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最新高程钢柱垂直度测量方法_第1页
教材最新高程钢柱垂直度测量方法_第2页
教材最新高程钢柱垂直度测量方法_第3页
教材最新高程钢柱垂直度测量方法_第4页
教材最新高程钢柱垂直度测量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高层钢柱垂直度控制实时测量工法编写单位:中建八局青岛公司刘宝忠、八 、-前言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以及建筑水平的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钢结 构建筑逐步增多。 在钢结构工程安装过程中, 施工测量是一项专业 性较强又非常重要的工程, 测量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 好坏,测量效率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的快慢, 因此安装测 量技术的高低是衡量钢结构工程施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而钢柱 垂直度的控制又是高层钢结构结构施工测量的重点和难点。高层钢结构钢柱垂直度控制实时测量工法是我们在长期高层 和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测量放样实践中, 充分利用免棱镜全站仪、 便 携式计算机 (或可编程计算器) 的性能,

2、通过对传统的施工测量方 法进行研究改造,形成的针对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测量放样的施工 工法。该工法的关键技术是平面控制点竖向高精度向上传递技术、 钢柱中心实际位置的间接测量及理论位置数据库建立技术、 计算机 与全站仪进行数据实时通讯技术。该工法是在北京大学医院病房 楼、郑州蓝码大厦、 南京新地中心及青岛万邦中心施工测量放样经 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用这种测量方法对高层钢结构钢柱安装过程进 行控制, 测量人员为钢柱安装人员提供的数据时间短, 精度高。 南 京新地中心工程的钢柱节垂直度及建筑物全高垂直度经评估和鉴 定,完全符合钢结构验收规范的要求。 质量评定等级为合格, 观感 达到“好”的要求。在此,我

3、们编制此工法, 希望它能够为以后高层钢结构的施工 测量提供指导作用。该工法于 2008年 3月被认定为中建八局企业工法。1 特点 传统的钢柱垂直度控制方法是先在施工操作面上放样出柱网 的纵横轴线,再利用两台经纬仪从两个近似相互垂直的方向对一根 钢柱进行测量控制, 这种方法投入测量人员多, 结果反馈到钢柱校 正操作人员的时间长, 经纬仪架设位置限制较多。 本工法所采用的 施工测量方法, 是充分利用免棱镜全站仪的免棱镜测距性能, 测量 钢柱立面某些特定点的三维坐标, 测量值传递到便携计算机, 程序 依据钢柱的几何形状, 间接计算出钢柱的中心偏移量及钢柱的扭转 偏差值,同时可以得出钢柱的标高偏差值。

4、 因此利用本工法进行钢 柱的垂直度控制测量, 可以缩短施工前的轴线放样的时间, 减少测 量工作的劳动强度, 减少测量结果的反馈时间, 提高钢柱的安装质 量。2 适用范围高层钢结构钢柱垂直度控制实时测量工法适用于所有柱子安 装的垂直度控制测量及质量检测验收, 特别是许多非水平、 非垂直 的特异构件安装过程中的施工测量及质量验收。3 工艺原理高层钢结构钢柱垂直度控制实时测量工法的工艺原理是:由 于钢柱安装垂直度校正时,钢柱顶端不方便安设全站仪的反射棱 镜,为此充分利用免棱镜全站仪的免棱镜测量性能, 快速测量钢柱 顶端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并把测量信息通过数据线实时传输到便携 式计算机中。在施工测量前

5、的准备阶段, 应认真分析图纸, 建立合 适实用的建筑物坐标系, 收集各钢柱的中心坐标、 钢柱编号、 截面 大小及定位角度等相关信息, 并建立数据库。 当测量结果被程序接 收后,程序依据测量点坐标信息自动查找测量钢柱的编号, 找到相 关信息,并计算出该钢柱中心偏移量及钢柱的扭转偏差值等钢柱安 装校正所需的相关信息,及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施工人员作为钢柱 垂直度校正的依据。4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4.1高层钢结构钢柱垂直度控制实时测量工法施工测量流程4.2高层钢结构钢柱垂直度控制实时测量操作方法421分析计算、通讯程序编写4.2.1.1收集编程资料:编程的基本资料包括钢柱编号、钢柱中心坐标、截面形状、截

6、面大小及定位角度等描述钢柱外部形状及空间 位置的相关信息以及全站仪的指令码资料,为使测量人员提供的数 据使用方便,程序编写前还应与钢柱安装校正施工人员多次沟通, 与钢构件加人人员沟通,相互提供对方所需要的资料。收集钢柱相 关资料的过程还应包括对设计数据正确性复核计算过程,并对数据 进行分类编码。4.2.1.2编写程序:按程序功能不同可把程序分成三个主要模块,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计算机与全站仪之间进行实时数据通讯模块; 钢柱中心偏移量及钢柱的扭转偏差值分析计算模块。1)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由于数据关系比较简单 , 基础数据的管 理可以利用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软件建立

7、 Access 数据库 ,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等管理工作可以通过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软件直接进行,也可以通过 VB 等常用 的编程软件, 自己编写符合自己要求和习惯的程序界面, 以方便自 己的工作。基础数据内容一般包括钢柱编号、钢柱中心理论坐标、 截面形状、 截面大小、 截面变换位置、 定位方位角及钢柱观测标志 点的理论基础坐标等描述钢柱外部形状及空间位置的相关数据。2)计算机与全站仪之间进行实时数据通讯模块 : 不同厂家的 全站仪有不同的指令码体系, 同厂家的不同型号全站仪的指令码也 不完全相同, 因此编写程序前必须熟悉各个命令的意义。 计算机

8、与 全站仪一般通过串行端口进行数据交换, 编程前也应熟悉操作串行 端口的编程语句。 另外需要准确确定计算机发出测量指令后, 仪器 测量、到测量结果发送到仪器缓存区的时间间隔, 并在程序中设置 等待时间, 确保接收指令发出后, 所需的测量数据已发送到仪器缓 存区,否则将会得不到结果。3)钢柱中心偏移量及钢柱的扭转偏差值分析计算模块:此模 块的主要计算模型如下。(1)钢柱中心坐标的间接测量 钢柱的截面形式多种多样, 但最基本的截面形状有两种, 一种 是圆形钢柱,一种是矩形钢柱。 无论是圆形钢柱还是矩形钢柱一般 都无法直接观测柱顶与柱底中心, 因此只能通过测量其他特征点的 坐标,来间接计算中心点的坐

9、标, 下面分别阐述圆形钢柱及矩形钢 柱中心坐标间接测定和计算方法。 其它截面类型的钢柱可以做适当 改变,转化成这两种截面类型进行计算。对于圆形钢柱观测左右两侧边缘的水平角并在同一截面上贴 上做观测标志(或粘反光贴片) 测量斜距、水平角及竖直角。 如下 图-1所示:k为测站点,p为方向控制点,钢管中心为o , b为观测标志,在测站上观测钢管左右边缘m n的角度为a 1和a 2,及观测标志点b的角度a b、k、b两点的斜距Skb,及竖直角图-1:圆钢管柱中心坐标测量计算示意图则由已知方位a kp及a 1、a 2可计算测站至钢管中心的方 位a k;钢柱中心坐标的计算算法如下:ako= akp+(ai

10、+2)/ 2同样根据观测标志点的水平角ab及已知方位akp可算出 akb= akp+ ab,因此一 bko= ako- a kbISkb=SkbCOS B其中Skb为k,b两点间斜距,B为竖直角。kob=arcsin( SkbSin _bko/r)r为钢管柱半径_obk= n - _bko- _kob Sko=SkbSi n obk/sin _ kob则得到圆柱中心坐标为:X o =S ko CoS ako +Xky o =S ko sin ako +ykz o =Sko sin B +zhzh为仪器横轴标高矩形钢柱中心坐标测量图-2所示,b c为观测标志(或粘反光 贴片),与矩形钢柱线相对称

11、放置,其距离 S可在贴片上测得,d 点在与b c相垂直方向延伸矩形钢柱宽度的一半S do即为钢柱的 中心位置,S do可根据矩形钢柱的尺寸来定,是可以得到的已知 数据。在测站上观测观测点b、c两点的角度、两点与测站的斜距 及竖直角。ob、d图-2:矩形钢柱中心坐标计算示意图1、则由已知方位a kp及a 1、a 2可计算矩形钢柱中心坐标, 计算算法如下:akb= akp + aiX b=SkbCOS 3 b COS akb+Xky b=Skbcos PbSin akb+ykz b=SkbSin 3b +zh其中Skb为k,b两点间斜距,zh为仪器横轴标高 类似地可以得到Xc、yc、ZcXd=(X

12、b+Xc)/2y d=(y b+yc)/2Zd=(Zb+Zc)/2则得到矩形钢柱中心坐标X o=Xd +Sdo cos( abc- n /2)y o=yd +SdoSin( abc- n /2)Z o=Zd(2)钢柱中心偏移量及钢柱的扭转偏差值计算钢柱中心偏移量是钢柱中心理论值与钢柱中心间接观测值之差;钢柱的扭转偏差值是观测标志点的理论值与观测标志点的实测 值之差。以上得到了圆钢柱和矩形钢柱在观测标志截面处的中心点坐 标和高程,要得到柱面与柱底高程,只需在上述点的Z坐标上加或 减相差距离即可。421.3测试程序:程序编写完成后,应对整个程序的所有功能, 各种不同情况进行测试,确保程序执行结果正

13、确。测试的数据至少 要包括所有前面已确定的观测标志点的数据。4.2.2施工测量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首级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及精度等级与其他类似工 程一致,并按要求编制测量方案,为了方便全站仪测量点的三维坐 标,要求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布置在同一位置上。采用天顶仪进行竖向平面控制点传递,当操作层到地面控制点 的高度大于100 m时,依据规范应把地面控制点向上传递,作为上 部平面控制点传递的依据,其方法如下条所述。4.2.3平面控制点竖向传递4.2.3.1平面控制点竖向传递的流程如图-3所示图-3:平面控制点竖向传递的工艺流程4.2.3.2 用天顶仪竖向传递水平控制点 轴线是高层钢结构

14、安装的生命线,轴线放样精度的高低将直 接影响钢柱安装的整体垂直度及构件安装速度。高层施工测量依 据,根据规范的要求, 应从地面控制网引投到施工层, 不得使用下 一节楼层的定位轴线。 从工程测量的角度而言, 建筑物的整体垂直 度的控制主要通过内控、 外控或内外控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的。 高层 结构竖向传递一般都采用内控法, 投点仪器选用天顶准直仪。 在需 要传递控制点的施工层预留孔处水平固定一块有机玻璃板做成的 光靶,在控制点上架设天顶准直仪, 慢慢旋转天顶仪在 (0、90、 180、270、360),便在接收光靶上得到一个激光圆,圆心即 为该控制点的传递点。传递过程如图 -4 所示。所有控制点传递

15、完 成后,则形成该楼层轴线控制网。由于日光照射不均匀,高层钢结构会生产较大的垂直度变化, 为了减少日光对水平控制点传递的影响, 向上传递控制点的作业时 间应选择阴天或日出前进行。光靶光靶圆心-1一7激光运行轨迹天顶准直仪 IczI 、I |图-4:平面控制点竖向传递示意图423.3测量传递点之间的距离并与理论值比较对传递到施工层的控制点组成的控制网进行角度、距离测量。 距离用全站仪或钢尺精密丈量四测回,各测回之间较差W士2mm与理论值之差 S不宜超过6mm角度观测用J2级仪器测量需六测 回,必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对四等网测角的规定:角度与理论 值之差| (3 |应小于0.0025 p X S3/

16、S1? S2(式中:S3为两目标点 之间的距离,S1、S2为测站点到两目标点之间的距离,以米为单 位)。若角度偏差 3和距离偏差 S超出规范要求,则必须重新 竖向投测平面控制点。只有当厶3、厶S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平 差。全站仪的普及,使得测距比测角方便快速,人为因素对测量精 度的影响较小,实际操作时用测边网比较合适,且定权简单。4.2.3.4 秩亏自由网平差由于投点存在误差,因此测量的角度和边长与已知值存在一定 的差异,需进行平差处理,以提高控制点的精度。由于每个点都可 能存在投点误差,平差时无起始数据,因此采用秩亏自由网平差。无起始数据的自由网能较方便地找出它的 GT阵,因此用假观 测值法

17、解法有利,测边网的无起始数据的自由网平差的数学模型及 计算过程如下:V= A X - Lnxm mx1其中:gT=1 0 1 0 . 1 0Vg= G Xr0 1 0 1 . 0 1-y 0x -y 0 X . 0-y X0(A Pa+GG )X-A PL=0 X=(A Pa+GG ) a-Pl=qwQx)=Q(A PA)QmQ = vPvn-m+3式中,n为观测值个数,m为未知数个数。坐标近似值采取底层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在自由网平差时保持 了这些点的重心坐标保持不变。实际平差时获得的各点精度均较 高,从而保障了施工测量放样的精度,以此作为本楼层细部平面放 线的依据。秩亏自由网平差过程也可采用

18、别的公司开发的成熟软件进行。423.5归化改正后放样出轴线网若使用全站仪进行细部轴线放样,利用上面平差后的控制点坐 标,用极坐标法放样即可,无需先对控制点进行归化改正;若用经 纬仪和钢卷尺放样轴线,则应先对控制点进行归化改正,然后以归 化后的控制点作为平面测量的依据,钢卷尺测距时,应在钢尺的自 由端施加标准拉力,且需进行温度尺长改正。4.2.4标高的向上传递及控制线放样标高的传递采用挂钢尺法,在施测的过程中必须施加标准拉 力,且应进行温度尺长改正。另一种方法是在底层的一个平面控制点上架设好全站仪,先精确测定仪器横轴的标高,在仪器的正上方 设置棱镜或反射片,然后转动全站仪望远镜到垂直状态, 测量

19、两点 间的距离,通过计算求得棱镜标高,再把棱镜高和传递到钢柱上。标高向上传递均应单独进行两次,两次测量较差 H不宜大于7mm, 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标高传递上来后设置临时水准点,作为该 楼层上一节点钢结构安装标高控制的依据。传递过程如图-5、图-6 所示:钢尺水准仪 塔尺j t11水准仪塔尺1锤 铅仪 站 全厂1U图-5:水准仪传递标咼传递示意图图-6:全站仪传递标高传递示意图标高引测到施工层后,用水准仪在钢柱上放样出统一的控制 线,作为钢柱安装的标高依据,水准仪只能架设在固定钢柱上的仪 器托架上。标高的传递同样不得从下层楼层丈量上来, 以防止积累 误差。425钢柱垂直度校正实时测量过程42

20、5.1钢柱垂直度校正实时测量流程图-7所示:图-7:钢柱垂直校正实时测量流程图4.2.5.2 安置全站仪、设置测站三维坐标并定向 在操作层上进行钢柱垂直度校正实时测量时, 测站点尽可能选 用从下方传递上来的控制点, 当用这些控制点观测不能满足施工要 求时, 可以用这些控制点加密一次控制点, 作为临时观测点, 为保 证测量精度,临时观测点不能作为再次加密控制点的依据。临时测站点坐标的测量可以有很多种, 使用不同的设备方法也 不同,当使用全站仪时常用两种方法:1)极坐标法,需在已知点上设站测量边长和角度,该种方法 测量结果的误差一般不受控制点网形的影响, 误差主要来自角度和 边长的测量误差,一般其

21、点位的误差可达到2-3mm并且可以在一个测站上一次测量几个临时控制点坐标, 该方法的缺点是在获取 未知点坐标时需在已知点上设架设全站仪, 作业时间长。极坐标法测量过程如图-8所示P1P2SP2a ASP3P3图-8 :极坐标法测量示意图A、B为已知点;A为测站点;P1、P2、P3为待定点2)仪器直接放在待定点上进行距离交会(自由测站的一种方法),其点位误差同样受网形的影响很大,如图-9所示:nHV.PApPBB图-9 :自由测站示意图A B、C为已知点;P为待定点。m=SQRT(2)*m/si n(P)m:为待定点的误差;m为测距误差;P:为两测量边的夹角当待定点位于以两个已知控制点为直径的圆

22、周上时(即P=90。,其误差最小,P角增大或变小都会使误差增大,当网形不 好时其误差值会迅速增大,一般要求 P角在120。一 60。之间,提 高P点的位角精度可增测角度 P,在通视条件好的情况下,也可增 测P点与另一已知点的距离PC 一般全站仪都有自由测站的功能, 有多余观测时自动进行平差处理, 应熟悉仪器操作手册, 明白各种 仪器测量的不同之处。 虽然自由测量的精度受图形影响, 但自由测 站减少一个测站的工作, 可以加快测量速度, 只是在测量时要注意 点位的选择即可大大提高精度,加快作业速度。4.2.5.2 仪器设置好后,就可以进行钢柱垂直度校正测量,测量数 据是钢柱校正方向、校正多少的依据

23、。对于每一根钢柱,都是依据已经制订好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 在钢柱吊装前先在确定好的位置测量标志。 钢柱初步固定后, 对测 量标志点进行测量。 由于经过初步固定后, 钢柱的垂直度偏差一般 小于100mm因此可以依据测量坐标在数据库中查找到该钢柱的相 关信息,再依据相关信息计算出该钢柱中心坐标的实测值, 最后计 算出中心偏移与扭转偏差的大小及方向等信息。测量前应依据规范、 柱长、施工实际情况等实际情况确定各偏 差量的允许偏差值, 并把相关数据输入到程序, 程序自行判断钢柱 的各偏差值是否符合施工要求。4.2.5.3 信息及时传递给操作人员 : 把上述信息传递到操作人员, 指导其施工,传递信息可借助

24、对讲机等工具。4.2.5.4 钢柱垂直度的校正是一个逐步逼近过程,可能需多次测 量、校正、测量、校正的重复过程,其垂直度才能合格。5 材料本工法只控制产品的空间位置,没有形成最终产品的材料6机具设备6.1施工机具测量工作一般由一个小组协同完成,以一个工作小组为例,需 要下表所示的机具。施工机具一览表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1全站仪套12便携式计算机台13对讲机对24可编程计算器个155米钢卷尺把26红蓝铅笔只若干7工具包个18铁锤把19红油漆桶110排笔把111钢钉盒若干6. 2检测设备检测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1全站仪套12便携式计算机台13水准仪套14对讲机对25可编程计算器个16

25、5米钢卷尺把27劳动组织和安全7. 1劳动组织情况表(一个工作小组)序号工种构成技术要求人员数量1测量工程师有较好的编程基础,有钢结构 施工测量经验。12测量工持测量员证47. 2安全措施施工测量工作贯穿钢结构安装施工的全过程, 测量人员除了避 免自身伤害外,还应避免测量仪器的伤害。测量施工人员除注意一 般施工人员所需注意的安全隐患外,还需要注意下列情况。7.1.1使用塔尺、花杆、长杆棱镜等金属工具应有防触电警示标记。7.1.2测量人员在钢梁、洞口边等临边地点作业时,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7.1.3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安全教育,测量人员必须穿防滑绝缘胶鞋 施工。7.1.4当在隐蔽的角落测量时,应

26、有专人进行安全看护。7.1.5测量员不能离开仪器,嬉戏打闹,禁止闲杂人员围观、碰触 仪器。7.1.6携带仪器不可行走在建筑物边缘和攀爬架管等。7.1.7测量人员不可以用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在测量时不能用眼睛从前方观看望远镜。8质量要求81质量标准对施工测量的结果,用现行有效的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进行验 收,常用规范和标准如下: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钢结构结构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高层民用建筑结构技术规程 JGJ99-98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八局企业标准ZJQ08-SGJB205-20058 2 检验办法 利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测量工具对结果进行实测实量, 依据规

27、范、标准的要求,计算出理论值与实测值的较差。8 3 质量保证措施831 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并认真执行现场方案及规范所 要求的各项测量技术、验收程序。832 为防止视线过长,目标模糊、晃动等影响,当土建施工到 一定高度时(一般 100 米左右),把基准控制点向上转置,严禁逐 层传递。833 每一道测量工序完成后,必须按三级验收制度执行,自检 合格后方可上报监理工程师复验, 合格鉴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 工。834 班组施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主管对整理的测量 成果必须进行会审,并做好上记录、施工日志。835 测量放线前后,及时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确保仪器在状 态良好的情况下运行。836 工程中所有距离丈量所使用的钢尺或全站仪,其尺长必须 以同一把钢尺作为比较, 最好用同一制造厂的同一批产品, 并在同 一计量所检定。9 效益分析91 经济效益分析与传统的钢柱垂直施工测量方法相比较,本工法在经济效益方 面有下面几方面的不同:本工法在前期数据准备及程序编写调试需要比传统方法多用 一名测量工程师10天的时间;传统方法是平面施测与高程施测分开完成,而本工法平面施测 与高程施测同时完成,节约测量时间三分之一;传统的方法在钢柱垂直度控制时需要两个测量小组同时进行, 而本工法只用一个测量小组就可单独完成,节约测量时间三分之。因此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