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重点1. 熟读四首诗,形成积累。2.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难点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一、赏析庭中有奇树1. 走近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 ,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 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 ”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古诗十九首 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 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 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 景交融。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 :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2、 、青青陵 上柏、今日良宴会 、西北有高楼 、涉江采芙蓉 、明月皎夜光 、冉冉孤生竹 、庭 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 、回车驾言迈 、东城高且长 、驱车上东门 、去者日以疏 、 生年不满百 、凛凛岁云暮 、孟冬寒气至 、客从远方来 、明月何皎皎 。2. 理解词语3. 鉴赏古诗 第一幅图画(前四句)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孤寂折花图。释句: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春意盎然。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人。明确: “奇树”说明了树的不一般, “发华滋 ”道出树的花枝繁茂,有如此美妙的树却无人
3、与主人公一同欣赏, 主人公内心感情没有寄托、没有慰藉的空虚、 寂寞感油然而生。独自摘 下美丽的花朵, 想送给心上人却不知该往哪送, 更显出了主人公的孤寂之情。 作者用几个字, 便反衬了主人公寂寞悲凉的心境,勾画出一幅孤寂折花图。第二幅图画(后四句)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孤寂赏花图。释句:花的香气染满了 “我” 的衣襟和衣袖, 天遥地远, 花不可能送到心上人的手中。 这 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明确: 一个 “盈”字,表明了花的香味之浓,如此香郁的花朵本应愉悦地欣赏的,但此时 心上人却在远方,使一切愉悦之情又淡然、惨然,更衬托
4、出悲凉孤寂之情。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描绘出了一幅 孤寂赏花图。4. 体会感情试分析庭中有奇树的主题情感。明确 :庭中有奇树全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点明全诗主题的 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 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诗人对于花 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突然又说 “此物何足贵 ”,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 笔,正是为了后扬 “但感别经时 ”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 为了表达
5、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 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 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 念更加无法解脱。二、赏析龟虽寿1. 走近作者曹操( 155年 220年 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 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 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
6、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 世后谥号为武王。曹操,善诗歌。借诗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 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 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 “改造文章的祖师 ”。2. 理解词语骏马,好马。终结,这里指龟虽寿死去。神龟虽寿,犹有 竟时。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马槽。指调养身心, 保 持心情愉快。这里指人寿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命的长短。烈士 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 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 之福,可得 永年 。长寿两句是
7、合乐时加的, 跟正文没关系, 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3. 鉴赏诗句(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释句 :神灵的龟虽然是长寿的动物,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虽能兴云驾雾,最终也会 死亡后化为灰尘。明确 :这两句以神龟和腾蛇为喻, 借神龟腾蛇起兴,极言人的寿命有限。 诗的言外之意 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但诗人这样说,用意是积极的, 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 不要虚度一生。 说明作者明知人的寿 命终有期限,而任何英雄也难免要死,但他丝毫不因此而颓丧。(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释句 :千里马老了, 伏在马槽里,
8、 但它仍旧有驰聘千里的雄心。 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 年,更应该 “老当益壮 ”,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明确 :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 是全诗的核心。 诗人写此 诗时已 53岁,故以 “老骥”自况,又称 “暮年”,但他还要继续奋斗,所以又说 “志在千里 ”“壮 心不已 ”。他的 “志”,就是要统一全国。这正如三年后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说: “设 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他认为统一全国是符 合历史需要的,决心为此奋斗终生。( 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释句 :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
9、保持长寿。明确: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是针对一般人的观点说的, 曹操曾自称他 “性不信天命 ” 这句话其实也是对 “天命”的否定, 说明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下文接着 就说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认为身心修养得法,就可以延年益寿。但养怡之福不是无所事 事,坐而静养, 而是要有永不停息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永远乐观奋发, 自强不息, 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这几句呼应诗的开头, 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 强调发 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明确 :这是配乐时加上去的。 这首诗指出生命是有限而宝贵的, 所以人
10、们应当不断地发 扬积极进取的朝气建立功业。在结语中, 作者还指出事在人为,命运可以改变。这种积极奋 发、老当益壮的精神是很可贵的。4. 体会感情龟虽寿 一诗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 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 发的精神。三、赏析赠从弟(其二)1. 走近作者刘桢(? -217),三国时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山东东平宁阳人。博学有才, 与魏文帝友善。 后以不敬罪被刑, 刑后署吏。 所作五言诗, 风格遒劲, 语言质朴, 重名于世, 今有刘公干集 。挺拔的样子。2. 理解词语形容寒风的声音。遭受严寒。罹,遭受。凝寒,严寒。多么岂不 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严酷赠从弟(其二) 亭亭 山
11、上松, 瑟瑟 谷中风。 风声一 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 惨凄 ,终岁常端正。3. 鉴赏诗句( 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明确:开篇描写出山上松柏树的整体形象: 高耸挺拔, 立于高山之上, 笑迎“瑟瑟”寒风, 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2)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明确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寒风非常的凶猛, 可是那些松柏依然不畏强暴, 刚劲挺 拔。诗人所以扩展开来对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做进一步的具体描写, 其目的就 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松柏树不畏寒风冰雪、不惧外在压力的高贵品格。(3)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明确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正当寒风、 冰雪带
12、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的时候, 松柏树却仍 然是那么挺拔壮美。 作品通过残酷的冰雪环境的描写再一次衬托了松树不畏严寒的精神与高 尚纯洁的傲骨。( 4)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明确: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 难道松柏就不怕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 本性。作品在此处运用了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直接描写了松柏的品格, 点明了作品的主题。总结: 诗歌前面先集中笔墨写松树的外在形象, 后则重笔描写松树的内在品格, 由表及 里地塑造了松树的整体形象。 诗人如此赞颂松之品格, 其用意应该有两个方面, 一是以比兴 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另外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4. 体会感情赠从弟是一首咏物诗。
13、诗歌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 ,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 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四、赏析梁甫行1. 走近作者曹植( 192 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 三曹 ”。2. 理解词语艰难妻子儿女气候不同不同梁甫行 八方各 异气 ,千里 殊 风雨。 剧 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 象禽兽, 行止 依 林阻
14、。行动的踪迹山林险阻之地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柴门 何萧条,狐兔 翔 我宇。这里指自在地行走3. 鉴赏诗句( 1)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明确 : 这两句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 海边气候潮湿, 风雨狂暴, 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 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2)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明确 :这两句是说,多么艰苦啊,海边的人民,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 他们生活在草丛林木之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 期的与野兽同居。(3)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明确 :这两句是说,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
15、,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 从中我们不但看到边海人民衣不蔽体、 蓬头垢面 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 也可以想到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 他们依靠自 然环境的险阻, 和野兽争夺生存空间, 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 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 吃掉的生存忧惧。(4)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明确 :这两句是说, 柴门简陋凄清, 在海风中摇荡, 狐狸兔子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 这里通过狐狸、 兔子的侧面描写, 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 与凄楚。4. 体会感情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 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 破
16、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答题时间: 30 分钟)一、基础知识1. 古诗默写。1)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的抱负的名句( 2)赠从弟 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 诗句是 。3 ) 梁 甫 行 中 说 明 海 边 的 贫 民 生 活 极 其 艰 苦 , 深 刻 揭 示 主 题 的 句 子4)庭中有奇树中写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旨的句子是、课内阅读(一)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2. “馨香盈怀袖 ”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
17、?请赏析。3. 结尾两句诗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二)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腾蛇乘雾 , 终为土灰。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4. 本诗主要写自己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要写到 “神龟、腾蛇 ” ?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三)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6. 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 “凝寒”而“有本性 ”的品质的?7.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
18、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 ”,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8.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四)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9.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3)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 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2. 盈 ”字用得好。 “馨香盈怀袖 ”,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一个 “盈”字, 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 念。3. 可贵。这花本来没什么稀罕,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这是主 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4. 诗人以神龟、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表明自己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 有所用为,而不虚度年华。5. 诗人以老了的千里马自比,表现了自己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 壮志雄心。6.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惊蛰绘画课件
- 情景导入课件过去进行时
- 幼儿园钓鱼活动方案
- 江苏镇江市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 国庆节晚宴的策划方案
- java静态内部面试题及答案
- 剪辑师考试题及答案
- 历峰集团面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医疗保险管理办法
- 高邮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兼职音乐教师合同范例
- 科研项目管理质量承诺
- 《妊娠合并阑尾炎》课件
- 21、学生饮用奶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 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第一章 有理数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 2024米面油采购合同范本
- AQ 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正式版)
- 小学小升初数学试卷(基础题)
- 2024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 2022版数学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