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对焦和测光如何曝光对焦._第1页
人像摄影对焦和测光如何曝光对焦._第2页
人像摄影对焦和测光如何曝光对焦._第3页
人像摄影对焦和测光如何曝光对焦._第4页
人像摄影对焦和测光如何曝光对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人像摄影对焦和测光如何曝光对焦 人像摄影一定要用点测光,对人的面部进行测光才能保 证人的面部的正确曝光。对焦一般来说也是针对面部对焦的 单点对焦;通常人像拍摄,测光是测在脸部,甚至更严格一 点,测在眼睛。使用中央重点或点测光,将观景窗画面中的 测光点移至脸部位置,测好光后再移至正确构图按下快门。 由于我们拍摄人像通常采用负片,所以最好过度曝光一点大 约0.3至1格,在冲洗时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负片 over, 正片under(负片和正片的特性是相反的.负片曝光越久色彩 越浓,正片则是曝光越久色彩越淡。负片over的话,色彩较浓, 冲印店比较好调色,但你实际拿到手的相片可能看不出多大 差

2、别,甚至根本看不出来.正片under半格就有很明显的差别 了,不但色彩较浓,细节也会较清楚,但是暗部就会稍有牺牲, 负片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比如说KODAK 100 ,KODAK MAX,FUJIFILM SUPERIA 100 ,冲洗出来以后和现实的场 景的色彩是相反的,也就是说胶片上呈现的黑色实际上是现 实中的白色,和现实的颜色是相反的,需要经过比如 C41工 序冲洗以后才能把颜色翻转过来。反转片,比如说FUJIFILM RVP,RDP,RHP,KODAK 100VS,100G,也就是胶卷 拍完洗出来以后在胶卷上呈现的影象和真实的影象色彩是 一致的,说白了就是,白色的在胶卷上呈现的色彩也是白色

3、 的,黑色就是黑色,红色同样也是红色。想想以前上学时我 们看的幻灯片,差不多的意思。正片不是反转片,两个是完 全不同的,正片不能用来拍摄。拍摄电影使用的是负片,因 冲洗后与现实景物颜色相反,需用正片与负片重叠曝光,冲 洗后就是用来放映的电影片。由于正片使用较少,所以市面 上看不到销售;家用最多的,也就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胶卷都 是负片;简单一点;正片是在胶片上的影像影调与实物相同, 负片影调、色相(补色)是相反的;从用涂上分,正片分为 两种,一种是幻灯片,用于幻灯放映,另一种是用于制版印 刷用的,两者是有区别的,用于制版的影像颗粒度小,感光 度低、宽容度小、反差较大;用于幻灯放映的则相反。从染 色

4、剂上分,又可分为外彩型和内彩型,外彩型质量极佳,但 冲洗得到柯达公司的特许店,技术不公开;负片是经曝光和 显影加工后得到的影像,其明暗与被摄体相反,其色彩则为 被摄体的补色。它需经印放在照片上才还原为正像,负片不 论是黑白或彩色均是摄影最常用的胶片;正片是用来印制照 片、幻灯片和电影拷贝的感光胶片的总称。它能把底片上的 负像印制为正像,使影像的明暗或色彩与被摄体相同。黑白 正片的感色性仅限于紫蓝色光、彩色正片的感色能力比彩色 反片弱,因而,正片在摄影中很少使用;反转片是在拍摄后 经反转冲洗可直接获得正像的一种感光胶片。黑白反转片可 直接获得影像阴暗与被摄体一致的透明片;彩色反转片可直 接获得色

5、彩与被摄体相同的透明片,其色彩真实鲜艳,但宽 容度较小。反转片由于有高质量的正像效果,被大量用于印 刷制版或作幻灯片,专业摄影师在拍摄广告照片大多都使用 彩色反转片。黑自胶片与彩色胶片无论是负片正片或反转 片,都有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之分。负片就是一般生活中常 用的胶卷,就是最常见的哪些,当然当中也有专业级的!它 们直接在底片上看到的彩色是与真实的相反的,所以叫负 片! 一般的负片就适合拍风光与人象的,但有一种负片我色 彩对表现人的肤色比较舒服,但这种细微的差别在负片中不 算明显,因为负片受后期冲印的影响较大,冲得不好,控制 得不好,好的负片出来也与普通的无异!在正片上,不同种 类的正片,很明显

6、区分得出来效果是不同的。正片就与负片 倒过来,看在底片上直接看到真实的色彩,可以用幻灯机投 影,所以也叫幻灯片!正片比较细腻,放大后的效果比较好 因此多用在广告摄影方面。),是很多摄影者常挂在嘴边的 口诀。 不过靠相机内置测光不是总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甚 至是复杂的多功能机内反射测光也不例外,耀眼的物体会影 响至关重要的肤色影调。同时应该进行一些手动调整。 至于对焦,就没那么严格了,你要突出人的哪部分就以 哪部分为中心对焦。 以人的脸部测光!有单独测光表的话将其置于人脸部位 会更准确一些,没有的话应使用点测光靠近脸部进行测光。 对焦时应以人的眼睛为准,只要人的眼睛清楚,就算是其它 部位都不清

7、楚也会令人感觉是清楚的。 室内拍人像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光摄影,就是利用现 场的光线作为唯一的光源来拍摄影像,例如:窗户投射进来 的光线,烛光,壁炉的火光等等,这种摄影一般是你把被摄 者安排在光线最亮的地方,你测光也就测光线最亮的地方, 暗部的细节就不要去管了,这种摄影可以表现出真实感。 还有一种室内人像是用人造光,也就是说用摄影灯进行布 光,他一般是需要一个主灯,一个辅助灯,一个背景灯组成 的(当然还可以加其他的灯光,例如轮廓光,头发光,眼神 光等等) 主灯一般是被设立在被摄体 45角的位置, 辅助灯 是设立在离相机最近的位置,可以柔化主灯造成的阴影部 分。在这里就有一个光比的问题了,数码相

8、机一般设置的光 比是 1:2,只要设置好这个光比,就可以按强光区进行曝光 了,也就是说主灯是辅助灯两倍亮。而背景灯是设置在被摄 者后面的,用来照亮背景,是主体在背景中突显出来。 室内拍人像并不容易,尤其是用自然光的情况下,晴天 的光线明暗反差极大,很难掌握好主体的亮度,阴天的光线 太平淡,很难出效果,所以一般都用摄影灯。 室内人像如何测光 , 这个问题太深奥可以写一本书 ( 事 实上也有很多书讲这个 ) 简单地说:从对脸部用点测 +光圈优 先开始慢慢研究吧。 室外拍人像时,先用相机内测表近距离对脸部测光后, 锁定AF-L(测光值)再后退就行重新构图,对吧? 另外,锁定测光值是按住 AF-L不松

9、手一直到重新构好 图后按完快门再松手还是按一下AF-L键即可? 1、简单的有太阳的情况下对手掌测光 2、对模特眼睛测光 3、将场景分成十个区,最亮的为十区,最暗的为一区, 选择五区的进行测光。 通常人像拍摄,测光是测在脸部,甚至更严格一点,测 在眼睛附近。使用中央重点或点测光,将取景画面中的测光 点移至脸部位置,测好光后再移至正确构图按下快门。有高 级智能测光模式的相机最好关闭智能连续测光,使用单次测 光,甚至使用曝光锁一一在测好面部曝光值之后将曝光组合 锁定。一些有经验的人像摄影师更喜欢用手动曝光一一在用 相机或测光表测量好光线后,手工设定曝光组合,很据现场 情况适时进行曝光增减。 相机自带

10、的测光系统是针对正常的环境设计的,在光线 条件比较特殊的情况下相机的测光并不可靠。所以要利用相 机的测光系统同时加入你自己的判断。有一套教材专门讲述 如何正确曝光,叫数码投影曝光教学,VeryCD上面有资料, 可以看一下,非常有帮助。 在曝光正确的时候,色彩,细节和饱和度应该是是最好 的。根据自己拍摄的需要,选择拍摄对象肉眼能看见的光线 最适合的点,进行点测光,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效果。现在的 数码相机都带有包围曝光,如果实在把握不准的时候,可以 选择点测光+包围曝光。能够有较大的把握拍摄出曝光准确 的照片。一般是宁欠勿过! 拍人像时应该以面部曝光为基准进行测光,可下调一档 快门,记住一个原则:数

11、码摄影宁欠勿过; 最简单的办法,对着你的手背进行测光, 然后记住参数, 把相机设置成手动,按照这个参数设置相机拍摄 怎样对逆光进行曝光?高反差场景最常见的情况是,明 亮的天空或正对太阳的逆光室外照片。逆光是这样一种情 况,光线从被摄体的后面照射过来,从而使得面对照相机的 被摄对象剪影的话,最好设置的曝光能够记录下被摄对象的 面部细节。 当我们面对类似的场景时,首先应该考虑一下被摄对象 后面的明亮天空细节是否很重要。或许它们无关紧要。这种 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简单地根据被摄对象的面部进行近距离 测光,并且根据这个读数进行拍摄。只要我们要记录明亮天 空的细节时,就要不怕麻烦地运用累积测光法了。 另一

12、种解决高反差场景曝问题的方法是为阴影区进行 补光。专业摄影师经常这么做。 比如,模特由天空逆光照明, 因此其面部处于阴影区。专业人员通常会使用在模特面部投 射补光的方法来降低其面部和背景之间的反差范围。具体怎 么做呢?我们将在照明的课程中详细介绍,此处仅简单介绍 几种基本技术:一种是使用辅助闪光即使用闪光灯向她的面 部投射额外的光线。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反光板,即把光线反 射到她的面部。结果都是一样的。把辅助光线添加到她的面 部,缩小了模特面部和强光区的反差范围,从而使得胶片能 兼顾两者(强光区和阴影区)。 自动点测光,应该很准,但,如果受化妆影响,曝光值 也会有误差”,对灰板测光,最准确。 在我

13、们使用傻瓜相机时经常会被告知,不要逆光进行拍 摄人像,因为愚蠢的傻瓜相机会把人的脸搞得一团黑。然而 我们现在使用的已经不是那么弱智的傻瓜机了,有了各种各 样的手动功能,我们可以轻易的拍摄出很好的逆光人像。那 种人的脸部轮廓有一圈金光的照片可是人人都喜欢的!n 下面介绍的方法有一个评分标准,5份最高,0分最低。n通 用性:指的这个方法是不是在大多数de上都可以用,5分代 表基本上都可以用,0分代表基本上都不可以用。n难度: 指的是运用的难度高下,5分代表很容易使用得当,0分代 表极其难以掌握。n效果:指的是使用恰当的话画面效果 的好坏,5分代表效果很好,0分代表效果很差。nn第一 种方法:曝光补

14、偿法n通用性:5分 难度:3分 效果:2 分。n使用曝光补偿的方法拍摄逆光人像可以说是最常用 的手法。虽然很多人指出其对 de (曝光宽容度低)并不太适 合,在fe也不如2次测光。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傻瓜或者半 傻瓜de并没有太多的手动功能,在背景和主体反差不是太 大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应用的。这里所说的难度大,是说判 断何时可以运用何时不可以运用的难度,从操作来讲,当然 是毫无难度的。对于曝光补偿法来拍摄逆光人像,第一个难 点在于拍摄的时候对环境光线的判断。背景和主题光亮程度 相差太大的时候,是不可以使用这个办法的,不然难免出现 主体和背景不可兼顾的情况。n它的原理是:由于多区测 光的大锅饭主义会

15、造成主体偏暗,所以加曝光补偿来增加主 体亮度。n具体的应用方法是:在使用多区测光的条件下, 使用光圈快门优先或者程序曝光,在+1.0EV,+0.7EV,+0.3EV 各拍摄一张,择其优者保存。有EB的则更好,可以全自动 的进行。假如使用+1.0EV的时候人的脸部还是太暗,那看来 曝光补偿就不适合了,因为再加下去,背景必然会超出DC 的宽容度,一片白花花的。使用曝光补偿法拍摄逆光人像, 要充分考虑人物的衣服颜色以及头发占画面的比例。下面我 们借用生活区的一副作品说明问题。这个照片图一因为是逆 光,所以照片的拍摄者加了 +1.0ev。然而他却忘记了考虑深 色衣服和头发的影响,事实上,多区测光模式中

16、,占据了画 面40%的深色衣服和头发已经平衡了背景过亮对策光造成的 影响。所以加 EV可就是多此一举了。这个时候请参考直方 图来进行曝光判断。nn第二种方法:点测脸部法n通用 性:4分 难度:5分 效果:3分n点测脸部从本质上讲, 和曝光补偿法是没有大的区别的。也就是通过对自动测光的 改进修正来获取希望的曝光。它比曝光补偿法简单,也不用 拍摄多张比较。也避免了图一情况下误判的可能性;缺点是 在背景和主体反差太大的情况下依然不可能两全。n它的 原理是:照片中大家最关心的是人物的脸部,只要人物脸部 曝光合适,其它部分稍微差一点也就无所谓了。而黄种人的 皮肤的反射率又是相当接近于18%的。n具体的应

17、用方法 是:使用点测光,对着人物脸部进行测光, 然后拍摄。n这 个方法使用中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人的肤色。白种黄种人问 题都不大。假如拍摄的是黑种人那难免曝光过度。还有 就是在某些点测区域极小的机器上,假如人的脸部有阴影或 者头发披散,也会影响到曝光的准确性。n总之点测光的 方法非常简单,是一般运用中最好的办法。nn第三种方法: 反光板法n使用反光板是补光方法的一种,用于拍摄逆光 人像是非常合适的。而且由于布光位置的多变,我们还可以 取得很多的附加效果。比如说,最常用的底部反光板,就是 利用底灯可以取出人物眼袋、黑眼圈的原理,在增加良度的 同时,美化人物的外表。n它的原理是:用反光板反射环 境光

18、线到人物脸上,增加人物脸部亮度,缩小背景和主体光 亮度对比,来获取理想的照片。n具体的应用方法是:使 用多区测光,在人物脚的位置放置反光板,将反光打在人的 脸上,然后拍摄。n放在脚的位置的道理前面已经说过, 我这里要讲的是反光板的两面的不同应用。基本上金色一面 可以获取暖光的作用(色温高),人物的脸部会比较温暖润 滑;而银色一面可以获取冷光的效果(色温低),人物脸部 会孤寒挺拔。一般的应用中,应该以金色一面为主。n这 个方法也有问题,一是反光板不便于携带,折叠起来还是很 大;二是要有人帮忙拿反光板,这个可不是那么容易找的; 第三是反光板用的太过会使照片产生虚假感。但无论如何, 这种方法比前两种

19、的效果是要好的太多了。nn第四种方 法:闪光法n通用性:4分 难度:2分 效果:4分n很多 人以为闪光灯是光线不足的时候,比方说晚上才使用的,其 实这个概念是大大的错误的。n它的原理是:用闪光灯增 加主体亮度,缩小背景和主体光亮度对比,来获取理想的照 片。n使用闪光补光的方法进行拍摄是难度比较大的。一 是闪光灯太硬会破坏现场光感,使照片很假;二是闪光灯限 制了光圈的运用;三是闪光灯毕竟携带不变。n闪光补光 有很多种方法,我一一分开介绍:n方法一:使用内置闪 光灯,或者外置机位闪光。先使用自动档对背景测光确定EV; 然后调到手动档,用闪光指数 拍摄距离/确定光圈,用倒 易率确定快门速度。进行拍摄

20、。n打个比方,闪光灯指数 是12,拍摄距离3米,对背景测光的结果是 F4.0,1/250, 则最后确定的光圈就是12/2/3=F2.0,快门速度根据倒易率 计算出为1/1000。(镜间快门使用,帘幕快门请考虑同步速 度)之所以要在通常的指数上减小光圈,是为了是主体和背 景的光比保持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免得出现很假的情况。n 方法二:使用内置闪光灯,或者外置机位闪光,但是上面加 一层纱布。先使用自动档对背景测光确定EV;然后调到手动 档,用闪光指数/拍摄距离/确定光圈,用倒易率确定快门速 度。进行拍摄。n这个方法同样是为了柔和光线,减小光 比。和方法一相比效果要好一点。n方法三:使用手柄外 置闪灯

21、,在侧位补光。先使用自动档对背景测光确定EV;然 后调到手动档,用闪光指数121闪光灯和主体距离/确定光 圈,用倒易率确定快门速度。进行拍摄。n打个比方,闪 光灯指数是24,闪光灯和拍摄主体距离 6,对背景测光的结 果是F4.0,1/250,则最后确定的光圈就是24/2/6=F2.0 , 快门速度根据倒易率计算出为1/1000。(镜间快门使用,帘 幕快门请考虑同步速度) n这个方法的问题是需要三脚架 和遥控器或者自拍。要么索性就要有助手。好处是光线比较 自然。 拍照的时候用什么测光模式,拍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怎么拍才能使人物更加细腻? 1. 突出主题的话用点测光 2. 风景人像平均测光 3.

22、 其实还是要看自己的需要 若只是人像拍摄,首先设置标准感光ISO值为100较细 腻,适当调整曝光补偿,设中央平均测光,影像优化设人像 模式脸部识别对焦,低光或背光时开启机内闪或用反光板补 光,主实背虚可采用较大光圈实现等等;主要还是在按下快 门的一瞬必须持稳相机了 仅供参考。 佳能5d2拍人像不够理想的问题。 后来楼主又拍了人像,我看了照片还是觉得很心痛那相 机,实在是太模糊了一点。 分析原因,可能还是没有把测光系统工作原理 , 对焦 系统工作原理分别搞清楚,他们之间怎么正确组合使用。 我想要拍人像,至少先把人拍清晰了为基础,再去提高 构图什么的。 各位摄影专家高手一定知道,测光和对焦是两个独

23、立工 作的系统,不知道您平常用相机是都注意到没有。要是把测 光、对焦模糊的搞在一起,除非单反当傻瓜机用或凑巧了拍 的照片还行,要拍出精细的好照片是不可能的。 对焦: 中心一点对焦 、选边上一点对焦、自动对焦即 全部点都参与自动对焦测光: 中心点测光、重点测光(中 心区域)、评价测光你在人像摄影时是怎么组合这些测光和 对焦方式的呢? 1、自动对焦和评价测光就都自动了,买单反浪费了。 2、中心一点对焦中心点测光,如果对人皮肤测光是 最精确的,如果构图要求人是偏一边的那是先对脸皮肤测光 后锁住曝光锁( * )可以保持 4 秒,半按快门对人脸部焦后 快门保持半按锁焦,再构图这样的人像是最清晰。 要不构

24、图人正好在中间,对皮肤测光、对焦正好在图片 中间。 因为测光和对焦都是同一点,这样测光和对焦二个系统 都是集中统一你对焦的同一点上。 3、最容易出问题的是,中心点测光选边上一点对焦, 在构图时候人在图片的一边,为了选择人对焦选了边上的一 个点来对焦,如果没有注意到测光是在中间点,测光的那一 点肯定不是对着人,那一点的情况如果和人体的光线区别比 较大,那曝光肯定就不对了。人像摄影自动对焦也容易出问 题,自动对焦的点也许落在很远的某个地方,人像可能是不 清晰。 4、三种测光 和三种对焦的组合应用在不同的场合会出 现不同的结果。 建议练习:开一台灯亮一些的光源,放一比较白色的茶 杯之类有质感图像能分

25、别照片清晰度,再在边上放一黑色包 之类的东西,可以练习各种测光和对焦不同结果,用点对焦 和点测光 ,对茶杯测光后锁住曝光锁,半按快门对茶杯对 焦对焦后半按快门不放锁焦,再构图把包和茶杯都放到照片 的两边。 拍出来照片茶杯是清晰,曝光是正确就ok。 按快门一半,先对焦,合焦灯亮了后,同时按曝光锁 按钮,快门一直不能松开,看到取景框里面曝光锁* 灯亮了, 再重构图,这时候看曝光速度是不会变化的,构图好按下快 门到底拍照。 最好是在脚架上, 手持相机注意不要前后移动。 与常规的全自动模式相比,人像模式的相机设置具有两 大特征。一个特征是利用光圈效果虚化背景。人像模式的光 圈值自动设置为接近所使用镜头

26、的最小光圈值(光圈叶片完 全打开,通过光量最多的状态) 。通过光圈效果提高背景虚 化程度,以凸显人物,使人物更加醒目。另一个特征是利用 照片风格对照片色调进行调整, 使肌肤质地更加柔和。 另外, 曝光也相对偏亮,使皮肤显得更加白皙。虽然色调并未发生 大变化,但人物肌肤会略带粉色,使人物显得更加健康、更 具活力。 在进行人像摄影的构图时,最重要的是将人物布置在画 面内的哪个位置。另外,如何截取人物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 问题。如果采用普通的拍摄方式,就很容易落入类似证件照 的刻板模式。所以应大胆进行裁剪,或者仔细寻找合适的拍 摄角度,尝试用艺术风格来拍摄人物。 拍摄特写时,如将头的上部剪裁掉可以更加

27、突出人物的 表情。同时应在左边或右边留出一定余白,这样可以使构图 更加协调。留余白的方式没有固定要求,但最好是在人物面 部侧向的一边留出余白,以获得更加自然的效果。 采用低角度仰拍人物,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可以获 得充满艺术性的效果。如果配合使用广角镜头会更加有效。 光圈效果使画面整体锐利 鲜艳地再现风景 风光模式下的相机设置,光圈值略大(光圈叶片横向关 闭),可使近景到远景全部合焦。光圈与合焦范围的关系将 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介绍,首先只要知道这是光圈所具有的 特性就可以了,可以得到与人像模式下的光圈效果完全相反 的效果。在画质方面,不仅提高了锐利度,还能够对细节部 分进行细致表现,并且加强了绿色、红色、蓝色等色彩的色 调,使天空和树木等显得更加鲜艳。基于以上原因,即使是 在略有阴云的条件下也能够拍出比实际视觉所见更清晰的 照片。虽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