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兴盛路跨西洱河大桥相关资料_第1页
大理兴盛路跨西洱河大桥相关资料_第2页
大理兴盛路跨西洱河大桥相关资料_第3页
大理兴盛路跨西洱河大桥相关资料_第4页
大理兴盛路跨西洱河大桥相关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理市兴盛路跨西洱河大桥相关资料一、任务依据和历史背景 大理兴盛大桥位于大理市境内西洱河, 西洱河是洱海的主要 出水口,源于下关向西汇入澜沧江支流的漾濞江,境内长度 23 公里,年均出水量 10 亿立方米。西洱河上现有能满足城市道路功能的桥梁有泰安桥、 下关新 桥两座。泰安桥位于下关苍山中路, 横跨西洱河, 于九十年代初 建成通车,主孔为净跨 60 米双肋中承式拱桥,桥面净宽 15 米。 两岸桥台设计为重力式石砌 U 型桥台,主桥基础由拱座、承台、 基桩及防推基座组成, 设计荷载汽车 20 级,挂车 100 ,通航 净高 7.5 米。主道两旁设置了环形匝道,方便车辆上下泰安桥。 下关新桥是大理

2、 下关一级公路的控制性工程, 2004 年建成通 车。主桥布置为 1-50 米矢跨比为 1/6 的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 桥梁宽 36 米,桥长 140 米,设计车速 60 公里 /小时。两岸引桥布置为 10+25 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设计荷载为汽车 超 20级、挂车 120目前西洱河两岸已形成繁荣的市区, 沿岸居民点集中, 房屋 密集,人口稠密,随着大理市旅游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 展及大理城镇化的进程, 两岸居民往来频繁, 物资交流迅猛增加, 同时按照大理市“ 一海(洱海) 、两线(洱西、洱东) 、两片(下 关、凤仪)”的总体思路,以配合大理市建设为滇西中心城市, 保护开发洱西、重点

3、开发洱南,推进开发洱东的城镇规划体系, 为配合大理市城市建设, 大理市政府把修建兴盛大桥列入了近期 规划纲要。二、主要研究结论(一)建设理由1、加快开发地区资源,发展旅游事业的客观需要。52大理市地处金沙江、 红河和澜沧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段, 境 内高山、湖泊、河流、丘陵、盆地相间,气候宜人,素有“ 文献 名邦” 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族 风情于一体。大理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现有 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国家级 4 处(崇圣寺三塔、 南诏太和 城遗址并含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喜洲白族古建筑群) ,省 级 12 处,州级 5 处,市级 31 处。 30

4、多个风光秀丽、景色独特 的重要旅游景点(区)与“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四大胜景相映成趣, 构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洱海景区的独 特景观。大理是我国白族文化最丰富的地区。 大理建筑风格独特, 在我国众多民居建筑类型中独放异彩, 为中外游客及建筑界所瞩 目。1998 年大理市荣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荣誉。“九五” 期 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年均递增 12.77% ,其中接待海外游客 人数年均递增 30.5% ,2002 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 472 万人 次,比上年增长 3.5% 。其中:海外游客 15.2 万人次,比上年增 长 16.9% ,国内游客 456.8 万人次。 旅

5、游业综合收入 18.8 亿元。 旅游业对大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和辐射功能已充分显现。苍山洱海是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苍洱景区的基础,同时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洱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白族民间艺术, 特色的生活风情,古城民 居村寨,苍山洱海珠联璧合, 风花雪月风情婉约, 四季如春的气 候环境, 使大理成为云南的主要旅游区和著名的国际旅游地。 在 苍洱景区内,分布着大理绝大部分的历史文化遗迹,古城名镇, 白族风俗风情等, 形成一条文化景观轴, 生息着白族人民创造出 来的丰富的文化和生活风情, 形成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有机结合 的环型走廊。今年以来, 大理市政府围绕 “

6、建设山水园林大城市” 的目标, 加大对西洱河沿岸的绿化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 如今的西洱河沿 岸,到处是花团锦簇、绿草如茵, 西洱河水也逐渐恢复昔日的清 彻、明净。西洱河沿岸正成为大理市又一个风景秀美的片区。 因 此,本项目的修建,是开发旅游资源, 实施大理旅游可持续发展 的需要。2、促进大理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大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是中国西南边疆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早在三千多年前, 洱海周围就生 活着白族先民。西汉元封年间,始建叶榆县,唐代为南诏国,宋 建大理国。大理曾经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沟通云南 丽江、迪庆、德宏、保山、楚雄、临沧、思茅等 8 个地州

7、的昆畹 公路、 滇藏公路的交汇点和物资集散地。 又是我国同东南亚各国 文化交流、通商贸易的重要门户。 大理历史悠久、山川秀丽, 苍山洱海珠联璧合, 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既有古王都的神韵, 又 有改革开放的活力,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大理市位于我省滇西中部,旅游、商贸、建筑建材、生物资 源开发是大理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 九五” 以来大理形成以卷 烟、建材、食品为骨干,纺织、造纸、制药、印刷等共同发展的 格局。 2003 年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 73.41 亿元 (当年价, 增长率按可比价计算 ),较上年增长 9.5% ,一、二、三次产业比 例为 10:52 :38 。财政收入 43178 万

8、元,全市人均 GDP 达 13956 元。“ 十五” 期间,大理市将继续按照“ 以旅游活市、以工贸富 市、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的工作思路和 “ 三、二、一” 的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强化基础,加快发展,促 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促进大理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3、建设滇西中心城市的客观需要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中心城 市,是我省实施城镇化战略, 完善生产力布局的需要; 是云南扩 大对外开放, 发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需要; 是发挥 大理独特优势, 壮大全州经济实力, 促进滇西地区经济社会加快 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 大理州经

9、济社会迅速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和 产业培育成效明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州 GDP 总量,人均 GDP 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多年位居全省第五位, 居滇西 8地州市第一位。 城市规模在滇西 8地州市处于领先地位。 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需要看,大理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文化 独特、区位优势, 在滇西 8 地州市中实力最强, 有条件、 有必要、 也有可能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滇西区 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大理市要建成辐射面广、 带动力强、 吸引力大的滇西中心城市;在全国的定位,要建成我国著名的文化、 旅游特色浓郁的现 代城市; 在世界的定位, 要建成世界上适宜人类居住和

10、发展的城 市。根据洱海地区的地形特点、发展条件和基础,按“ 一海(洱 海)、两线(洱西、洱东) 、两片(下关、凤仪) ” 的思路,规划 好城市布局和功能, 保护开发洱西, 重点开发洱南, 推进开发洱 东,策划开发洱北,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充满 活力的城镇体系。 尽快把大理市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等规模城 市,形成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因此,本项目的实施, 是把大理建成滇西经济中心, 中国连 接东南亚、南亚大通道的滇西枢纽, 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 胜地的客观需要。(二)交通量预测本项目属新建项目, 主要作用是连接西洱河两岸城区, 促进 两岸经济发展、资源开发, 发展旅游业,该项

11、目的远景交通量以 趋势型自然增长为主。根据大理市城市规划发展趋势, 结合当地汽车保有量、 历年交通量增长情况和区域经济、 贸易、旅游业发展情况, 按部颁“ 可 行性研究编制办法” 规定,对本项目进行交通量预测, 预测年限 取 20 年。预测特征年为 2004 年、 2008 年、2010 年、2015 年、 2020 年、 2025 年、 2028 年。大理兴盛大桥交通量预测表单位:小客车年份交通量增长率备注2004170804%基年2005177632007192132008203656%竣工年2010228832015306222020372564%2025431903%202847195

12、设计末年(三)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根据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路网作用, 交通量发展按建成 通车 20 年进行预测,到 2028 年汽车远景交通量将达 47195 辆 日(小客车) ,按项目在区域公路网的作用及地区经济发展的 需要等方面综合分析, 考虑西洱河两岸的发展, 本桥兼有城市桥 梁功能,技术标准采用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 并参照城市道路标准取定。 采用主要技术指标如 下:设计荷载 公路 级、城市 A 级桥 宽净-11 米 2(机动车道) +4 米 2(非机动车道) +2.75 米 2(人行道) +4.5 米( 中央隔离带)或以 40 米和设计需要进 行调整30

13、+200+30 米设计速度60 公里小时抗震裂度8 度 (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 0.30g)设计洪水频率1/300通航等级五级航道标准三、地理环境及地质情况(一)自然地理环境 大理市兴盛大桥拟建场地位于洱海西南缘, 从洱海公园西侧 纵跨至大关邑村东, 地形起伏不大。 区域上, 大理市处于经向构 造体系和青、 藏、滇、缅、印尼“ 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 洱海为洱海深(大)断裂形成的断层湖。洱海古称“ 叶榆水”,发源于鹤庆县黑泥哨,由西洱河泻入 漾濞江。南北长 40.5km ,东西宽 8.4km ,最窄处 3.4km ,总面 积 248km 2 。平均水深 12m ,最大水深 21m ,近河

14、岸水深一般为 3.0 4.8m 。下游西洱河水电站未开发时,洱海年均最高水位标 高 1966.71m (海防高程系统为 1974.87m ,下同),年均最低水 位标高 1965.28m (1973.44m );电站建成后,洱海正常运行水 位 1965.34m (1973.50m ),最低水位 1960.84m ( 1969.00m )。大理市地处北纬 25 25 25 58 ,东经 99 58 100 27 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5.1 C,温度范围4.2 C 33.4 C。年均日照时数 2276.6h ,年均降雨量 1080mm , 雨季为 6 7 月。无霜期长,坝区少雪。

15、冬春二季多风,下关年 平均风速 4.1m/s ,大于 17 m/s (相应于 8 级或 8 级以上风力) 的大风日数为 78.5 164d ,瞬间最大风速 27.9 m/s 。主导风向 西南风向。水系属澜沧江水系,点苍山东麓 19 峰,每两峰之间发育有 一溪流,汇水后流入洱海。(二)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处于云南“ 山” 字型构造前弧,西翼受滇藏缅“ 歹”字 型构造东支影响,构造线呈北西向, 为紧密褶皱和压扭、张扭断 裂组。洱海深(大)断裂从洱海西缘、南部通过。近代地壳的间 歇性和差异性升降运动表现十分明显。公元 886 至 1986 年底,该区共发生 M 4.0 地震 201 次, 最大震级 7.5 级。其中: 7 级以上地震 3 次,6.06.9 级地震 20 次, 5.0 5.9 级地震 81 次。据邻近钻探资料,本区地层上部主要覆盖为第四系冲湖积 (Qal+l)层,洱海河岸西侧部分有第四系残坡积( Qel+dl )层和白 垩系( Qal+l )基岩出露。第四系冲湖积( Qal+l)层含粘土、亚砂 土以及夹有厚度不一的淤泥、有机质粘土、泥炭质土、亚粘土、 粉砂、卵石土等, 厚约 21.5 85.0(未揭穿)。土层结构变化大, 具多层次性。第四系残坡积( Qel+dl )层表现为碎石土、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