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_第1页
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_第2页
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_第3页
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_第4页
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必修一第 2 单元文言文基础梳理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 夫晋,何厌之有 _通_,_2 失其所与,不知 _通_,_3 日以尽矣 _通_,_4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_通_,_5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_通_,_6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_通_,_7 卒起不意 _通_,_8 秦王还柱而走 _通_,_9 要项伯 _通_,_10 不敢倍德 _通_,_11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_通_,_12 令将军与臣有郤 _通_,_自我校对1厌 餍 满足 2.知 智 明智,聪明,读 zh 3. 以 已 已经 4.陵 凌 凌辱5. 振 震 震慑 6. 奉 捧 捧着

2、7. 卒 猝 仓 促,突然,读 c 8.还 环 绕 9.要 邀 邀请 10. 倍 背 背叛 11.蚤 早 早 12.郤 隙 隔阂、 嫌怨二、文言实词(一)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敢以烦执事古义:_ 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 的人,可作动词或名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 古义:_ 今义:认为2 古义:_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箱子等(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_ 今义:物质上不富有 (5)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_ 今义:可能,能够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_ 今义:袒护(7)终已不顾古义:_ 今义:不考虑,不照顾 (8)诸郎中执

3、兵古义:_ 今义:中医医生(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_ 今义:副词,很(10)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1 古义:_ 今义:河北省2 古义:_ 今义:河南省(11)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_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 词自我校对(1)办事的官吏,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 (2)把 作为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出使的人 (4)不得 志,走投无路 (5)可以用(它)来 (6)袒露一只臂膀 (7) 不 回 头 (8) 宫 廷 的 侍 卫 (9) 意 外 的 变 故 (10)黄河以北 黄河以南 (11)的原因(二)填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 焉用亡郑以陪( )邻2. 朝济( )而夕设版( )焉3. 既( )东

4、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4. 唯( )君图( )之5.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 )还 6. 微( )夫人之力不及 ( )此,因 ( )人之力而敝之7. 失其所与( )8. 以( )乱易( )整,不武9. 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10. 然不自意( )能先入关破秦11. 若属( )皆且为所虏12. 哙遂入,披( )帷西向立7. 瞋目( )视项王,头发上指( ), 目眦( )尽裂7. 拔剑切而啖( )之7. 杀 人 如 不 能 举 ( ), 刑 人 如 恐 不 胜 ( )7. 故( )遣( )将守关者8. 坐须臾( ),沛公起如( )厕 18.今闻购( )将军之首19. 樊将军以穷困(

5、 )来归丹20. 图穷( )而匕首见21. 愿大王少假借( )之22.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 )轲自我校对1.增加;2.渡河 /防御工事;3.之后/延伸、扩张;4.句首语气词:希望 /考虑 ;5.戍守 / 于是;6.没有1 /达到 /依靠;7.结交、亲附;8.用 /改变;9.合力;10. 料想 ;11. 你们这些人 ;12. 揭开 ;13. 瞪眼 / 竖起 / 眼 眶;14.吃;15.都是“尽”的意思 ;16.特意 /派遣 ;17. 一会儿 / 往,去;18.用重金收买。19.处境困难 ;20. 穷尽;21.宽容;22.提,读作 d ,投掷,投打。 (三)填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1)

6、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3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4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5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6 烟涛微茫信难求7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2)鄙 蜀之鄙有二僧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 孔子鄙其小器4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5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6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3)封 又欲肆其西封2 既东封郑3 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4 自寄一封书5 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4)辞 我从去年辞帝京2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3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4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5 近者奉辞伐罪6 王粲长于辞赋(5)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2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

7、、瑕3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4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5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6 问渠那得清如许(6)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2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3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4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7)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2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3 戍卒叫,函谷举4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5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6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7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8)穷 图穷而匕首见2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3 复前行,欲穷其林4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9)顾 顾笑舞阳2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

8、 顾计不知所出5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6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自我校对(1)连词,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形容词,贫贱, 地位不高 副词,暗暗地副词,稍微,略微 偷偷地,悄悄地 微 弱 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2)边界地方 庸俗,鄙陋 看不起,轻视 以为边境 粗陋见识短浅,粗陋 (3)名词,疆界 名词意 动用法,以为疆界 动词,封闭,封合 量词 动词,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4) 动词,离开 动词,告辞动词,推辞 名词,言辞 名词,命令 名词,文体名称 (5)约数 答应,允许 答应 表处所 答应,允许 这样 (6) 动词,亲近,接近 形容词,亲生的 副词, 亲自 名词,父母 (7)动词,举起 形

9、容 词,尽 攻占、占领 拿 全,皆 成 功 推荐,推举 (8)穷尽 困厄,走投无 路 寻求到尽头 尽头 不得志,不显贵, 与“达”相对 (9)回头看 反而,难道 拜访 只是,不过 顾惜,顾念 往四 处看(四)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意思,并指明活用类型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2) 若不阙秦(3) 邻之厚,君之薄也(4) 越国以鄙远(5)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6)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7) 今太子迟之(8) 函封之(9) 秦兵旦暮渡易水(10) 使使以闻大王(11) 沛公军霸上2(12) 道芷阳间行(13) 常以身翼蔽沛公(14) 籍吏民,封府库(15) 秋毫不敢有所近(16) 拔剑撞而破之自我校

10、对(1)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名词意动用法, 以为疆界 (2)动词使动用法,使减损 (3) 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4)鄙,名词意动用 法,以为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方 (5)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6)动词作名词,恩 惠(7)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8)名词作状 语,用匣子 (9)名词作状语,早晚 (10)动词使 动用法,使听到 (11) 名词作动词,驻扎 (12)名词作动词,取道 (13)名词作状语,像翅 膀一样 (14)名词作动词,登记在册 (15)形容 词作动词,接触、沾染 (16)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破三、文言虚词(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作用)1以 以其无礼于

11、晋2 敢以烦执事3 越国以鄙远4 斧斤以时入山林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6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7 丹不忍以己之私8 使工以药淬之9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10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焉 子亦有不利焉2 焉用亡郑以陪邻3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且焉置土石5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6 朝济而夕设版焉7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而 今急而求子2 朝济而夕设版焉3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4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7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8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4乃 乃不敢言2 三年乃流王于彘3 当立者乃公子

12、扶苏4 家祭无忘告乃翁5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6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7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我校对1因为,连词 拿,用,介词 表顺承, 连词 依据,按照 把,介词6 介词,因为 介词,为了 介词,用 连词,而 认为 2.语气词,表陈述 疑 问 副 词, 为什 么 作形 容 词词 尾, 相 当于 “然”,译为“的样子” 疑问代词,哪 里 代词,之 兼词,于此 作句中语气 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3.连词,表顺 承 连词,表转折 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 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表示 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表示目的 关系 代词,你的 表示假设关系 4.竟 然 于是,就

13、 是,就是 你的 才 竟然,却7 表转折,竟然,却四、文言句式1判断下列特殊句式(1) 夫晋,何厌之有(2) 以其无礼于晋(3) 是寡人之过也(4) 客何为者(5)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6) 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7)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8)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9)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0)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1) 若属皆且为所虏自我校对(1)宾语前置句,即“夫晋,有何厌” (2)状语 后置句,即“以其于晋无礼” (3)判断句 (4) 宾语前置句,即“客为何者” (5)判断句 (6) 判断句 (7)被动句,用“见”表被动 (8)定语 后置句,即“太子及知其事之

14、宾客” (9)判断句 (10)判断句 (11)被动句,用“为”表被动2.请补出以下各省略句的省略成分(1) 敢以烦执事(2)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3) 卫士仆地(4) 则与一生彘肩(5) 竖子不足与谋(6)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7)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8) 毋从俱死也自我校对3(1)敢以 (之)烦执事 (2)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 内 (3) 卫士仆 ( 于) 地 (4) 则与 ( 之) 一生彘肩 (5)竖子不足与(之)谋 (6)若舍郑以(之)为东道 主 (7)将军战 (于)河北,臣战 (于)河南 (8)毋 从(其)俱死也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译: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

15、与,不知;以乱 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译: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译: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译: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7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 亲也。译:8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 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译: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1 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2 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 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3 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4 我日夜盼望

16、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5 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6 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告辞干什么呢?7不用太子说,我也要来同您讲了。现在假如空手 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8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 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 来报答太子了。9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必修二第 3 单元文言文基础梳理 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 趣舍万殊 _通_,_2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_通_,_3 悟言一室之内 _通_,_4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_通_,_5 举酒属客 _通_,_6 长

17、乐王回深父 _通_,_自我校对1趣 趋 趋向,取向 2.由 犹 如,像 3.悟 晤 面对面 4. 冯 凭 乘 5. 属 嘱 劝酒 6. 父 甫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文言实词(一)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列坐其次古义:_ 今义:第二(2)信可乐也古义:_ 今义:书信(3)夫人之相与古义:_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称谓 (4)凌万顷之茫然古义:_ 今义:完全不了解或不知 所措的样子(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_ 今义:因果连词(6)歌窈窕之章古义:_ 今义:(女子)文静美好 (7)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_ 今义:指貌美的女子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_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 分

18、(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_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 人(1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_ 今义:数目,十一自我校对(1)它旁边 (2)实在 (3)夫,发语词,夫、人是两个词 (4) 旷远的样子 (5)用来 (6) 诗经里的一章 (7) 古人常用来当作贤主良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8)不平 常 (9)泛指求学的人 (10)十分之一(二)填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 余与四人拥( )火以入2. 有怠( )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 ) 尽。”43. 则或( )咎( )其欲出者4. 往往有得( )5. 夫( )夷( )以近,则游者众( ) 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7.

19、 至于幽( )暗昏惑而无物以相( )之8. 何可胜( )道( )也哉9. 此所以( )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 )取( )之也7. 虽( )趣舍万殊( ) , 静躁 ( )不同7. 感慨系( )之8. 向( )之所欣( ),俯仰之间,已为 陈迹( ),犹( )不能不以( ) 之兴( )怀13. 况修( )短随化( ),终( ) 期( )于尽( )8. 固( )知一死生为( )虚诞 ( ),齐彭殇( )为妄作( ) 15.盈( )虚( )者如彼( ), 而卒( )莫消( )长( ) 也16. 苟( )非吾之所有,虽( )一毫而 莫取16. 是( )造物者( )之无尽藏 ( )也,而吾与(

20、)子所共适( )18.相与( )枕藉( )自我校对1.持,拿;2.懈怠 /将要;3.有人 /责怪; 4.心得,收获;5.发语词 ,表示提起议论 /平坦 /多;6.景象 ;7.幽深 / 帮助;8.尽 /说;9.的缘故 /治学的人 /谨慎 /采取。 10.虽然 /不同 /躁动;11.附着;12.过去,以前 /欢欣 /旧 迹 /还 /因 /发生、引起;13.长 /指自然 /最后 /至,及 / 消灭 ;14.本来, 当然 / 是/ 虚妄的话 /未成年死去的人 / 妄造 , 胡说; 15.满 / 缺 / 那 , 本文指月亮 /到底 / 消减 / 增长 ;16. 假如 / 即使 ;17. 这 / 大自然

21、/ 宝藏 / 你 / 享 受;18.共同,一块儿 /垫。(三)填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1)修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2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3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4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5 邹忌修八尺有余6 退将复修吾初服7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2)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3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4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5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6 业根,死期至矣(3)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2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3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4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5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6 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7 家

22、贫,无从致书以观(4)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2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3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4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5 三番五次(5)属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4 举酒属客5 属予作文以记之6 神情与苏、黄不属7 衡善属文,通贯六艺(6)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2 日夜望将军至3 先达德隆望尊4 君还何所望5 七月既望6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7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7)遗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2 托遗响于悲风3 蒙故业,因遗策4 留待作遗施5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6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7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8)道 有碑仆

23、道2 何可胜道也哉3 得道者多助4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5 道芷阳间行6 传道受业解惑也7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自我校对(1)高,长 (生命 )长 整治,治理 修建, 修造 身高 整理 修订、编写 (2) 期限52 定时限3 至、及 一周年 期望,希望 日期 (3) 情趣 用 致使,使 表达, 表示 达到 招纳,招引 得到,取得 (4)按次序 行军 途中的驻地 旁边 第二,次一等 表示次数 (5)属于,是 等,类 掌管,管辖 劝酒 动词,通“嘱”,请托,嘱托,读zh 动词,关联, 读 zh 撰著,缀辑(6)向远处看 盼望,希望 名望 指望,希 望 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念头 抱怨,怨恨 (7)

24、脱离 余 形容词, 遗留下来的 赠送,读 wi遗漏,忽略 遗失,丢失 名词,遗失之物 (8) 道路 说、讲 王道,人道 方法 取道 道理 风尚(四)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意思,并指明活用类型 (1)少长咸集(2) 一觞一咏(3) 足以极视听之娱(4)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5) 顺流而东也(6)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7) 侣鱼虾而友麋鹿(8) 谬其传而莫能名者(9) 常在于险远(10)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11) 始舍于其址(12) 名之曰褒禅而莫能名者(13)好游者亦不能穷也3 相与枕藉乎舟中4 儿寒乎?欲食乎5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6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君子博学而日

25、参省乎己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之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2 月出于东山之上3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4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5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6 孔子云:何陋之有?7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9 蚓无爪牙之利10 句读之不知3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4 业精于勤荒于嬉5 君幸于赵王6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8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9 月出于东山之上4其 独其为文犹可识2 其声呜呜然3 何为其然也(14)火

26、尚足以明也自我校对4 方其破荆州5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1)少:年少的人;长:年长的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2)觞:喝点酒,名词活用作动词 (3)极:尽情享受, 副词活用作动词;视听:眼睛、耳朵,动词活用作名 词 (4)西、东:向西、向东;名词作状语 (5)东:向 东进军;名词作动词 (6)舞、泣:使跳舞,使 哭泣;使动用法 (7)侣、友:以为侣,以为 友;意动用法 (8)谬: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9) 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0)见: 见到的景象;动词活用作名词 (11)舍:筑舍定居;名 词作动词 (12)名:命名;名词作动词。名:说清 楚,说明白;名词作动词 (13)

27、穷:尽,走到头;形容 词活用为动词 (14)明:照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三、文言虚词(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作用)1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 其孰能讥之乎7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8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9 其皆出于此乎10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自我校对1形容词词尾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 介词,在 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 “吗”“呢” 用作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 于“吗”“呢”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用作 介词,相当于“于” 用作语气助词。表揣度或商 量语气,可译为“吧” 用作语气助词。用于感叹 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可作词尾,译 为“的样子”“地”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 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6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第一 人称,我 指示代词,这,此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凑足音节,没有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