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食积内热型的中医治疗_第1页
小儿厌食食积内热型的中医治疗_第2页
小儿厌食食积内热型的中医治疗_第3页
小儿厌食食积内热型的中医治疗_第4页
小儿厌食食积内热型的中医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厌食 ( 食积内热型 ) 的中医治疗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波写在课前的话: 本课件通过对小儿厌食症 (食积内热型) 的中医治疗的讲解,使儿科医生进一步了解厌食症食积内热 型的中药的合理应用。小儿厌食症在儿科临床为常见、多发 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长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此病 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一般愈后良好,但如果失治 误治,不但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更严重的还能引发佝偻病、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严重影响孩子 的健康成长。西医治疗小儿厌食症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通 过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的补充 , 促进胃蠕动以及配合心理疗法 等。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方法多样、简便安

2、全,具有一 定的临床优势。经过观察门诊病例中,厌食患儿已不仅限于脾失健运, 脾胃气虚,脾胃虚弱 3 证,还存在一些以舌苔黄厚、手足心 热、食纳差、 大便秘结为主要临床表现, 此类患儿属于实证, 乃为食积日久不化,而生内热,临床称之为食积内热型,治 疗上以急性期以消积化热为主,稳定期以醒脾开窍为主,以 本治疗原则,在临床上运用多年,效果显著。一、病因病机小儿乳食不知自节,调护失宜,喂养不当,偏食嗜食, 或暴饮暴食,或过食膏粱厚味,煎炸炙馎,或贪食生冷、坚 硬难化之物,或添加辅食过多过快,均可导致食积,小儿脾 常不足, 且为纯阳之体, 脾胃受纳运化失职, 食积日久不化, 从阳化热,而形成食积内热之

3、证,如证治准绳所说: “小 儿宿食不消者,胃纳水谷而脾化之,儿幼不知撙节,胃之所 纳,脾气不足以胜之,故不消也。二、临床表现( 1 )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厌恶进食,伴有烦躁易怒,口 唇红,咽红,口气,腹胀,时有呃逆,手足心热,手足心汗, 便秘,溲黄,舌红,苔白厚腻或黄腻,指纹紫滞或脉数。 (2)厌食与积滞、疳证的鉴别厌食与积滞、疳证均有食欲不振,饮食异常的症状,且 病位均在脾胃。厌食是以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食量减少为 主要特征,一般形体消瘦,但其他症状不明显,精神状态和 活动尚可,一般不累及他脏;积滞是指短时间内过量饮食而 导致的食积,常伴有嗳腐吞酸,便稀酸臭等伤食表现;疳症 是由厌食、积滞、

4、久吐、久泻久治不愈,或长时间过量应用 寒凉峻下、 攻伐的药物而导致, 临床以发结如穗、 肚大青筋、 肌肉消瘦为主要表现,本病多累及他脏。三者在病情方面有 递进关系,且互相又有紧密的联系。短时期的伤食、伤乳则 可导致积滞,日久不愈则形成厌食,厌食失治误治,则脾胃 气液耗伤而形成疳证。正如证治准绳幼科中所论述的 “积是疳之母,所以有积不治乃成疳候” ,陈飞霞的幼幼 集成伤食证治中所述“伤食一证,最关利害,如迁延不 治则成积成癖,治之不当则成疳成痨” ,故临床不难辨别。三、治疗原则本病治疗分 2 个阶段,第 1 阶段是以清内热为主,长期 进食不良,厌食,便秘,手足心热等内热证明显,治疗以清 热化积为

5、主,第 2 阶段是指内热已控,治以醒脾开窍为主。四、中医辩证治疗1、第 1 阶段: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厌恶进食,伴有烦躁 易怒,或口唇红、咽红,或口气、腹胀,便秘,溲黄,或时 有呃逆,或手足心热,手足心汗,舌红,苔白厚腻或黄腻, 指纹紫滞或脉数(伴随症状在 2 条以上即可) 。治疗:清热 化积。方药:黄芩,栀子,枳实,佛手,陈皮,鸡内金,神 曲,焦山楂,莱菔子,藿香。疗程 2 周。2、第 2 阶段:一般在内热得到控制后,第 1 阶段的症状好 转时,方药:前方去栀子,加石斛,石菖蒲。疗程 2 周。 用药注意本方用于治疗食积日久化热,湿热内蕴之小儿厌食,故 方中多用苦寒药,以清热燥湿,但小儿为“纯

6、阳之体” ,“脾 常不足”,苦寒药燥湿易伤胃阴,故不能长期服用,故应密 切观察患儿病情, 临床应用一般 2 周左右实火可清, 故第 2 个疗程后可减少黄芩、栀子等苦寒药物的用量,酌情给予黄 芪等补气之品,增加健脾药物的用量,以防过用苦寒药而导致的脾胃损伤,起到固护脾胃的作用。加减:内热盛时可加 石膏,黄连,腹痛加白芍、甘草等随症加减。五 典型病例华思淼,女, 5 岁, 2016-01-06 初诊。主诉:厌食 6 个月,加重 15 天。 现病史:患儿平素喜好吃零食,喝饮料,吃肉,不爱吃饭。 近半年来食欲下降,食量减少,家长间断给予“撤火药”口 服治疗(具体用药用量不详) ,症状无明显改善,近 1

7、5 天, 患儿厌恶进食,伴有口臭,便秘,手足心汗,故来我院儿科 门诊就诊。现症:食欲差,食量减少,精神尚可,面色偏红, 口臭,手足心热,大便干, 2-3 日 1 行,溲赤,夜卧不安。 查体:形体偏瘦,精神尚可,面色偏红,口唇干红,咽赤, 心肺腹未见异常,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数。 中医诊断:小儿厌食(食积内热型) 治法:清热化积方药:黄芩 15g、栀子 15g、枳实 12g、厚朴 12g、陈皮 10g、 神曲 15g、莱菔子 15g、山楂 15g,佛手 10g、鸡内金 5g,石 膏 15g,藿香 10g。4 剂水煎服, 2 日 1 剂,日 3 次口服。2016-01-24 二诊。前证减轻。现食欲

8、稍差,食量略有增加, 形体偏瘦,无口臭减轻,手足心热减轻,大便略干, 1-2 日 1 次。查体:形体偏瘦,精神尚可,面色红润,口唇红,咽略赤, 心肺腹未见异常,舌质红,苔黄,脉数。 予上方去栀子、 石膏,黄芩减为 10g,加黄芪 8g,石斛 12g,石菖蒲 12g。 继服 4 剂,煎服法同前,后诸证消失。嘱家长合理喂养,多食蔬菜水果,荤素搭配,避免辛香 油炸食品,不能放纵孩子挑食,吃零食,要培养良好的用餐 氛围,停药后 1 个月,无复发,体重明显增加,复查血、尿、 便常规等相关检查均无明显变化,属临床痊愈。试题:1. 小儿厌食症在儿科临床为常见、多发性疾病,临床表现 不包括( )A: 长期厌恶

9、进食 B: 食量减少C: 多梦 D: 消瘦2. 西医治疗小儿厌食症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通过不包括( )。A: 微量元素的补充 B: 适孩子喜好给予饮食。C: 消化酶的补充 D: 促进胃蠕动以及配合心理疗法等3. 厌食症发病原因不包括() 。A: 添加辅食由细到粗,由少到多,由稀到浓。B: 小儿乳食不知自节,调护失宜,喂养不当,偏食嗜食。C: 或暴饮暴食, 或过食膏粱厚味, 煎炸炙馎, 或贪食生冷、 坚硬难化之物。D: 添加辅食过多过快。4. 厌食与积滞、疳证均有食欲不振,饮食异常的症状,且 病位均在脾胃。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厌食是以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食量减少为主要特征, 一般形体消瘦

10、,但其他症状不明显,精神状态和活动尚可, 一般不累及他脏;B: 三者在病情方面有递进关系,且互相又有紧密的联系。 递进关系为厌食 -积滞 -疳症。C: 积滞是指短时间内过量饮食而导致的食积,常伴有嗳腐 吞酸,便稀酸臭等伤食表现;D: 疳症是由厌食、积滞、久吐、久泻久治不愈,或长时间 过量应用寒凉峻下、攻伐的药物而导致,临床以发结如穗、 肚大青筋、肌肉消瘦为主要表现,本病多累及他脏。5. 小儿厌食症(食积内热型)治疗本病分 2 个阶段,分别 是:( )A: 补气活血开窍。B: 疏肝解郁化积。C: 清热化积健脾。D: 健脾安神导滞6. 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厌恶进食,伴有烦躁易怒,或口 唇红、咽红,或口气、腹胀,便秘,溲黄,或时有呃逆,或 手足心热,手足心汗,舌红,苔白厚腻或黄腻,指纹紫滞或 脉数下列错误的是( )。A: 上述为厌食症脾胃气虚型。 B: 治疗:清热化积C: 方药:黄芩,栀子,枳实,佛手,陈皮,鸡内金,神曲, 焦山楂,莱菔子,藿香。 D: 疗程 2 周7. 小儿厌食症临床分型不包括( )A: 脾胃气虚 B: 脾虚健运 C: 食积肺热 D: 肝郁乘脾8. 短时间内过量饮食而导致的食积,常伴有嗳腐吞酸,便稀 酸臭等伤食表现为( )A: 积滞 B: 厌食 C: 疳症 D: 以上都不是9. 疳症是由厌食、积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