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正弦交流电路参数测量试验报告002_第1页
RLC正弦交流电路参数测量试验报告002_第2页
RLC正弦交流电路参数测量试验报告002_第3页
RLC正弦交流电路参数测量试验报告002_第4页
RLC正弦交流电路参数测量试验报告0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RLC正弦交流电路参数测量实验 报告HUNAN UNIVERSITY课程实验报告题目: RLC正弦交流电路参数测量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完成日期:实验内容1、在面包板上搭接 R、L、C 的并联电路电路参数: R=1K、L=10mH、C=0.1uF,正弦波 Vpp=5V、f=1KHz,取样 电阻 R=51欧2、将 R、L 并联,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和相位差,计算电路的功率 因素。3、将 R、C 并联,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和相位差,计算电路的功率 因素。4、将 R、 L、C 并联,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和相位差,由相位差分 析负载性质。计算功率因素。实验目的1. 学习用示波器观察李萨

2、尔图形的方法;2. 掌握 R,L,C 元件不同组合时的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实验原理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初相角 蠁:决定正弦量起始位置;角频率 蠅:决定正弦量变化快慢幅值 : 决定正弦量的大小。2. 电路参数 在正弦交流电路的负载中,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电阻器、电感器或电容器,也可 以由他们相互组合(以串联为例)。电路里元件的阻抗特性为 当采用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和有功功率表对电路 测量时(三表法),可用下列计算公式来表述 Z 与 P、U、 I 相互之间的关系:负载阻抗的模 Z ;负载回路的等效电阻 负载回路的等效电抗 功率因数 cos ;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当 0 时,电压超前电流;当 0

3、时,电压滞后电流和 ,可3. 矢量关系: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电路里依然成立,有 列出回路方程与节点方程 。4. 功率因素 cos?=P/UI, 电流电压相位差 ? =arctan(wL-1/wC)/R)=arctanx/R实验器材示波器一台,信号发生器一台,导线若干, 51? 电阻一个, 1k? 电阻 一个,电容以及电感,探头线两根 实验电路图RC电路:RL电路XSC3JL1 10mH2_RLC电路XFGl1XSC30L1 10mH思51QC1 100nF实验液形图RC电路:Z12.0mV1.00001kHz-1.40000m2.00 V/ 、z(400jus 最小 -166mV 篡同期996.

4、2小ill 卜I=巖大 150mV18:51:501 1 9 -2.74m$-210mV |0 3 -2.65m$142mVq960jja352mV I100mVRL电路:1 (400ais0.00000 sO /OOPV1,00000kHzjfB最小-570mV 幄唯110VIf同期9985ju$O 最大530mV50OmVQB 2.00VO -1.75m$|10伽自魁RLC电路:数据以及分析RC电路: a=1.12V,b=2.5VRL电路: a=1.20V,b=2.16VRLC电路: a=0.96V,b=2.16v RC 电路: sin ?=a/b=0.448, 相位差 ?=26.62 度,功率因素 cos?=0.894RL电路: a=1.20V,b=2.16V ,相位差 ?=33.75 度,功率因素 cos?=0.831RLC电路:a=0.96V,b=2.16v ,相位差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