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全口义齿复习题_第1页
口腔修复全口义齿复习题_第2页
口腔修复全口义齿复习题_第3页
口腔修复全口义齿复习题_第4页
口腔修复全口义齿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口义齿复习题4 口腔前庭区需要缓冲的解剖标志是(一)选择【A型题】1 全口义齿是为()患者制作的义齿A牙列缺损B牙列缺失C牙体缺失D牙体缺损E缺牙区2 全口义齿的支持方式是( )A粘膜支持式B混合支持式C牙支持式D卡环固位E基托固位3 自然牙赖以生存的基础并将口腔分成口腔前庭和口腔本部的是( )牙槽嵴切牙乳突唇颊系带上颌结节()A上颌结节B颊侧翼缘区C上颌硬区D舌系带E腭皱5 将口腔前庭分为前弓区和后弓区的解剖标志是( )A唇系带B颧突C颊侧翼缘区D颊系带E颤动线6 下颌口腔前庭部可承受较大 牙力合,起支 持作用并能够稳定义齿的是( ) A远中颊角区B下颌舌骨嵴C舌侧翼缘区D磨牙后垫E颊侧翼

2、缘区7 排列上颌前牙的解剖标志是()磨牙后垫A腭皱的( )B切牙孔C切牙乳突D唇系带E正中矢状线8 与下颌全口义齿舌侧基托接触, 由前向 后的解剖标志包括舌系带、舌下腺、下颌 舌骨肌、舌腭肌、翼内肌、咽上缩肌的区 域是( )A下颌舌骨嵴B舌侧翼缘区C舌下腺D颊侧翼缘区E舌系带9位于下颌最后磨牙牙槽嵴的远端呈圆 形、卵原型或梨形的粘膜软垫是( ) A远中颊角区B舌侧翼缘区C磨牙后垫D舌系带E舌下腺10下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应止于磨牙后垫A1/2B1/3C1/31/2D1/21/4E1/411下颌第一磨牙的 牙面合高度应与磨牙 后垫的( )等高A1/2B1/3C1/4D1/21/3E1/31/412全

3、口义齿与唇、颊、舌肌接触的面 是( )A颊面B组织面C磨光面D抛光面E咬合面13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A向上B向内C向外D向上向内E向下向外14全口义齿的固位是指()A吃饭时不脱落B说话时不脱落C打哈欠是不脱落D打喷嚏时不脱落E义齿抵抗从口内垂直向脱位 15关于颌骨解剖形态影响全口义齿固位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颌弓窄小,基托面积大,则固位好 B牙槽嵴低平而窄,基托面积小,则固 位差C腭穹隆高而深,则固位好 D牙槽突有倒凹也可以产生机械的扣锁 作用E上颌结节颊侧倒凹妥善利用可以有利 于固位 16上颌全口义齿后缘两侧应伸展至 ()A后堤区B翼上颌切迹C颤动线D腭小凹E上颌结节17义齿基

4、托边缘的厚度一般为 ()A1mmB2.5 mmC3mmD23mmE22.5mm18全口义齿基托的磨光面一般呈什么形态( )A凸形B凹形C光滑形D平滑形E平面19对旧义齿的检查不包括()A 要求重做的原因和要求B 戴用义齿的时间和使用情况C 旧义齿的材料及负责医师D 旧义齿的颌位关系是否正确E 口腔粘膜是否正常20 旧义齿戴用不良导致粘膜不正常时,应首先采取哪项措施( )A 服用消炎药B 重新修复C 停戴旧义齿D 以上都不对E以上都对21 选择后牙牙尖形态主要考虑( )A 旧义齿的人工牙形态B 患者的要求C支持组织的条件D价格因素E咀嚼习惯22 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 塑料牙质轻,咀嚼效率高B

5、瓷牙耐磨,但咀嚼效能不高C 瓷牙与基托结合好D瓷牙、塑料牙都能保持很好的咀嚼效率E 塑料牙调 牙方合便23 两侧上颌结节均较突时( )A 必须两侧都做外科修整术B 可以一侧做外科修整术一侧缓冲C改变义齿就位道就可D缩短义齿边缘E 不必处理24 下颌隆突过大, 其下面形成较大倒凹 时,处理方法为( ) A仅缓冲基托即可B缩短义齿边缘C 仅改变义齿就位道即可D不能用缓冲基托的方法解决的做外科 修整术E 可以不作处理25 又称联合印模法的是( )A一次印模法B粘膜运动式印模法C闭口式印模法D开口式印模法E二次印模法26 牙槽嵴极低平的患者, 取印模时应注 意( )A 采取功能性印模B 舌侧边缘加高D

6、制作个别托盘后可以省略这一步操作C用有孔托盘D 解剖式印模E采用藻酸盐印模27 全口义齿修复中作用于基托与粘膜之间的力为( )A 大气压力B 黏着力C吸附力D表面张力E 摩擦力28 下颌颊侧翼缘区属于( )A副承托区B 缓冲区C受力区D主承托区E边缘封闭区29 关于功能性边缘整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为了达到更好的边缘封闭B 可以用硅橡胶做整塑E 可以分区做30 发“f ”音时,与上前牙切缘接触的 是( )A 下前牙切缘B下唇C 舌尖D前两者E都不是31 全口义齿应一般在拔牙后多长时间进行修复( )A一周B三周C一个月D 三个月E六个月32 由患者以主动方式完成印模边缘整 塑的是( )A

7、一次印模法B 二次印模法C闭口式印模法C 可由医师牵拉患者面颊部来完成D联合印模法E 粘膜静止式印模法33 做个别托盘时在前庭最深处与牙槽嵴 之间划出边缘, 这个边缘比预先取的功能 边缘短( )A 1mmB 2mmC 3mmD 12mmE 1.52mm.34 上颌全口义齿后缘的封闭区是 ( )A 软腭区B 后堤区C 颤动线处D软硬腭交界处E 腭小凹处35 下颌前伸颌关系记录的目的是 ( )A 确定前伸髁道斜度B确定切导斜度C 确定侧方髁道斜度D确定垂直距离E 确定水平颌位关系36 哥特弓描记是为了( )A 帮助患者下颌前伸B确定前伸干扰因素C 记录垂直关系D客观地得到数据E 记录水平颌位关系3

8、7 垂直距离是指( )A 上下颌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B 瞳孔至口角连线的距离C 息止颌位时面下 1/3 的高度D天然牙列正中 牙时合面下 1/3 的高度E 面部成自然外貌时面下 1/3 的高度38 不属于恢复适当的垂直距离的要求 的是( )A 避免下颌前伸B面部比例和谐C 肌张力对称D恢复良好的功能E符合美观的要求39关于上颌托的制作要求的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A基托要埋入增力丝B 上前牙区 牙堤合边缘在上唇下缘以下露出 2mmB现有医疗水平C必须做蜡基托D做基托前要填倒凹E 牙堤合宽度前牙区约为 6mm40 关于 Christensen 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 是由 Christen

9、sen 发现的B上下牙合托戴入口内后形成的前窄后宽的 间隙C髁道斜度呈正度数时出现此间隙D形成间隙时 牙托合前缘接触E髁道斜度正度数越大间隙越大41 关于前牙排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上中切牙唇面与 牙堤合唇面一致B 上颌侧切牙切缘与 牙平合面接触C上颌尖牙牙尖与 牙平合面平齐D上颌尖牙牙颈部向唇侧稍突 E上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位于中线上42 选择后牙牙尖的高低和颊舌径宽窄一 般依据( )A患者的要求C患者依从性D牙槽嵴的宽窄和高低E以上都不对43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前牙唇面距切牙乳突中点一般为 810mmB上尖牙唇面通常与腭皱的侧面相距10.5+ 1mmC上尖牙顶的连线通过切牙

10、乳突中点D上前牙切缘在唇下露出 2mm,年老者露 的少E上前牙的位置要衬托出上唇的丰满度 44全口义齿人工牙的排列原则不正确的 是( )A美观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B组织保健原则C恢复良好的功能D前牙排列成浅覆 牙浅合覆盖E人工牙的排列要不妨碍唇颊舌肌的活 动45 全口义齿的完善的平衡 牙是合指( )A咬合时上下牙都能接触B下颌前伸时后牙都能有咬合C咀嚼时上下牙始终保持接触D正中牙、合非正中 牙时合所有牙都有接触E正中牙合、非正中 牙时合上下颌相关的牙都 能同时接触46 全口义齿初戴时前牙开 牙的合原因不可 能是( )A垂直关系记录错误B人工牙错位C后牙有早接触D上下基托妨碍咬合E患者对新义齿的不

11、适应47 全口义齿试戴时,下颌前伸而后牙无接 触应( )A调磨上颌前牙切缘B调磨下切牙唇斜面和少许上前牙舌面C 调磨下前牙切缘D 加高后牙咬合E 重做义齿48从正面观,下颌后牙 牙平合面与舌背的粗 糙面和侧缘的移行部舌侧缘处的关系是A稍高B 稍低C等于或稍低D等于或稍高E没关系49 选磨正中 牙早合接触点时主要选磨 ()A支持尖B 功能尖C近远中边缘嵴和中央窝D 功能尖的非功能斜面E 非支持尖斜面50 初戴全口义齿不能就位时, 应( )A 磨除所有倒凹B 做外科手术消除倒凹C磨短基托边缘D 适当磨除部分倒凹E重做义齿51 患者复诊时疼痛, 不属于组织面局部 问题造成的是( )A 因牙槽嵴上的骨

12、尖骨突引起的B 有组织倒凹的区域疼痛B 水平颌位关系不正确C下颌舌骨嵴处疼痛D 全口多处压痛点和破溃处E 上颌结节颊侧疼痛52 下列哪项因素不会造成患者咬颊咬舌()A 缺失时间过长,舌体变大B 两颊部向内凹陷C 垂直距离过高D 后牙覆盖过小E 上颌结节与磨牙后垫部位的基托间间隙过小53 不是全口义齿患者复诊时常见的症状的是( )A 前牙美观不良B疼痛C 固位不良D 发音障碍E咀嚼功能不好54 下列哪项因素不是造成患者疼痛的原因( )A 义齿不稳定C垂直距离过高D 基托边缘过长E基托组织面缓冲不够 55下列关于判断义齿有早接触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义齿戴入口内后患者无咬合不适B咀嚼食物时咀嚼

13、效率不好C 上下颌紧咬时不能达到广泛而紧密地 接触D患者咬紧时下颌义齿或下颌有滑动或 扭动E 肌位和牙位不一致56 以下哪项不是基托折裂和折断的原 因( )A 不慎将义齿掉到地上B 前伸颌不平衡C患者用消毒液浸泡义齿D基托组织面和组织之间不密合E侧方牙合不平衡57 义齿重衬前要检查的内容不包括 ()A 人工牙的材质C. 颌位关系是否正确B正中关系是否正确C非正中关系是否正确D有无牙干合扰E有无压痛和粘膜溃疡58 患者可以一次就诊就能完成的重衬方 法是( )A 间接重衬法B用热凝塑料重衬C对自凝塑料过敏的患者的义齿重衬D 义齿基托边缘短的义齿重衬E 自凝软衬材料重衬法59 给患者的戴牙指导不包括

14、( )A. 增强使用义齿的信心B. 义齿损伤粘膜时可用小砂纸少量调磨C. 纠正不正确的咬合习惯D. 义齿每天至少用牙膏彻底刷洗清洁一 次E. 先练习吃软的小块食物60 全口义齿戴入后要检查( )A. 义齿的平稳度D. 咬合关系是否良好E. 以上都是【B型题】6165题A. 切牙乳突B. 腭皱C. 上颌硬区D. 翼上颌切迹E. 舌系带61. 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边界是 ()62. 又称上颌隆突,表面覆盖粘膜甚薄, 受压后易产生疼痛的是( )63. 位于口底的中线部, 连接口底与舌腹 的粘膜皱襞的是( )64. 位于上颌腭中缝的前端, 可作为排列 上颌前牙的标志的是( )65. 有辅助发音作用的

15、是()6670题A. 牙槽嵴B. 基托的边缘长短和磨光面形态B. 唇系带C. 上颌结节D. 颊侧翼缘区E. 腭穹隆66. 属于口腔本部的解剖标志是( )67. 可以承受较大 牙力合,位于下颌后弓区 的是( )68. 口轮匝肌在颌骨上的附着处是()69. 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是 ()70. 是自然牙列赖以生存的基础,分口腔 为内外两部分的是( ) 7180 题A. 主承托区B. 副承托区C. 边缘封闭区D. 缓冲区E. 有牙区71. 受力方向与 牙力合呈角度的区域是()72. 上面覆盖很薄的粘膜,不能承受咀嚼 压力的区域是( )73. 与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属于()74. 受力方向与

16、 牙力合垂直的区域是()75. 后牙区牙槽嵴顶属于( )76. 颊棚区属于( )77. 上下颌前牙区牙槽嵴顶属于( )78. 上颌后堤区属于( )79. 下颌舌骨嵴区属于( )80. 无牙颌上的上颌结节颊侧属于 ( )8185题A. 磨光面B. 颊面C. 咬合面D. 组织面E. 抛光面81. 传导咀嚼力到基托组织面所接触的 口腔支持组织上的是( )82. 与水平力量有关, 使义齿保持稳定的 表面是( )83. 义齿基托与口腔粘膜组织接触的面 是( )84. 义齿与唇颊舌肌接触的部分是()85. 上下牙咬合接触的面是()8689 题A向下前向外B向上向内C调牙和合重衬D重新修复E 向上向外86

17、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为( )87 一般情况下,一副普通的全口义齿使用 34 年后应进行( )88 下颌牙槽嵴的吸收方向是( )89 一副普通的全口义齿使用 78年后应 ()9093 题A稳定B固位C吸附力D表面张力E大气压力90 两种物体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是指91义齿抵抗从口内垂直向脱位的能力是指( )92 抵抗液体分层的力是指( )93 义齿抵抗水平和转动的力量是指 ( )9496题A印模B灌模C颌位记录D垂直距离记录E水平关系记录94 用可塑性印模材取得的无牙 牙合牙槽嵴 和周围软组织的阴模称为()95 用石膏材料灌注阴模形成无牙颌阳 模,称为 ( )96 用牙合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

18、下1/3 的适宜高度和上下颌位置关系称为( )9799题A一次印模B粘膜运动式印模D初印模C闭口式印模E终印模97 据取模的次数分类的是()98 根据取印模时患者是否张口分类的是 ()99 根据取印模时是否对粘膜造成压力分 类的是()100101题A垂直距离恢复过大B垂直距离恢复过小C 水平颌位关系记录错误D下颌前伸E下颌后缩100 患者肌肉疲劳,义齿容易脱位且咀嚼 效能下降的原因是()101 患者鼻唇沟变浅,颏部前突的原因是 ()102105题A中线B口角线C唇高线D唇低线E矢状线102 患者上下唇轻轻闭拢时口角的标志 线称为 ( )103 患者微笑时下唇的标志线称为( )104 代表面部正

19、中矢状面的是( )105 微笑时上唇的标志线称为( ) 106108题A可动粘膜B移行粘膜C 固定粘膜D咀嚼粘膜E口内粘膜106 颊黏膜属于( )107 牙槽嵴粘膜属于( )108 移行皱襞粘膜属于( )109112题A侧方髁导斜度B切导斜度C侧方髁道斜度D切道斜度E都不是109 下颌作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髁突 运动方向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是指( )110 下颌作前伸运动时下前牙的运动方向 与眶耳屏面的夹角是指( )111 颌架上侧柱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是指 ()112 切导盘与水平面的夹角是指( ) 111115题A正中牙合平衡B侧方牙平合衡C前伸牙平合衡D 非正中 牙平合衡E 牙平合衡113下

20、颌在正中 牙位合时,上下颌人工牙达 到最大面积的广泛均匀接触是指( ) 114 下颌前伸至上下前牙相对,后牙也有 接触是指( )115 在下颌向一侧作咬合接触的滑动运动 中两侧后牙均有接触是指( ) 【X型题】116 全口义齿的组成部分有( )A基托B人工牙C 固位体D连接体E 金属网117 口腔前庭的解剖标志是( )A唇系带B颊系带C上颌结节D颊侧翼缘区E翼上颌切迹118 关于口腔本部的解剖标志叙述正确 的是( ) A切牙乳突是上颌重要的稳定的标志 B上颌硬区表面覆盖粘膜甚薄受压后易 产生疼痛C翼上颌切迹为上颌后部口腔前庭与口 腔本部的交界处D上颌结节的倒凹可以对全口义齿起到 固位作用E后堤

21、区可以作为上颌义齿后缘的封闭 区119 排牙中切牙乳突的作用有 ( ) A两个上颌中切牙的交界线 B上颌中切牙的唇面与其有确定的距离C两侧尖牙牙尖顶的连线应通过其中点前后 1mm范围内D 两侧前磨牙颊尖的连线应位于其后 2mm 处E牙列缺失后,由于上颌牙槽嵴吸收,切 牙乳突后移 120关于磨牙后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位于下颌最后磨牙牙槽嵴远端的粘膜 软垫B 下颌第一磨牙的 牙面合应与磨牙后垫的1/2 等高C下颌第二磨牙应位于磨牙后垫前缘D为排列下颌后牙舌尖的标志E位于磨牙后三角上,其中含粘液腺121无牙颌分区为()A主承托区B副承托区C缓冲区D 受力区E边缘封闭区122全口义齿表面对固位、

22、稳定和舒适有很大影响,义齿表面分为( )A组织面B咬合面C磨光面D唇颊面E舌腭面123全口义齿的固位力包括()A吸附力B表面张力C大气压力D附着力E内聚力124影响吸附力大小的因素有()A基托与粘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小B基托与粘膜之间的密合度C 基托的厚度D垂直距离的恢复正确与否E唾液的质和量 125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有 ( )A颌骨的解剖形态B基托的边缘C粘膜的性质D唾液的质和量D对旧义齿的检查E 良好的咬合关系126与上颌义齿后缘有关的解剖标志是()A 腭小凹B颤动线C翼上颌切迹D磨牙后垫E上颌结节127以下关于副承托区的描述那几项是 正确的( )A包括上下颌牙槽嵴顶B支持力差,不能承受

23、较大的压力 C与唇、颊的界限在口腔前庭的粘膜反折 处D此区骨面上有粘膜、粘膜下层、脂肪和 腺体组织E 能保证义齿不翘动128无牙颌修复前准备中,口颌系统的 检查包括( )A颌面部左右是否对称及唇的丰满度B拔牙后伤口愈合的情况E上下颌弓的位置关系129关于制作个别托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个别托盘的边缘比功能边缘短 12mmB制作个别托盘前要填倒凹C 个别托盘一般厚 23mmD手柄的安放只要不妨碍咬合即可E边缘不能妨碍唇、颊和舌的正常位置 130关于全口义齿的印模, 叙述正确的 是( )A在采取印模时要注意压力均匀B印模范围的大小决定全口义齿基托的 大小C要在印模材的可塑期内作边缘整塑D应保证

24、取印模时托盘保持正确而稳定 的位置E印模要充分让开系带131全口义齿工作模型要求( )A工作模型应充分反映出无牙颌组织面 的纹路C 舌的位置和大小B 模型边缘厚度以 35mm为宜C模型最薄处也不能少于 10mmD 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后不少于 2mm E下颌模型在磨牙后垫自其前缘起应大于 10mm 132确定垂直距离关系的方法有()A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颌间隙 B瞳孔至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C面部外形观察法D哥特式弓记录法E肌控仪法 133排牙要达到的基本目的有()A达到咀嚼的功能要求B尽量保存剩余组织C达到发音的要求 D恢复患者有个体特性的尽可能自然的外 观E 恢复有牙 牙的合咀嚼效果

25、 134排列前牙应注意( ) A必须排好所有上牙才能排列下前牙 B上前牙要经患者同意后才能排列后牙 C对下颌前突上颌后缩的患者要尽可能排 列成正常 牙或合对刃 牙合D切道斜度以 25 度为宜E下前牙的排列以上前牙为准 135以下关于牙槽嵴粘膜增生的原因, 哪些不正确( )A牙槽嵴吸收使基托与牙槽嵴间不密合B义齿前后翘动的刺激C紧咬时上颌义齿向前推动D全身因素E多年不修复136选择解剖式牙作为人工后牙的优点 是( )A 容易形成平衡 牙合B 咀嚼效率高C美观效果好D可以减少选磨E可以纠正不良颌位关系137试戴时判断下颌没有前伸的标志是 ()A患者后牙咬合双侧颞部肌肉收缩明显B上下牙咬合义齿无移动

26、C张口时下颌义齿不脱落D卷舌后舔时下颌能后退E 前牙咬成对刃 牙合138以下关于边缘整塑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边缘整塑可用硅橡胶B边缘整塑是为了达到良好的边缘封闭C制作个别托盘可以替代边缘整塑D功能性边缘整塑可由医师牵拉患者面颊 部E 边缘整塑应该分区做139以下关于颤动线的说法那几项正确 ()A位于软腭与硬腭交界处B也称“啊”线C分前颤动线和后颤动线D为上颌义齿后缘的封闭区标志E 又称后堤区140关于间接重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间接重衬是重衬的常用方法B 重衬时组织面均匀磨去 1mm。C使用的自凝塑料易吸热D自凝塑料易导致过敏E重衬面积较大时用此法141全口义齿戴入口腔后的检查包括()A

27、义齿戴入后的局部比例是否协调B 颌位关系是否正确C上唇的支持是否主要靠上前牙的唇侧D前牙位置是否合适,牙平合面是否在舌侧缘或略低处E检查中线是否正确142全口义齿的戴入时要求()A确定义齿完全就位B检查义齿的平稳度C基托的边缘要能达到良好的边缘封闭,不妨碍各系带的活动D确定颌位关系正确E初戴义齿不应产生疼痛 143全口义齿初戴产生疼痛的原因不包 括( )A组织面有小瘤子B颌位关系不对C咬合有早接触D印模模型不准确E义齿不稳定144以下不是扩大基托面积的优点的是 ()A增加单位面积受力B增加义齿强度C增加义齿吸附力D增大大气压力的作用E有利于组织保健145检查旧义齿使用情况的目的是 ( )A针对

28、旧义齿进行改进B嘱患者停戴义齿C了解患者不满意的地方D了解患者的依从性E必要时模仿旧义齿【系列选择题】男性患者, 71 岁,牙列缺失 13 年,曾用2 付全口义齿, 因固位差, 咀嚼效率下降, 要求重作全口义齿。146此时应作检查:A. 上下颌弓、牙槽嵴的大小、形态和位置。B. 牙槽嵴的吸收情况。C. 口腔黏膜检查,口腔黏膜色泽是否正 常,有无炎症、溃疡及瘢痕。D. 舌的检查,包括舌体的大小、形状、 静止状态时的位置,以及功能活动的情 况。E. 唾液分泌量及粘稠度的检查。F. 检查旧义齿,评价分析旧义齿成功失 败之处。G. 检查颞下颌关节动度,弹响及张口度 状况。H. 旧义齿咀嚼效能检测 提示

29、:患者牙槽嵴重度吸收,粘膜无溃 疡,上颌前部松软牙槽嵴,下牙弓宽于 上牙弓。147、如有必要, 可在修复前施行下列哪 些外科处理A. 去除尖锐的骨尖、骨突和骨嵴。B. 双侧上颌结节同时有水平向倒凹时, 去除较大的一侧C. 唇颊沟加深D. 切除嵴过多粘膜组织E. 切除多余较大的松软牙槽嵴F. 颧突修整术G. 修整下颌舌骨嵴,减小舌侧倒凹。提示:患者未作松软牙槽嵴切除术148、印模技术包括下列部份A. 印模压力大小的选择B. 开口式闭口印模技术的选择C. 功能性整塑D. 托盘类型的选择E. 印模材料的选择F. 边缘技术 提示:对患者用个别托盘制取印模149、个别托盘的优点是:A. 有利于根据每个患

30、者口腔内不同的组 织解剖特点,如残留牙多少和部位、系带 附着,黏膜情况取得精确印模。B. 容易进行肌功能整塑, 正确记录在口腔 功能状态下修复体边缘伸展范围。C. 由于托盘与患者的口腔吻合, 减少了预 备印模时患者的不舒适感。D. 用个别托盘取印模, 托盘内各部分印模 材的厚度基本相同, 从而使印模变形减少 到最小。E. 手柄放置,使取出更加容易,操作更加 简便F. 材料可选用自凝或光固化树脂,或自 凝基托材料,取材方便。150、灌注石膏模型后, 下列区域可适当 缓冲:A. 切牙孔突B. 上颌硬区C. 翼上颌切迹D. 颧突E. 下颌隆突F. 上颌结节G. “P”切迹提示:模型修整后制作 牙合托

31、, 牙合堤151、下列对上颌托 牙合堤的要求哪些是 正确的?A. 牙合平面侧面观要与鼻翼耳屏线平行B. 牙合平面前缘在上唇下缘下 2mmC. 牙合堤唇面要充分衬托出口唇,使上唇 丰满而自然D. 牙合堤前牙区宽 6mm,后牙区宽 8-10mm。E. 牙合堤高 10mmF. 牙合堤后端修整成斜坡状G. 上颌牙合托中线处可固定一个直径约3mm的蜡球。提示:二次复诊时颌位记录152、下列哪些方法是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A. 哥特式弓描记法B. 卷舌后舔法C. 吞咽咬合法D. 后牙咬合法E. 肌监控仪法F. 面部外形观察法153、下列哪些是垂直距离恢复过大的表 现?A. 颏唇沟变浅B. 颏部皮肤呈皱缩

32、状C. 鼻唇沟变浅D. 肌张力增加,易出现肌肉疲劳感E. 牙槽嵴吸收加速F. 说话、咀嚼时有后牙撞击声G. 咀嚼效率下降154、在排牙过程中应当遵循下列组织保健原则:A. 人工牙的排列要不妨碍舌、 唇颊肌的活 动,处于肌肉平衡位置。B. 牙合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其高度位 于舌侧外缘最突出处或略低,便于将食 物送至后牙 牙合面,利于义齿在功能状态 下的稳定。C. 后牙功能尖要尽量排在牙槽嵴顶上, 使牙合力沿垂直方向传至牙槽嵴。D. 如果牙槽嵴吸收较多,要根据牙槽嵴 斜坡方向调整后牙倾斜度,使 牙合力尽可 能以垂直方向传至牙槽嵴,如果牙槽嵴 严重吸收,则要注意将 牙合力最大处放在 牙槽嵴最低处,

33、减少义齿在功能状态下 的翘动。E. 前牙要排列成浅覆 牙合,浅覆盖,正中 牙合时前牙不接触,并在前伸及侧方运动 时至少在 1mm的范围内,下牙沿上牙斜 面自由滑动。F. 后牙如果选用解剖式牙,在上下牙间 自由滑动时,要有平衡 牙合接触,即前牙 对刃接触时,后牙每侧至少一点接触, 后牙一侧咬合时,工作侧为组牙接触(尖 牙保护 牙合不适于全口义齿),非工作侧至少有一点接触B. 检查颌位关系G. 减少功能状态下的稳定因素, 要适当降 低非功能尖,如上磨牙颊尖和下磨牙舌 尖,减少研磨食物时义齿的摆动。H. 牙列弧度要与颌弓型一致155、下列哪些排牙具体要求是正确的?A. 上颌中切牙切缘落在 牙合平面上

34、。B. 上颌侧切牙切缘高于 牙合平面 1mm。C. 上颌尖牙牙尖接触 牙合平面。D. 上颌第一双尖牙舌尖接触 牙合平面,颊尖 离开 牙合平面 1mm。E. 上颌第二双尖牙颊、 舌尖均与 牙合平面接 触。F. 颌第一磨牙近舌尖接触 牙合平面,远舌、 近颊尖离开 牙合平面 0.5mm, 远颊尖离开 牙 合平面 1.5mmG. 上颌第二磨牙舌尖离开 牙合平面 1mm近, 颊尖离开 2mm,远颊尖离开 2.5mm 提示:排好牙后,第二次复诊试排牙156、试排牙时,将义齿戴入口腔后应作 如下检查C. 检查前牙,包括前牙的形状、位置、 排列、中线、前牙切嵴线、及前牙与唇 的关系。D. 检查后牙E. 检查基

35、托F. 检查垂直距离和发音G. 检查牙合力 提示:试排牙后送回技工中心,常规完 成义齿。157、戴牙时应做哪些工作?A. 义齿就位B. 检查义齿的平稳度C. 检查基托D. 检查颌位关系E. 检查咬合关系F. 检查有无疼痛G. 选磨H. 给患者的戴牙指导 提示:患者戴牙后 2 周复诊。158、全口义齿患者复诊经常出现哪些问题?A. 局部比例是否协调A. 疼痛B. 固位不良C. 发音障碍D. 恶心E. 咬颊、咬舌F. 咀嚼功能不好G. 心理因素的影响H. 排牙个性化程度不够 提示:患者义齿固位不良,休息时尚可, 咀嚼时易脱位。159、应考虑下列哪些原因?A.早接触B. 下颌磨牙后垫部位基托过厚C.

36、 颌牙合平面低,前伸时后缘接触D. 系带区缓冲不够E. 磨光面外形不好F. 人工牙位置过偏唇颊侧G. 边缘封闭不佳 提示:患者义齿早接触, 调牙合后固位状况 改善。和形下为(二)名词解释口腔前庭主承托区义齿间隙吸附力印模垂直距离髁道选磨重衬即刻全口义齿(三)填空题1 全口义齿靠义齿基托与粘膜紧密贴合及边缘封闭产生的 产生固位2 把整个口腔分为内外两部分: 和 3 位于口腔前庭内相当于原中切牙近中交界线的延长线上,为一 粘膜皱襞,是 在颌骨上的附着部4颊系带是 的附丽处,附着在牙槽嵴顶的颊侧呈 5 上颌结节远中是 和 的间隙6 在上下牙槽嵴舌侧,又称固有口腔,上为 ,位与上颌腭中缝前端, 上中切

37、牙之腭侧。乳突下方为通过8 颤动线分为 和 , 在硬腭和软腭的连接区, 在软腭腱膜和软腭肌的连接处9 是口内粘液腺导管的开口, 上颌全口义齿后缘一般在其后10 是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11 位于口底中线部,是连接口底和舌腹的粘膜皱襞,呈 ,动度较大。12 磨牙后垫可作为指导排列人工牙的标志,从颊舌向看, 形成一个三角形,一般来说,下颌后牙的 应位于此三角形内13 主承托区包括 等区域14 是指义齿和周围软组织处于平衡的区域15 上颌牙列缺失后,牙槽突逐渐吸收形成 ,呈弓形,其上覆盖的粘膜表层为 深层的粘膜与 紧密相连,故能承担较大的咀嚼压力16 上颌前弓区位于 和 系带之间,此区基托可以尽

38、量伸展17 颊侧翼缘区位于 和 之间18 下颌舌骨嵴位于下颌骨的舌侧,从 斜向前下到 处的骨嵴突起19 全口义齿有三个面 ,其中是义齿与唇颊舌肌接触的部分20 是指两种物体分子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包括 和 , 是指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是同 分子间的力21 在上颌,基托唇颊侧边缘应伸展到 ,在 义齿的基托边缘应做出切迹以免妨碍系带的活动, 后缘应止于 ,义齿两侧后缘应伸展到 。22 在下颌,基托边缘颊侧伸展到 。舌侧伸展到 ,后缘应止于 ,义齿基托边缘要圆钝。23 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因素有 、 、 。24 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有 、 、25 全口义齿印模的要求有 - 、- 、 、 。26 全

39、口义齿印模的分类,按印模次数分 和 ,按患者张闭口分 和 ;按是否对粘膜造成压力分 和 。27 印模边缘是由患者做自主运动形成的印模方式是 、 。28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记录包括 和 记录两部分29 牙托合由 和 组成,其中前者又有 和 之分30 牙堤合的制作要求: 牙平合面的前部在 ,且与 平行,后部从侧面观要与 平行,牙堤合的唇面要充分衬托出上唇,使上唇丰满而自然。31 人工后牙分为 和 两种32 五因素十定律中的五因素是指33 全口义齿的平衡 牙是合指 和34 全口义齿的戴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是 和35 复诊时疼痛的常见五个原因是 、 、 。36 复诊常见的问题是 、 、37 全口义齿

40、重衬的方法有 和 。38 二次印模法又称 ,由 和 组成39 无牙颌分区有 、 、 、40颧突为上颌 根部的骨突区,有颊肌前纤维附丽。(四)问答题和论述题1无牙颌分几个区? 2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有哪些? 3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4全口义齿印模分为几类? 5印模的要求有哪些?6全口义齿垂直距离恢复过大有什么影响? 7戴全口义齿产生疼痛的原因有哪些?8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9即刻全口义齿的优点有哪些? 10即刻全口义齿的适应证 全口义齿复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2 A 3 A 4 A 5 D 6 E 7 C 8 B 9 C 10 C11 A 12 C 13 D

41、14 E 15 A 16 B 17 D 18 B 19 C20 C21 C 22 E 23 B 24 D 25 E 26 A 27 C 28 D 29 D30 B31 D 32 C 33 D 34 B 35 A 36 E 37 D 38 A 39C 40 B41 B 42 D 43 C 44 A 45 E 46 E 47 B 48 C 4 9 C50 D5 1 D 52 C 53 A 54 B 55 D 56 C 5 7 A 58 E 59B 60 E61 D 62 C 63 E 64A 65 B 66 E 67 D 68 B 69C 70 A 71 B 72 D 73 C 74 A 75 A

42、 76 A 77B 78 C 79 D 80 D 81 C 82 A 83 D 84 A 85 C86 B 87 C 88 A 89 D 90 C 91 B 92 D 93 A 94A 95 B 96 C 97 A 98 C 99B 100 A 101 B 102 B 103 D 104 A 105 C 106 A 107 C 108 B 109 C 110 D 111 A 112 B 113 A 114 C 115 B 116AB 117.ABCD 118.ABCE 119.ABC 120.ABCDE 121.ABCE 122.ABC 123.ABCDE 124.ABE 125.ABCD 1

43、26.ABC 127.BCD 128.ABCDE 129.ABCE 130.ABCDE 131.ABCD 132.ABC 133.ABCD 134.BCE 135.E 136.BC 137.A 138.ABD 139.ABCD 140.BDE 141.ABCE 142.ABCDE 143.E 144.CDE 145.ACDE 146.A B C D E F G 147.A B C D E 148.A B C D 149.A B C D 150.A B D E F 151.A B C D F G 152.A B C D E 153.A B D E F G 154.A B C D E F G 15

44、5.A B C E G 156.A B C D E F 157.A B C D E F G H 158. A B C D E F G 159.A B C F(二)名词解释 1口腔前庭:位于牙槽嵴与唇颊侧粘膜之间,为一潜在的间隙。 2主承托区: 指垂直于颌力受力方向的区域。 包括后牙区牙槽嵴顶、 腭部穹隆区、颊棚区等区域,该区域通常不易出现骨吸收。 义齿间隙:在口腔内容纳义齿的潜在间隙, 是天然牙列所占据的空间。 吸附力:两种物体分子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包括附着力和内聚力。 印模:用可塑性印模材料取得的无牙上、 下颌牙槽嵴和周围软硬组织 的阴模。垂直距离: 天然牙列呈正中颌时, 鼻底至颏底的距离,

45、 也就是面部下 三分之一的距离。髁道:下颌在咀嚼运动过程中,髁突在关节凹内运动的道路。 选磨:调磨正中颌的早接触点, 使正中颌达到广泛均匀的接触和稳定 的尖窝关系,并调磨侧方颌和前伸颌时的牙尖干扰, 达到平衡颌接触。 重衬:在全口义齿的组织面上加上一层塑料, 使其充满牙槽嵴及周围 组织被吸收部分的间隙, 使基托组织面与周围的组织紧密贴合, 增加 义齿的固位力。即刻全口义齿: 在患者的余留牙未完全拔除前预先制作, 患者的余留 牙全部拔除后立即戴入的全口义齿。(三)填空题1吸附力 大气压力2上下和牙槽嵴口腔前庭 口腔本部3唇系带 扇形或线形 口轮匝肌4提口角肌扇形5上颌牙槽嵴 蝶骨翼板6口腔本部

46、腭顶 口底7切牙乳突 切牙孔 鼻腭神经和血管8前颤动线 后颤动线 前颤动线 后颤动线9腭小凹 2mm10翼上颌切迹11舌系带 扇形12磨牙后垫颊 舌面和下颌尖牙的近中面舌尖13后牙区牙槽嵴 腭部穹隆区 颊棚区14中性区15牙槽嵴高度角化的鳞状上皮 骨膜16唇 颊 17颊系带 咀嚼肌18第三磨牙 前磨牙19组织面 磨光面 颌面 磨光面 20吸附力 附着力 内聚力 附着力 内聚力21唇颊沟内唇颊系带 处 硬软腭交界处的软腭上 翼上颌 切迹22唇颊沟内口底 磨牙后垫的 1/31/223良好的咬合关系,合理的排牙理想的基托磨光面形态24颌骨解剖形态粘膜的性质 基托边缘 唾液的质和量25组织受压均匀 适

47、当扩大印模面积 采取功能性印模保证稳定的位置26一次印模和二次印模 张口式印模和闭口式印模粘膜静止式印模和粘膜运动式印模27闭口式印模 粘膜运动式印模28垂直关系水平关系29基托 颌堤 暂基托 恒基托30上唇下缘以下露出约 2mm 瞳孔连线 鼻翼耳屏线 31解剖式后牙 非解剖式后牙 32髁道斜度 切导斜度 补偿曲线曲度 牙尖斜度 定位平面斜度33正中颌平衡非正中颌平衡34义齿的检查调磨对患者进行使用义齿的指导35组织面局部问题基托边缘不合适 咬合不适 义齿不稳定直距离过高36疼痛 固位不良 发音障碍 恶心 咬颊咬舌 咀嚼功能不好37直接重衬间接重衬38联合印模法 初印模 终印模39主承托区 副

48、承托区 边缘封闭区 缓冲区40第一磨牙(四)问答题和论述题 无牙颌分几个区? 答: 根据无牙颌的组织结构和全口义齿的关系,将无牙颌分成四个四 个区,即主承托区、副承托区、边缘封闭区、和缓冲区。(1)主承托区:指垂直于颌力受力方向的区域。包括后牙区牙槽 嵴顶、腭部穹隆区、颊棚区等区域,该区域通常不易出现骨吸收。(2)副承托区:指与颌力受力方向成角度的区域。包括上下颌前 牙区牙槽嵴、上下颌牙槽嵴顶的唇、颊和舌腭侧(不包括硬区)(3)边缘封闭区:是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如粘膜皱襞、 系带附丽部、上颌后堤区和下颌磨牙后垫。(4)缓冲区:主要指无牙颌上的上颌隆突、颧突、上颌结节的颊 侧、切牙乳突、下

49、颌隆突、下颌舌骨嵴以及牙槽嵴上的骨尖、骨棱等 部位。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有哪些?(1)颌骨的解剖形态颌骨的解剖形态影响基托面积:根据固位原理,吸附力、大气 压力等固位作用的大小与基托面积大小成正比, 颌骨的解剖形态直接 影响到基托面积。牙槽突倒凹的固位作用:牙槽突的有些倒凹也可以产生机械的 锁扣作用,利于义齿固位。(2)粘膜的性质:如粘膜的厚度适宜,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则基 托组织面与粘膜易于密合, 边缘也易于获得良好封闭, 有利于义齿固 位。反之,如粘膜过薄,没有弹性,则基托组织面不易贴合,边缘封 闭差,义齿固位也差,并容易产生压痛。(3)基托的边缘:基托边缘伸展范围、厚薄和形状对于义

50、齿的固位 非常重要。(4)唾液的质和量:唾液的粘稠度高、流动性小,可加强义齿的 固位。如果唾液的粘稠度低、流动性大,则减低义齿的固位。唾液分 泌量也不宜过多过少。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因素有哪些?(1)良好的咬合关系:全口义齿戴在无牙颌患者口内时,上下解剖 式后牙的尖窝关系应符合患者上下颌的位置关系。 而且上下牙列间要 有均匀广泛的接触。只有这样,咬合力才能有助于义齿的稳定。(2)合理的排牙:全口义齿的人工牙列排在原自然牙列的位置,人 工牙就不会受到唇、颊、舌肌的侧向推力,有利于义齿的固位。(3)理想的基托磨光面的形态:基托磨光面应呈凹面,唇、颊、舌 肌作用在基托上时能对义齿形成挟持力, 使义齿更

51、加稳定, 如果磨光 面呈凸形, 唇、颊、舌肌运动时使义齿受水平的力, 会破坏义齿稳定。 全口义齿印模分为几类?(1)根据取印模的次数分为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2)根据取印模时, 患者张口或闭口分为开口式印模和闭口式印 模。(3)根据取印模时是否对粘膜造成压力分为粘膜静止式印模和粘 膜运动式印模。印模的要求有哪些?( 1)使组织受压均匀 . 由于口腔的各部分组织各有其不同的解剖特 点,缺牙时间不一致, 而且牙槽嵴各部位吸收不均匀而高低不平。 在 采取印模时,应注意压力要均匀,否则,影响模型的准确性。(2)适当扩大印模面积 . 印模范围的大小,决定全口义齿基托大 小。在不妨碍粘膜皱襞、 系带以

52、及软腭等功能活动的条件下, 应充分 伸展印模边缘, 以便充分扩大基托的接触面积。 义齿的固位力与基托 的接触面积成正比,即接触面积越大,固位了也越大。(3)采取功能性印模 . 取印模时,在印模材可塑期内进行肌肉功 能整塑,由患者自行进行或在医生帮助下,唇、颊和舌做各种动作, 塑造出印模的唇、 颊、舌侧边缘与功能运动时的粘膜皱襞和系带相吻 合。4)保持稳定的位置 . 取印模过程,应保证载有印模材料的托盘 在口腔中保持正确而稳定的位置, 避免移动, 同时维持一定的压力直到印模材完全凝固为止。 6全口义齿垂直距离恢复过大有什么影响?(1)面部下三分之一距离增大, 上下唇张开, 勉强闭合上下唇时 颏唇沟变浅,颏部皮肤呈皱缩状,肌肉张力增加,容易出现疲劳感。(2)义齿的高度偏大, 肌肉紧张力增大可使牙槽嵴经常处于受压 状态,久之可使牙槽嵴受压而加速吸收。(3)在说话和进食时可出现后牙相撞声, 常需张大口来进食, 义 齿容易出现脱位。而且咀嚼效能下降。7戴全口义齿产生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