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_第1页
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_第2页
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_第3页
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_第4页
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文言诗歌单元练习题佛山纪念中学高勇一、诗经两首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 15国风, 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 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 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米用赋、

2、比、兴的表现手法。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 .国破/山河/在,城春障木/深B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岂曰/无衣?与子/同袍3、阅读邶风;静女,完成(1)(5)题。(1) 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B .“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C. “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D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B

3、“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D 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3)、选出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 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B .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 呼之欲出。C. “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 馈赠给他的信物,实

4、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D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 和纯美。(4)、选出对“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二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 红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乐器让我喜爱。B .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C.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D .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5)、下面对此诗赏析错误的二项是()A 此诗以第一人称“我”一一男青年写第一次恋人的约会的情景。B .全诗三章,二章重在写场景,一章重在写心理。C.第一章写青年之约,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D 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

5、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 热烈的纯朴的恋情。E. 诗歌重章复唱,不注重细节描绘,从大处着笔,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4、 氓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尔卜尔筮(shi),体无咎(jiu)言你用龟板、蓍(shi)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尔,你。卜,用火烧龟板,看龟板上的 裂纹,推断祸福。筮,用蓍草的茎占卦。体,卜筮的卦象。咎,灾祸;蓍,一种草。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dQn)唉,姑娘呀,不要担心心爱的男人。士,男子的通称;耽,担心。C、士之耽兮,犹可说(tuo)也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说,通“脱”。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5、 下列诗句解

6、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B、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6、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2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3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4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相同。B、(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C、(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相同。D、(1)与(2

7、)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7、 对文中有关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载笑载言”中“载”字的含义和成语“载歌载舞”中“载”字的意思是一致的。B、“夙兴夜寐”即早起晚睡,和现在的成语含义相同。C、“及尔偕老”意为等你老了,与现在常讲的“白头偕老”不相同。D、“信誓旦旦”即真诚恳切地发誓,和现在的成语含义相同。8、 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 弃的痛苦,读来十分感人。B、这首诗所写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与夫权对妇女的压迫。C、本诗充分运用了赋比兴交替使用的手法,

8、时时注意情与景的结合,诗两可窥见古代的集 市贸易和婚嫁礼俗。D、诗中一条淇水贯穿全诗,淇水水流的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9、简要分析氓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男主人公:女主人公:10、写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古今意义。至于顿丘:古义;今义秋以为期:古义;今义泣涕涟涟:古义;今义渐车帷裳:古义;今义总角之宴:古义;今义二、离骚(节选)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朕(zh en)险隘(y 1)惮(d m)殃B. 败绩(j i)C. 荃(qu cn)D. 皇舆(Y u)菌(j m)桂 窘(ji eng)步 申椒(shu)朝搴(ji on) 踵(zh eng)武 桀( ji e)M

9、2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謇謇 :忠贞的样子苗裔:后代孟陬:正月揆:揣度B. 踵武:脚后跟肇:开始C. 纫:编骐骥駿马D. 汩:水急流貌惮:害怕扈:披 弃秽:指弊政名余曰:名字荃:香草名灵修:神明宿莽:经冬不凋的草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我是古帝高阳的后代啊,我伟大的已故的父亲名叫伯庸。B、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我出生在寅年的正月里啊,庚寅日是我的生日。C.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父亲观察揣度我出生时的情况啊,方赐给我一个美名。D.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我的字叫正则啊,我的名叫灵均。4. 下列对课文的解说或

10、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课文前五节诗叙述自己的身世、志向和自修,表达了自己志洁行芳的品性。B. 后七节诗中世人表达了不屑与小人为伍,坚持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C. 课文通过诗人身世、志趣、理想及遭遇的叙述,反映了诗人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对腐恶 势力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D. 课文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主人公形象。他主张美政,忧国忧民,追求真理,但面对强大 的统治阶级,也表现了愚忠而软弱的一面。5. 下面对课文的语言特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手法。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不仅使B. 运用大量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的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

11、比较抽象的概念,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C. 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上下句组成,使全诗具有循环往复 之美。D. 运用了对偶、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具有异彩纷呈之美。6、填空题(1)离骚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们写的这种诗体后世称为“”“”。(2)按要求默写诗句。A. 表现诗人非凡外貌的句子:,B表现诗人坚守节操,不同流合污的句子: C.表现痛斥奸佞误国的句子:(3)按课文填空A. 日月忽其不淹兮,。B. 惟草木之零落兮,。C. 曰黄昏以为期兮,。D. 乘骐骥以驰骋兮,。(4)按理解填空“风”本指我

12、国第一部诗歌 的离骚为代表的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句子。 总集 ,它开创我国主义诗歌的先河;“骚”本指以它开创我国诗歌的先河。现在一般以“风骚”泛指7、拓展练习:阅读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节选),完成文后各题。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 骚。离骚者,犹离忧(遭受忧患)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13、,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 方正:(2)穷:(3)信:(4)约:(5)微:(6)廉:(7)迩:2).用原文回答问题。(1 )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2) “离骚”的含意是。(3 )屈原用“离骚”为作品命名的原因是。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4)概括本段文意。三、孔雀东南飞1、下列“相”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B、便可白公姥,C、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D、勤心养公姥,2、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昼夜勤作息B.可怜体无比C.处分适兄意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完全

14、正确的一组是(A.B.C.D.及时相遣归好自相扶将)D.千万不复全)莫令(让)事不举故(故意)作不良计 幸(幸亏)可广问讯 徒留无所施(用处)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为仲卿母所遣便言多令(美好)才大人故(特地)嫌迟幸(希望)复得长妇 留待作遗施(施舍)县令遣媒来 B、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C、大人故嫌迟故作不良计 D、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C、“何乃太区区”和

15、“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凡庸” 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D、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六合”与 过秦论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义不同。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A、 B、6、下列几句中最能概括焦仲卿忠于爱情敢于反抗的一项是(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C、D、 7、翻译句子。(1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译:(2)、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译:(3)、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译: 8、阅读理解与欣赏:(一)鸡鸣外欲曙

16、,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 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谢阿母,母听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 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

17、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 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1).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事事四五通通:通晓B.耳著明月珰著:著名C.却与小姑别去卩:可是D.好自相扶将扶将:服侍(2).面对被休的命运,刘兰芝看似没有悲伤, 她在拜别婆婆,诗歌却浓墨重彩地描写 “新 妇起严妆”。请补充分析“起严妆”的作用。(尽可能补出三点以上,但要注意不得与上面所讲重复)(3).我们能从刘兰芝的“新妇起严妆”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请大家联系自己的认识和感 受,以及自己的实际,来谈一谈你得到的启示。(要写出两点以上的启示)(二)钗头凤(

18、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 钗头凤和陆游唐婉再游沈园,和之。不久抑郁而亡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几年离索。错!错!错! 锦书难托。莫!莫!莫!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独语斜阑。难!难!难! 咽泪装欢。瞒,瞒,瞒!下面两小题,请任选一题。陆游的钗头凤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你写一段 1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答:(

19、3)对词中“人空瘦”的“空”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为什么?答:(三)上邪(乐府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1).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答:(2).诗歌中的“我”希望“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却又从反面设誓,开列了 “与 君绝”的条件,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9、学习与探究对下列问题说说你的理解和认识。文中说孔雀东南飞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纯洁的爱情,特别强调说刘兰芝忠于爱情。 你认为刘兰芝是一个爱情至上者吗?(2)人们对焦母、刘兄怀有指责之意。你认为能一味地指责焦母、刘兄吗?为什么?说说 你的理由

20、。(3)你对刘兰芝、焦仲卿以死殉情的做法认可吗?请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谈谈你的看法。四、汉魏晋诗三首1、阅读归园田居,回答(1)-( 5)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 .少小适俗韵 韵:气质性格B .方宅十余亩 方:四方四正C.桃李罗堂前 罗:排列D 羁鸟恋旧林 羁:束缚(2)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去来江口孔守船,绕传月明江水寒B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故人四辞黄鹤楼,烟花三兀下扬州C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D 少五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山关悦鸟性,潭影空人心(3)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人开

21、篇两句直言不讳,表明喜爱山林自然的本。“俗”是指读书做官的社会风尚,“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B 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出仕则是错误地落入尘网。 这也是诗人从痛苦的经验中得出的清醒的认识。C.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迫心境。“旧林”“故渊”即诗末的“自然”。“恋旧林” “思故渊”的背后是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彻底否定和唾 弃。D 以上六句写作者的个性和思想,用的是较为具体的语言,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刻画了一个 辞官归隐后闲适恬淡的自我形象。(4) “暖暖远人村,

22、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几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 的景象?“暖暖”和“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此处能不能互换?为什么?后两句没有写人,你可以想象得出这里生活的情景吗?(5)表现本诗主题思想的是哪一句?答:。2、【拓展性训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 ( 5)题。(一)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餅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 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 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择去家万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 春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娇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

23、从人事,皆 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以巳岁十一月也。(二)陶渊明传(节选)萧统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遇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德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24、。(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语 求之靡途心惮远役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送一力给其子会郡遣督邮至县(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不以家累自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送一力给其子(3).翻译下列各句 幼稚盈室,餅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聊遇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4) .关于陶渊明弃官归隐的原因,(一)文说的是,(二)文说的是。(5) .陶渊明当初为什么要做官?试综合两段文字,写出三点原因,并就此谈谈你的看法。3. 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一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一

25、表达了化用诗经的句子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 不断。C“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一诗用了“盈盈” “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 清丽,情趣盎然,情景相生。D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一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心恋田园的情怀。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A .短歌行中运用了 “赋”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B 短歌行属于建安时期的诗作,表现出建安风骨,是我国古代格律诗中的上乘之作。 () C.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遵为典范,称“建安风骨”。()D “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他们都是建安诗坛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5

26、、比较迢迢牵牛星、鹊桥仙两首诗词的异同点。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鹊桥仙(北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同:异:五、南朝诗两首1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作家是()A、屈原B、曹操C、谢灵运D、陶渊明2、下列谢灵运登池上楼的诗句中,不对偶的一联是()A、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27、3、默写出上句或下句池塘生春草,。,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4、对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复春 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A、 诗中第一、二句用典精当,对仗工整,道出了离京的原因和路程。这里的“灞涘”即“河 阳”,“长安”即“京县”。B、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中的两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与谢朓诗中的“余霞 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意思相同,不过形容过实,不如小谢的这两句诗鲜明空灵。C、“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两句抒发了诗人延误佳期的

28、惆怅,描摩出诗人追悔不已、 泪下如霰的情态。D、诗人以“有情知望乡,谁能不变”收束全诗,写的仍是傍晚时登上三山回望京都的情景, 与开头相呼应。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江雨望花崔涂细雨满江春水涨,好风留客野梅香。避秦不是无归意, 一度逢花一断肠。注:避秦,即逃避秦末乱世。此指逃避唐末乱世。古人论诗有“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之说,意思是用萧条凄凉的景物来抒写欢愉的 心情,或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悲伤的心情。这首诗属于哪种表现手法 ?为什么?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6、阅读青青河畔草思考下列问题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

29、粉妆, 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1 )、这首诗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塑造深闺思妇的形象。(2)、这首诗是如何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怎样读懂一首诗?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 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 述、议论、抒情一致。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中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参

30、考答案:一、诗经两首1、D . 2、C (应在主谓之间停顿:七八个星 /天外,两三点雨/山前。)3、(1) C, (2) C,(3) D (比喻手法),(4) B, (5) ( B 一章重写场景,二章重写心理;E注重细节描写)4、B,5、D , 6、A , 7、C, 8、D, 9、男主人公:男主人公:始乱终弃,用情不专;女主人公: 女主人公:勤劳、温柔、坚强。10、古义:至今义:连词,提及另一事物古义: 把 当作;今义:认为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古义:浸湿;今义:逐步古义:欢乐;今义:酒席二、离骚(节选)1、C, 2、C,(名余曰:名字一一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取名)3、D, 4、D, 5、D,

31、6、(1)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楚辞体骚体(2) A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B余固知謇 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C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3) A春与秋其代序 B恐 美人之迟暮 C羌中道而改路 D来吾道夫先路也 (4)诗经 现实 屈原 楚辞 浪漫主义 文 采才华7、1): (1)端直方正的人 (2)困窘、困厄 (3)诚信(4)简要 (5)深微,微 妙(6)廉洁(7)近2): (1 )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 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2)离忧(遭遇忧患)(3 )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译文)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

32、像蝉蜕壳那样摆脱芜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 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 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4)本段文字共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作离骚的原因,二是对离骚作了高度的评价。三、孔雀东南飞1、A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译为“互相、相互”。其他是代词;2、A (B项的“可怜”在句中的意思是“可爱”,而今义为“同情别人” C项的“处分”句中的意思是“安 排、处理”,而今义是“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D项的“千万”在句中的意思是“无论如何”,而今义是“再三叮嘱” ;3、A (B项“故嫌迟”,仍然;C项“幸 复”,幸而;D项“遗施

33、”,赠送);4、B (“见”:代兰芝);5、A ; 6、B ; 7、(1 )嘱咐后世 的人,要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忘记。(2)、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为什么招致苛责呢?( 3)、虽然与府吏约好了,(但)同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 (一)( 1) D (A项应是通“遍”;B项应是“戴”,C项应是“退出来” );(2)表现刘兰芝一贯爱美的习惯。 表现刘兰芝知书识礼,有涵养。表现刘兰芝内心的不平静,甚至是痛苦。表现刘兰芝的妆束美、容颜美、姿态美,突出她“精妙世无双”。说明刘兰芝自少接受良好教养,品行端正,堂堂正正地入焦家之门; 而今迫于无奈,要离开焦家,也得堂堂正正地走出焦家之门。 表现刘兰

34、芝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表示刘兰芝离开焦家时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的矛盾 心情。说明刘兰芝被休的不合理。 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做事能有始有终。做任何事情要有一种一丝不苟的遇事态度。人生难免遇到坎坷,在遇到挫折时应有清醒的头脑,失意但不能失志。涵养对一个人很重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二)词中记述了词人与唐氏在沈园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起首三句为上片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 园的美好情景。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蜜意以

35、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 和幸福。“东风恶”数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激愤的感情潮水般 地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表现美满姻缘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 使他们感情上蒙受巨大的折磨,几年来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夫妻被迫离异的深哀巨痛。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婉带来的巨大痛苦。 下片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 情。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折;再回到现实, 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 照应,把同

36、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对比手法,如上片,越 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见,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是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强烈的感情对比。再如上片写“红 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鲜明的形象对比中,充分地展示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 巨大的精神折磨和痛苦。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如今,经过“东风”的无情 摧残,她憔悴,消瘦了。“人空瘦”句,虽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像词人一样,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像词人一样,她

37、 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啊!不然,何至于瘦呢?“人空瘦”著一“空”字,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表现无遗。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三)(1)诗歌以一个恋爱中的女子的口吻写成, 但这个女子却没有通常诗人所描绘的羞涩和含蓄,她是一个对爱情大胆而执著,爱情誓言惊天动地,热情奔放,无所顾忌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只要言 之有理即可。(2)正面设誓“长命无绝衰”,已说到了极点,但作者仍觉意犹未尽,思路一 转,又从反面竭力诉说,说是“乃敢与君绝”,其实仍是“长命无绝衰”,甚至要胜过“长命无绝衰”。山陵不会移动,江

38、水源远流长,冬雪夏雷是天道自然,天高地厚永存不变,只要 这些不变两人就永远长相厮守,感情可以跨越时空,直到宇宙万物不复存在, 天道发生逆转。两番誓言后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跃然纸上。只要言之有理即可。9、刘兰芝是一个爱情至上者。可从她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可从她对焦仲卿的爱, 可从她勇敢捍卫纯洁爱情的言行等方面来回答。刘兰芝并非是一个爱情至上者。因为她为了自尊,为了不受奴役,为了个性,她放弃了爱情,她是一个自尊至上者,为了自尊她可以放 弃爱情,为了爱情她可以放弃生命。在心目中生命可以为爱情牺牲,而爱情的前提又是自尊自我。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应指责焦母和刘兄,因为他们正是杀害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凶

39、 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死正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刘兰芝和焦仲卿毕竟是直接通过他们的手被害死的,他们是封建礼教的帮凶。 不应一味指责焦母和刘兄, 因为焦母、文U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妹妹,这可从他们对刘兰芝和焦仲卿至死不渝爱情的迟到的认可与祝福可见,他们也应有把维护自己亲人的终生幸福与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的愿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提示:认可。可从尊严等方面来谈。不认可。可从生命最宝贵等方面来谈。四、汉魏晋诗三首1、( 1). B (2). D ( 3). D (4).这几句诗描写了一幅田园景象,写出诗人向往田园 生活。不能互换,“暖暖”写村庄在远处模糊不清,“依依”写炊烟的模糊不清。 对象不同, 以不能换。虽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