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万步走”科学还是迷信_第1页
“每日万步走”科学还是迷信_第2页
“每日万步走”科学还是迷信_第3页
“每日万步走”科学还是迷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每日万步走”科学还是迷信在街上随意拦住行人,问他们“为了身体健康,一个 人每天该走多少步”时, “1 万步”可能是最常听到的答案。在这个计步器比以往更便宜、更精确、功能更丰富的时 代,“每日万步走”被赋予了某种神话般的意义。听上去, 这个崇高的目标(折算下来不到 10 公里,一个运动量适中 的人能较容易地完成)有助于区分积极进取和生活慵懒的人 群。但是,有没有足够的科学理论来支撑这个数字?不一定。 追根溯源,这种想法最早出现于一个与当今截然不同的环境: 20 世纪 60 年代的日本。西奥多 ?贝思拓在哈佛大学研究日本社会和文化。他说, 在日本文化中, 10000 是个很吉利的数字。 每天走 1

2、0000 步, 对商业推广来说是个很好的噱头。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采用这 个数字, 它都迎合了人们的心理, 催生了 “ man-po-kei ”(日 语“万步器”的读音)等商品。贝思拓说: “大家一致认为, 彼时的日本人, 饮食中的卡路里较少, 且更少窝在汽车里。 ” 联合国食品与农业署的数据显示, 1964 年,日本人的人均食 物供应热量是 2632 卡路里,至少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这 个数据明显比当今的情况偏低。当然,从理论上说,每天走 10000 步有益无害,多走总比少走要好。但问题正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研究员卡特琳 都铎 -洛克所指出, “万金油式的策略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 。对不爱运动的

3、人来说,走 5000 步已难于登天,更不用 说 10000 步了。相比之下,让他们将每日的运动量从2500步提高到 5000 步,是更可行的策略。都铎 -洛克说,那些从 不锻炼的人,最需要做的就是摆脱沙发,动起来。今年年初 的一项研究也显示,相比完全不动的人群,略有活动的人群 在某些疾病指标上呈现出显著差别,约有两到三成的降低。不仅如此,聚焦于每日万步走的目标,还会让人忽视其 他影响健康的因素,如饮食。假设你走了 10000 步,然后买 了个超大号汉堡包,甚至在余下的时间里一直大吃垃圾食品, 那么还是会体重超标,进而面临各种各样令人不快的健康问 题。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埃里克 ?里姆博士说: “一方面, 有人超重、吃得差却又频繁锻炼,另一方面,有人吃得很好 但整天陷在沙发里。 ”只专注走 10000 步这个指标,不能保 证人们采用综合手段来提升健康指数。尽管“每日万步走”听上去有趣、容易记,又是件不错 的营销工具,但考虑到公众的健康状况普遍不乐观,以及稍 稍进行运动就会获得巨大收益,制订循序渐进的锻炼计划其 实更有意义。 正如一些营养学家推荐的那样: “站而不是坐,。都铎 -洛天运动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