北京大学教书的那一年冬天,时间仿佛是在下午的三四点钟。去看鲁迅,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事情。他住的那一间房子,我却记得很清楚,是在那两座砖塔的东北面,正当胡同正中的地方,一个三四丈宽的小院子,院子里长着三四株枣树。那时候,鲁迅还在教育部里当佥事,同时也在北京大学里教小说史略。我们谈的话,已经记不起来了,但只记得谈

4、了些北大的教员中间的闲话,和学生的习气之类。他的脸色很青,胡子是那时候已经有了;衣服穿得很单薄,而身材又矮小,所以看起来像是一个和他的年龄不大相称的样子。他的绍兴口音,比一般绍兴人所发的来得柔和,笑声非常之清脆,而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却很是可爱。房间里的陈设,简单得很;散置在桌上、书橱上的书籍,也并不多,但却十分的整洁。桌上没有洋墨水和钢笔,只有一方砚瓦,上面盖着一个红木的盖子。笔筒是没有的,水池却像一个小古董,大约是从头发胡同的小市上买来的无疑。 他送我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北风吹得很大;门口临别的时候,他不晓说了一句什么笑话,我记得一个人在走回寓舍来的路上,因回忆着他的那一句,满面

5、还带着了笑容。鲁迅到上海的时日,照理应该在十八年的春夏之交;因为他于离开厦门大学之后,是曾上广州中山大学去住过一年的;他的重回上海,是在因和顾颉刚起了冲突,脱离中山大学之后;并且因恐受当局的压迫拘捕,其后亦曾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以上的时间。他对于辞去中山大学教职之后,在广州闲住的半年那一节事情,也解释得非常有趣。他说:“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因为对方的假君子,背后是有政治力量的,你若一经示弱,对方就会用无论哪一种卑鄙的手段,来加你以压迫。“因而有一次,大学里来请我讲演,伪君子正在庆幸机会到了,可以罗织成

6、罪我的证据。但我却不忙不迫的讲了些魏晋人的风度之类,而对于时局和政治,一个字也不曾提起。”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之后,对方的注意力有点松懈了,就是对方的雄鸡,坚忍力有点不能支持了;他就迅速地整理行囊,乘其不备,而离开了广州。人虽则离开了,但对于代表恶势力而和他反对的人,他却始终不会忘记。所以,他的文章里,无论在哪一篇,只教用得上去的话,他总不肯放松一着,老会把这代表恶势力的敌人押解出来示众。鲁迅和景宋女士(许广平)的认识,是当他在北京(那时北平还叫作北京)女师大教书的中间,前后经过,两地书里已经记载得很详细,此地可以不必说。但他和许女士的进一步的接近,是在”三一八”惨案之前,章士钊做教育部长,使刘百

7、昭去用了老妈子军以暴力解散女师大的时候。鲁迅是向来喜欢打抱不平的,看了章士钊的横行不法,又兼自己还是这学校的讲师,所以当教育部下令解散女师大的时候,他就和许季弗、沈兼士、马幼渔等一道起来反对。当时的鲁迅,还是教育部的佥事,故而部长的章士钊也就下令将他撤职。为此,他一面向平政院控告章士钊,提起行政诉讼,一面就在语丝上攻击现代评论的为虎作伥,尢以对陈源(通伯)教授为最烈。现代评论的一批干部,都是英国留学生;而其中像周鲠生、皮宗石、王世杰等,却是两湖人。他们和章士钊,在同到过英国的一点上,在同是湖南人的一点上,都不得不帮教育部的忙。鲁迅因而攻击绅士态度,攻击现代评论的受贿赂,这一时候他的杂文,怕是他

8、一生之中,最含热意的妙笔。在这一个压迫和反抗,正义和暴力的争斗之中,他与许女士便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机会。在这自由大同盟活动的期间,对于平常的集会,总不出席的鲁迅,却于每次开会时一定先期而到;并且对于事务是一向不善处置的鲁迅,将分派给他的事务,也总办得井井有条。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鲁迅不仅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空头文学家,对于实务,他原是也具有实际干材的。说到了实务,我又不得不想起我们合编的那一个杂志奔流名义上,虽则是我和他合编的刊物,但关于校对、集稿、算发稿费等琐碎的事务,完全是鲁迅一个人效的劳。他的做事务的精神,也可以从他的整理书斋和校阅原稿等小事件上看得出来。一般和我们在同时做文字工作的

9、人,在我所认识的中间,大抵十个有九个都是把书斋弄得杂乱无章的。而鲁迅的书斋,却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整理得必清必楚。他的校对的稿子,以及他自己的文章,涂改当然是不免,但总缮写得非常的清楚。直到海婴长大了,有时候老要跑到他的书斋里去翻弄他的书本杂志之类;当这样的时候,我总看见他含着苦笑,对海婴说:”你这小捣乱看好了没有?”海婴含笑走了的时候,他总是一边谈着笑话,一边先把那些搅得零乱的书本子堆叠得好好,然后再来谈天。记得有一次,海婴已经会说话的时候了,我到他的书斋去的前一刻,海婴正在那里捣乱,翻看书里的插画。我去的时候,书本子还没有理好。鲁迅一见着我,就大笑着说:”海婴这小捣乱,他问我几时死,他的意思

10、是我死了之后,这些书本都应该归他的。” 鲁迅的开怀大笑,我记得要以这一次为最兴高采烈。听这话的我,一边虽也在高笑,但暗地里一想到了”死”这一个定命,心里总不免有点难过。尤其是像鲁迅这样的人,我平时总不会把死和他联合起来想在一道。就是他自己,以及在旁边也在高笑的景宋女士,在当时当然也对于死这一个观念的极微细的实感都没有的。这事情,大约是在他去世之前的两三年的时候;到了他死之后,在万国殡仪馆成殓出殡的上午,我一面看到了他的遗容,一面又看见海婴仍是若无其事地在人前穿了小小的丧服在那里快快乐乐地跑,我的心真有点儿绞得难耐。可是从此一别,我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的幸运了。6. 作者开篇强调自己的记忆能力异

11、常薄弱,而后面又详细地介绍了与鲁迅第一次相见时的诸多情况,其用意是什么?7. 鲁迅”做事务精神”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简要概括。8.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9. 文章结尾写道:”可是从此一别,我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幸运了。”请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其中饱含着作者哪些情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桑茶坑道中 宋 杨万里晴明风日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10.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日、_、花堤和_等景物。11. 这首诗的后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

12、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治经为博士邪(成,当)b. 但当涉猎(然而,却)c. 蒙乃始就学(于是,就)d. 鲁肃过寻阳(经过)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蒙辞以军中多务。14. 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镇读书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

13、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注 外兄:表兄。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取而疾走( )(2)反长安( )(3)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 )16. 下列加点字与”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 “一句中 “以” 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公亦以此自矜c. 徐以杓酌油沥之d. 投以骨17.

14、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断两处) 责 往 田 则 携 至 田 畦 踞 高 阜 而 诵18. 小敏和小宇对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语言运用 19. 由湖州市图书馆、湖州广播电台联合主办的”寻找湖城朗读者”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该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人参与朗读,与朗读结缘。平时喜爱朗诵的七年级学生静秋很喜欢汪国真的热爱生命一诗,想自荐朗读该诗,与人分享。请你代静秋给节目组写一封邮件,请节目组同意她的请求。只写正文,100字左右。作文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大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

15、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也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请你以”做一个读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参考答案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们通过阅读结识了为中国国防事业鞠躬尽cu_的邓稼先,聆听了端木蕻良要为故土洗去污hu_和耻辱的誓言,体察了杨绛在迟暮之年对车夫老王真诚的愧zu_之情阅读让我们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变成了享受。【答案】 (1). 瘁 (2). 秽 (3). 怍【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注意”鞠

16、躬尽瘁”的”瘁”不要写成”粹”。 愧怍,拼音:ku zu,释义:指惭愧;羞愧。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不要写成”作”。2. 古诗文名句默写(1)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岑参的逢入京使中”_,_”两句诗写出了思念家园的悲伤;木兰诗中”_ ,_”两句诗写出了木兰为报效国家,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2)”一砖一瓦皆是诗,一草一木总关情。”韩愈在晚春中用”_,_”的诗句描摹了花草灿烂的情状,展现了晚春的风采;王维晚年隐居辋川,苍翠的竹林给予了他心灵的慰藉,兴之所至,他可以 “_,_”(竹里馆)。【答案】 (1). 故园东望路漫漫 (2). 双袖龙钟泪不干 (3). 万里赴戎机 (4)

17、. 关山度若飞 (5). 草树知春不久归 (6). 百般红紫斗芳菲 (7). 独坐幽篁里 (8). 弹琴复长啸【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背诵默写。理解性默写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这两个类型的默写首先都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漫”“戎”“芳菲”“幽篁”“啸”等字词的写法。3. 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 (1)见往事耳()(2)问女何所忆()(3)策勋十二转()【答案】(1)指历史(2)思念(3)记【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

18、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1)往事: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指历史;(2)句意:问姑娘在思念什么。忆:思念,惦记。(3)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4.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称谓非常丰富,有对人表示敬重的敬辞,也有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谦辞。以下称谓不属于敬辞的一项是 ()a. 卿b. 高就c. 拙著d. 惠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拙著,基本意思为谦称自己的著作,拙劣的作品。abd项均为敬辞,故选c。5. 名著阅读。下面三幅图是名著骆驼祥子中的插图,请将对应的选项写在相应位置。a. 祥子成亲 b.雨中拉车 c.买羊肉包 d. 大

19、兵抢车甲( ) 乙( ) 丙( )有人说,虎妞可憎;有人说,虎妞可怜。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看法。【答案】 (1). (1) 甲( c ) (2). 乙( b ) (3). 丙( d )(2)第一种,虎妞可怜。做为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务,将人和车厂管理得井井有条,被父亲出于私心误了青春,她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为了与祥子结合,毅然与刘四爷断绝关系,但她的爱过于自私,并没有得到祥子真心,最终难产而死。第二种,虎妞可憎。三十七八岁,相貌丑陋,泼辣而有心计,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泼辣。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

20、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第三种。虎妞既可怜又可憎。【解析】【分析】【详解】(1)此题考查根据图片辨析故事情节。第一张图片,根据围在一起的人物中有成年人、老年人、小孩,可以判断出这是买羊肉包。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祥子给车夫老马爷孙俩买了10个羊肉包子充饥,老车夫只拿了两个,其它全给了自己的孙子小马;故选c。第二张图片,根据下雨的环境和车夫拉车这两个特征,可以判断出这是雨中拉车;故选b。第三张图片,根据人物有大兵,有车夫,物品有车,可以判断出这是大兵抢车;故选d。(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个性化评价。答案不唯一,结合人物个性特点及具体事件进行评价,言之有理即可。示例1:虎妞可怜。她自幼丧母,

21、和父亲相依为命。她管理能力强,帮助父亲把车行的生意管理的井井有条。她缺乏女性温柔,但她爱祥子,对祥子不乏细腻温柔。不过她的爱情是卑微而可怜的,由于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加之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理也因之扭曲,最终并没有得到祥子真心。示例2:虎妞可憎。她不仅长的虎头虎脑,和别人对话还时不时”露出两个越老越结实的虎牙”,做起事来更像一只”母老虎”:蛮横、泼辣,口无遮拦,给人一种”悍妇”形象。为了得到祥子,她以怀孕为由骗取了与祥子的婚姻,但她根本就瞧不起车夫这个行当,也不甘心”作一辈子车夫的老婆”,她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回忆鲁迅郁达夫和鲁迅第一次的相

22、见,不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我对于时日地点,以及人的姓名之类的记忆力,异常的薄弱,人非要遇见至五六次以上,才能将一个人的名氏和一个人的面貌联合起来,记在心里但地方却记得是在北平西城的砖塔儿胡同一间坐南朝北的小四合房子里。因为记得那一天天气很阴沉,所以一定是在我去北平,入北京大学教书的那一年冬天,时间仿佛是在下午的三四点钟。去看鲁迅,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事情。他住的那一间房子,我却记得很清楚,是在那两座砖塔的东北面,正当胡同正中的地方,一个三四丈宽的小院子,院子里长着三四株枣树。那时候,鲁迅还在教育部里当佥事,同时也在北京大学里教小说史略。我们谈的话,已经记不起来了,但只记得谈了些北大的教员中间

23、的闲话,和学生的习气之类。他的脸色很青,胡子是那时候已经有了;衣服穿得很单薄,而身材又矮小,所以看起来像是一个和他的年龄不大相称的样子。他的绍兴口音,比一般绍兴人所发的来得柔和,笑声非常之清脆,而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却很是可爱。房间里的陈设,简单得很;散置在桌上、书橱上的书籍,也并不多,但却十分的整洁。桌上没有洋墨水和钢笔,只有一方砚瓦,上面盖着一个红木的盖子。笔筒是没有的,水池却像一个小古董,大约是从头发胡同的小市上买来的无疑。 他送我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北风吹得很大;门口临别的时候,他不晓说了一句什么笑话,我记得一个人在走回寓舍来的路上,因回忆着他的那一句,满面还带着了笑容。鲁迅

24、到上海的时日,照理应该在十八年的春夏之交;因为他于离开厦门大学之后,是曾上广州中山大学去住过一年的;他的重回上海,是在因和顾颉刚起了冲突,脱离中山大学之后;并且因恐受当局的压迫拘捕,其后亦曾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以上的时间。他对于辞去中山大学教职之后,在广州闲住的半年那一节事情,也解释得非常有趣。他说:“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因为对方的假君子,背后是有政治力量的,你若一经示弱,对方就会用无论哪一种卑鄙的手段,来加你以压迫。“因而有一次,大学里来请我讲演,伪君子正在庆幸机会到了,可以罗织成罪我的证据。但我却

25、不忙不迫的讲了些魏晋人的风度之类,而对于时局和政治,一个字也不曾提起。”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之后,对方的注意力有点松懈了,就是对方的雄鸡,坚忍力有点不能支持了;他就迅速地整理行囊,乘其不备,而离开了广州。人虽则离开了,但对于代表恶势力而和他反对的人,他却始终不会忘记。所以,他的文章里,无论在哪一篇,只教用得上去的话,他总不肯放松一着,老会把这代表恶势力的敌人押解出来示众。鲁迅和景宋女士(许广平)的认识,是当他在北京(那时北平还叫作北京)女师大教书的中间,前后经过,两地书里已经记载得很详细,此地可以不必说。但他和许女士的进一步的接近,是在”三一八”惨案之前,章士钊做教育部长,使刘百昭去用了老妈子军以

26、暴力解散女师大的时候。鲁迅是向来喜欢打抱不平的,看了章士钊的横行不法,又兼自己还是这学校的讲师,所以当教育部下令解散女师大的时候,他就和许季弗、沈兼士、马幼渔等一道起来反对。当时的鲁迅,还是教育部的佥事,故而部长的章士钊也就下令将他撤职。为此,他一面向平政院控告章士钊,提起行政诉讼,一面就在语丝上攻击现代评论的为虎作伥,尢以对陈源(通伯)教授为最烈。现代评论的一批干部,都是英国留学生;而其中像周鲠生、皮宗石、王世杰等,却是两湖人。他们和章士钊,在同到过英国的一点上,在同是湖南人的一点上,都不得不帮教育部的忙。鲁迅因而攻击绅士态度,攻击现代评论的受贿赂,这一时候他的杂文,怕是他一生之中,最含热意

27、的妙笔。在这一个压迫和反抗,正义和暴力的争斗之中,他与许女士便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机会。在这自由大同盟活动的期间,对于平常的集会,总不出席的鲁迅,却于每次开会时一定先期而到;并且对于事务是一向不善处置的鲁迅,将分派给他的事务,也总办得井井有条。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鲁迅不仅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空头文学家,对于实务,他原是也具有实际干材的。说到了实务,我又不得不想起我们合编的那一个杂志奔流名义上,虽则是我和他合编的刊物,但关于校对、集稿、算发稿费等琐碎的事务,完全是鲁迅一个人效的劳。他的做事务的精神,也可以从他的整理书斋和校阅原稿等小事件上看得出来。一般和我们在同时做文字工作的人,在我所认识的中

28、间,大抵十个有九个都是把书斋弄得杂乱无章的。而鲁迅的书斋,却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整理得必清必楚。他的校对的稿子,以及他自己的文章,涂改当然是不免,但总缮写得非常的清楚。直到海婴长大了,有时候老要跑到他的书斋里去翻弄他的书本杂志之类;当这样的时候,我总看见他含着苦笑,对海婴说:”你这小捣乱看好了没有?”海婴含笑走了的时候,他总是一边谈着笑话,一边先把那些搅得零乱的书本子堆叠得好好,然后再来谈天。记得有一次,海婴已经会说话的时候了,我到他的书斋去的前一刻,海婴正在那里捣乱,翻看书里的插画。我去的时候,书本子还没有理好。鲁迅一见着我,就大笑着说:”海婴这小捣乱,他问我几时死,他的意思是我死了之后,这些

29、书本都应该归他的。” 鲁迅的开怀大笑,我记得要以这一次为最兴高采烈。听这话的我,一边虽也在高笑,但暗地里一想到了”死”这一个定命,心里总不免有点难过。尤其是像鲁迅这样的人,我平时总不会把死和他联合起来想在一道。就是他自己,以及在旁边也在高笑的景宋女士,在当时当然也对于死这一个观念的极微细的实感都没有的。这事情,大约是在他去世之前的两三年的时候;到了他死之后,在万国殡仪馆成殓出殡的上午,我一面看到了他的遗容,一面又看见海婴仍是若无其事地在人前穿了小小的丧服在那里快快乐乐地跑,我的心真有点儿绞得难耐。可是从此一别,我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的幸运了。6. 作者开篇强调自己的记忆能力异常薄弱,而后面又详

30、细地介绍了与鲁迅第一次相见时的诸多情况,其用意是什么?7. 鲁迅”做事务的精神”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简要概括。8.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9. 文章结尾写道:”可是从此一别,我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的幸运了。”请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其中饱含着作者哪些情感。【答案】6. 结构上,开篇点题,引起下文对于与鲁迅先生见面的回忆;内容上,写出与鲁迅先生见面的诸多细节,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佩和怀念。 7. 对于平常的集会,总不出席的鲁迅,却于每次开会时一定先期而到;对于事务是一向不善处置的鲁迅,将分派给他的事务,也总办得井井有条;杂志奔流校对、集稿、算发稿费等琐碎的事务,完全是鲁迅一个人效的劳;鲁

31、迅的书斋,却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整理得必清必楚;他的校对的稿子,以及他自己的文章,涂改当然是不免,但总缮写得非常的清楚。 8.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和对方比作雄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与恶势力和他反对的人斗争的激烈,表达了鲁迅先生与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和斗志。 9. 表达了作者与鲁迅之间的深厚感情、对鲁迅的欣赏、对鲁迅去世的痛心和遗憾,表现了作者每次与鲁迅长谈之后有所感悟的内心,而此时不能相见让作者对鲁迅的去世感到非常惋惜。【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要情节作用。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

32、下、照应前文等作用。作者强调自己记忆力异常薄弱,开篇点题,引起下文对于与鲁迅先生见面的回忆,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佩和怀念。【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进行解答即可。仔细阅读文章,关注(12)段”在这自由大同盟活动的期间,对于平常的集会,总不出席的鲁迅,却于每次开会时一定先期而到”“每次开会时一定先期而到;并且对于事务是一向不善处置的鲁迅,将分派给他的事务,也总办得井井有条”,(13)段”他的做事务的精神,也可以从他的整理书斋,和校阅原稿等小事情上看得出来”(14)段”他的校对的稿子,以及他自己的文章,涂改当然是不免

33、,但总缮写得非常的清楚”来作答即可。【8题详解】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语句。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赏析时应从表述它在表达上的效果,表明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角度作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自己和对方”比作”雄鸡”,形象生动写出鲁迅先生与恶势力和他反对的人斗争的激烈,从而体现鲁迅先生的品质,分析作答即可。【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一般来说,作者在文中的情感隐含在对景物及人物的描写中,或者用议论抒情的句子直接表达出来,所以解答此题要留意文中的景物描写及议论抒情句。从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可是从此一别,我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的幸运了”可以看出

34、,作者对鲁迅的去世感到痛心和遗憾,觉得鲁迅死的非常值得惋惜。据此分析作答即可。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桑茶坑道中 宋 杨万里晴明风日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10.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日、_、花堤和_等景物。11. 这首诗的后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答案】10. 春雨溪水 11. 示例:初春的午后,一个牧童惬意地躺在柳荫下睡得正酣。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渐渐远去,直吃到柳林的西面。【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意象。这首诗描写的是初春景物,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

35、媚,和暖的氛围和生机无限的意境。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于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春的律动。提取”风日”“雨”“ 草”“ 花堤”“水”等词语作答。【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描述诗句画面的能力。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和意境。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解答诗句含义这类题,学生要通过阅读诗歌,参照注释,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感悟诗歌的意义和内涵。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加上第四句”一牛吃过柳

36、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注意把这种美感描述出来即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治经为博士邪(成,当)b. 但当涉猎(然而,却)c. 蒙乃始就学(于是,就)d. 鲁肃过寻阳(经过)13. 用现代汉

37、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蒙辞以军中多务。14. 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简要说明。【答案】12. b 13. 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14. 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吕蒙学习的巨大成效。【解析】【12题详解】b”但”应解释为”只,只是”。【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能力。文言文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以直译为主。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翻译后的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做到文从字顺,简洁凝练。要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和词语的特殊用法。注意关键词 “辞”翻译为”推托”。【14题详解】本题考查

38、学生对文章写法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疏通文意,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选文内容来分析。本文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从鲁肃”大惊”,表示赞叹,并”结友而别”可以看出。或:”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镇读书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

39、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注 外兄:表兄。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取而疾走( )(2)反长安( )(3)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 )16. 下列加点字与”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 “一句中 “以” 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公亦以此自矜c. 徐以杓酌油沥之d. 投以骨17. 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断两处) 责 往 田 则 携 至 田 畦 踞 高 阜 而 诵18. 小敏和小宇对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5. (1). (1)跑 (2). (

40、2)同”返”,返回 (3). (3)放下 16. b 17. 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 18. 示例一:我同意小宇的说法。爱读书固然是好事,但元镇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错误的。元镇因为自己家贫无书就去偷邻家的书,这是不可取的。偷窃是道德问题,贫穷不能成为偷窃的借口,学知识之前先要学会做人。示例二:我同意小敏的看法,虽然元镇当时有偷书的行为,但他是为了学习,而且他的家庭也确实非常贫困,偷窃别人的书也是万般无奈的行为,是情有可原的。【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学习时一要熟

41、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注意本题中”释”解释为”放下”。【16题详解】例句中的”以”是介词,用的意思。a.用;b.因为;c.用;d.用。b项和例句不相同,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有:一参考意义,二参考音节,三参考表达习惯,四参考特殊读法。这里可以参考句子的意思来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责令他去田地,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因此其正确的断句是: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1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个性化阅读能力。首先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

42、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理解。如:我同意小宇的说法,爱读书固然是好事,但他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错误的。元镇因为自己家贫无书就去偷邻家孩子和自己外家的书,这是不可取的。偷窃是道德问题,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偷窃的借口,学知识之前先要学会做人。或:我同意小敏的看法,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元镇的好学,虽然他当时有偷书的行为,但他是为了学习,而且他的家庭也确实非常贫困,偷窃别人的书也是万般无奈下的行为,真的情有可原。而且他后来的成就也非常大,这完全可以让我们忽略他以前犯下的小小错误。参考译文:元镇是长安人。家里贫穷,不能拜师读书,那时没有书籍,曾经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有一次他

43、)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他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时,(他)在邻居家药笼中看到一本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他的父亲看见了,很生气,斥责他,责罚(他)到地里去,(元镇)就把诗经带到了地里,蹲在高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只听到读书声不断,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元镇)返回长安,同众儒生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元镇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带一两匹马捆着书随行;在家就对着蜡烛读书到天亮。他如此勤奋刻苦,大家都赞叹不已。语言运用 19. 由湖州市图书馆、湖州广播电台联合主办的”寻找湖城朗读者”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该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人参与朗读,与朗读结缘。平时喜爱朗诵的七年级学生静秋很喜欢汪国真的热爱生命一诗,想自荐朗读该诗,与人分享。请你代静秋给节目组写一封邮件,请节目组同意她的请求。只写正文,100字左右。【答案】示例:我是七年级学生静秋,热爱朗诵,想向”寻找湖城朗读者”节目组毛遂自荐朗读汪国真的热爱生命一诗。热爱生命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生活以及一切有意义的事的热爱,也流露出诗人不屈服、不退缩、勇敢面对的精神。恳请节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