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孟子对于“为师”、“教育”的观点态度_第1页
2019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孟子对于“为师”、“教育”的观点态度_第2页
2019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孟子对于“为师”、“教育”的观点态度_第3页
2019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孟子对于“为师”、“教育”的观点态度_第4页
2019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孟子对于“为师”、“教育”的观点态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孟子对于“为师”、 “教育”的观点态度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孟子说君子人生有三乐, 其中之一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 (尽心上)孟子也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你认为孟子对于“为师”、“教育”的观点态度是怎样的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 字。解读:君子:有修养有学识的人。英才:不应仅理解为人才的初始水平, 还可以理解为教育的成 果。人(第二句话头一个):普通人,未必达到为师标准的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隐含的情感态度:责任与担当。隐含 的教育对象特点:学习的主动者、受益者。“

2、好为人师”隐含的情感态度:自以为是、自我炫耀、自大虚荣、倨傲邀功。隐含的教育对象特点:“被”教育者、教育的受 损方。立意示例:1 教育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体验 快乐,而不会被人讥为“好为人师”。2 教育者要自信而不自大。3 为国育才是责任担当而不是为自我炫耀。4 教育者应确立这样的目标:与人为善,而不是一味显示自 己的聪明与才华。5 教育要分清对象,才能有益有效。6 注重教育方法,更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评判标准:两者兼谈,就合乎题意。按融合得好不好来辨别高下。回避一者,只谈一者,可算基本合乎题意。范文展谈谈孟子的“为师”观孟子说,君子人生有三乐,其中之一是“得天下英才而教

3、育之” 。所谓英才,就是极佳人才。能够招纳天下的极佳人才,教育这些极佳人才,这是人生的快乐。孟子的这句话,表明了他作为老师 在教授优等生时的一种快乐状态。孟子是春秋时代的大儒, 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大知识分子。 那时候,群雄逐鹿,民不聊生。“春秋无义战”,讲的就是那个时代战争频仍的现实。打仗,老百姓自然没什么好日子过。孟子希望通过儒家思想的教化,培训出一些治国理政的高级人才来治理社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因此,在他的眼中,所谓英才,除了具有基本的聪明才智之外,恐怕还是要有儒家品质的人。即一个英才,应该是一个“仁义礼智信”的人,应该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人,应该是“忠孝悌廉耻”的人。具有这种道德品质

4、的人,如果不傻不蠢的话, 再稍加雕琢润色, 自然能够成为国家之栋梁,为社会谋幸福。作为一个老师,能有这样的极佳人才来教,自然有成就感,所以当然就很快乐了。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性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和贪婪的一面。其实,在春秋那个丛林法则盛行的时代,弱肉强食,杀伐攻略,依然是大行其道的现实。英才难得,仁政难行,孟子也只能对着长天喟叹。英才好教,容易教,容易出成果, 这是天下为师者的普遍心声。孔子曾说“朽木不可雕也”,说的就是蠢人难教的意思。能匠难用枯木铸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于是乎,放眼现在,一些航空母舰级别的学校,掐苗拔尖,招的尽是优等生。优等生好教啊,

5、老师教起来那是快乐无限啊。三年中考和高考后,向社会放榜喜报,尽是一些压倒同类型学校的哄哄喜讯。隐藏拙点猛吹亮点,把自己吹得那真是牛逼闪闪的。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曾说,把患有各种疑难杂症和重症的病人治好,那样的医生和医院是有本事的;把最优的学生招来教,然后宣称如何牛气冲天,那是要打问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勘验孟子的教育观,孟子未能免俗,他也喜欢教好学生。不过,孟子只是说出了自己的一种教育英才的快乐心态,他没有晒朋友圈,这点还是 值得肯定的。当然,孟子还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人最怕的是好为人师。在这里,孟子丝毫没有贬低老师的作用,他批评的是那些其实是“略懂”而要显示出“很懂”的人

6、。这种人,谈天说地,总要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来。在他的本行内,他牛得不行;在他的外行里,他也能把清水搅得出泡沫来。 这种人常常好为人师,久而久之就成了杠精。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孟子的两句话,彰显了教英才能获得快乐和不要好为人师的教育观。虽隔时空,仍能震烁古今,在 当代依然焕发熠熠的光彩。师 者 为 师 亦 为 范 , 学 高 为 师 , 德 高 为 范师德师风,简单理解就是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

7、,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从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教 师的品德素养也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首先,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十条规范为行为要求,以终身学习、无私奉献为理想追求,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教师要模范践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自觉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无愧于“人类 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

8、称号。其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学校要重视把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的尊师重教同要求教师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积极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才能保证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参加学 习和活动,以受到教育和启迪,实

9、现全面发展。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师者之幸”吗?近日,有学校拉出横幅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是君子之乐也,亦师者之幸也。”此标语前半段出自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在孟子眼中,如果能够得到天

10、下英才而教育,使得君子之道传播天下,造福乡里,确实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情。但是标语中后半句“亦师者之幸”着实让人费解。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 怎么看都是学生获益, 遇到明师应该是学生的“幸事”,为何演变至今“得英才而教”却成为了“师者 之幸”呢?这个道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如果某教师教授一“重点班”,班内皆精英,升学考试皆重点大学,教师则名利双收。如此看来,得英才而教岂不是教师之幸?如果教一普通班,学生平平无奇,高考升学重点甚寡,该教师奖金、职称皆无,一不小心还面临着被辞职的风险,遇不到“英才而教”岂不是教师一大晦气之事?所以不少教师常抱怨“生源差”,没法教好他们,也难有成就感, 职业价值无法得到体

11、现,终日郁郁寡欢。可见“得天下英才而教,是君子之乐也,亦师者之幸”同时存 在着“不得英才而教,是君子之哀,亦师者之晦”。根据统计原理,人才分布亦服从正态分布,普通人是大多数,英才仅仅是少数而已。如此看来,岂不是只有少数教师是幸运的得到“英才而教”,大部分教师只能教普通学生。那就意味着只有少部分教师才能“得英才教育之”,只有少部分教师“亦师者 之幸”了,绝大部分教师只能自认倒霉,惆怅终生了!孟子时期,教育还没有普及,还是“精英教育”,能得到天下英才教育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如今教育普及了,受教育者除了那些天资纵横的英才之外,更多的是资质普通的人。大多数无法教授重点班的教师“不得英才而教”难道就不能快乐了?难道就 非“师者之幸”了?即使我们当前的教育生态之下可以不考虑教师的心情,但“得天下英才而教,是君子之乐”也不符合当前学校教育所承担的教育公平的责任要求。教师都喜欢教“英才”,那教授普通学生的时候教师喜悦的程度岂不是就会差上不少了。这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是非常的不公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