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期硬笔书法教案_第1页
六年级下期硬笔书法教案_第2页
六年级下期硬笔书法教案_第3页
六年级下期硬笔书法教案_第4页
六年级下期硬笔书法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2017 学年度下期六年级下册硬笔书法 教学设计任课教师:2017 年 2 月秦.1、准备课: 复习巩固写字姿势,学习字头的写法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字头对于整个字书写的重要性;2、 让学生掌握字头的书写规律和组合原理;3、 能灵活运用规律书写字帖中的字头和非字帖中的字头。教学重难点:字头的书写规律和组合原理。教学准备:课件、练字本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引入,复习写字姿势1、书法家故事王羲之天台山拜师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 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 不停地练字

2、,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 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 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 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 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

3、地伸 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 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 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 来一声:“天台白云”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 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 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 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

4、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 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 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2、坐姿:坐姿端正,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握笔姿势:握笔姿势歌: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之间/留缝隙,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笔杆 倚在/最高处,掌心要空/腕有力,注意笔杆对右耳,千万不要对鼻尖。3、 同桌互相纠正4、 请生上台展示,大家评议。5、 同桌再次纠正。二、分析字头,揭示规律;.1、从文字头、草字头、人字头、山字头的分析揭示字头书写的对称规律;例如:2、 从宝盖头、雨字头、党字头的分析揭示字头书写的均衡 规律

5、;(可从天平、老式杆 秤说明平衡的原理)例如:3、 分析揭示字头“中线”即重心线的位置的一般规律。中间有“点”的以“点”为中线,中间有“竖”的以“竖”为中线,中间有“交叉点” 的以“交叉点”为中线,既没有“点”、“竖”又没有“交叉点”的以字头的空间中点 为中线。例如:三、运用规律,完成练习1、 学生练习书写,师行间巡视辅导。2、 随机抽取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大家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五、作业;.练习书写带有文字头、草字头、人字头、山字头、宝盖头、雨字头、党字头的字, 说说书写要点。六、板书设计:1、准备课: 复习巩固写字姿势,学习字头的写法 (1)教学

6、反思:第二课时一、 继续纠正写字与握笔姿势 二、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 说说上节课学习的规律2、今天继续学习字头的写法。三、运用规律,判断正误板书“草字头”的几种不同写法,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说 出理由。a 从 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同一偏旁在不同字中的比例 不同,如“苗、茶”; b、从的错误揭示上偏旁与其下部组合成完整汉字时须讲究“容让、避就 ”的规律。c、从的写法以及下面几个字的书写示例,启发学生了解相同笔画或部件并列时 组合规律和审美习惯左小右大、左低右高。;.例如:四、练习写字1、 学生练习书写,师行间巡视辅导。2、 随机抽取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大家评议。3、 学生

7、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五、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六、书法小知识美的故事“美”字下面是大,头上是“羊”。许多文献和考古材料表明,世界上有不少原始民 族都有头戴兽角(羊角、牛角、鹿角等),作为饰品的习俗,反映当时人们的一种审美观 念。古人以“羊”为“美”,也以“羊”为“善”。七、作业说说字头的书写规律和组合原理。板书设计:1、 准备课: 复习巩固写字姿势,学习字头的写法 (2);.教学反思:2、点横头与人字头的写法教学目标:1 初步掌握点横头和人字头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 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3 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教学重难点:1、 掌握点横头和人字头的书

8、写要领 。2、 含有点横头和人字头这两个偏旁字的书写规律。教学准备:课件、练字本、蒙眼睛用的干净围巾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书法家的故事传说在永乐年间,皇上得了一把外国进贡来的扇子,扇骨是象牙的,扇面是细绢的。 永乐皇帝非常喜欢,但总觉得扇面只有画没有诗,于是就命解缙在扇面上题一首诗词。 解缙接过扇子,见扇面上的画是一幅山水画,很有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的意境, 便当场将这首诗写在了扇面上。皇上接过扇子,称赞写得好,便给周围的文武大臣们观 赏。哪知解缙一时疏忽,刚才写字时,竟丢了一个“间”字,变成了“黄河远上白云 (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皇上光顾高兴了,也没注意到 这一点。文武大臣在传阅中,有的人发现了,真替解缙捏把汗。要知道,一旦皇上发现, 那就是“欺君之罪”啊 !正在这个当口,有一个人爆出一声冷笑,此人正是解缙的政敌 高熙。高熙大声向皇上奏道:“启禀皇上,这解缙自恃有才,目无君主,欺君妄上。竟 敢在朝堂上捉弄皇上。”皇上一时也不解。高熙接着说:“皇上请看这首凉州词,竟 然敢少写一个间字,这不是故意捉弄于您吗?如此险恶用心,理应杀之。”皇上一看, 果不其然,顿时勃然大怒。众文武知道这是高熙在趁火打劫,但也没有办法。解缙一听, 也心中一惊,万万没想到今天竟然出了这样的错误。这千钧一发之际,解缙忽然笑了,众人惊愕地看着他,皇

10、上也更加恼怒,喝问他笑 什么。解缙说道:“启禀皇上,怪臣事前未曾说明。臣怎敢戏弄皇上,这扇子没有写错。 ;.臣见这扇面上的画,有凉州词之意境,却未敢照搬原诗,臣按照它的意境,另作了 一首小令,请皇上明鉴。”皇上半信半疑,要解缙念给大家听。解缙接过扇子,朗声读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句读一变,一首诗顿时变成了一首小令。皇上顿时大悦,百官也 都赞叹解缙的才华,高熙败落,悻悻退去。从此,解缙的才更为人仰慕。2、出示带有点横头和人字头的字。揭示课题二、探讨研究,掌握要领(一)、写写偏旁1、观察点横头:你认为怎样写好看?例如:2、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点

11、横头:点位于横画中点的上方,起笔稍轻,由轻到重向右下方顿笔回锋;如果只 有一横,此横长。3、 教师范写偏旁,学生跟着写。4、 展示病例,师生点评,同桌互评。5、 再练。6、 教师巡视指导。(二)、探究分析,深入思考。1、下面的三种特殊情况请大家分析原因:(1) (2) (3)(1) 不是只有一横,为何点横头的横长?(2) 不是只有一横,为何点横头的横短?(3) 只有一横,为何点横头的横短?1、 学生思考讨论。3、 学生小组汇报上面三种情况中的一种。4、 教师范写偏旁,学生跟着写。5、 展示病例,师生点评。三、作业回家继续练习。板书设计:2、点横头与人字头的写法(1)点横头:点位于横画中上;一般

12、横长。;.(1) (2) (3)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 汇报思考结果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点横头的写法,谁来说说一般怎么写的?1、 引入新课:学会了点横头的写法,要掌握人字头的写法就轻松了。3、 学写人字头:说说“人”字能否直接做人字头?如果不能,需要做些什么调整?人字头: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书写撇时要注意角度,线条要挺拔。捺的起笔位置只 比撇稍低。4、书写要领:点横呼应,横画稍长,撇捺舒展,撇低捺高。二、出示例字,讨论:1、说说写这俩字要注意什么?“交”点要在横的中点上方,短撇与右点要对称,撇捺要舒展;“金”人字头要舒 展,下部三横注意长短变化,点和短撇要左右呼应。3、 教师示范例字。3、 学

13、生跟着写。4、 展示病例,师生点评。5、 学生再练习几遍。三、拓展练习1、出示“会、今、命、余”,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该如何写。;.4、 先观察再写两遍,注意学习步骤:一看二想三写四评5、 好的学生作业上台评价展示。5、同桌交流,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正。3、再写两遍四、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收获?1、 回顾本课知识要点,学生谈学习收获。2、 教师总结: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一种文字。它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俗话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更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真正做一 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请孩子们记住:端端正正写字 踏踏实实做人五、书法小故事汉

14、字小故事:“鲜”字自从老虎做了兽中之王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一天,无聊之余,突然想起了 自己当年的师傅猫。老虎尽管仍为猫没教会自己爬树的本领而耿耿于怀,但为了显 示自己的大王气度,决定设宴招待猫。于是,老虎派狐狸直接向猫发出了邀请。猫接受 了邀请,决定准时赴宴。这一天,猫如约来到了老虎大王的山洞。双方寒暄之后,宴会便开始了。老虎对猫 说:“今天的宴会我特地为你准备了味道最美的食物羊肉。”猫听后回答说:“不, 我要吃鱼,因为鱼的味道最好。”老虎则说:“羊肉的膻味最美。”猫则坚持说:“鱼 的腥味最好。”看看相持不下,老虎便说:“我是大王,我说了算!”猫却并不买账反 唇相讥道:“我是师傅,应该我

15、说了算!”这时,在一旁的狐狸见状搭了腔,说道:“一 个大王,一个师傅,二者都是权威,话说得都有道理。你们争下去也没个结果,干脆待 我去讨教造字始祖,看他能不能为你们造一个新字,表示味道美好,既有羊又有鱼,既 膻又腥,如何?”老虎和猫听罢,都表示赞成。就这样,狐狸来到造字始祖的家,心想 这下一定会难倒始祖。没想到,说明来意后,始祖表示这很简单,当即造一个字,折衷 了二者对味道的偏好,使该字的字形中既有“羊”又有“鱼”,发音中既有“膻”又有 “腥”。之后,始祖又告诉狐狸说,老虎和猫在这个字的具体写法上,还会有争吵。狐 狸问:“那如何是好?”于是,始祖如此这般地教导了狐狸一番。狐狸回到山洞,告诉老虎

16、与猫,始祖新造字的字形中既有“羊”又有“鱼”,发音 中既有“膻”又有“腥”,二者都表示同意。但在这个字的写法上,果然不出始祖所料, 老虎与猫又发生了争执。因为老虎爱吃“羊”,便坚持要把这个新字写作“羊”字头、 “鱼”字底;反之,猫则坚持要写作“鱼”字头、“羊”字底。那么,到底这个字该怎 么写呢?双方又各不相让。最后,狐狸根据始祖预先设置的方案从中打圆场,说:“这 就不必非得要争个高低不可了吧。鱼和羊平起平坐,鱼在左、羊在右。在读音上,取腥 的前半部分 xi 在前、取膻的后半部分-n 在后。”猫听了很高兴。老虎则问:“这是为 什么?”狐狸想了想,回答:“这是因为猫做师傅在先,你做大王在后。”这样

17、,“鲜”字就产生了!六、作业设计:说说两种偏旁的写法。板书设计: ;.2、点横头与人字头的写法(2).人字头: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一些;撇注意角度,挺拔。捺起笔稍低。教学反思:3、草字头和山字头的写法教学目标:1 初步掌握草字头和山字头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 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3 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教学重难点:1、 掌握草字头和山字头的书写要领 。2、 含有草字头和山字头这两个偏旁字的书写规律。教学准备:课件、练字本、直尺一把,大橡皮一块,毽子一只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书法家的故事傅山误书“打钟庵”清代初年,北京城里有一座名叫

18、“打钟庵”的寺庙,庙里的方丈想请大书法家傅山 题写打钟庵庵名。但傅山为人耿直,厌恶方丈为人庸俗,因而拒绝了方丈的要求。傅山喜欢饮酒,经常在其隐居附近的一个小酒馆内自斟自饮。这一天,傅山正在自饮,忽然从门口进来一个人,一看,原来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钱南山。傅山还没来得及打招呼,钱南山已坐在了傅山的对面,把一坛子酒放在了桌上,叫 店主拿来两只大杯,说道:“朋友从远方带来一坛好酒,钱某舍不得独享,特来找兄台 一醉。”说着,打开封口,一股扑鼻异香,顿时弥漫了整个小店。两个人喝了有一个时辰,都有些醉意。钱南山忽然诗兴大发,吟起诗来:“月落霜 打天,渔火愁点点,寄客姑苏庵,钟声独难眠。”吟了一会儿,就叫店

19、家把笔墨拿来。钱南山展纸提笔,写起这首诗来,可这位钱老兄,并不擅书法,写得歪歪扭扭,十 分拙劣。但他并不灰心,写一张,不好,撕了,重写,一连写了三、四张,还是不好。 不好,还接着写。傅山在一旁看,心想,这老兄是醉了,于是说道: “你再写下去,恐怕京城里的 ;.纸都要被你撕光了。不如我替你试试吧。”钱南山心想,早就等你这句话呢。傅山站起身来,也有点摇晃,从钱的手中接过笔,略作凝思,笔落纸上,一气呵成, 如枯藤钱线,一首诗顿时写成,其效果比平时还要好。“好字!好字!”钱南山赞道,又说:“何不顺手署上兄台大名”傅山在诗后又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过了十多天,傅山出行路过打钟庵,抬头一看,大门上挂的“打钟庵

20、”的匾额,怎 么是自己的手迹呢 ?寺里的方丈找过我,可我没给他写呀。再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大 呼:“上当,上当!”原来方丈遭拒绝后,并不甘心,便想起了自己的熟人钱南山是傅山的朋友,便去求 他帮忙。碍于情面,钱只好答应。于是才有上面的那场巧计:把“打钟庵”三字嵌入了 五言诗中,趁酒醉赚了傅山的字。3、 出示“草”“竹”的四种字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4、 揭示课题二、探讨研究,掌握要领 (一)、写写偏旁 1、出示草字头和山字头学生比较草字头和山字头有何共同点?2、 偏旁书写指导:说说这两个偏旁怎么写才会更美?3、 书写要领:形体扁字头正,两边均匀,上多下少4、 教师范写偏旁,边写边讲。草字

21、头:书写时要注意短竖与短撇指向中间,短竖与短撇在横的上部露出较多,下 部较少。山字头:写山字头时,字头要写正,字头左右两边要匀称。5、 学生跟着写三遍。6、 展示病例,师生点评后同桌互评作业,再练二遍。(二)学习例字;.1、出示“薄”试写字,写二遍。并想一想这字上下宽窄如何。2.教师巡视指导。3、探究评价选取学生的习作师生共同点评。说说好在哪里,什么地方需要改正。3、归纳要领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上小下大、比例恰当)4、教师例字示范:边写边讲笔画位置及变化。薄,上下结构,上小下大。草字头时,字头要写正,短竖与短撇之间的形态呈上开 下合之势;下半部分注意笔画的匀称。5、 学生再练习余下的字。

22、三、评价练习1、 好的学生作业上台评价展示。2、 同桌交流,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正。四、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收获?五、作业出示“茶、著、获”,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该如何写。板书设计:3、草字头和山字头的写法( 1);.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 汇报思考结果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字头的写法,谁来说说一般怎么写的?1、 引入新课:学会了草字头的写法,要掌握山字头的写法就容易了。说说山与山字头的不同。 同,短竖的角度不同。)二、学习写法1、学习例字观察“岂”:(竖的长短不同,竖折的角度不试写字,写两遍。并想一想这字上下宽窄如何。2.教师巡视指导。3、探究评价选取学生的习作师生共同

23、点评。说说好在哪里,什么地方需要改正。 4、归纳要领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上小下大、比例恰当)5、教师示范例字:边写边讲笔画位置及变化。;.6、出示另几个字,大家观察。7、 学生再练习余下的字。8、 教师巡视指导。三、评价练习1、 好的学生作业上台评价展示。2、 同桌交流,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正。四、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收获?五、游戏训练眼和手的配合翘板接毽准备直尺一把,大橡皮一块,毽子一只。在桌上用大橡皮和尺子搭成一个小翘板, 一端放毽子,另一端翘起,游戏者依次进行。用手去拍翘起的一端,使毽子跳起,再用 手接住就可得 1 分,每人可拍按 5 次,积分多者为胜。六、作业。说

24、说书写要领。板书设计:3、草字头和山字头的写法( 2)教学反思:;.4、单立人和双立人的写法教学目标:1 初步掌握单立人和双立人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 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3 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教学重难点:1、 掌握单立人和双立人的书写要领 。2、 掌握含有单立人和双立人这两个偏旁字的书写规律。教学准备:课件、练字本、写有成语的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书法家的故事郑板桥创“六分半书”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 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

25、字并不怎 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 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 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 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 !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 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 ?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 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 ?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 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

26、、受人喜爱的“六分 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2、欣赏下面的字,说说各是什么偏旁。3、揭示课题。二、探讨研究,掌握要领(一)、写写偏旁1、出示单立人和双立人,学生比较单立人和双立人有何共同点?2、偏旁书写指导:说说这两个偏旁怎么写才会更美? ;.单立人:撇的长短要适宜,书写是要注意角度,不要太平或太直,线条要挺拔。竖 要从撇的中腹处起笔,长短与撇的长差不多。双立人:第一撇较短,第二撇略长,呈平行之势,两撇起笔一定要上下直对。竖不 要写得太长。3、 书写要领:形体修长,竖在撇中偏下位置4、 教师范写偏旁,学生跟着写三遍。5、 展示病例,师生点评后同桌互

27、评作业,再练二遍。(二)学习例字1、出示“伐”、“律”俩字。试写这俩字,每字描一遍,写二遍。并想一想这俩字左右宽窄如何。2、 教师巡视指导。3、 探究评价选取学生的习作师生共同点评。说说好在哪里,什么地方需要改正。3、归纳要领说说写这俩字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穿插避让)4、教师例字示范:边写边讲笔画位置及变化。伐,注意单人旁中撇的倾斜角度,第二笔竖的长度与撇基本相等。斜钩的起笔高于 单立人的撇。律,第一撇较短,第二撇略长,呈平行之势,右部横画布白均匀,竖居中,稍长。 三、作业学生再练习余下的字。板书设计:4、单立人和双立人的写法( 1)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了单人旁

28、和双人旁的写法,谁来说说它们的不同?二、练习的评价1、 选取不同等级的作业上台评价展示。2、 同桌交流,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正。三、学写其它带有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字出示“供、仗、付、徒、街、德”,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该如何写。1、 先观察再写,注意学习步骤:一看二想三写四评2、 教师巡视指导。2、 探究评价选取学生的习作师生共同点评。说说好在哪里,什么地方需要改正。4、归纳要领四、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收获?五、游戏机制灵活,开动脑筋猜成语主持人事先在四张白纸上写一句成语,一纸一字,比如龙:腾虎跃。请四位游戏者站成排一, 用别针在他们背上各别上张一纸,接着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按逆

29、时针方向跑跳步三周,然后解散, 每个人都竭力去看到其他个三人背上的字,同时还要隐蔽好自己背上的字。一旦看到其他三个人背 上的字,就可判断自己背上的字,例如看到龙、虎、跃,就可以举手向主持人报出自己背上是一个 “腾”字先猜出者为胜。六、作业说说书写要领。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了哪几种部首?你知道写法吗,请说一说。板书设计:4、单立人和双立人的写法( 2);.教学反思:5、两点水和三点水的写法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两点水和三点水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 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3 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教学重难点:1、掌握两点水和三点水的书写要领。4.含有两点水和三点水这

30、两个偏旁字的书写规律。教学准备:课件、练字本、气球两个、绳子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书法家故事王羲之天台山拜师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 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 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 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 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

31、;.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 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 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 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 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 来一声:“天台白云”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

32、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 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 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 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 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 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2、 出示“水”的四种字体: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讲解“水”的演变过程。3、 揭示课题二、探讨研究,掌握要领(一)、写写偏旁1、出

33、示三点水和带有两点水、三点水的字,学生比较两点水和三点水有何共同与不同 点?2、偏旁书写指导:说说这两个偏旁怎么写才会更美?两点水:上下要呼应,距离不宜太开,这个偏旁在字中占位较小,左右比例差异明 显,书写时要注意左右笔画的穿插与呼应。三点水:第一笔为右点,第二笔右点略偏左,第三笔为斜提,三笔不宜在同一条垂 直线上。要点:两点水更紧凑,三点水成弧形。3、书写要领:两点水要呼应,间距要适中;三点水,中点略左,点提收在横中线上。 4、教师范写偏旁,边写边讲。学生跟着写三遍。5、展示病例,师生点评后同桌互评作业,再练二遍。(二)学习例字1、出示“冶”、“治”俩字;.试写这俩字,每字描一遍,写二遍。并

34、想一想这俩字左右宽窄长短如何。2. 教师巡视指导。3. 探究评价选取学生的习作师生共同点评。说说好在哪里,什么地方需要改正。4.归纳要领说说写这俩字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5.教师例字示范:边写边讲笔画位置及变化。冶,两点水不宜写得太开,提要指向右边撇折的起笔处,形成呼应。写右边时,要 注意撇折的撇的倾斜角度,口要上宽下窄,呈倒梯形状。治:写三点水要注意笔势的连贯,三个点的位置要恰当,注意呼应。右边的写法与 “冶”相同。6.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三、评价练习1、 好的学生作业上台评价展示。2、 同桌交流,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正。四、作业展示新学的写法,说说书写要领。板书设计:5

35、、两点水和三点水的写法( 1)两点水更紧凑 三点水成弧形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两点水和三点水的写法,谁来说说它们的不同?二、练习的评价1、 选取不同等级的作业上台评价展示。2、 同桌交流,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正。三、举一反三,拓展练习1、出示“凑、凝、况、潮、溢、渴”。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该如何写。2、先观察再写,注意学习步骤:一看二想三写四评试写这些字,每字写二遍。并想一想这些字 左右宽窄长短如何。3、教师巡视指导。四、探究评价1、 选取学生的习作师生共同点评。说说好在哪里,什么地方需要改正。2、 归纳要领说说写两点水和三点水的字要注意什么?五、小结

36、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收获?六、游戏教学生学会使用巧劲儿顶气球比赛 道具:气球一个、绳子一条参加人员:两组对抗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前先把绳子沿场地的正中间拉开(像网球网一样),然后双方 排开用头顶球,哪方先落地为输,双方轮流发球。体现配合能力和竞争能力。(注意只 能用头,不能用身体的其它部位)七、作业展示新学的写法,说说书写要领。板书设计:5、两点水和三点水的写法( 2)两点水更紧凑三点水成弧形教学反思:;.6、呼应与避让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呼应”,什么叫“避让”。2 使学生明白怎样呼应、避让。3 使学生会书写小、心、火、九、牲、现、精、航、渣等字,体会笔画呼应、避让的关 系。教学重

37、难点:体会笔画呼应、避让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练字本、直尺一把,大橡皮一块,毽子一只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呼应”。2 使学生明白怎样呼应。3 使学生会书写小、心、火、九,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教学重难点: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书法家故事傅山误书“打钟庵”清代初年,北京城里有一座名叫“打钟庵”的寺庙,庙里的方丈想请大书法家傅山 题写打钟庵庵名。但傅山为人耿直,厌恶方丈为人庸俗,因而拒绝了方丈的要求。傅山喜欢饮酒,经常在其隐居附近的一个小酒馆内自斟自饮。这一天,傅山正在自饮,忽然从门口进来一个人,一看,原来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钱南山。傅山

38、还没来得及打招呼,钱南山已坐在了傅山的对面,把一坛子酒放在了桌上,叫 店主拿来两只大杯,说道:“朋友从远方带来一坛好酒,钱某舍不得独享,特来找兄台 一醉。”说着,打开封口,一股扑鼻异香,顿时弥漫了整个小店。两个人喝了有一个时辰,都有些醉意。钱南山忽然诗兴大发,吟起诗来:“月落霜 打天,渔火愁点点,寄客姑苏庵,钟声独难眠。”吟了一会儿,就叫店家把笔墨拿来。钱南山展纸提笔,写起这首诗来,可这位钱老兄,并不擅书法,写得歪歪扭扭,十 分拙劣。但他并不灰心,写一张,不好,撕了,重写,一连写了三、四张,还是不好。 不好,还接着写。傅山在一旁看,心想,这老兄是醉了,于是说道: “你再写下去,恐怕京城里的 纸

39、都要被你撕光了。不如我替你试试吧。”钱南山心想,早就等你这句话呢。傅山站起身来,也有点摇晃,从钱的手中接过笔,略作凝思,笔落纸上,一气呵成, 如枯藤钱线,一首诗顿时写成,其效果比平时还要好。;.“好字!好字!”钱南山赞道,又说:“何不顺手署上兄台大名”傅山在诗后又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过了十多天,傅山出行路过打钟庵,抬头一看,大门上挂的“打钟庵”的匾额,怎 么是自己的手迹呢 ?寺里的方丈找过我,可我没给他写呀。再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大 呼:“上当,上当!”原来方丈遭拒绝后,并不甘心,便想起了自己的熟人钱南山是傅山的朋友,便去求 他帮忙。碍于情面,钱只好答应。于是才有上面的那场巧计:把“打钟庵”三字

40、嵌入了 五言诗中,趁酒醉赚了傅山的字。2、 板书课题:呼应3、 激发兴趣:什么叫呼应?为什么要呼应?二、什么叫呼应1、 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 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2、 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3、 根据例字讲解: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三、怎样呼应1、出示例字“小”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全班交流:“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3 出示“心”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41、,“心”是怎样呼应的?全班交流:“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通过“九”和“火”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 三、练习写一写练习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四、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收获?五、游戏训练眼和手的配合翘板接毽;.准备直尺一把,大橡皮一块,毽子一只。在桌上用大橡皮和尺子搭成一个小翘板, 一端放毽子,另一端翘起,游戏者依次进行。用手去拍翘起的一端,使毽子跳起,再用 手接住就可得 1 分,每人可拍按 2 次,积分多者为胜。六、课后练习。说说书写要领。板书设计:6、呼应与避让(1 )呼应:笔画的方向笔画的位置教学反思

4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避让”。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避让。3 使学生会书写牲、现、精、航、渣等字,体会笔画避让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 书写牲、现、精、航、渣等字。2、 ,体会笔画避让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书法家的故事好联不打折江西有位张真人,受乾隆垂青,入京朝见后,路过杨州,当地商人都争着要逢迎拍 马。有一位想了一个点子,玩点高雅的,就请郑板桥为其写一幅对联。为此他特地差人 去江西定做了长丈许,宽六尺多的大纸,并携至板桥处。这纸实在太大,远超出板桥润 格“大幅六两”的范畴,又要为其撰句,所以要特别地问一下价钱。板桥不加思索地开 价一千两,来人毕竟是杨州

43、的生意老手,随口杀价为五百两。不料板桥却不假思索,欣 然应允。提笔一挥而就,顷成上联:“龙虎山中真宰相。”来人赞不绝口,并请其写下联。 板桥笑日:“说好一千两,你只出五百两,我只好给你写一半。”来人这才发现自己吃了 亏,情急之下又回去请示大商人。这位商人听了哭笑不得,最终万般无奈,如数奉上。 郑板桥这才写了下联:“麒鳞阁下活神仙。”真是妙语惊人,商家也十分满意。;.2、 板书课题:避让3、 激发兴趣什么叫避让呢?为什么要避让?二、新授(一)什么叫避让1 汉字中笔画相遇时,为了避免碰撞,必须彼此相让,互不妨碍,同时结构还要紧密, 做到整体美观和谐,这种处理汉字笔画互不妨碍的方法叫做“避让”。2

44、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避让。3 根据例字讲解:“牲”字的右部“生”的撇和长横都插在“牛”的右侧下部。 “现”字的右部“见”的撇画在“王”的下方。“精”两字的各部件笔画较繁,空隙较小,所以要尽量避免碰撞。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避让。(二)怎样避让1 出示例字“渣”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渣”是怎样避让的?全班交流:“渣”字的三点水为了靠紧右边部件,和右上的上部呼应,将提画向上扬,插在 长撇的上方,结构就较紧凑。3 出示“航”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航”是怎样避让的?全班交流:“航”字的舟旁右边为横折钩,无法避让右边笔画,因此只有将 “亢”的撇相对 写成直撇

45、,才可避免碰撞。(三)避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通过欣赏“初”,体会是怎样处理避让关系的。(四)这些字哪些笔画可以避让,怎样处理?生答。三、练习写一写练习书写牲、现、精、航、渣等字,体会笔画避让关系。 ;.四、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收获?五、作业说说书写要领。板书设计:6、呼应与避让(2)避让:处理汉字笔画互不妨碍的方法避免碰撞、彼此相让、互不妨碍、结构紧密、美观和谐教学反思:7、伸缩与疏密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伸缩”,什么叫“疏密”。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伸缩和安排疏密。3、 使学生会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的关系;会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 字,体会疏密关系。教学重

46、难点:1、 会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 。2、 体会笔画伸缩关系、疏密关系。教学准备:课件、练字本、写有成语的卡片、气球两个、绳子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伸缩”。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伸缩。3、 使学生会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会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 。;.2、体会笔画伸缩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书法家的故事郑板桥创“六分半书”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 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 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

47、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 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 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 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 !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 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 ?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 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 ?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 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 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48、“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2、 板书课题:伸缩3、 激发兴趣:什么叫伸缩呢?为什么要伸缩?二、新授(一)什么叫伸缩1、 一字中如果笔画出现重复,就需要进行变化,延伸一部分,收缩一部分,这样就能 避免呆板,使字形生动美观,这就叫做“伸缩”。2、 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伸缩。3、根据例字讲解:“惟”和“徘”的横画写得有长有短,这便是“伸缩”。“寺”的上横和下横一长一短,这也是“伸缩”。左右结构的字如果有两笔重复的竖画,一般缩左伸右。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伸缩。(二)怎样伸缩1 出示例字“降”: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降”是怎样伸缩的?全班交流:

49、“降”字的耳刀旁有一长竖,右边也有一竖,为了避免重复,伸长了右竖。3 出示“戒”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戒”是怎样伸缩的?全班交流:“戒”字的笔画中,有三笔画方向相近,为了避免重复,伸长了右边的斜钩。;.(三)伸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通过欣赏“素”和“秦”,体会是怎样处理伸缩关系的。(四)练习写一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关系。师巡视指导。 三、评价练习1、 好的学生作业上台评价展示。2、 同桌交流,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正。2、 出示“供、仗、付、徒、街、德”,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该如何写。4、先描再写,注意学习步骤:一看二想三写四评四、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收获?

50、五、游戏机制灵活,开动脑筋猜成语主持人事先在四张白纸上写一句成语,一纸一字,比如龙:腾虎跃。请四位游戏者站成排一, 用别针在他们背上各别上张一纸,接着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按逆时针方向跑跳步三周,然后解散, 每个人都竭力去看到其他个三人背上的字,同时还要隐蔽好自己背上的字。一旦看到其他三个人背 上的字,就可判断自己背上的字,例如看到龙、虎、跃,就可以举手向主持报人出自己背上是一个 “腾”字先猜出者为胜。六、作业说说书写要领。板书设计:7、伸缩与疏密(1)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疏密”。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安排疏密。3 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

51、关系。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安排疏密。2. 会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板书课题:疏密2、 激发兴趣:什么叫疏密呢?为什么要安排疏密?二、新授(一)什么叫疏密1、 汉字笔画有多有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使每个字都具有生动活泼的形态,书 写时需要根据字的具体情况,将某一部分写得紧一点(密),某一部分写得松一点(疏), 这种安排叫“疏密”。2、 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疏密的安排。3、根据例字讲解:在进行字的疏密安排时,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上部写得稍密些,下部写得稍疏些; 左右结构的字,则根据左右部分的笔画和形态灵活安排,但

52、须做到合理、自然与和谐。 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安排疏密关系的。(二)怎样安排疏密1、 出示例字“臻”: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臻”是怎样安排疏密的?全班交流:“臻”字的笔画较多,书写时,左部“至”写得较疏,形较短;右部“秦”写得 较密,形较长,这样就形成了疏密对比。3、 出示“耳”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耳”是怎样安排疏密的?全班交流:“耳”字的笔画较少,书写时,笔画稍向上靠,下部空一点,这样字就显得生动活 ;.泼。(三)疏密处理得当的字:通过欣赏“上”和“囊”,体会是怎样处理疏密关系的。三、练习写一写练习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五、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收获

53、?六、游戏教学生学会使用巧劲儿顶气球比赛道具:气球一个、绳子一条参加人员:两组对抗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前先把绳子沿场地的正中间拉开(像网球网一样),然后双方 排开用头和身体顶球,哪方先落地为输,双方轮流发球。体现配合能力和竞争能力。(注 意只能用头和身体,不能用手、脚)七、作业展示新学的写法,说说书写要领。板书设计:7、伸缩与疏密(2)教学反思:8、相向与相背(1)相向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相向”。;.2 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相向的字。3 使学生会书写相向的字,体会相向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 明白怎样写好相向的字 。2、 会书写相向的字,体会相向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练字本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书法家故事王羲之与天鹅饺子王羲之从小就喜爱练字,他 7 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集中心力刻苦勤练,日 有长进,不到三年已经是笔力沉劲,顿挫生姿。在琅琊太守举办的书法赛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