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世纪中国散文诗文体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散文诗是中外在特殊时代契合的产物世界散文诗16世纪就开始萌芽,在法国作家蒙田(1533-1592)、费奈隆(1651-1715),英国作家培根(1561-1626)、德莱蒙德(1585-1649)等人的笔下出现。波德莱尔在1860年前后开始发表“小散文诗”(lespetitspomsenprose),标志着世界散文诗文体的成熟,即世界散文诗已有150年的文体自觉。波德莱尔以后,散文诗很快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抒情文体,在法国、英国、美国、俄国、印度、黎巴嫩等国流行,世界性的散文诗大师有屠格涅夫、泰戈尔、纪伯伦等。由于散文诗运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流行,导
2、致了世界诗歌的自由化、散文化运动,法国、美国、英国都出现了打破作诗的格律传统的“自由诗运动”,西方20世纪初的散文诗运动和自由诗革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新诗革命。散文诗文体从西方的引进,直接导致了中国的白话诗运动。“诗和韵文的差异很小,介于二者之间的分界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正是这样的差异才使诗与散文两种文体得以区别,也使散文诗文体得以产生。至少可以结论诗的文体通常更凝练,更易于记忆,形式感更鲜明突出,能够对读者产生更迅速的文体感,产生更多的震动。散文诗正是冲破了诗的“形式的专横”和散文的“形式的专横”的结果。法国蒙田、英国的培根等散文大家开创的随笔散文Essay的外形式比诗的外形式自由,散文
3、诗更多地冲破了诗的外形式的专横。诗人波德莱尔和泰戈尔都感叹已有的诗的文体不足以完美地抒发感情,尤其是感觉到诗的外形式的不足,试图寻求一种新的文体的外形式的优势来冲破诗的外形式的专横。也有人认识到散文的内形式的专横,试图借助诗的内形式来掀起散文文体革命。最早意识到这场文体革命的是诗人贝尔特朗,他首先使用散文诗这种新奇秀丽的形式,描写更抽象的现代生活,当时波德莱尔正愁无法“做出个别的和意想不到的玩意儿”,“写一篇充满诗意的、乐曲般的、没有节律没有韵脚的散文:几分柔和,几分坚硬,正谐和于心灵的激情,梦幻的波涛和良心的惊厥。”贝尔特朗的夜郎加斯巴所采用的独特的散文诗抒情形式解救了陷入文体困惑中的波德莱
4、尔。中国是诗的国度,任何文体都被赋予了诗的色彩,中国诗歌也经历了由不定型准定型定型准定型诗体不定型诗体转化的诗体演变过程。因此形同西方散文诗特点的文体很早就存在。如郭沫若认为我国虽无“散文诗”之成文,但是屈原的卜居、渔夫以及南华经中的很多文字,都可以视为今天的散文诗。王国维也在屈子精神一文中指出:“庄列书中之某分,即谓之散文诗,无不可也。”1(P784)中国古典文学中接近散文诗的文体有赋、词、散曲、小调以及历代小散文。所以滕固结论说:“散文诗的起源,一面是诗体的解放,一面起源于很精悍的小品文。”2五四时期激进的文学思潮和改革思想极大地催生了散文诗。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敬告青年一文中,向宣传老八
5、股教条的“奴隶之文章”宣战。新青年2卷1期的“”栏内开始触及的改革和统一,新青年2卷2期(1916、10)、5期(1917、1)和6期(1917、2)连续发表胡适的寄陈独秀讨论文学革新的通信。1917年1月1日,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5期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八事”。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纷纷响应。钱玄同提出要用质朴的文章去铲除阶级制度里野蛮款式,刘半农提倡诗体解放,主张“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打倒“非人的文学”。这些主张,为世界散文诗和中国古代文化相融合,嬗变为新的中西文化的契合产
6、物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诞生和发展铺平了道路。五四运动,加剧了中国古典诗歌和古代散文两种文体各自的文体革命,加速了外国散文诗和中国文化的融合,加速了中国散文诗文体从自发到自觉发展的进程。严格意义上说,散文诗是一种外来文体。“散文诗”这一体裁名称的出现与外国散文诗的译介相关。最早出现在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5期上。1915年7月中华小说界第2卷第7期登载了刘半农译的屠格涅夫的四首散文诗,总题为杜瑾讷之名著,包括乞食兄弟、地胡吞我之妻、可畏者愚夫、四嫠妇与菜汁,这是外国散文诗作品的最早译介。很多人在译介活动中受到散文诗潜移默化的影响,拿起笔来,由译者变成作者,成为了中国最早的散文诗作家。如刘半农在新青
7、年刊出了他的散文诗处女作卖萝卜的人,并在作品前特加了说明性的小序:“这是刘半农作无韵诗的初次试验。”这是他创作散文诗的最早起步。初期的白话诗与散文诗是混淆不清的。1918年1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1期首次刊登了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白话诗9首,其中沈尹默的鸽子、车夫、月夜都形似散文诗。中国新诗的第一部年选集新诗年选有署名“愚庵”的评语,认为这首诗大约作于1917年的冬天,在中国新诗史上,算是第一首散文诗。年选附录的一九一九年诗坛略记也认为第一首散文诗而具备新诗的美德的是沈尹默的月夜。严格地说,月夜仅仅是一首散文化倾向十分严重的白话新诗,和同时期发表的第一批新诗作品相比没有多大差别。在胡适的“作诗
8、如作文”的口号鼓舞下,最初的白话诗大多散文化倾向突出,几乎所有的散文诗作家都把散文诗视为诗,很多新诗人都把散文诗视为新诗发展的方向,冰心及稍后的穆木天、徐志摩等很多新诗人都是通过写散文诗走上新诗坛的。月夜是沈尹默散文诗的尝试之作,发表在新青年第5卷第2期(1918年8月15日)上的三弦,以其文体的成熟标志着沈尹默散文诗创作进入完全文体自觉状态,也最能代表初期散文诗的较为成熟的文体特性。二、中国散文诗文体的艰难建设“五四”以后,尽管激进的“白话诗运动”有些萧条,但是散文诗仍然流行,和小诗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两种抒情文体。由于当时文字竖排,诗文都没有明显的分行,无法以文字横排后才能实行的诗文划分标准分
9、行是诗,不分行为文。在中国文人心目中诗是最贵族、最高贵的文体,一切语言都被诗化,作诗者比作文者高贵,因此一些完全是散文的作品也被写成甚至自封为“散文诗”,目的是向诗靠拢以诗人自居。如俞平伯的忆序,本来是一篇散文,作者发表于1923年5月15日中国新诗社编的诗第2卷第2号时,却要特别表明是“散文诗”,由此可见散文诗文体在当时多么受文人重视,以及散文诗被误认为诗已是普遍现象。即使有人对把散文诗作为新诗的发展方向有意见,也不否认散文诗是诗。如周作人在小河发表于新青年时作序说:“有人问我这诗是什么体,连自己也回答不出。法国波特莱尔提倡起来的散文诗,略略相象,不过他是用散文形式,现在却一行一行的分写了。”3周作人强调散文诗存在中间性质,认为散文诗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冰心是受泰戈尔的散文诗影响走上创作之路的,她很早就创作纯正的散文诗,如发表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3D打印材料
- 2025年3D打印的仿生材料开发
- 烟酒店商铺经营承包合同(标准版)2篇
- 2025行业供应链优化路径研究
- 中国银行2025西安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固原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白城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石嘴山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交通银行2025怀化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国有土地使用权置换合同范本2篇
- EP 中文的课件资料
- 碳纤维材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优质资料
- GB/T 95-2002平垫圈C级
- 现代化工绿色化工课件
- 单孔腹腔镜课程讲义课件
-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课件
- 普通逻辑ppt课件(完整版)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 DB32∕T 4065-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 施工现场环保工作措施
- 资产清查服务方案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